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尼古拉耶维奇

尼古拉二世可以被定性为昏庸无能又自以为是的君主,如今若不是因为国内局势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必然不会轻易放权。///泡*()而他的皇叔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自然深知这一点,所以要想真正完成沙俄帝国的政治改革,第一步就是要彻底“废掉”尼古拉二世,否则一旦他刚刚扭转国内局势,这位侄肯定又会跳出来试图夺权,到时候不仅会使得改革胎死腹,更是会造成沙皇政权彻底失去希望。

wωw▪ тт kдn▪ ℃ O

这就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一样,要想真正完成政治改革,就必须将所有直接的、间接的、潜在的威胁全部摒除,只有这样才能放开双手大展拳脚。

“这么说来,尼古拉二世已经被架空了?”吴绍霆若有所思的问道。

“架空应该算不上,事情发展到今天这样的地步,倒不如说是众叛亲离。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彼得格勒,几乎再也没有人愿意相信尼古拉二世,如今他能够保住自己的皇位已经算是不幸的万幸。”陆建章笑着说道。

“走到今时今日的地步,也是他自找的。不过现在看来,由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主持沙俄政权,或许会给沙俄国带来一线生机。尼古拉耶维奇上任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他最近可有什么大的动作吗?”吴绍霆若有所思的问道。

“是的,元首,五天前莫斯科已经公布了第一阶段政治改革措施,确定在一个月之内召开帝国宪政大会,重新确定帝国宪法。元首,这是克里姆林宫发布的改革通电译,除了帝国宪政大会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即时生效法令。”陆建章一边说着,一边将带来的件递到吴绍霆面前。

吴绍霆从陆建章手里接过这份件,带着几分兴致打开来过目了一遍。

虽然尼古拉耶维奇公布的即时生效政令显得老套缺乏新意,但几乎每一条政令都是俄国国内争议已久的内容,包括宣布“人权平等”、“解除所有农奴身份”、“撤销重复、无用以及滥立的苛捐杂税”等等。

这些公布出来的政令,目的自然而然是为了争取工农阶级的谅解,因此来化解沙皇政权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冲突。

不过,沙俄国内大部分人的目光终归没有在乎这些短时间内难以实施的政令上面。无论是资产阶级人士还是开明贵族,又或者是知识分和部分革命活动家,他们最关心的仍然是帝国宪政大会。

只要能真正确立民主制度,其他一切都可以从长计议。人们相信尼古拉耶维奇是一个真正的实干家,绝不会利用这最后的机会来欺骗全国人民,因此帝国宪政大会必然能够成为沙俄政治改革重要的转折点。

“也就是说,七月份之前就会召开帝国现正大会了?”吴绍霆轻描淡写的问道。

“没错,尼古拉耶维奇大公广邀全国各地的代表前往莫斯科,甚至还专程派发了一封邀请函给彼得格勒的社会工党。”陆建章加重语气说道。

“是吗?这倒真是一件奇事。”吴绍霆喃喃自语似的说道。

“在下也是这么认为的,根据我们的推测,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或许是在耍手段而已,有可能是软硬兼施,也有可能是故作姿态。”陆建章点着头附和着说道。

吴绍霆之所以说这是一件奇怪的事情,正是结合了目前莫斯科调动军队针对彼得格勒的消息。尽管尼古拉耶维奇大公表面上果断下定决心,甚至咬着牙关不顾广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宣布无条件撤销农奴制,而调集十二个团的兵力前往彼得格勒的军事命令,显而易见只是他假借沙皇之手下达出来的。

沙皇早已经失去所有人的信任,就连禁卫军都不肯听从他的命令,又怎么可能调动十二个团的兵力去镇压彼得格勒?稍微明白事理的人都能猜出来,镇压彼得格勒起义的军事行动还是由帝国首相亲自授权。

这正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莫斯科这边的王公大臣都希望能够彼得格勒方面和谈,哪里知道众目所瞩的尼古拉耶维奇刚上台不久,依然要选择跟革命势力势不两立,真正是在走一条极具风险的道路。

“一边是在全国上下邀请代表参加宪政大会,一边又是调兵遣将围堵彼得格勒,胡萝卜加大棒,看来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果然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吴绍霆缓缓的感叹道。

