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木.野狐.禅之三:第二手(下)

旅顺堡以北,西北是南山,东北是鸡冠山,再往北就是老虎沟,不过老虎沟与南山、鸡冠山之间、后世大连旅顺口区所在,是一片长约十里、宽约四里的空地,原本是明军金州卫的士兵屯田所在。

自从毛文龙死后,整个金州卫辖区便成了明清双方反复绞杀的地方,屯田是不可能的,于是便荒芜起来。

此时,除了常年不冻的旅顺湾,北到金州卫城、中到南关,南抵旅顺堡,处处是双方的夜不收、侦骑、密探,别说种地了,就算三地之间的沟通往来也要费些功夫。

在后世大连西郊森林公园、这一世叫龙山、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地方,便是此时瀚海军与耿仲明的探子反复较量的地方。

耿仲明的探子脱胎于东江镇,而东江镇的探子水平之高冠绝大明九边,这从毛文龙时代大量的东江镇探子深入到海州、辽阳、沈阳等地就可见一斑,而耿仲明自己就是其中的高手。

故此,一开始,双方倒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不过,到了最近,镇守旅顺堡的冷云与麾下的侦察兵仔细研究过后,改进了探查方式,减少了单人外出探查,增加了以小组形式的探查。

渐渐地,这处近三十平方公里的森林几乎完全控制在瀚海军手里了,不过,在森林的北边,唯一一条通往南关、金州卫的官道上,有一处木场驿,原本是一座明军驿站,如今却变成了一座小型军事堡垒,耿仲明在那里驻扎了一百步军。

在森林的东边,同样有一处堡寨,叫青泥洼堡,有两百士兵驻守。

耿仲明虽然失去了对龙山的控制,不过却依旧控制着北边、东边两处要地,双方在战略态势上依旧处于均衡状态。

深夜,木场驿的气温已经下降到零度以下,这样的天气,加上夜色已深,驿站的清兵除了值守的士兵,全部进入了梦乡。

木场驿的守将是一个以前登州的明军,名叫李威,说来也可怜,他本来是登州世代的军户,孔有德、耿仲明肆虐登莱一带时,他一家都被卷入了,最后家里被明、叛双方杀了个干干净净,自己也裹挟到了辽东,按说这样的人应该对耿仲明有着深仇大恨才是。

шωш▪tt kan▪c o

但像他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也见识过了太多惨绝人寰的离合,渐渐地,都麻木了,来到辽东后很快便收拾了心情,大大方方当起了“旗人”主子来了。

不过李威最近心绪颇有些不安。

他是芝罘岛附近的人,最近有一个瀚海军的探子找上门来了,竟然也是那里的人,说起来两人的村落只隔着一条小河,两人也有几面之缘。

渐渐地,李威那一颗几乎要完全麻木、波澜不惊的心绪有些扰动了。

不光如此,最近几次瀚海军与满清大战的结果虽然一开始像李威这种级别的人无缘得知,不过时间一长他终究还是知晓了。

李威将那人打发走了——像他这样的人,既然能忘掉一切仇恨,跟着仇人一起干,多半是出于无奈,也是基于双方悬殊的实力对比。

如今又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大夏出现了,怎能不让他有所顾忌?

包括他在内的所有原东江镇、山东降军如今只有一个念头——紧跟强权。

今夜,李威很久才睡着。

梦中,李威一家人和和睦睦坐在一起吃饭,他贤惠的妻子在忙进忙出,一儿一女边吃边打闹,双亲端坐在桌上,自己也是心满意足。

“啪”,小院的木门被踢开了,原本就有些吱吱呀呀的老门飞进了院子,撞倒了家里的那只大黄狗。

“莫慌”,李威止住慌慌张张正欲躲入地窖的双亲,自己抽出雁翎刀来到门前。

一大群操着辽东话语的汉子正站在院子里,见到李威也没二话,操着各式武器就扑了上来。

没多久,李威就不支倒下了。

等他醒来时,双亲、妻子全部倒在血泊中,最后他在夹壁里发现了还活着的一双儿女——多半是妻子在临死之前将他们藏在这里的。

李威欲哭无泪,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杀光这帮辽贼!”。

他将儿女放到栖霞城亲戚家寄养,自己回到军中,原本疏于训练的他此后异常勤勉起来。

不过他也有些忐忑,栖霞城只有一个大吃空饷的千户所的兵力,能挡住辽东贼的进攻吗?

