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龙决之十二:大对决(4)

皇太极想要安安稳稳回到沈阳,最便捷的路径便是贴着大黑山南下,那样的话,可经铁岭城回去,否则的话就要穿越辽河流域,那里虽然土地肥沃、沃野千里,不过大小河流纵横其间,如今又是春季,河水化冻之后水位高涨、泛滥,不是行走的好路线。

皇太极也是这么做的,他撤离梨树城之后便一直向南,在近两万精骑的护卫下,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向南奔去。

一路上,皇太极的心情极其复杂。

能够从梨树城这个血肉磨盘逃出来,自然值得庆贺,不过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自己倾尽两黄旗、正白旗、镶红旗、镶蓝旗的人马北上对敌,虽也给敌人造成了一些损失,不过自己的损失更大。

镶蓝旗的济尔哈朗全军覆没,彻尔格的镶黄旗只剩下一千人,悍将陈泰也没于此役,自己的堂弟、老汗幼弟巴牙喇一系最杰出的子弟拜音图战死更是让他肝肠寸断,拜音图的镶黄旗最终只剩下五百多骑!

倒是图赖、济什哈的正黄旗还有一些人马,彼等在逃回梨树城的过程中不断收容拜音图、彻尔格的溃兵,最后又聚拢了大约八千骑,不过在梨树城再一次的大战中有损失了近三千骑,如今堂堂的上三旗中最强大的正黄、镶黄两旗竟只剩下了五千余骑!

一阵浓烈的眩晕向他袭来,皇太极下意识地夹紧了战马,原本是为了避免眩晕跌落马下,此时一夹反倒使战马猛地向前窜,一旁的费扬古赶紧接过了他手中的缰绳。

见到费扬古后皇太极终于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后略好了些。

“朕不能就此倒下!否则军中必定大乱”

不过有些事情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

“岳讬的镶黄旗还有五千人马,多尔衮的正白旗还有六千多,加上彻尔格汇拢的两黄旗五千人马,这便是一万六千,再加上费扬古的两千巴牙喇,还有近两万精骑……”

“这到底是怎么了?”

皇太极突然有一种想要杀人的冲动。

“两万精骑,放到以前,依旧有灭国的实力,自己怎地就不战而逃了?”

不过一想到损失的更多人马,他渐渐释然了。

“终于要走到明军的托城池防守的老路上吗?”

此时的他更没有想到三路步军乌真超哈部队的下落,还是仅仅跟着他的尼堪从鲍承先那里得知后才告诉他,其实他早就心里有数,“步军,在敌骑的打击下根本没有逃脱的机会”

而那一万夫子以及大量的粮草,就更没有放在他心上了。

他没有放在心上,一只紧跟着他协助处理政事的马国柱却有些有苦难言。

“这次北上带了一个月的粮草,这可是去年收获的三成,如今大军大败亏输,人丁剧减,倒是剩下不少口粮,不过,这一战,师劳无功不说,还损失了如此之多的军卒,这大清国还有救吗?”

也一直跟在皇太极左右的鲍承先一直没有说话,不过你若是仔细观察的话便会发现端倪,武将出身的他虽然依旧挺直腰板骑在马上,不过与以往相比,他的脸色略有些苍白,攥着缰绳的左手青筋直冒,隐隐还有些颤抖。

爱新觉罗.尼堪倒是一如既往地稳定,按理来说,经历了这么一场大败,像他这样的皇族子弟要不是义愤填膺便是羞愧难当才是,但眼下的他似乎是一种老僧入定的模样,面上丝毫看不出任何波澜。

他其实也在想一件事。

“如今过去一个时辰了,蛮贼并没有追上来的迹象,以尼堪那厮的精明,怎会不知晓这是一举歼灭我军的大好时机?若是被我军顺利回到盛京,彼等就要一个个地攻打城池,那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正想着,不远处飞来一骑,他直接奔到尼堪身边,不过他见到尼堪又欲言又止。

尼堪心理一凛,前面二十里处就是开原城,此人从南面过来,肯定是有了开原城的消息,眼下又吞吞吐吐的,难道……

他策马靠近了那人,一把抓住他的领口,“是不是有开原城的消息?”

那人点点头,涨红着脸,半晌才说道:“主子,开原城,没了……”

他的声音很小,只有尼堪能听到,尼堪本来是有心理准备的,当消息真正地传来时还是让他大吃一惊。

“怎么回事?!”

