第十一章 东方已晓(五)两个孤独男人的对话(下)

“陛下说的可是封爵之事?”

“你有什么看法?”

“微臣是这么想的啊,陛下”

“这封爵之制,既要保证陛下刚才所说匈奴、鲜卑等来也匆匆,去也倏忽之势,又要避免诸如大明这样拘谨僵化,封爵艰难情形。陛下以前曾经与我等谈起过列代名将,别的不说,嘉靖、万历年间的戚继光当得上盖世名将,却终身没有封爵,实在是平生一大憾事”

“不过封爵之事,既要起到在兴起之初像大汗所说的那样,披荆斩棘,奋发有为,又能在太平时期于政事、工事卓有成就”

“前者,最有成效的便是秦国开国之时所行的二十级封爵了,不过本国没有强制劳役,土地又多得是,似乎对臣民吸引力不大,对于这一节微臣也没有想好,大汗既然提到此事,想必已经有所考量了”

“呵呵,考量谈不上,一起商议吧,如今再施行秦朝那二十级封爵就不太适宜了,还是五级爵位深入人心,不过我等需要弄清楚,这些爵位是世袭,还是仅仅泽被得爵者一人,还是萌荫三代?”

“陛下,您这么一说,倒是提醒微臣了。微臣建议,所有爵位都必须靠功勋得来,其中非有卓著功勋者不能得封侯爵以上爵位,而只有侯爵以上爵位才能萌荫子孙,其中又按照爵位的不同,分别作出萌荫三代、五代,还是永世的规制”

“陛下,微臣建议,像侯爵以上的封爵,还是永世萌荫的好,您想啊,您的子孙也需要这些人的子孙世世代代扶持啊”

尼堪有些沉吟不定,半晌才说道:“也罢,干脆最高封侯好了,公爵还是留给皇族子弟吧,这样,伯爵萌荫三代,侯爵世袭,子爵、男爵仅是荣誉头衔,不过得爵者可以免除一切税收”

“是,陛下”

“还有,太平时期也可以封爵,不过都是子爵、男爵,不定期进行,符合要条件的都可以呈报”

“陛下,您说到这里微臣倒是有一个新的想法”

“哦?”

“陛下,听说黑水以北,广袤无垠,苦寒无比,这些地方,何不让得爵者自行经营?或者,瀚海国的臣民,国家干脆鼓励彼等自行前往开拓,开拓有功的,也能封爵,当地的土地归属瀚海国,物产三成上缴国家,剩下来的都归封爵者所有”

“这倒是一个办法,不过就怕法令一出,出现大批北上开拓者,对于工坊、耕种有所影响就不好了”

“陛下过虑了,那些个地方,土人还属于茹毛饮血之辈,野兽众多,更兼苦寒无比,境内的民众如今都是丰衣足食,能去那里的多半是胆大妄为之徒,绝大多数都是不会动心的,特别是刚刚迁入国境的汉人,一动不如一静,若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他们也不会迁到您的国境啊”

“也是,不过这些人若是要前去这些地方,必须首先获得瀚海国官府的许可证书,凭借此证书每到一处,首先要做的便是宣示瀚海国的主权,接下来才是个人的拓殖”

“对了!”,尼堪突然站了起来,“那荷兰人、英国人为了开拓南洋、印度一带,都成立了甚东印度公司,我等何不仿效?”

“就是这样,干脆鼓励有身价者成立西伯利亚公司,大力拓殖北境一带……”

“西伯利亚?”

“哦,按照雅丹他们的说法,这大湖附近之地,古突厥语叫西比尔,泥泞、丛林之地,俄罗斯叫西伯利亚,曼西人也是这么叫的,我等拿来用就是”

“私人前往的话,成功的可能性太小,探险还是可以的,若是有人独自前往探索,还能绘制地图,本汗倒是要奖赏一番的,封爵也不是不可能”

“陛下的意思是鼓励像张骞那样的人物?”

“呵呵,我等没有大月氏可联络,无非是鼓励其四处探索,宣示我国的主权,绘制地图,记载沿途的风土人情,也就是了”

“就这么定了,官府出台政令,鼓励彼等向勒拿河以东、以北的广袤地带开拓,或公司,或个人”

“咳咳,陛下,尚有一事,您可想好了何人可封何爵之事?”

“尚没有,不急,等你病好了之后与孙秀节、雅丹、哈尔哈图等人商议一下,必须事先制订出一套规章出来,然后根据规章按图索骥罢了,最后本汗这里再斟酌一些也就是了”

“那人选的范围?”

