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一个不留

三十七师和海军陆战队几乎就这样陷入了日本军民的人海战术之中,这同时也是中国军队第一次接触到敌方全民皆兵的作战方式。(_)不得不说,哪怕中国军队身经百战,比起那些动员起来的民兵要精干得多,可正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一拳难敌四手,每次进攻一段阵地都仿佛有杀不完的敌人,因此大大拖累了作战进度。

用枪械对阵还好,毕竟可以做到一个中国士兵换五个日本人头的比例。可一旦在冲击敌人阵地发生肉搏战时,情况就大大不妙。那些日本民兵拿着石块、刺刀、棍棒一拥而上,往往就是三五个人缠斗一个中国士兵,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尽快解决汉城的问题,平壤前沿参谋部甚至专门召开了讨论会议。

许多参谋官都动议再次使用毒气弹,给日军一次性造成重大伤亡,这是对付人海战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然而目前中国军队已经从南北两个方向冲进城内,早已在汉城各个区域分散开来,一旦使用毒气弹很有可能造成友军误伤。再者,中国仅有的防毒设施全部用在春川战场上面,三十七师和海军陆战队这边可谓是一件装备都没有,因此风险实在过于太大。

不仅如此,从政治角度上来说也不太合适。毕竟中国已经占据上风,在这个时候继续使用毒气弹,必然会引起更强烈的指责和谩骂,同时还会让外界认为中国军队在汉城陷入了困难,不得不采取激进手段来解决问题。如此一来,原本是占了上风的优势,也会平白无故遭人质疑。

最终,蔡锷做出指示,让汉城的部队放缓进攻节奏,一时间拿不下汉城不要紧,战场上最重要的是赢得战争,而不是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吩咐在抢修铁路的海军陆战队再调出一个旅支援前线,并且严令修筑铁路的工程加快,只要铁路打通,列车炮、重炮、装甲团都能快速驰援汉城,到时候哪怕硬碰硬也无所谓。

当然,在这段期间里,空中支援是不能少。所有飞行中队每天发动两次以上的空袭,重点袭击军营和物资仓库,尽可能破坏敌军少得可怜的战略物资。

就在汉城陷入僵持局面时,从春川出发的大军却是一路高歌猛进。

七月七日时三十六师先头部队已经横穿江原道,抵达忠清北道的忠州,在这里追上了一些日军残部,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全歼了这股敌军。击毙敌军六百余人,其余两千余人尽数弃械投降。由于先头部队兵力不充足,只能留在忠州看押俘虏,等待后续部队跟上来之后,才能继续发动追击。

朝鲜境内的战争总体上已经奠定大势,日军真正能负隅顽抗的决心并不多,更多的还是在等待着议和或者投降。而这一切都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对于朝鲜老百姓来说,战争自然越早结束越好,事实上无论中国军队如何不遗余力的去宣传,他们从来都没有认为中国军队是正义之师。在他们眼里,只不过是日军做为侵略者的形象更不好而已。

随着中国大军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朝鲜上上下下都知道战争快要结束了,这才是他们心里唯一所期待渴盼的事情。

弗伦奇军团的各路作战部队并不是全部都能全身而退,在辽东半岛和朝鲜的四个师,是因为有日本军队的掩护才能撤退的那么从容。可是在吉林省内的第二师、第三师却远远没有那么轻松,沙俄东方远征军团只知道劫掠、杀人,这大半个月的时间里甚至连一段防御阵地都没有修筑起来。

北方第一集团军三十八师在六月底时突袭了延边,成功收复了延边和珲春两地,也因此截断了英俄联军的退路。同样是在这段时间里,空中骑兵第一旅和第二旅在长春北部空降,与赶到的国防军第二师一北一南发起对长春的夹击。

弗伦奇军团第二师和第三师被硬生生的困在城中,而在吉林的沙俄军团则按兵不动,根本没有打算支援长春的意思。

到了七月上旬时,弗伦奇军团其他部队基本上完成撤离,唯独第二师和第三师被拖延在战线上,根本无法动弹。与此同时,三十八师从延边挥师北上,向吉林的沙俄军团发起进攻。就在三十八师抵达吉林郊区之后,吴佩孚从东港赶到师部,决定亲自指挥这次作战。

自从弗伦奇军团撤退之后,东港早已经安全,整个辽东战线都可以稍微放松一些。

吴佩孚召开战前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其他废话都没有多说,只做出两点作战指示,第一是全歼沙俄军团,第二是一个活口都不留。

沙俄军团在中国境内犯下的恶行如今传遍中国,甚至连欧洲一些大都市的报纸相继做了报道。不管西方人是什么态度,但在中国却是人神共愤的地步,尤其是那些死里逃生的吉林省同胞,不仅遭受巨大的心灵创伤,更是为了失去至亲而悲痛万分。

吴佩孚在从东港赶到三十八师师部途中,从军情处情报员那里了解到,根据一些粗略的推测统计,沙俄军团自进入中国境内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至少屠杀了一万人数以上的中国人,其中起码有四分之一是少年儿童。

这种惨绝人寰的屠杀行为,让吴佩孚彻底愤怒,他下定决心要让沙俄军团能走进中国,但一个也休想走出去。

绿魔行动虽然是打着向沙俄军团报复的口号,可不管怎么说毒气弹最终投放在春川,对沙俄军团没有造成任何实质上的打击报复。这次收复吉林,就是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沙俄军团直至沙俄国政府一个郑重的教训,那就是:今日中国非昔日可比,你若犯我,我必十倍奉还!

