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

吴绍霆仔细思索了起来,罗哈德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弗伦奇元帅与中国私下议和,先将生米煮成熟饭。一旦双方公布了停战协议,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就是大英帝国政府宣布放弃缅甸、暹罗以及其他已经被占领的殖民地。如此一来,对这些殖民地的本地人而言,只能说是一种被抛弃的感觉。

不管英国政府是不是承认这份协议,在这份协议公布出来的这段时间里,这些殖民地政府会认为已经失去英国政府的支持,完全没有必要在继续作战下去。中国军队只需要趁势接收殖民地,加强对所有占领区的统治巩固和培养傀儡。等到大英帝国正式外交辞令下来时,一切为时已晚,中国早就成功完成了这些地区的控制。

不过吴绍霆仍然没有放下疑心,他微微的哼了一声,揶揄的质问道:“你们弗伦奇元帅真有这样的魄力,这可是叛国通敌的大罪。”

罗哈德表情严肃的说道:“弗伦奇元帅之所以这么做,自然还是为了大英帝国的根本利益。我希望元首阁下您能了解我们目前的处境,至于弗伦奇元帅的责任,他本人非常清楚,不过这与您没有任何关系。”

吴绍霆眯起了双眼,冷笑着说道:“如果与我没有任何关系,那我该怎么确定弗伦奇元帅不是别有用心?要知道,签署这份停战协议对你们大英帝国会有影响,对我们中华民国同样有所影响,这可是一把双刃剑。”

罗哈德只感到心中有一股躁动,虽然他在来到昆明之前已经做好了所有心理准备,但对于中国元首吴绍霆的估测还是失准了。在他看来,对方简直是一个滴水不漏的人物,不仅所有的谈话都充满咄咄逼人的语境,更是事无巨细全部考虑的周全,实在是让自己感到一点保留的余地都没有。

“元首阁下,能说的话我已经全部都说出来了。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获得而不付出的事情,利益和条件已经全部摆在了您的面前,关键就在于您是否愿意相信我们的诚意。”罗哈德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现在能做的事情已经不多,能够做出的承诺也不多,只能用这种豁出去的口吻来回答吴绍霆的质问。

“哈哈。”吴绍霆笑了起来,他果断的站起身,准备退出会议室。

看到这一幕,罗哈德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难道吴绍霆还真是不吃自己这一套?

不过就在吴绍霆刚要迈步走出会议室时,他突然留下了脚步,回过头来对罗哈德说道:“你可以在昆明留上几天,等我考虑清楚之后自然会给你答复。”

罗哈德稍微松了一口气,只要对方能够认真的去考虑那就最好不过了,一旦中国军方综合对比目前南亚战场的进度,自然而然会加大议和的可能性。毕竟战争没必要继续下去,摆在大家面前的利益是已经确定的事情。

乌梁海三部地区总算赶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恢复了一定社会秩序。

北方第二集团军在乌梁海北方的野外布下防线,谨防沙俄军队会寻找机会发动反攻。而在乌梁海地区之内,随着临时政府和集团军司令部颁布的一系列安民政策,尽管还是处于战争时期,但各大城镇早已看不见战争的恐慌,一切仅仅只是像发生过一次经济萧条事件而已,之前战火留下的硝烟一扫全无。

韦汝骢知道乌梁海地区的老百姓没有过中国新年的概念,不过这也倒好,省的中国军队和临时政府为老百姓的新年庆祝而劳神伤力。

对于乌梁海临时政府来说,目前首要的工作还是稳定占领区的秩序,加大对流民的控制力度,把人力资源掌握在能够驾驭的范围之内。为此,不少老弱妇孺依然被拒绝发放身份证明,只能等待被驱逐或者自行离开。

经过集团军司令部和临时政府的多次会商,最终确定乌梁海三部地区的行政制度。

唐努、阿泰斯、阿尔泰诺尔三地合为一个行政级别,暂命名为乌梁海边疆特区,之前阿泰斯临时政府荣升为乌梁海特区政府,负责全权管辖三地的所有民政工作。

就在三天前,张盛霆北方事务公司的业务团抵达阿泰斯,在这里开设了一个办事处,负责招募一批工人前往蒙古参与铁路建设。蒙古铁路计划早在两个月前便开始草拟方案,这条铁路虽然耗资巨大,但是却具备军事、政治和民生三方面的重要意义,因此哪怕向国外贷款也要尽快落实下来。

蒙古铁路北起库伦,衔接呼和浩特,然后与北京铁路完成对接。预计工程时间需要八个月到十四个月,关键就在于能否合理的安排乌梁海的沙俄劳动力。

一旦这条铁路线正式开通,中国对蒙古地区的统治将会更加稳固,同时军事运输、民生发展都会随之提升好几个档次。

整个铁路工程由中央政府委派给张盛霆北方事务公司全权负责,而因为项目庞大,需要足够的资金依赖,更需要获得当地百姓的支持,因此张盛霆北方事务公司将整个项目分拆,采用官商合作的方式,每个地区的地方政府和地方商人负责承包一段铁路的运营。

