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团军

四月剩下的这些时间里,对于中国来说并不容易,无论是东三省还是南亚,战场的进展一下子变得赶时间起来,整体局势的节奏在冥冥之中越来越快。-_()

国防军四个师日夜兼程奔赴前线,意图抢在英日联军扩大势力之前起反攻;东三省第一路军更是要兼顾多处防线,甚至还要分散兵力去阻截里长山海峡的英军。而正因为东三省局势紧张,牵动南亚战场同样不敢掉以轻心,在德乌敦和缅甸境内的各路作战部队,都接到战区司令部的催促命令,要求尽快击溃敌军、突入南亚腹地。

中**事上加快度,自然而然也导致英日联军不敢放慢步伐。随着登陆部队源源不断抵达里长山,弗伦奇军团一路向北推进的势头越来越猛。英日联军夹攻普兰店防线的作战也跟着越来越激烈,两路部队几乎每天可以向前挺进战线五里以上,眼看很快就要打破普兰店防线,彻底击溃东三省第一路军。

相对而言,在朝鲜中部正在进行的春川战役和开城战役,情况显然要缓和许多。

尽管日军五个师团与英军一个陆军师的兵力无时无刻不在尝试突破防线,但中**队主力部队云集于此,拥有良好的重炮和空军支援,即便战前没有太多时间修筑牢固的阵地,凭借立体式火力依然能守住阵线。

到了四月二十九日,一封从甘肃出的电报被送到元办公室的案头。

历经四个月的编制整顿、人员更替以及物资调动,北方第二集团军终于在九天之前正式完成出战前的所有准备。不仅如此,集团军总司令韦汝骢率领司令部参谋部众军官,动用各种情报资源,耗费长达整整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制订出收复外蒙以及出兵新西伯利亚的一连串详细作战方案。

今天这份到昆明元行营的电报,正是韦汝骢请求元授权出战。

若是在以前,吴绍霆一定会立刻下达命令,批准韦汝骢出兵塞外。毕竟按照“亚洲战略”的部署,中国迟早要开辟三个大战场,加快融入世界大战的格局,同时还要更直接的创伤协约国阵营。一旦按照原计划行事,用不了多久世界各国的目光都会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因为中国制造的战争规模已经过欧洲主战场。

但是在看完这份电报之后,吴绍霆一时间陷入犹豫,随后他立刻召集南京总统府随员进行国政会议。名义上虽然是国政会议,可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总统府随行官员核对财政预算,对比目前战争开销与国家财政之间的收支比例,推测是否还有多余的财力支撑北方第二集团军出战。

身为国家元,吴绍霆对中华民国的现状非常清楚,绝不能因为在战场上取得一定优势就得意忘形,几千年的农业国家归根结底还是很穷。纵然之前获得德国的资助,可英国人突然在东三省杀出一招,原本用来支付北方第二集团军出征的军费,只能暂时投入到国防军三个师身上。

这场战争不仅让日本负债累累,中国的国际债务同样不好看。要想彻底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只能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才能迈开大步。

国政会议从早上一直进行到晚上,期间休息了很多次,主要为了与南京方面取得联络,对比南京财政部的信息数据。晚上八点钟时,总统府的幕僚们总算给出了初步预算结果,那就是北方第二集团军没有足够的经费按照原定计划出战。

考虑到国防军四个师总计大约九万人的兵力,以及弗伦奇军团进攻的规模,之前给北方第二集团军的军费预算必须支出四分之三。如果国防军与弗伦奇军团陷入拉锯战,军费还会逐步攀升,只要作战时间过半年以上,财政立刻会陷入赤字。

吴绍霆心中多多少少有所不甘,散会之后他没有休息,连夜又通知国X防部军官举行军事会议,探讨北方第二集团军出征的可能性。

经过长达三个钟头的论证和计算,国X防部办公厅得出结果,或许北方第二集团军在预算之内可以收复外蒙古,至于出兵新西伯利亚可以从长计议。在场所有人都知道,北方第二集团军从一年前就在储备战略物资,既然韦汝骢在电报里提到战略物资准备就绪,这就意味着有一批现成的物资可以支持北方第二集团军开拔出动。

