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迎回李熙

四月十六日,日本议和代表正式与中国签署停战和约。-_()消息一经传出,全国上下轰动一片,中国与朝鲜的老百姓们欢欣鼓舞之极。

在和约的附加条款里面明确规定,中日双方分别以春川和旅顺为停战区域,双方军队立刻停止交火。日方需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所有军队从朝鲜撤离,在撤离前的这段期间,双方军队不允许生任何摩擦。

中日双方俘虏人员的交回工作以日本支付第一期赔偿金为准,届时中日双方在规定停战区内履行俘虏交回事宜。但是中国额外要求,日方必须停战生效之日先行释放所有被俘军官,并且送回朝鲜国王李熙及其他王室成员。

关于朝鲜南部、旅顺、台湾和对马岛的交接工作,先有行政官员进行公务交接,等到日方所有武装力量撤离之后,再由中方军队接手。所有这一切的交接工作都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一旦逾期中方有权采取军事干涉措施。

当陆宗舆与日方议和代表团主席伏见宫贞爱亲王分别在彼此的和约文本上签字时,两个人的心情截然不同。陆宗舆不得不感慨,这是自己出任外交官以来第一次与外国签署的战胜国和约,是自己代表国家、民族的一次“挺直腰板”的外交活动。

短短几个钟头之后,日本投降议和的消息传遍整个中国,大街小巷到处有人奔走通知,这等盛大的好消息生怕不能告诉全世界的人。

中午十二点整,聚集在春川附近的中日双方部队,各自接到上司的命令停止作战。

军用广播循环播放日本投降议和的消息,那些坚守在前线的士兵们一个个自豪不已,正是他们打败了小鬼子,为祖国、为民族争取到一份难得的荣誉。

没过多久,日本陆军大臣上原勇作与参谋本部总参谋长长谷川好道带领朝鲜国王李熙等人,在平汉铁路抢修连接完毕后,一行人前往平壤。蔡锷于三天前刚刚将在平壤设置统帅部前沿参谋部,此时他人正在平壤城内。

上原勇作等人抵达平壤是下午四点钟,蔡锷派遣一名参谋官到火车站接应。朝鲜临时执政府驻平壤先行政府代表团的官员们,也纷纷赶到火车站迎接朝鲜国王李熙,许多在平壤的朝鲜平民们听说了消息,很早就聚集在火车站外恭迎国王的归来。

参谋官代表蔡锷向朝鲜国王问好,然后由朝鲜人自行安排李熙的善后工作,他则带领一众日本人从火车站另外一边出站,向统帅部前沿参谋部前去。

当朝鲜国王李熙在一众临时政府官员簇拥下走出火车站时,外面聚集的老百姓们立刻下跪行礼,更有不少忠于朝鲜皇室的遗老们痛哭流涕。看到这一幕,李熙心中感慨万千,又是为几十年国家遭人奴役大为伤感,又是为这些仍然忠于自己的臣民们感到欣慰,真正是百感交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在朝鲜士兵和中国宪兵的护卫之下,李熙与临时政府的官员前往临时政府办公大楼。

内政大臣李玮鈡已经安排好为国王洗尘的仪式,同时临时政府还需要国王亲自主持政府会议,授权临时政府成为正式政府。

与此同时,在统帅部前沿参谋部大厅,蔡锷接见了上原勇作和长谷川好道。

尽管在战场上彼此是敌人,但同是身为国家军事长兼战场最高指挥官,大家都还保持着理性的身份礼仪。在签署投降之前,蔡锷很中肯的赞扬日本士兵在战场上的顽强作战,并且寄托了“战争的目的是和平”的愿望。

上原勇作和长谷川好道同样以严格的礼节向蔡锷鞠躬问好,对蔡锷精湛的军事战略部署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也附和了蔡锷所说的“战争目的是和平”之言。