“确实如此,若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成功扭转了沙俄国内的局势,只怕日后肯定会是一个让人头等的政治人物。”陆建章带着几分忧虑的说道。

“你说的很对,一个精明的领导者肯定会想法设法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道路,一旦沙俄成为强大的国家,对我们华民国的影响可不会小。不过,眼下我们没有办法理会这件事,毕竟尼古拉耶维奇能否成功扭转沙俄局面还是一个问题。当务之急我们要弄清楚的是,这位沙俄救星的政治立场究竟是什么?”吴绍霆表情严肃的说道。

要说担心沙俄强大,他当然不会忽视这个问题,就像国有了他吴绍霆一样,如果尼古拉耶维奇是沙俄的“吴绍霆”,倒头来不仅会带领沙俄发展壮大,甚至还有可能否认国在乌梁海、外蒙古以及外兴安岭等地区取得的统治权。

不过,从短期看来,尼古拉耶维奇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立刻就处理完毕国内的事情。

更何况尼古拉耶维奇也不可能真正具备吴绍霆那种时机和运气。第一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结束,世界新版图已经得到确立,到时候沙俄的情况必然会引起欧亚两大洲的各国关注,到时候要想轻易完成国家改革那可不容易的事情。

退一步来说,哪怕因为历史得到改变所以还会继续持续一阵,但沙俄也不会像国那样让各国列强疏忽大意。最起码现在国腾出了精力,完全可以死死盯紧沙俄,谨防沙俄帝国发展的太过迅速,以至于影响到国的利益。

所以,面对俄罗斯国内的局势,国有充足的时间来应付这些事情,没必要急于一时。

陆建章明白吴绍霆的意思,他说道:“根据国策研究室和情局政治调查部的分析,尼古拉耶维奇很有可能将会力挺资产阶级的改革方式。从这一点我们也能推测出,为什么他会在帝国宪政大会召开之前,调集兵力压在彼得格勒附近。”

听到这里,吴绍霆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他深以为然的点着头说道:“就是这个道理,没错,就是这样。看来尼古拉耶维奇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布尔什维克党可是非常可怕的一种政治意识形态,一旦让他们形成气候,整个世界的格局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5章 ,初识倪端第145章 ,五月之后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344章 ,最长的一日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248章 ,两广裂缝第259章 ,临阵换将第382章 ,停战协约第724章 ,梧州火车站第71章 ,商业同盟第241章 ,应接不暇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14章 ,气势服人第1040章 ,吴佩孚的决心第838章 ,讨价还价第291章 ,黄埔军官俱乐部成立第1200章 ,预备还政第855章 ,支走第629章 ,在重庆第873章 ,英法立场第52章 ,上任新军第823章 ,被迫投降第1085章 ,危急关头第177章 ,强渡第832章 ,内阁会议第344章 ,最长的一日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1130章 ,改变困局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133章 ,实战演习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920章 ,处理第1106章 ,琉球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争执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271章 ,刘永浩事件第771章 ,威胁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050章 ,行前事务第508章 ,再逼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566章 ,抛砖引玉第28章 ,张家小姐第511章 ,惊人一鸣第357章 ,双喜临门第950章 ,战前会议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71章 ,商业同盟第639章 ,第五师团之解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312章 ,乐昌大败第1166章 ,签署和约第855章 ,支走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429章 ,全省振兴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954章 ,火线点燃第746章 ,三个集团军准备第593章 ,师团计划第388章 ,雷烈风行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791章 ,开战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31章 ,一些水果第1120章 ,亚洲扩张第356章 ,碰巧第848章 ,局势迫切第72章 ,誓师大会第712章 ,黄埔事故第1188章 ,美国参战第143章 ,赵声妥协第486章 ,户籍制度第61章 ,突来意外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558章 ,码头上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1162章 ,正式国谈第714章 ,轴心互制第733章 ,洋人的态度第140章 ,被迫升职第1209章 ,北洋震动第1090章 ,扭转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670章 ,大变之前第949章 ,东三省体制第81章 ,做小生意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440章 ,引荐人才第850章 ,吴绍霆的态度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动态第90章 ,先斩后奏第68章 ,张家邀请第781章 ,安抚人心第385章 ,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