以中**队出战前的准备惯例,批出战物资大约能维持全军进行三个月左右的作战,当然这具体要看战斗的规模。

但是国X防部军官们分析,外蒙古的叛军势相对而言并不强大,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素质,都远远不如北方第二集团军正规军。因此战争的激烈程度应该不会太剧烈,从而大大控制物资的消耗。

至于出兵新西伯利亚,如果没有新的经济援助之前,这是根本没办法达成的事情。

不仅是因为沙俄境内道路长远,后勤必须承担巨大的压力,更重要的是沙俄地大人稀,北方第二集团军深入他国之境,很容易陷入交通困境。要想进攻沙俄,就必须做好持久作战的准备,而且这里的“持久”极有可能过朝鲜战争所消耗时间。

听完这份报告之后,吴绍霆沉思了片刻,随后立刻做出指示。他吩咐国X防部与总统府外交部尽快与德国进行交涉,尝试从德国手里获得更多的资助,最起码也要弄到贷款。北方第二集团军则按照原来计划,先行收复外蒙古,等到外蒙古彻底平定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来做下一步打算。

不可否认,他心中还是希望北方第二集团军能打到沙俄境内。一方面可以代表同盟国打击协约国,让同盟国稳固这场世界大战的优势;另外一方面更是希望借助开辟三个战场,来提高中华民国在世界列强的影响力。中国有能力参加世界大战,并且还如此扩大战争规模,足以让世界诸国刮目相待。

第21章 ,见革命党第111章 ,借力用力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315章 ,无限制狙击战策略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220章 ,岑春渲第451章 ,醒来第588章 ,议定第530章 ,急流第397章 ,海军送别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训第274章 ,失而复得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220章 ,野心家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920章 ,处理第387章 ,韶关风波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703章 ,换督第547章 ,领事馆之谈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758章 ,全国军事整编会议第958章 ,鏖战第271章 ,刘永浩事件第978章 ,协约国决议第46章 ,志同道合第914章 ,变第607章 ,滇军风波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势第20章 ,请客吃饭第333章 ,本性之举第177章 ,强渡第897章 ,南访第551章 ,签署盟约草案第888章 ,亚洲战略第1215章 ,赴俄谈判第1180章 ,黄浦大饭店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261章 ,绞肉机第1163章 ,软硬兼施第782章 ,国会大会第914章 ,变第1131章 ,开辟新战场第130章 ,冯狗段豹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191章 ,老狐狸第712章 ,黄埔事故第115章 ,班师凯旋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188章 ,美国参战第64章 ,昔日恩师第273章 ,振军第244章 ,北方的反应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164章 ,章太炎直闯总统府第1061章 ,大势已去第1213章 ,内幕对话第737章 ,段祺瑞突袭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497章 ,履带装甲车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821章 ,屠杀战列舰第1114章 ,预言第998章 ,风声第10章 ,空额规则第986章 ,市场花园行动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473章 ,发展工业第193章 ,地动山摇的前兆第1022章 ,游斗第1220章 ,野心家第1021章 ,黄海海战第1174章 ,中华革命党的态度第35章 ,相互推卸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1097章 ,惨案和绿魔第379章 ,豪赌第686章 ,贵州会谈第224章 ,共和国成立第1120章 ,亚洲扩张第406章 ,进京第981章 ,北京缩影第66章 ,承受下场第392章 ,岑春渲南归第660章 ,着一手准备第1188章 ,美国参战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259章 ,临阵换将第14章 ,气势服人第152章 ,流氓闹事第546章 ,计划实施第248章 ,两广裂缝第656章 ,夜谈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400章 ,买卖还是交换?第260章 ,陆裕光的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