幸好,浙江总兵陈洪范来了。

陈洪范带着三千浙江兵进城了,包括县令、千户、城中的富户全部在门口恭候。

等陈洪范接管了城池,突然一声令下,“阖城上下全部是‘贼属’,皆可杀!”。

三日过后,被耿仲明洗过一遍的城池已经是流血漂橹了,李威的一双儿女也在其中,不过城中千总由于见机快,很快投靠了陈洪范,包括李威在内的人都躲过了一劫。

就在李威晕晕乎乎,无所适从的时候,孔有德的大军又回来了。

陈洪范跑了,城里的千总又投了孔有德。

那之后,栖霞守军便成了行尸走肉,他们的家属被叛军杀过,也被明军杀过,天下之大,何处才是他们的终局?

“岱子,岱子!”

(岱子,相当于明军里的百户)

李威正在神游天外之时,被手下摇醒了。

等李威披挂好来到望楼上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木场驿已经被一支军队团团围了起来,前几日前来与自己联络的那人也在其中,他见李威过来了便喊道:“李百户,如今我这里有三百人,你等大势已去,赶紧投降吧,此时还能许你一个投诚的名分”

李威此时完全清醒了,他看了看驿站周围全副武装的瀚海军以及他们随身携带的几门小炮,心里反复念叨着一句话,“大明不如大清,大清不如大夏,降就降了吧”

李威毫不犹疑地投降了。

与此同时,龙山东侧的青泥洼,也上演了同样的一幕,不过那里的守将却不想投降,结果在弗朗机炮轰了几炮后,木门轰然倒塌,大队的瀚海军一拥而入。

炮声似乎是一个信号。

耿仲明的大营虽然在收拾东西准备撤离,不过营里却并没有点起大量的火把,依旧跟往常一样。

老虎沟以南。

一直带着三百骑与耿仲仁的三百骑对峙的达春此时却拿起胸前的铜哨子猛地吹了一下!

达春这三百骑刚才已经给战马喂了豆料和水,听到这哨声后有五十骑立即蹿了出去。

耿仲仁一见也不禁大喊了一声:“戒备!”

那五十骑都是猛虎骑,跑近耿仲仁那伙人时突然拉成了一长串,就从他们面前跑过去了,就在耿仲仁他们莫名其妙时,夜空里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

“火枪!”

耿仲仁的话音未落,一大阵“哒哒哒”的声音又传了过来,这时达春亲自带了一百飞龙骑过来了,夜色中,一丈二尺长的虎枪在月色下反射着精光的枪刃煞是夺目!

耿仲仁大惊,他一咬牙,正欲催动战马上前迎战,身边一个亲兵却拉住了他,耿仲仁大怒,正欲一马鞭抽过去,“将军,你看!”

耿仲仁这才向左右看去,这一看不禁大惊。

原本堆在一起的骑兵稀疏了许多,而倒地的战马、骑兵痛苦的喊叫声此时才传来。

耿仲仁顿时犹豫了,其实他以前也是东江镇的一把好手,并不是全靠着与耿仲明的亲戚关系坐上的这个位置。

“砰……”

这时,其一侧又传来一阵火枪声。

就在耿仲仁心烦意乱时,达春的一百飞龙骑已经杀进来了!

……

大营里的耿仲明等人也听到了炮声和火枪声。

“如何?”

此时大营的四周依然是黑沉沉的,并没有敌人出现的迹象,不过连得成却似乎嗅到了危险的味道,他三两步就来到耿仲明的大帐里。

虽然号称是东江镇的“智者”,不过耿仲明现在却有些六神无主,按照他以前的做法,以区区两千人马根本是不可能开进城下攻城的,不过是奉了皇太极的命令勉强在老虎沟待了几个月而已。

这几个月,他也大致弄清楚了旅顺堡附近瀚海军的规模,彼等人数也不多,抛去镇守城堡的人马,能出动的最多也只要一两千,一两千人马想要拿下他怀顺王的精锐也不大可能。

“收拾得如何?”

“差不多了”

“那就按照原定想法撤离!”

小半个时辰之后,耿仲明带着一千五百步军、两百骑兵来到了木场驿。

夜色里,木场驿竟然没有亮起火把或者灯笼,全部沉浸在黑暗里。

耿仲明正想大骂,突然又想到了什么,“戒备!”

随着他这一身大喊,似乎刺破了夜空的静谧,木场驿城寨突然亮起了大团的火把!

应景似的,在他们后面又传来一大阵马蹄声,伴随着马蹄声的也是一大片火光!

……

达春那边,一边是突然发动,一边是懵懵懂懂,加上弗朗机铳的打击,飞龙骑的突袭,耿仲仁的三百骑一个照面便溃不成军,耿仲仁也当场被达春击杀,剩下不多的骑兵拼命向耿仲明的大营跑。

可惜还没跑出老虎沟,从龙山西侧又窜出约莫两百骑!

原来旅顺堡本来只有三百骑,不过达春从芝罘岛调到此地时也带了两百骑过来,由于是从海面上来的,耿仲明根本不知晓敌人的兵力已经有了一些变化。

没有悬念,除了寥寥数骑外,耿仲仁的骑兵大部被歼!

