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七:双城对峙

不过,当他将镜头转向北面时,一座青灰色带着明显中原风格的城堡夹着沼泽纵横的顿河三角洲与对面灰白色的石质城堡遥遥相对。

东兴城。

就是后世的顿河畔罗斯托夫,由于是在东兴年间(1651-)建起来了,干脆起名东兴城。

以大夏国在克里米亚的人口规模,原本是不需要在这里兴建城堡的,不过由于亚速城的存在以及奥斯曼帝国明显要将此城建成御敌于本土之外的大城的战略思考,最后此城还是建起来了。

在近十年,奥斯曼人启用了几万白人奴隶,用大桨帆船从克里米亚汗国运来大量的条石,不仅扩大了亚速城的面积,还大大增强了该城的防守力量。

由于大夏国在亚速海拥有海上力量也就是这两三年的事情,以前还是奥斯曼、克里米亚人占优,大夏竟然眼睁睁瞧着他们将城堡建起来了。

不过,当尼堪得知此事后,只是淡然一笑。

“让他们建去吧”

虽然这样说,不过眼下的亚速城可是比历史上沙俄、奥斯曼人双方争夺的那座城堡的规模还要大,他们建造城堡的方式完全是按照希腊风格来的,多用条石,城墙普遍厚达十米以上,这几年,奥斯曼人更是将城墙加固到十五米,城墙的高度也由以前的十米加高到十五米,虽然没有采取棱堡的形制,不过在城墙屯兵的地方建有凸出城墙的据点,据点之间可以用火炮、火枪呼应,也不是容易对付的。

别说亚速城了,就是西班牙人在建造的护卫马尼拉城的海口城堡城墙也是厚达二十米,当时大夏国初具规模的舰队南下时也避开了这座城堡。

城堡并不像大夏国那样四棱方正,而是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带有明显的热那亚风格,因为这座城堡首先是由热那亚商人建起来的。

周长达到九里,可屯兵两万以上。

神色虽然有些复杂,不过阿德里安还是说道:“眼下城里驻有精锐兵力一万五千,还有五千奴隶为城堡服务,军力中,有一万纯粹由突厥人、阿拉伯人以及欧洲信仰天方教的人组成,战力还在耶尼切里以上,五千奴隶都是信仰基督教的白人”

“一万五千士兵都有家眷,眼下这座城堡实际上是一座军堡,一座巨大的军堡,原本城堡周围还有大量的农田,不过从去年开始他们将农户逐渐迁走了,于是这里便成了一座单纯的军堡”

孙秀宁暗忖:“一万五千人,加上奴隶、家眷,人口肯定在五万左右,这么一座不事生产的城堡简直是一个吞金怪兽”

于是问道:“这座城堡由谁来供养?”

作为大都护府的人员,虽然不大通兵事,但周边的形势还是略知一二的,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内,巴尔干半岛大多数地方都是山地,生产的粮食只够当地的军民吃,并不足以供养其它地方,倒是伊斯坦布尔附近,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拉克的两河流域,以及保加尔人占据的地方(保加利亚)有较多的粮食出产。

不过安纳托利亚高原几年前刚刚发生过突厥将领的叛乱,肯定是支援不了的其它地方的,于是就只有伊斯坦布尔、保加利亚、两河流域了,两河流域的粮食要支援对波斯作战,保加利亚的粮食要在支援对欧洲作战,而伊斯坦布尔以及爱琴海附近的粮食要供应本土,他实在想不起来还要那里有多余的粮食。

在这个世界上,在这个时代,有着大量存粮的地方根本不存在——除了大夏国,无论是欧洲还是亚洲,一来粮食单产不高,二来各国普遍腐败不堪,加上大航海时代以来,由欧洲人带来的过于追求商业利润的思想也传到西亚一带,各国对粮食的种植普遍不太重视,也幸亏眼下各国人口都不多,否则粮食将更为吃紧,奥斯曼帝国占据这么大的地方,人口也不过两千万,也就与法国差不多。

“自然是克里米亚汗国”,阿德里安答道,他说完后,以前在很小的时候便被送到耶尼切里童军营训练的情形便止不住地涌向他心头,那是一种融合了突厥古拉姆模式、希腊斯巴达模式的残酷训练,虽然他们都是被迫的,但这个国家毕竟让他们掌握了某种生存的技巧。

“自己的父母被他们卖到奥斯曼所属的埃及、大马士革当奴隶,自己怎地还为他们说话?”

他又想到:“由于大夏国的介入,克里米亚汗国至少每三年一次深入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抢劫白人奴隶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也只有大夏国的到来让原本人烟稀少的黑海、里海沿岸变成了大面积的良田和牧场”

孙秀宁继续问道:“克里米亚汗国?他们现在局促于一个狭小的半岛上,还有这么大的实力?”

