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暴风骤雨Ⅱ之二:新江南(中)

刘安福由于以前在凤阳挖过堰塘,最后接到了带领一百人在南金州东北的拉哈布拉山挖掘三口大型堰塘的任务,也就是比后世的水库略小一些的蓄水池。

南金州这个地方,地方不大,也并没有太多的河流,不过除了一面临海,其它几面都是山林,有山的地方便有山坳,便有溪流,在山坳处挖掘堰塘,在旱季正是时候。

若还是没有水泥的时代,在山坳修建水塘,一百人,半年下来也不见得修得好,那时,他们只能修建小一些的堰塘,利用类似修建城池的技术,内里夯土,外面砌筑石块。

这样的技术,在后世五六十年代依旧在中国大行其道。

有了水泥这种利器,它们与石块混合后将远远强于砌石夯土的坝子,于是便能修建大一些的水坝了。

队伍里还有一人来自南金州衙门,是俄勒冈高等技术学校毕业的,专门学习过水利设施建设的,实际上此时他能拿得出手的无非是这样几样:

选择坝址,确定坝高,计算最大蓄水可能浇灌的农田数量,以及在使用不同比例混凝土情形下水坝的厚度,当然了,如何浇筑混凝土也需要他指点。

至于具体如何筑坝,便是刘安福的事了。

一百人,看起来很多,不过由于要分配到砸石头、采砂、搅拌混凝土、打地基等事务,分到每一处的人手并不多。

刘安福陪着衙门的那个叫甚“技术员”的后生在山坳里转悠,他的儿子以及霍克由于力气大,已经分配到山上去采集石头了。

恰好这个技术员也姓刘,他让刘安福叫他“小刘”,刘安福可不敢,非要叫他“刘大人”。

刘安福跟着刘技术员走了一圈,只见他随身还携带着一架类似望远镜那样的东西,还不停用大拇指比划着,心里感到好奇,等两人走累了,在一块大石上歇息时,刘安福掏出一盒自己从南金州街市买来的纸烟,掏出一根递给刘技术员,然后掏出一枚大夏国新出的燧石打火机给他点上了。

“刘叔”,小刘看着老刘,笑道,“您老也买了这新出的玩意儿?这东西可不便宜啊”

这种打火机确实不便宜,市面上要卖一个银币一个,原本是用来试水的,没想到甫一推出便大受欢迎,这东西可比火石、火镰、火绒方便多了。

最后,不但有钱人都买了,连普通农户、牧户也纷纷购买,当然了,由于产量还很小,就是有钱也买不到,只能订购。

“嘿嘿”,老刘给自己点上了一支烟,“这是我家老二在瀛洲买的,一个银币一个,俺可舍不得买,不过,确实方便”

小刘点点头,又说道:“老刘,听说您是建筑水坝的老手了,那您说说,在这里我等该如何选择坝址?”

老刘站了起来,“这样的大坝,俺还是头一次见到,以前在凤阳乡下,我等建造的堰塘、水渠都是夯土砌石的,规模都不大,不过万变不离其宗,我俩坐的地方是一个小山头,对面又是一个,两地相距约莫二十丈,中间还有一条小溪,直接利用两个山头用那甚混凝土连起来就是了”

小刘却摇摇头,“没有这么简单,我还要瞧瞧这两座山头是何质地,如果都是土山,肯定不行,如果是石头、泥土参半,那就成了”

“这是为何?”

“呵呵,我等需要建造的水坝高九丈,蓄满水之后,水面平时至少有八丈高,嗯,那就产生非常大的压力……”

说到这里,他看了老刘一眼,“这样的压力可不是一座小土山包可以抗衡的,别的不说,纯粹的土山在水的渗透下,会逐渐变软变松,一旦遇到大雨就会垮塌,届时,大水会从这一侧冲到下面的村落,这种大坝,我等是按照满足一个村落,哦,也就是五千亩土地来规划的”

“一旦垮塌,不仅五千亩田地会被淹没,几百人的性命也是在顷刻之间”

老刘的心理一凛,对于这些,他自然不知,以前他们虽然修建过堰塘,但都是方圆几亩的小塘,一般情形下是不会垮塌的。

“轰!”