……

木场驿的望楼上出现了一个身影,耿仲明手里也有千里镜,他取出来看了一下,这一看不禁有些吃惊。

旅顺堡的主将叫冷云,已经被他的探子摸清楚了,身材相貌应该就是他!

主将都到了这里,不用说木场驿肯定易手了。

木场驿不大,最多能驻扎三百人马,冷云出现在这里不用说在附近还埋伏着其他的人马。

耿仲明又踌躇起来了,像他这样的做派在以前的东江镇是不可能出现的,在登州被明军围剿的时候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王爷的身份自然是一个原因。

更重要的是,以前对于大明来说他们是“叛贼”,于是还有大清可投,如今大清江河日下,却还有大夏可投。

耿仲明犹豫起来,冷云却一点也不犹豫。

“呜……”

悠长的铜号声响起来了,不多时,从木场驿的寨墙上、附近的龙山丛林里传出了密集的火炮声。

佛朗机炮!

第四章 黑龙江(上)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六十章 暴风骤雨Ⅱ之一:理想国(下)第二十五章 俘虏的新生活(上)第二十八章 宁古塔风云(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丽娜的新生活(中)第四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1)金银岛④第七十八章最后一战(3):阿勒泰萨尔大汗后裔第七十八章 流放第二章 北纬六十六度,东经六十六度(中)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十七章 佛林,远东最大的船厂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间胜境,各怀心思第五十九章 尾声(5)八面来风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对抗第十六章 克孜勒苏(中)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国(11)第五十五章 北京,北京(6)委员会(中)第二十章 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上)第五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五:伊赛特与博格达第二十二章 孤星传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总督的礼物第二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中)第四十九章 半岛之殇(6)瓦拉几亚救援战(下)Ⅰ第四十五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四:两个插曲(中)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七十一章 世纪谋划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三十六章 智顺王的盘算第九章 玉龙杰赤(上)第十五章 返程航线:暖流与西北风第七十九章 川藏决战(7)插曲(上)西宁条约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③第七章 直捣临潢府第四十七章 半岛之殇(6)瓦拉几亚救援战(上)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二十二章 关税第十章 消失的奥拉部第六章 索伦群像之宿:老孙头与孙老头第二十章 天下大乱(下)江南乱第十七章 范家商队的秘密(四)范辰沫的秘密第二十二章 关税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间胜境,各怀心思第三十九章 固山贝子尼堪与参将范文程(上)第四十七章 半岛之殇(6)瓦拉几亚救援战(上)第七十九章 最后一战(4):最后的辉特部(上)第四十章 山海关之六:新一片石之战(1)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众正盈朝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凛凛冬日(4)破阵子第八章 紫禁城第二十三章 谍影重重(上)盛京的柳郎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尔及尔宝藏(6)第三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图阿拉(上)第三十七章 半岛之殇(2)雅尔塔的前世今生(上)第十六章 东方已晓(十)大夏帝国的第一次“殿试”第四十七章 半岛之殇(6)瓦拉几亚救援战(上)第四十九章 山海之约第二十九章 大扫荡第三十八章 来自奥尔洪岛的求援第六十八章 风光旧曾谙(3)鱼与蚌⑥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钦定计第四章 黑龙江(上)第三十三章 气吞万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七章 北纬42度(一)意外落水的马尼拉华人第七章 西行漫记(六)孙传廊与孙传庭第五章 旅顺口残唱之一:大义悲歌第十章 姗姗来迟的皮岛海战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四十五章 山海关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战(6)第三十二章 秋风秋雨愁煞人第二十四章 谍影重重(中)宫里的小慧子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澜第二十四章 新克里米亚(中)第四章 镇江堡的故事之三:风吹过第三十七章 东方初晓(上)第三十章 秋高马肥(中)第二十五章 东方欲晓(下)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禅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五章 大夏监国(4)依琳卡第三十七章 山海关之三:突围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浓(中)第十八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三:奥尔堡第三十九章 行者无疆(7)壹岐岛,秋雨之战(下)第五章 霜狼骑兵(1)第五十一章 收官(1):盖州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联盟(3)第六十七章 风光旧曾谙(3)鱼与蚌⑤第四十三章 玄武青龙决之六:嚣张的死神(2)第三十四章 江淮风云(三)第三章 拨云见日(上)第七十章 川藏决战(2)四川总督(上)第八十三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5)第四章 东兴八年,元旦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东方玉第四十八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8)阿巴拉契亚山小分队的尾声第六章 晨钟暮鼓第四十四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5)牺牲第七十八章 世纪谋划之八:穿梭在热带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队(下)第二十七章 喀啦苏克的古木布第四十八章 少年天皇之八:凛凛冬日(4)破阵子第三章 土尔扈特(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