他的声音不禁大起来,让不远处的皇太极一行人也转过头来,那人这才轻声说道:“是一个本来在城里监视汉军旗的镶红旗侦骑偷偷溜出城池传来的,郡王爷让他扮做汉军在金俊的队伍里,前不久……”

等那人将话说完,尼堪也是一阵天旋地转!

也不知过了多久,尼堪终于缓过神来,他一下便明白了,蛮贼的大军在击败清军之后为何没有立刻追上了,肯定是早就得知开原城已经在他们的手里了!

自己身为皇上的“主谋”,眼下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此时,该如何行事才能将大队骑兵平平安安带回盛京?

“你有否探查过,哪条路线最容易回到盛京?”

此时,他将那人的领口松开了,心里却是在狂跳着,“彼等如此有恃无恐,多半在前面埋伏有奇兵!”

“不过,彼等丁口也不多,按照抵达梨树城附近的兵马来说,其精华应该咸集于此才是,又哪里有什么奇兵?”

“难道是想利用这辽河流域大大小小的河汊阻击我军?”

“主子”,那人说道,“由于开原城陷落,开原城以南的军情我等不得而知,况且开原城以南,尚有大大小小几十条河流,虽然在官道上都有桥梁,不过由于情形未明,不可贸然步入”

“而在辽河以西,支流较少,我军完全可以贴着边墙、辽河转向西南,在铁岭附近渡过辽河回到盛京”

“就怕边墙附近有敌军埋伏”,尼堪点点头,不过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又开口说道。

“主子”,那人却是一脸轻松,“在辽河西边,我的手下见到了十王爷的侦骑,他的人马还不少,有几十骑,奴才与彼等交谈过,边墙附近,并没有敌人的踪迹”

十王爷,便是豫亲王多铎了。

尼堪点点头,“将侦骑全部派出去,开原城附近也要仔细探查!”

等那人走远了,尼堪却不知晓如何向皇太极说起此事。

半晌,他还是策马来到皇太极身边,“陛下……”

刚才尼堪与那侦骑头目小声说话时,皇太极便留意到了,当时他的心也是一紧,不过后来有释然了。

“就算再有意外发生,还能大过梨树城的惨败?”

“你说吧,没甚大不了的”

“陛下”,尼堪犹豫半晌,最终还是说了出来,“开原城……没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就算皇太极已经做好了准备,听到这话也是一阵天旋地转猛地袭来。

他再次晕倒了!

等他醒来时,发现大队正在转向西边,不禁大怒:“是谁下令折向西边的?”

此时,不禁尼堪、马国柱、鲍承先在他身边,多尔衮、岳讬也在,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尼堪,其实,刚才是尼堪与多尔衮、岳讬商议后一起下的决定。

“陛下”,尼堪跪下了,“头先形势危急,开原又不在我军手里,故此,臣等商议后决定沿着辽河西岸行驶一段,等抵达铁岭附近时再渡过辽河向南”

皇太极点点头,“西岸有多铎的探子?”

尼堪点点头,“正是”

“前面是什么地方?”

“西面是调兵山,东面是辽河”

“调兵山?”

皇太极突然来了兴趣,此山以前是金国大将完颜宗弼(金兀术)调兵遣将之处,就是从这里出发灭了北宋。

“此地离铁岭还有多远……”

皇太极的话音未落,远处又飞来数骑,在那些骑兵后面是一大团烟尘。

在冬春之交时分,在辽东,特别是在辽东西北的草原地带,时不时会刮起一大阵沙尘暴,眼下这景象正符合沙尘暴的特征……

“主子!”

费扬古却意识到了什么,“敌袭!”

“隆隆……”,众人这才意识到,随着那阵烟尘一起来的还有一阵大地颤抖的声音!

皇太极心念电转,他立即想到了什么。

“科尔沁!”

这时彻尔格跑过来了,只见他满头大汗,大声说道:“主子,就由我两黄旗的余部堵住敌人,主子赶紧向东,即刻过河!”

皇太极想的不错,尼堪的侦骑在调兵山见到的侦骑肯定不是多铎的,而是瀚海军装扮的,而调兵山,正是阿林阿九千骑埋伏的地方。

前面说过,在西辽河一带有两个军团,一个在北面与科尔沁对峙,一个则在警戒多铎部,如今蛮贼能有余力前来设伏,不大可能悄没声息地击败了多铎,那只有一个可能。

科尔沁的吴克善投降了!