但经营权全部归张盛霆北方事务公司负责,倒不是因为张盛霆公司要一家独大,而是避免各段落出现恶性竞争,导致铁路运营混乱。每年铁路经营所获得利润,都会如实向所有股东汇报,并且第一时间分派红利,绝不会亏待这些参与铁路建设的人和单位。

如今库伦出发点向南一百公里的铁路段已经募集资金,基本上是张盛霆北方事务公司占八成股份,而这也是张盛霆公司在整个蒙古铁路项目中仅有的一次大规模投资。一切准备就绪,聘请德国工程师为主设计,中国亦派出七、八名理工大学的毕业生,美其名为工程师助理,跟随德国工程师认真学习铁路勘测、设计等工作。

另外一方面在阿泰斯设置的办事处也紧锣密鼓的开始招募工人,为了生存,报名者自然络绎不绝。再加上韦汝骢之前原本就搞了几个空头的招聘单位,签下了不少工人,现在正好转给北方事务公司这边用工。

“张盛霆北方事务公司是元首开办的公司,是我中华民国第一大企业,合法用工,合理用工,绝无违反《劳工法》之事。”

“所聘工人包食宿,包来往路费,一日三餐,一周三次荤食。蒙古牛羊多,肉食多得吃不完,所以大家放心,管保好吃好喝!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对不对?”

“每周结算工钱,起薪十二块到二十四块不等,只要干的好就能赚大钱,多劳多得。”

“只要完成这次铁路工程,参与修筑铁路的人能够优先获得中华民国身份证明,享受与所有中国人一样的福利待遇。我们中国没有民族歧视,没有国别偏见,只有宣誓加入中华民国,那就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中华民国身份证明要比乌梁海临时身份证明更可靠、更有用,一旦拿到正式身份证明,你可以在中国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在这里买房子定居,娶妻生子,成为一个不受压迫、剥削并且个人资产受到国家保护的自由人。没有农奴,没有奴隶,没有种族等级,一切按劳分配,一切以法制为基础。”

在阿泰斯城内各大招工地点,时时刻刻都有人拿着大喇叭做着宣传,用工协议和工人待遇用中汉蒙三种语言清清楚楚写在告示上,张贴在最显眼的地方。

乌梁海的沙俄流民大部分是流离失所的农奴和无产阶级者,在沙俄国内恰恰是这些人群还处于民智混沌的阶段,在他们思想里面没有太浓厚的国家概念,没有强烈的民族精神,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在为填饱肚子而奔波劳累。

第1171章 ,投机主义第145章 ,五月之后第217章 ,谈不拢第82章 ,不期而遇第101章 ,得偿所愿第475章 ,生产线第399章 ,订婚宴上的合作第337章 ,决战战场第383章 ,吴绍霆的条件第1102章 ,投弹第238章 ,沪宁铁路医院第1065章 ,军容素质第147章 ,革命党归第56章 ,张家大少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627章 ,恒荣贸易公司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400章 ,买卖还是交换?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981章 ,北京缩影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961章 ,通电第1152章 ,规划南亚第737章 ,段祺瑞突袭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332章 ,思索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514章 ,再次先发制人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162章 ,不和谐第675章 ,两路人聚首第327章 ,袁世凯的压力第692章 ,大执政官第410章 ,授勋仪式第43章 ,见龙济光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715章 ,共同敌人第623章 ,党政一谈第525章 ,胡宗南发现敌情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648章 ,动身第1174章 ,中华革命党的态度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922章 ,对话张作霖第115章 ,班师凯旋第43章 ,见龙济光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1077章 ,朝鲜预警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忧第196章 ,蔡乃煌的汇报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177章 ,强渡第353章 ,阵地上的除夕夜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358章 ,对话萧耀南第619章 ,下手第1033章 ,联合军团第761章 ,婚姻第61章 ,突来意外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351章 ,委屈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1215章 ,赴俄谈判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623章 ,党政一谈第907章 ,东三省阴云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76章 ,散财人气第1203章 ,一战预测第849章 ,采取行动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625章 ,北洋之内第295章 ,湖南溃兵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487章 ,国民共进会成立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72章 ,誓师大会第609章 ,第七师团的主攻第849章 ,采取行动第958章 ,鏖战第63章 ,炮标参谋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505章 ,在柳州第677章 ,巨变发生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923章 ,事后第275章 ,陆荣廷的觉悟第791章 ,开战第89章 ,反腐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