“自然没有了,以前他们的战马多半在半岛地峡以北养着,自从败于大夏国之手,便全部退到地峡以南,由于土地不够,便只能将一部分农田改成了牧场,就是这样,他们依旧保留了大约一半的耕地,败于大夏国之手没多久,其大汗格莱三世就病死了,眼下继承汗位的是格莱四世”

“此人上位之后倒是颇有些作为,他让骑兵全部独立出来,完全成了一个职业军种,就这样他保留了三万精骑,战马所需的牧草全部由境内的农奴提供,然后又组建了两万耶尼切里步军,半岛虽然局促,不过良田广布,气候温和,种完一季粮食之后,在冬季正好种植牧草,一来可以肥田,二来还可以可战马提供草料”

“格莱家族最近两百年通过抢劫欧洲人以及奴隶贸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还可以通过这些钱财向他的宗主国奥斯曼购买粮食,故此,也屯了不少粮食,勉强也能供养亚速城”

【看书领现金】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还可领现金!

“我国在新天津建造战舰时克里米亚人就没有过来骚扰?”

“他敢?若是他敢这么做,我国完全可以跨过地峡,将汗国完全灭了”

“也就是说奥斯曼人打的主意是,以亚速城为一道缓冲,它虽然是一座孤城,不过却能牵制我国大量的精力,然后就是克里米亚半岛,最后才是黑海南岸了”

阿德里安看了孙秀宁一眼,暗忖:“都说此子不谙军事,这个想法倒是与大都护府想的并无二致”

孙秀宁再看对面的东兴城。

那是一座方圆八里的大城,与亚速城不同的是,城堡的周围密布着一眼望不到头的良田。

青灰色的城堡还是常规的中原制式,外面包砖,内里夯土,底座宽三丈,上面宽一丈,高三丈,四棱方正,四座城门,城中最高的建筑物是一座宝塔,在紧急情况下自然也有军事的作用。

“在克里米亚总督辖区,罗继志大人的麾下有四个机动军团,他兼任司令的第一军团驻扎在新天津,这里就是姬甲杰的第二军团,另外,在地峡北部还有赵良栋的第三军团,最后就是波尔塔瓦的图里琛第四军团了,每个军团都是以骑兵为主的军团,一万两千人左右,加起来也接近五万人”

“不过图里琛的第四军团肯定是遮护俄罗斯方向的,实际上罗继志总督能动用的就是三个军团,哦,对了,刚从国内调来了一个以步军为主的军团,司令是孙德刚,就是梨树城骑兵学校第一任校长,陛下将他调到这里,肯定是要大用的……”

“陛下?”

阿德里安再次看了一他一眼,最后看着冰船驶入亚速海后才说道:“到了这个时候我也不故弄玄虚了,这一切都是陛下亲自筹划的,让霜狼骑兵在西西伯利亚森林里出没,以及图里琛化妆成哥萨克骑兵不时出没在顿河,就是为了让克里米亚人、奥斯曼人确信我国接下来是不会对他们动手的,而是要对付俄罗斯人”

“陛下在北非拿下一个据点,以及接受威尼斯人的建议占据伊拉克利翁,都是为了一件事”

“拿下克里米亚?”

“对了,单是克里米亚里面就有四座巨大的城堡,每一座都不亚于亚速城,想要拿下克里米亚,光想着诱敌深入,围城打援是不成的,由于有奥斯曼人作为外援,还能通过黑海往来运输物资,克里米亚人完全可以依托高大厚实的城堡与我军周旋,等到我军久攻不下时,他们的骑兵就可以出城实施最后一击,或者奥斯曼人坐船来到半岛实施这一击”

“我明白了,实际掌管奥斯曼大权的寇普洛鲁家族将二十万精锐分布在保加尔一带,做出要攻打罗马尼亚的模样,实际上是准备从瓦尔纳港随时出发以支援克里米亚汗国的吧”

“确实如此,在克里米亚汗国的首都贝克奇撒莱西南约莫五十里靠近黑海的地方,有一处大港,原本是欧洲人建造的大城,后来被蒙古人毁掉了,叫塞斯勒索斯,汗国兴起之后也没有理会,不过在败于我国之手后已经将此城重新恢复了,还是叫塞斯勒索斯,如今已经超越卡法,成了汗国最大的港口,奥斯曼的物资、兵源可以从瓦尔纳、伊斯坦布尔源源不绝地运到这里”

(塞斯勒索斯,后世俄罗斯/乌克兰最大的军港塞瓦斯托波尔)

“塞斯勒索斯,地峡南部原本属于哈剌赤图阿伊贝伊的大城丹考伊,都城贝克奇撒莱,半岛东南部的卡法,这便是四大城堡,都是仿照欧洲人的城堡建造的,你可知道,奥斯曼人攻打伊拉克利翁,花了十年功夫还没有打下来,而这四大城堡加上亚速城都大于伊拉克利翁,按照奥斯曼人、克里米亚人的想法,大夏国也就是野战厉害,想要彻底拿下克里米亚半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卡法城,后世菲奥多西亚城)

“也就是说他们想要将半岛变成一个绞肉机,彻底拖垮大夏国?纯属想多了”,听了这话,孙秀宁却撇撇嘴。

但阿德里安却说道:“不可大意,这几座城堡都是石质城堡,城里的建筑物不是石制,就是夯土垒成,都有水井,想用本国的热弹进攻也不行”

就这样,两人一边走一边小声讨论着克里米亚的事情,一边观赏着亚速海的风景,没几日便抵达了新天津。

来到新天津港时,孙秀宁还见到了一个人。

罗继志!

