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应对之策

四月二十二日黎明时分,日军在春川的三个师团忽然发起全线反攻。(_)

这次反攻是在不宣而战的情况之下,又是趁着黎明黑暗的掩护进行突袭,同时声势好打,几乎在同一时间内投入了将近一万人的作战部队。

尽管在春川外围驻守的中国军队早有准备,可是却没料到日军的突袭会是如此大规模,并不是所有阵地防线都做出及时反映。很快又几个小村镇的阵地就遭到日军突破,中国守军死伤惨重。然而交战进行二十多分钟后,中国主力部队全部惊醒过来,炮兵、加强火力以及空军单位立刻投入作战,整个局势一下子缓和下来。

尤其是几个县城外围的主要阵地,即便从一开始遭到突然袭击,可仍然顽强的守住防线,并且利用抢修的阵地优势给日军造成不小的损伤。

等到八点钟时,中国后续部队组织紧急反攻,利用重炮火力的压制,把黎明时丢掉的阵地全部夺了回来。晌午还没到,日军的攻势已经崭露出疲惫态势,

朝鲜战火重燃的消息飞快的沿着朝鲜半岛向内陆传去,北京、南京以及上海最先收到开战电报,同时也是最快速度做出政治反应。

冯国璋在九点钟不到的时候召开新会发布会,向到场的各国记者郑重宣布几个小时前发生在朝鲜的事变,并且声色俱厉的发出一连串痛斥,说到情绪激动的时候,甚至还忍不住拍案顿足,只吓得全场记者一声目瞪口呆。

“什么样卑劣的国家才会做出如此下作的事?什么样可耻的民族才会拿国际外交当儿戏?什么样肮脏的政客会用国民信誉来当赌注?看看,诸公擦亮眼睛仔细看看,日本国如此出尔反尔,以求和议约为借口,在和约签订之后竟又毁约偷袭,简直是无耻下作!”

“根据我们收到的最新消息,日军发动突袭之时,原本在我军驻营区附近有许多无辜的朝鲜老百姓,他们正等着战争结束重返家园,而这段时间一直在协助我军士兵清理战场废墟。当日军毫无征兆的趁夜突杀过来,甚至连这些无辜的平民都不放过。仅仅一个钟点,就是一个钟点的时间,大约六千多名朝鲜老百姓和我军士兵遭到屠杀。”

“我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中央政府宣布,我中华民国与日本国势不两立,这次日本国下作之举,我中华上国必然奉陪到底!”

总统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立刻传遍整个南京。而在随后的十几个小时,又像是病毒似的一发不可收拾,疯狂的蔓延到全国上下。

所有听说此事的中国人全部震惊不已,进而这股震惊演变成不可控制的愤怒。

大街小巷到处处都能看到义愤填膺的表情在谈论此事,但凡是中国人无不痛批日本言而无信,用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企图赢回战争。

在报纸上报道关于日本人黎明时发动突袭,造成许多中国士兵和朝鲜平民伤亡的新闻后,民间的情绪更加躁动起来。人们从义愤填膺上升到咬牙切齿,更有一种“杀光所有日本鬼子”的言论在市井里渐渐流传开来。

之前中央政府一直营造的民族主义氛围很快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狂人的民族主义人士大发言论:“中华民族高贵的尊严,岂容日本卑劣民族践踏?”

在民族主义的推动之下,老百姓们愈发支持政府将战争坚持到底,一定要彻底打垮日本国和日本民族,不给日本任何翻身的机会。

中午过后,正当全国上下为日本出尔反尔的偷袭闹得沸沸腾腾之际,日本第八师团再次向开城发起进攻。不到两个小时之后,弗伦奇军官第一战斗旅会合第十九师团,快速突进到开城左右两个侧翼,几乎同时发起夹击。

不过因为早上春川的战斗打响,已经给开城这边提前预警,驻守在开城的三十七师和五个海军陆战旅严阵以待。一开始就遏制住日军第八师团的进攻,随后利用空军、重炮以及列车炮的火力支援,一度将第八师团击退。