远处传来了一阵轰鸣声,那是他儿子刘根在带着人用黑火药炸石头,将大石头炸脆后用竹筐挑到山下的指定地点。

小刘听到这声音不禁皱了一下眉头,他拍拍屁股站了起来。

“早就跟他们说过,用半埋法,那样炸出来的石头不但齐整,动静还小,也不会让飞溅的石块伤到人,走,看看去”

老刘毕恭毕敬地跟在后面。

他是真的服。

大夏国的一切与他以前见过的、做过的差别太大了,他头一次感到了有些力不从心。

当他们来到山下时,采砂的、采石的、伐木的都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女人们也又跟着抬碎石和河沙的,更多是在少量男人的带领下搭建窝棚。

这便是旱季的好处了,还是可以预料到长时间无雨的旱季,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干起来。

老刘跟着小刘来到一处大石众多的地方,又亲自示范了一下如何打窝子、如何放置黑火药、如何安置引线,最后只听一声闷响,大石被炸成四分五裂,却并没有出现四处飞溅的情形。

这一日,老刘老老实实跟在小刘后面看着、听着,因为河沙、石块运到指定地方后,还有淘洗、进一步打碎,都有一定之规。

五日后,小刘拿出了一幅简易的施工图,上面确定了修筑水坝的具体位置。

“老刘你看,这座山头不仅厚实,里面还有大量的石头,山上的树木也很多,直接用上就行了,对面那座就不行,大部分都是泥土,厚度也不行,只能绕到它后面再砌筑一道石坝”

老刘看了看,说道:“那就要大约五十丈了,得用多少人工啊”

小刘笑道:“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反正旱季长达半年,我等这一个月是准备材料,确定图纸,等你等忙完秋收,并种完水稻后便立即开始下一轮劳作,说起来有半年时间,实际上只有四个月”

他想了想,又说道:“按照之前的计划,这里还要迁移农户五千户,那就是五十个村落,三条大河都修上渠道后可满足大约三千户的灌溉需要,还有两千户只能依靠水坝来灌溉,两千户,便是二十个村落,最少需要十个水坝才行”

老刘心里暗叹,“这才是能人啊,人家才二十出头,就有这么大的能耐,以往在大明时,乡里老爷们组织修建堰塘,彼等也只是出一些钱粮,献计献策、出力的还是像他这样的人”

“难怪这大夏国如此厉害,竟将万里之外的土地也占了,从古以来从未听说过”

一想到这里,他心里既有些忐忑,又有些兴奋。

忐忑的是,来到这里后,像他这样的“老人”虽然还能起一些作用,不过却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了,反而是像小刘这样刚出学堂没几年的后生能大派用场。

“一个全新的国度”

老刘暗暗叹道。

他想到一事,便问道:“刘大……咳咳,刘技术员,瞧你岁数也不大,怎么有这么大的能耐?”

小刘摇摇头,“我还是差远了,我十八岁就从俄勒冈高等技工学校毕业了,毕业后跟着老师傅干了七年,整整七年啊,我师傅这才放心让我出来单干,我这样还算快的,按照大夏工部的规制,像我这种职位,需要在老师傅的带领下干满八年才行”

老刘刚才还有些忐忑的心情此时完全放下来了,他心想:“看来大夏国还是老成的很,七八年的磨砺,又是读书人,再笨也能出师了”

他瞧着小刘才二十五岁,人品相貌都不错,突然想到自家那闺女,已经十六岁了,虽然刚进入金州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毕业后也是进入小中学堂担任教师,那时就十八九岁,若是……

于是便舔着脸问道:“刘技术员,你成家没有”

“没有”

“哦?那你的老家是哪里的?”

“我是辽东汉人,十五年前跟着父母来到瀛洲,父母如今还在瀛洲城附近种地”

“那你家里没给你说亲?”

“说了,今年过年时就成亲”

“……”,老刘心情一下黯淡起来,嘴上却说:“那敢情好,到时候你要是不嫌弃,我让二小子给你准备一份贺礼”

“那就多谢了”

……

一个月很快过去了。

期间,老刘他们完成了三座水坝的物料准备,眼看就要收麦子了,在乡长的带领下他们刘庄村的人又回去了。

刚一到家,老刘就迫不及待地来到麦田。

还好,在他老婆老婆的呵护下,金灿灿的麦田尽情地绽放着,干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麦香味,他摘下一类麦穗,仔细观察了一下。

“该收获了”

几日后,老刘将自己需要帮扶的那几家土人农户组织起来,自己家则是全员出动。

他看着眼前这七八个肤色黝黑,乍一看与他们中原人很像,实际上还是有些差别的“土人”,这心里也是有些不乐意。

“一万年前是一家,俺咋看都不像呢”

心里虽是这么想的,嘴上却吼道:“都给俺听明白了!我等一共十二个壮劳力,先从孤寡人家干起,在那家干那家就管饭!开始!”