三十八师从延边一路走来,路上所见所闻都是沙俄军团留下的罪证,无论是军官还是士兵心中都憋着一股强烈的愤怒。今日听到吴佩孚做出的指示,这股愤怒马上化作动力,上上下下对吴佩孚的决定支持不已。

长春、吉林的反攻战很快打响,吴佩孚将两地战场合二为一,统称为长吉会战。

沙俄军团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仅缺乏先进的武器装备,士兵素质更是良莠不齐。之前他们在对付中国地方军时还能有几分战斗力,但更多的也只是以多压少。

如今面对中国正规军,而且兵力是自己的两倍,顿时连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

吉林的作战不到两天时间就告捷,沙俄没有修筑防御工事,就这么让中国军队长驱直入。随后三十八师立刻在城中展开捕杀行动,遇到不肯投降的沙俄士兵直接打死,遇到主动投降的则先收押起来,目的就是诱使其他沙俄士兵都来投降。

为了防止有漏网之鱼,吴佩孚还在城外建立警戒线,但凡遇到沙俄人直接击杀。

在长春的两个英军师比起沙俄军自然要更有战斗力,然而可惜的是,弗伦奇军团司令部一早就下达撤退的命令。如果没有这道命令,或许英军师会顽抗到底,必然会导致中国军队进攻重挫。正是因为这道命令,第二师和第三师上上下下都有所动摇,士兵们归心似箭,都期待着能安全撤离。

正是这种求生的希望,导致中国军队进攻的时候,英军火力处处畏手畏脚,战斗从一开始就变得极其不顺利。

五天之后,吉林城内的作战全部结束,沙俄军团全军覆没。三十八师击毙了超过四千敌军,另外俘虏了三千多人。就在宣布吉林城完全光复的当天晚上,吴佩孚下令将三千人的沙俄俘虏押至城外,全部斩首处死。

吉林城失守给长春的英军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影响,这意味着三十八师很快北上参与长春的围攻。英军深入中国境内,缺乏火力支援,物资弹药极其匮乏。在万不得以的情况之下,英军两个师最终决定在中国三十八师围攻上来之前突围。

之所以一开始没有选择突围,是因为考虑到延边失守,后退的道路被截断。从长春向海边转移路途遥远,只要中国军队紧追不放,必然会造成严重损失。不但如此,如今就连通讯设施都遭到破坏,长春这边已经没办法与弗伦奇军团总部取得联系,就算突围到海边也不知道有没有海军接应。

但是现在看来,总不能就呆在长春坐以待毙,哪怕这一路向西突围会损失很多士兵,也必须要改变目前的困境,寻找新的机会。

第360章 ,紧盯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1113章 ,台湾问题第1157章 ,亚洲局势第870章 ,新一轮舆论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817章 ,海战开始第1080章 ,大陆桥兵团出击第415章 ,一谈第777章 ,明确远东战略第983章 ,纨绔子弟第896章 ,日本计划第212章 ,湖南,广东第68章 ,张家邀请第419章 ,遇刺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263章 ,在师部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561章 ,廖仲恺突然来访第1016章 ,新的战况第1066章 ,海峡殖民地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281章 ,伏击第399章 ,订婚宴上的合作第988章 ,换一种合作第13章 ,展开训练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939章 ,交换条件第991章 ,事露第228章 ,广东联合银行第1190章 ,军事博览会第775章 ,对德态度第251章 ,陆荣廷之怒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661章 ,前奏第516章 ,克厦门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1207章 ,美国刺客第1121章 ,亚洲国际银行第292章 ,扶持桂林军政府第749章 ,新式装备第8章 ,初到后哨第676章 ,座谈鬼胎第3章 ,码头别见第460章 ,上海行动第301章 ,小镇鏖战第640章 ,闪击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146章 ,发展实业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70章 ,有机可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635章 ,临时广州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舰队第276章 ,壮士断腕第1143章 ,双方算盘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669章 ,阴谋阳谋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910章 ,事先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733章 ,洋人的态度第734章 ,案件进展第286章 ,独裁手段第760章 ,十月底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650章 ,拉拢川军第356章 ,碰巧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920章 ,处理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017章 ,江界会战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191章 ,老狐狸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653章 ,大言第82章 ,不期而遇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826章 ,损伤第145章 ,五月之后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1017章 ,江界会战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686章 ,贵州会谈第106章 ,阴谋诡计第55章 ,按部就班第207章 ,订购德械第212章 ,湖南,广东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99章 ,践行笼络第951章 ,风云渐起第208章 ,张家晚宴第423章 ,另外一场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