即便后来英军和第十九师团驰援过来,但利用早先日军留下的开城阵地,再加上最近连续三天日日夜夜增修防御工事,哪怕面对三倍于自己的敌军,同样在火力上打成平手。双方就这样僵持下来。

三十七师代理师长徐永昌亲自到前线督战,同时用望远镜看到了西南方向的英军旗帜,虽然通过目测出现在开城这边的英军并不算太多,充其量也就是三五千兵力。不过他考虑到英军毕竟是长途运输,后续部队还需要时间才能抵达,这支部队极有可能只是先锋而已。

当即,徐永昌命令师部赶紧把这个消息发到平壤和奉天,告知司令部参谋部已经确认英军的进攻地点。

这段时间蔡锷依然留在平壤,在接到三十七师发来的消息后,他立刻召集参谋部会议,商讨应对英军和日军的具体作战对策。

“现在可以肯定英军会从朝鲜南部登陆,并且联手日本军队一路北进。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支援开城,利用阵地战先挫英军锐气。等到英军和日军消耗差不多之际,再聚力反击,直破汉城。”

“既然要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那何不直接趁英军立足未稳之际,一鼓作气打一场大进攻,直捣黄龙?”

“毕竟我们尚且不知英军虚实,情报上说大约有十万兵力,这十万兵力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有多少重火力装备?这些我们一概不知,应付陌生的敌人一定要小心翼翼才是。相反,英军与日本联手,深知我军的底细,此时还是敌在暗我在明。贸然进攻,多有不妥。”

参谋部会议室内,众参谋各抒己见,表面听上去都有道理,一时谁也拿不定主意。

争论之际,不少人的目光落在蔡锷和吴佩孚身上,这两位身为北方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是目前朝鲜战争排在前两位的最高统帅,最终决策自然要落在他们身上。

就在这时,一直沉思不语的蔡锷转向坐在一旁的吴佩孚,问道:“子玉兄,你如何看待?”

第936章 ,用意第500章 ,德国福克式飞机第134章 ,南军北军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640章 ,闪击第79章 ,倾心一言第301章 ,小镇鏖战第130章 ,冯狗段豹第683章 ,西巡计划第338章 ,前线督师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013章 ,第二阶段进攻第27章 ,交通意外第1020章 ,列车炮第790章 ,战前调任第450章 ,婚礼上的爆炸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8章 ,初到后哨第361章 ,进步党的出现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择第983章 ,纨绔子弟第1110章 ,摆架子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142章 ,总参谋长第877章 ,尘埃落定第979章 ,七月第282章 ,战斗表彰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1171章 ,投机主义第1197章 ,会孙中山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1042章 ,罪证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68章 ,张家邀请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904章 ,中国轿车工业第82章 ,不期而遇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662章 ,怒火会堂上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39章 ,突然交火第988章 ,换一种合作第930章 ,汉口行动第65章 ,自讨苦吃第708章 ,苍南县伏击第925章 ,紧锣密鼓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67章 ,整军训练第208章 ,张家晚宴第794章 ,青岛要塞第546章 ,计划实施第588章 ,议定第550章 ,浅尝即止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1157章 ,亚洲局势第547章 ,领事馆之谈第1013章 ,第二阶段进攻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97章 ,陈芳提醒第149章 ,购买军火第750章 ,日本福冈第357章 ,复制格里芬行动第909章 ,一场阴谋第1022章 ,游斗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662章 ,怒火会堂上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675章 ,两路人聚首第71章 ,商业同盟第69章 ,营销思路第670章 ,大变之前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757章 ,精英团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462章 ,口供第1094章 ,突破口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333章 ,本性之举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792章 ,小试牛刀第472章 ,大发展之前第388章 ,雷烈风行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1176章 ,调查第588章 ,议定第247章 ,整顿海军第949章 ,东三省体制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546章 ,计划实施第500章 ,德国福克式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