傍晚六点整,长谷川好道代表大日本帝国全军签署投降。日方诸人没有多做停留,甚至连晚宴都没有留下来参与,带着耻辱的投降灰溜溜的乘坐火车返回汉城去了。

在处理完接受日本人投降的简单仪式之后,蔡锷又赶到朝鲜临时政府办公大楼,出席朝鲜国王主持的政府会议。

会议一开始,是在中朝双方代表见证之下,恢复朝鲜国王李熙的正统身份,这是一连串的朝鲜王室古典仪式,尽管条件简陋,可任何一步都严格遵行。随后身穿旧式朝鲜国王盛装的李熙退避,换上新式朝鲜国王礼服再次出现在会场。新式国王服侍是仿效中国元与日本天皇的礼服样式,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同时也保留部分朝鲜周衣的特点。

身着新礼服的李熙走上主席台,庄重宣布朝鲜王国正式复国,从今日开始施行君主立宪制,废除跪礼和旧有王典,授权临时政府颁布正式《宪法》。

尽管在遭受日本吞并国土之前,李熙已经登基称帝,不过临时政府众多官员考虑到吴绍霆本人以及中国官方各级文件用词都以“朝鲜国王”称呼,因此他只好屈尊自称为王。

如今国家得以恢复,国家领袖的身份得以保全,已经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了。再者吴绍霆曾经做出承诺,只要朝鲜人民愿意支持李熙称帝,中国绝不会干涉朝鲜内政。当务之急还有更多国务需要处理,等到日军撤离之后,此事再从长计议不迟。

在进行会议最后一项内容时,朝鲜国王李熙以诏形式向到场中国官员表示感谢,称自己会永远铭记中国帮助朝鲜复国之恩,并宣布中朝世结友好、永为同盟。除了诏之外,他还将早已准备好的“朝鲜王国木槿花荣誉勋章”亲自配给蔡锷和一众中国高级官僚,以彰显蔡锷等人对朝鲜的贡献。

蔡锷庄重接受了朝鲜国王的诏和勋章,向朝鲜国王转达了中华民国元吴绍霆的慰问和祝愿,随后也用李熙之言“中朝世结友好、永为同盟”做为结束语。

(未完待续)

第854章 ,四天的布置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689章 ,希望之灭第284章 ,陈炯明回归第254章 ,巷战第1213章 ,内幕对话第827章 ,白热化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1114章 ,预言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1216章 ,变相而谈第664章 ,动变第379章 ,豪赌第923章 ,事后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946章 ,第三次会谈第236章 ,请出山第412章 ,进步党和解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27章 ,交通意外第496章 ,貌合神离第78章 ,拜访恩师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1044章 ,伏笔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735章 ,枭雄病逝第108章 ,阴谋阳谋第926章 ,沸腾反应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997章 ,裂痕渐起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1187章 ,风险投资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648章 ,动身第725章 ,蒋百里一谈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253章 ,战贺州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993章 ,大行动之前第864章 ,国民大会第113章 ,拔出隐患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1064章 ,中英双方第760章 ,十月底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第207章 ,订购德械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974章 ,东亚经济复苏计划第480章 ,旧事重提第772章 ,滨口雄幸的外交第339章 ,秘密会议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417章 ,北伐新闻会第690章 ,荣归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322章 ,骑兵团的大破袭第1139章 ,收复乌梁海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763章 ,孙传芳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493章 ,袁世凯野望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队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965章 ,进程第1150章 ,递交投降书第276章 ,壮士断腕第436章 ,刺杀案的新线索第684章 ,泸州黔军行营第879章 ,元首制第698章 ,杭州轩波第353章 ,阵地上的除夕夜第832章 ,内阁会议第412章 ,进步党和解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1198章 ,安抚第870章 ,新一轮舆论第21章 ,见革命党第935章 ,条件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270章 ,亲临前线第277章 ,北面大战第1046章 ,弗伦奇军团第561章 ,廖仲恺突然来访第535章 ,粤军与闽军第278章 ,商队第459章 ,两路人的两路行动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455章 ,爆发前的沉默第911章 ,蔡锷的想法第1166章 ,签署和约第822章 ,上海舰队第186章 ,荣誉勋章第924章 ,大动作之前第179章 ,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