“不限于军将,工匠、文官、学生都在其中,杰出的工匠尤其要注意,比如那位不远万里来到呼伦城的荷兰人惠根斯,他不仅制作出了航海钟,六分仪,还将普通座钟定制化,在瀚海国大量生产”

“还在望远镜、玻璃的制作中出力不少,此人一定要重重酬谢,其在瀚海国的功绩不亚于朱克图他们”

“还有瀚海大学的李光宗,航海钟、六分仪、望远镜他在里面的贡献也不少,其它诸如杨春、老孙头这些大匠虽没有独特之处,不过这些年兢兢业业,将本汗交给的东西都按时弄出来了”

“当然了,在时下,依旧以军将为主,文官反正也没多少,各省的巡抚,哦,今后不叫巡抚了,就叫高官罢了,都在考虑之列,但必须在军将之下,不可超过军将”

“新国伊始,得有一个肇始的年号才行,我堂堂瀚海国还在以崇祯纪念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大汗已经有主意了?”

“尚没有,你的意见呢?”

“大汗,我等帝国处于北方,北方尚黑,不如叫北兴,或者玄兴,或者元兴”

“嗯,这样吧,以大明的方位来说,我等自然在北方,不过与诸多欧洲人往来,你等也知晓了在我等这处绝大的大陆上,我等之地还是处于东方,何况,林中之人崇拜太阳,以东方为尊,帐篷、希楞柱的门都要开向东方”

“不如叫东晓,本汗是这么想的,在本汗之前,这片土地虽有些动静,不过在更多的时间里却是沉睡着,由于本汗的出现,这片土地被唤醒了,这片东方的土地醒了,叫东晓也很贴切,你等看如何?”

说到这里,尼堪自己也隐隐有些激动。

这真是一片沉睡的土地啊,沉睡了至少有几千年,若是没有他的出现,会首先被烧杀淫掠的哥萨克唤醒,她被唤醒后,等着她的不是荣耀而是屈辱,而且俄罗斯人完全拿下这片土地,并走遍每一个角落,那还要再等两百年。

有了他的出现,有了将来大量的汉民,完全可以提前掌控这片土地,届时等着她的不是屈辱,而是一个伟大帝国的荣光!

一个与众不同的冰封帝国!

“陛下思虑周全,微臣远远不及,我等没有异议”

“是,陛下。尚有一事,日子、仪式如何定?”

“你们商量着办吧,肯定要有两套,一套汉家的,一套草原的,草原的便由哈尔哈图来操弄就是了,届时索伦诸部的萨满都来”

“是,那驻扎外地的军将?”

“无须惊动他们,附近的来参与仪式就是了,不过林中、草原诸部哈拉达、大台吉必须来”

“那大明?”

“……,不管了,既然要正式建国、称帝,肯定决裂了,就算派人前往知会,多半也是自讨没趣”

“陛下”

尼堪见他声音有些颤抖,心里想着,刚才还好好地,怎地又出现异样了?

“何事?”

“陛下,以如今瀚海国之强盛,灭掉满清是迟早的事……”

“也不能这么说”,尼堪却是一脸严肃,“沈阳、辽阳都是大城,规模都在呼伦城之上,易守难攻,并非轻易可下,何况自从本汗崛起之后,彼等又扩建了抚顺、海州、铁岭、广宁四地的城池,每一座城池都与呼伦城差不多大小”

“其夺取锦州后,在西侧又有了一座大城,都是城高墙厚,岂可轻易夺取?”

“何况,大明之东北,精华就在辽东,就辽东一地,满清的丁口便几乎与我国相当,国土虽然狭小,不过却能从容布置,不像我国将战线拉得如此之长,彼等若是集中精力防御,也不是短时间能攻克的”

他看了一眼刘若愚,又看了看王文慧,“本汗知晓你等的心思,不过我可丑话说到前头,大明若是能自保,本汗自然不会轻易南下,不过若是大明的江山被别人夺了,那本汗就不会客气了,别的不说,黄河以北至少要拿下来!”

刘若愚点点头,“大汗如今还没有大兴土木的原因,就在这里?”

尼堪这时来到了刘若愚房间窗户面前,他望向窗外,盯着院子中一株繁花盛开的梨树看了许久。

“你俩都是本汗内院之人,也不瞒你等,大明如今风雨飘摇,保不准那一日就完了,等着吧,在这之前,本汗与其肯定相安无事”

又问王文慧,“今年是什么年?”