虽然爱新觉罗家族已经与吴克善家族深度联姻,皇太极还一气娶了吴克善的姑姑、两个妹妹,不过在大势面前,几个女人算得了什么!

此时,皇太极的大队离辽河还有二十里的模样,前面不远处便是铁岭城。

“加速向东!”

危难之中,皇太极突然冷静下来,沉声下达了命令。

世上事不如意十有八九,正在这时,北面又传来一大阵烟尘,以及更大的“隆隆声”。

“扑!”,皇太极的马鞭落到了地上。

追兵到了!

第九十六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1)尾声④第五十二章 皮萨切克之六:德克萨斯小分队(4)意外第三十五章 永远不要将你的背部留给敌人第四十三章 冻狱之旅(4)冻狱之城——新雅库茨克第四十四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5)牺牲第三十六章 永远盯着敌人的背部第五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九:决定日本国运的大战(4)第六十三章 巴巴里之三:休达之战(3)第十四章 霜狼骑兵(10)第四十五章 小玉兹风云(1)破碎图尔河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达之战(5)第一章 这么好的地方,你们糟蹋了第七十一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②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维尔纽斯规划第五章 秋之行(5)风浪起(下)第八十四章 川藏决战(8)成.都,成.都!(下)第五章 总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风情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岁月静好第八十七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8)柳川忆兴和立花次郎第四十二章 玄武青龙决之五:嚣张的死神(1)第三十七章 皮萨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③第二十七章 两京皇宫(上)第二十八章 中东欧纪行之三:克里姆林宫Ⅱ(3)第五十一章 收官(1):盖州第六章 阿拉套之战(2)第十三章 克孜勒(三)剑河省第十四章 孤星传之一:三国演义第四十九章 半岛之殇(6)瓦拉几亚救援战(下)Ⅰ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众正盈朝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澜第三十三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鲁斯!(中)第五十三章 收官(3):海州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龙决之十一:大对决(3)第二十一章 湖西县,现场办案第三十九章 东方初晓(下)第二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二:库尔干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与叶铎第三十八章 声东击西(上)第二十九章 暴风骤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七十七章 川藏决战(6)宿卫营(上)第三十五章 皮萨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十一章 美洲公司之四:俄勒冈新况第四十二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3)意外第二章 边荒传说(下)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维尔纽斯规划第三十一章 中东欧纪行之四:奇葩国度(1)第五十章 蒸汽航线(2)新北海道(上)第十九章 孤星传之四:博格拉汗第十章 换了人间之二:降官们(2)明、清衰亡之辩(上)第六章 上师东行漫记(下)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岁月静好第六十八章 风光旧曾谙(3)鱼与蚌⑥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库茨克之战(中)第三十四章 行者无疆(2)壹岐-对马第四章 私议第五十四章 半岛之殇(8)东西方骑兵大战Ⅲ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杀了你,好吗?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战第三章 总攻前夕(二)藩国云集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声(下)第十六章 巨变开始(2)骑兵都尉第二十章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上)陌生人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猫耳山,熟了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七章 车臣汗(下)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与掠夺者(中)第十四章 风雪古道(下)第九章 玉龙杰赤(上)第五十章 苏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八章 旅顺口残唱之五:这个冬天有点冷(新年快乐!)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禅之九:名单初现第二十四章 援救(三)一切如常第十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1)新克里米亚总督辖区第十一章 阿斯兰汗(下)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个雇佣兵第二十七章 代号“加里波利”之一:苏丹里耶要塞(中)第十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十:交易大会(下)第二十二章 中东欧纪行之一:将行第二十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五:尼布楚运河第二十八章 孤星传之六:怛逻斯之战(6)第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②第六十九 世纪谋划之六:塞万提斯私生子第七十六章 川藏决战(5)一堵墙第八十章最后一战(4):最后的辉特部(下)第十一章 一路向东(1)哈萨克诸部之克烈与乃蛮第十八章 坚昆王之后第七十六章 川藏决战(5)一堵墙第二十八章 宁古塔风云(三)事情有些不受控制了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忏悔(上)第十七章 罗继志,字定远第二十二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七:双城对峙第三十四章 大对决(五)关宁铁骑VS西班牙大方阵第四章 索伦群像之冬:岳讬与哈尔哈图第二章 边荒传说(下)第八章 北纬42度(二)北冥之鲲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国(11)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亚(上)第六十九 世纪谋划之六:塞万提斯私生子第五章 上师东行漫记(上)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决定日本国运的大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