他竟然亲自来到港口迎接这批物资。

按照之前的讯息,此人前不久应该偷偷搭乘欧洲人的商船去了一趟伊拉克利翁,竟然这么快就回来了,他肯定带来了陛下的消息!

第五十八章 皮萨切克之六:德克萨斯小分队(9)尾声第三章 总攻前夕(二)藩国云集第五十七章 川藏风云(5)安曲之战(上)第七十五章 世纪谋划之七:丰塔纳之战(下)第十二章 摩尔多瓦之战(上)第五十八章 半岛之殇(9)尾声(下)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声(下)第一章 边荒传说(上)第七章 北纬42度(一)意外落水的马尼拉华人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线(4)新北海道(下)第八章 紫禁城第一章 北纬六十六度,东经六十六度(上)第十五章 赤塔(上)第十一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二:克里米亚的百姓们(1)第五十七章 尾声(3)人事(上)第十章 秋之行(10)特兰西瓦尼亚(上)第一章 东晓元年的三院会议(上)第二章 林中近况第二十一章 来自马尼拉的消息(上)第三十四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四十七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五:莫愁湖上的忧愁第十四章 斗转星移(上)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1):阿亚古兹(上)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尔及尔宝藏(1)第十章 东方已晓(四)两个孤独男人的对话(中)第三十五章 都在下一盘大棋(上)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十四章 张北马市第七十三章 犹他总督辖区第十八章 坚昆王之后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纳维克第七十五章 最后一战(1):阿亚古兹(上)第十四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一:克里米亚的百姓们(4)第二十六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忏悔(下)第三章 西行漫记(二)伊尔根与哲科伊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国(8)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战第四十一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一:黄得功的突围第三十五章 夕照旅顺湾(二)石明雄与宋国辅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库茨克之战(上)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七十四章 巴巴里之四:阿尔及尔宝藏(8)第八章 西行漫记(七)恰克图的哥萨克第六章 西行漫记(五)哲别后裔第二章 索伦群像之夏:叶雷与巴尔虎第五十四章 收官(4):东京城郊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声(下)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额璘沁的意外(上)第六章 索伦群像之宿:老孙头与孙老头第七十七章 世纪谋划之八:穿梭在热带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队(中)第二十二章 挺进中原之二:小袁营(下)刀光剑影第二十四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历程(2)先遣队⑨第十五章 斗转星移(中)第六章 西伯利亚的临潢府之六:米阿斯与萨日德格第三十章 木.野狐.禅之八:不对称战争第二十一章 飞龙在天(下)第四十八章 小玉兹风云(4)春临阿特劳第二十三章 暴风骤雨之一:土地啊土地(1)第五十章 北京,北京(5)新的机构和任命第十九章 天下大乱(中)侯景现第九章 东方已晓(三)两个孤独男人的对话(上)第十七章 孤星传之三:白骨令(中)第十七章 孙秀宁在旅途之二:达契亚灰衣卫第四十九章 皮萨切克之六:德克萨斯小分队(1)莫比尔人第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1)金银岛②第三十七章 半岛之殇(2)雅尔塔的前世今生(上)第五十六章 皮萨切克之六:德克萨斯小分队(7)图坦卡里第八十九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0)纳塔尔①第三十一章 日落紫禁城之五:杨廷玉的“忠心”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十八章 圣战(上)第四十七章 玄武青龙决之十:大对决(2)第十六章 东欧大草原风云之三:扎波罗热(2)第九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声)(下)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岛静云和由井正雪第二十一章 冰火岛(一)远方来客第五十二章 川藏风云(3)萧墙(中)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游戏第九十六章 世纪谋划之八:最终幻想(11)尾声④第七十四章 世纪谋划之七:丰塔纳之战(中)第四十章 固山贝子尼堪与参将范文程(下)第六十九 世纪谋划之六:塞万提斯私生子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五十一章 尾声(上)第八章 大夏监国(5)赤塔③第十七章 佛林,远东最大的船厂第五十五章 俄勒冈城的宴会(1)第三十一章 暴风骤雨之二:工业革命(下)之花第二章 边荒传说(下)第四十二章 皮萨切克之五:两支小分队(3)意外第四十七章 雨季来临,尾声开始之五:莫愁湖上的忧愁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个雇佣兵第四十就章 少年天皇之八:凛凛冬日(5)刃之舞(上)第七十二章 一路向东(2)第五十六章 半岛之殇(8)东西方骑兵大战Ⅴ第十二章 加勒比之一:牙买加争夺战(2)波谲云诡⑥第四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六:二条宫第六十九章 爱达荷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忏悔(中)第四十七章 半岛之殇(6)瓦拉几亚救援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