王文慧恭恭敬敬答道:“崇祯十三年,按照西洋人的历法,便是一六四零年”

“哦?那就快了”,尼堪点点头,对着刘若愚说道:“今日便说到这里吧,有些事情等你好了便可操办起来”

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快了?”

刘若愚、王文慧两人都是一头雾水。

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1)金银岛⑥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尔及尔宝藏(3)第二章月朗星稀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东方玉第十一章 西行漫记(十)闪击伊尔根第五章 换了人间之一:降将们(2)日常第七十五章 川藏决战(4)灌县遭遇战(下)第五十六章 半岛之殇(8)东西方骑兵大战Ⅴ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献祭第六十三章 俄勒冈大草原(下)淘金梦(下)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与叶铎第二十三章 孤星传之六:怛逻斯之战(1)第二十二章 中东欧纪行之一:将行第二十一章 挺进中原之二:小袁营(上)群寇云集第二十一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三:扎波罗热(7)第五十七章 半岛之殇(9)尾声(上)第八章 三雄会第三十九章 玄武青龙决之二:林茂春的救赎(上)第九章 柳川静云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击战(上)第三十九章 中东欧纪行之六:华沙的奏鸣(1)前奏第三十四章 江淮风云(三)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十章 玉龙杰赤(中)第六章 阿拉套之战(2)第一章 大夏监国(1)梅与刀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国(5)第五章 西行漫记(四)哲布尊丹巴与克烈后裔第十章 换了人间之二:降官们(2)明、清衰亡之辩(上)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禅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五十八章 风光旧曾谙(1)哀叹者与觉醒者(中)第七十三章 世纪谋划之七:丰塔纳之战(上)第六十八章 川藏风云(12)又一只黄雀第十七章 魅夜(上)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1)金银岛①第十二章 一路向东(2)令人意外的弘吉剌部第五十章 少年天皇之八:凛凛冬日(5)刃之舞(下)第四十三章 尾声第八章 换了人间之一:降将们(5)会操第十三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一:克里米亚的百姓们(3)第七十八章 川藏决战(6)宿卫营(下)第十七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二:达契亚灰衣卫第二十四章 东方欲晓(中)第十六章 孤星传之三:白骨令(上)第八章 亚速(上)第三十七章 皮萨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三十一章 远洋舰队(中)第九章 柳川静云第四章 镇江堡的故事之三:风吹过第十六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一:新临潢府第十七章 空荡荡的察哈尔第六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六:米阿斯与萨日德格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浓(中)第三十三章 江淮风云(二)第二十章 龙战于野(三)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战(中)第十二章 姗姗来迟第二十九章 风雨欲来(二)金陵春梦(上)第六十八章 明斯克大公国(10)第二十四章 罗察巴图尔和富察费扬阿第二十五章 东方欲晓(下)楔子第八十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珍珠港链(下)第四章 黑龙江(上)第十六章 东方已晓(十)大夏帝国的第一次“殿试”第十二章 摩尔多瓦之战(上)第二十四章 按图索骥(上)萨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八章 紫禁城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凛凛冬日(4)破阵子第二十四章 屠杀与偶遇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检,愤中、愤青第七十七章 新金州(下)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检,愤中、愤青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声第十七章 大漠雄心之七:郭天才的决心第二十三章 一怒杀人第二十一章 飞龙在天(下)第七十一章 川藏决战(2)四川总督(中)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国(1)第十四章 平安道都元帅第五十五章 俄勒冈城的宴会(1)第十八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三:扎波罗热(4)第五十六章 俄勒冈城的宴会(2)第二十六章 暴风骤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二十八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一:苏丹里耶要塞(下)第三十六章 山海关之二:蚁附第二十九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二:伊斯坦布尔(上)第三十四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鲁斯!(下)第三十八章 东方初晓(中)第四章 索伦群像之冬:岳讬与哈尔哈图第十三章 风雪古道(上)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约第十六章 阿巴坎(三)顿河骑兵第一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上)第二十二章 挺进中原之二:小袁营(下)刀光剑影第一章 毕方济来信第七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七:新临潢府第十三章 别尔非列夫,我们又见面了第二十一章 来自马尼拉的消息(上)第三十九章 固山贝子尼堪与参将范文程(上)第三章 宁北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