一大群人拿着镰刀,扛着板仓,推着独轮车冲向了麦田。

他们本不需要如此着急的,因为现在是旱季,有的是时间供他们使用,但收获的喜悦和急迫还是让他们快速动了起来。

一个月后,需要收割的作物全部收完了,接下来对麦田进行重新耕作、扒拉、堆肥,然后就是扒开渠道灌溉了,此时,将自家的农家肥和买来的鸟粪撒在水田。

而在一个月前专门用来育苗的秧田也快好了。

又一个农忙季节来临了。

这两个月,是农户最忙、最累的时节,也是最高兴的时节,收获伴随着喜悦,播种代表着希望。

“呱呱……”

老刘再一次做到了最高处的田埂上,此时所有的田地都种上了秧苗,青蛙和鸣蝉的声音笼罩了一切,老刘正准备掏出铜烟袋来上一口,突然想到了什么,最后还是将那盒卷烟逃了出来,小心翼翼掏出一根,用打火机点上后,狠狠地吸了一口。

蛙声、蝉鸣、闷热无风的天气,像极了江淮乡下。

“爹!”

刘根又跑过来。

“嚷个啥”

“爹,您老要当爷爷了”

“啊?甚?”

老刘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来,不过听到“爷爷”两个字还是醒悟过来了,但他迅疾又有些尴尬。

“根儿,有一事俺没跟你说”

“何事?”

“你要有新的弟弟妹妹了……”

“……”

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忏悔(上)第二十一章 飞龙在天(下)第十四章 霜狼骑兵(10)第三十三章 白山黑水(四)迷雾第四十八章 苏德的奇幻旅程(上)第十一章 西行漫记(十)闪击伊尔根第三十二章 江淮风云(一)第二十六章 按图索骥(下)咱雅班第达第六十八 世纪谋划之五:悲与喜第二十五章 新克里米亚(下)第九章 东方已晓(三)两个孤独男人的对话(上)第四章 私议第三十一章 风雨欲来(二)金陵春梦(下)第十四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一:克里米亚的百姓们(4)第三十三章 气吞万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十六章 从蒸汽鸡到蒸汽机第五十章 苏德的奇幻旅程(下)第十七章 孤星传之三:白骨令(中)第六十六章 川藏风云(10)地狱变第九十二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0)纳塔尔④第十五章 一路向东(5)突厥斯坦与塔尔巴哈台第八章 迁徙之战第四章 拨云见日(下)第三十八章 东方初晓(中)第四十章 声东击西(下)①第二十三章 乌尔查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忏悔(中)第十四章 土尔扈特(下)第四十七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五:莫愁湖上的忧愁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条宫第十八章 坚昆王之后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二十一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六:并不宁静的顿河第七十四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⑤第十章 西行漫记(九)惊天谋划第五十五章 川藏风云(4)当雄八旗(中)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达之战(2)第四十七章 山海关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战(8)第三十六章 中东欧纪行之五:波德拉谢之战(2)第二十章 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上)第一章 高悬的利刃第五十四章 半岛之殇(8)东西方骑兵大战Ⅲ第七十八章最后一战(3):阿勒泰萨尔大汗后裔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与岳乐第二十四章 来自西边的消息第十二章 霜狼骑兵(8)第五十二章 尾声(中)第二十四章 谍影重重(中)宫里的小慧子第七十章 世纪谋划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二十章 木.野狐.禅之一:序幕(上)第六十章 俄勒冈大草原(上)沧海桑田第三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下)第五章 瀚海新军第二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中)第二十章 飞龙在天(中)第十九章 龙战于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战(上)第四十二章 半岛之殇(4)克里米亚汗宫(中)第二章 瀚海儿女初长成(二)第二十七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3)新时代来临②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顺湾(二)石明雄与宋国辅第六十三章 明斯克大公国(5)第十九章 林中不宁第四十章 江淮风云(九)第四十一章 冻狱之旅(2)乌厄连的真相(下)第四十二章 冻狱之旅(3)科雷马河的雄鹰第六十一章 俄勒冈大草原(中)肯纳维克第三十章 皮萨切克之二:小分队(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决战(8)成.都,成.都!(下)第九章 家中有事知问谁第一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十九章 圣战(中)第七十五章 风光旧曾谙(4)孤舟蓑笠翁⑥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纳维克第二十四章 按图索骥(上)萨雅克湖岸的推想第十九章 天下大乱(中)侯景现第二十五章 新克里米亚(下)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尔及尔宝藏(11)尾声(下)第五章 蝴蝶效应(一)北境三少之白皙通候最少年第十八章 一路向东(8)安加拉省第十八章 这个冬天很关键(中)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四章 索伦群像之冬:岳讬与哈尔哈图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七章 直捣临潢府第二十二章 关税第十七章 瀚海新风(三)工坊,蒸蒸日上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浓(下)第六章 秋之行(6)暗流涌(上)第二章 总攻前夕(一)天草四郎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国(7)第二十二章 孤星传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总督的礼物第三十七章 东方初晓(上)第九章 奥尔莱部的回归(大力求各种票)第六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六:米阿斯与萨日德格第二十章 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上)陌生人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二十二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