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美国参战

“你们要加入这场战争?这是为什么?”深深吸了一口气之后,吴绍霆认真的问道。

其实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有几分多此一举,因为自己已经猜出一些大概。先不说所谓的冠冕堂皇的“消弱同盟国、增强协约国“的理由,只说美国之前购买协约国的大批战争债券,这些债券依然有效,若是有机会兑换出来,那当然是最好不过。

除此之外,德意志帝国的“全球政策”同样对美国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若是说之前,德意志帝国的“全球政策”还没有普及开来,仅仅是在欧洲和非洲等地区推行这种强权扩张主义,这对美国是没有多大的影响。可是从德国在中国所采取的一系列霸权政策来看,美国外交人士不难意识到,德国是真正要把这个强权扩张主义推行到世界各地。

与其坐等德国形成巨大的威胁,还不如趁机主动出击,针锋相对的对付德国。

然而,对于吴绍霆来说,他现在不仅仅要弄清楚美国方面的所有意图,更要知道美国加入协约国之后会怎么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中国在“华盛顿计划”中不会遭到出卖或者莫名其妙的损失利益。

“相信这个道理,元首阁下您是很明白的。只有一个新的势力加入协约国,才能给协约国从上而下的信心,让他们保持继续作战的希望。支持协约国不想削弱同盟国那样简单,毕竟协约国上上下下早就已经陷入对战争的绝望气氛中,我们不只要策动协约国的统治者,更要给协约国的士兵、民众都带来鼓动。”赖茵施缓缓的说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可是我想不明白,到时候你们会怎么样来发展战争商机。如果我没猜错,贵国的军火商人们现在看中的就是两头牟利的方式,如果你们加入协约国,那么在军火外贸上面肯定要有所限制才是,否则很容易就会让人发现破绽。”吴绍霆说道。

“这方面其实很简单,我们早已经在瑞士、芬兰等国家秘密建立了海外公司,到时候军火贸易完全可以通过这些海外公司来运营,不仅如此,做为合作伙伴,贵国同样可以在这方面提供不小的帮助。当然,贵国所提供的帮助,我们必然会安排合情合理的回报。”杰克逊接过话来解释道。

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若是单纯通过海外公司来对同盟国和协约国双方出售军火,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毕竟商业间谍只要稍微进行深入调查,就能查出海外公司的货物来自哪里。就算到时候美国有自己的一套说辞,但对于协约国、同盟国双方来说,都算是彻底留下了一个根深蒂固的投机印象。

当然,这一切该怎么操作,他知道美国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告诉自己,而自己也理会不了这么多对方的事情。事实上,如果美国真的要加入协约国的话,已经解决了很多中国后顾之忧的问题,比如美国会有任何变卦,又或者让中国当替死鬼之类的。

一旦美国加入协约国,那世界大战顺理成章就会继续打下去,也没有人在乎中国在这个时候选择退出同盟国阵营的事情了。

只是,摆在吴绍霆面前的又有一个新问题,他问道:“大使先生,我必须再问一个问题,我希望你能诚实的回答我。按照华盛顿计划最初的设想,如果这场世界大战成功继续下去,那美国政府最终希望哪一放获胜?”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但是赖茵施却从中听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吴绍霆明知故问的目的,就是要给美国方面一个提醒,同盟国胜利之后中国完全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现在如果变成协约国获胜的话,美国政府该如何保证中国的利益不会受损。

“元首阁下请您放心,既然中美合作,自然而然是一次双赢的合作。不管是哪一方获得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贵国既然置身事外,在政治上的影响当然不会太大,而在实际获利方面却保证能够有令人满意的地方。”赖茵施煞有其事的说道。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我们已经达成了初步共识。”吴绍霆缓缓点了点头说道。

“能听到元首阁下这样的答复,我表示非常欣慰。”赖茵施笑着说道。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时间里,中美双方在会议室里展开了细节上的讨论。

华盛顿计划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计划,之前吴绍霆与赖茵施所谈的内容,仅仅只是中美双方就合作意愿的前提罢了。当谈话进入具体细节上面是,顾维钧、陆建章等人与美国大使、商务参赞二人都不敢掉以轻心。既然是合作,那就要划分清楚很多条款,就像拟合同一样,双方几乎到了分寸必争的地步。

第一次会谈,中美双方确定了正式合作的关系,同时也商讨出开始执行计划的时间。

中国答应美国,会在一个月之内宣布退出同盟国阵营,但前提是美国必须预先将一批价值三千万美元的军火物资转送到中国,由中国代为保管。这批军火在正式投入欧洲市场之前,就是美国抵押给中国的“人质”,一旦美国有任何反悔或者违反合作条约的情况,中国将毫不犹豫的没收这批物资。

至于美国方面,则从八月底开始就着手与协约国展开密谈,向协约国放出相关的小道消息,并在中国宣布退出同盟国阵营之后的十五天之内,正式与协约国建立战略外交X合作关系,

这次会谈并不是华盛顿计划的全部,只是由于时间的问题,只能先谈到这里。

赖茵施与顾维钧在会谈结束之后,约定第二次会谈定在三天之后。虽然说现在双方为华盛顿计划要赶进程,但如果中美双方过度频繁会见,很容易引起国际间谍的注意。

在接下里的半个月里,与美国人继续接洽的事情吴绍霆全权交给顾维钧、陆建章等人来负责,至于他还有其他重要的公务需要处理。不仅仅是安排如何脱离同盟国阵营,包括前期的舆论铺垫以及宣布退出之后的政治手段,这些都要详详细细的进行考虑。除此之外,他不会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华盛顿计划上面,只能说华盛顿计划的主体依然是美国,中国在这个计划当中扮演的角色无非是一个参与者、协助者而已。

八月二十二日,蔡锷总算处理完东三省和朝鲜的所有军务,从奉天返回到南京。

吴绍霆在当天下午接见了蔡锷,并与蔡锷讨论了目前民国政权所受到德国威胁的情况,也隐隐约约提到了一些关于华盛顿计划的事情。

在此之前,蔡锷虽然人在东三省并来往于朝鲜、琉球两地,但是对德国的情况仍然有一定了解,毕竟战情局与统帅司令部都有相互共享的情报来源。关于德国人的“**阴谋”,他一直都思考相对于的解决办法。

这次吴绍霆提到退出同盟国阵营,蔡锷对此一时间没有立刻表态,他知道中美正在进行某些密谈,而这次中国退出同盟国阵营肯定与这件事有关。但是他考虑的角度不在国际外交政治上面,仅仅是这件事在应对德国威胁的方面是否有利。

吴绍霆对蔡锷说道:“国际外交政治才是真正的风云莫测,几年之前中德关系非常好,转眼之间却又是矛盾重重。终归还是一句话,我们要完整的主权,德国则想要更多的霸权,这就是中德矛盾的根本原因。”

蔡锷微微的点了点头,他说道:“这一点并不难理解。只是元首,这次我们跟德国闹僵了,又与美国合作,但美国向来是一个重商主义的国家,他们唯利是图,只怕弄不好我们中国反而还会被美国人出卖。”

吴绍霆说道:“你说的这些我并非没有想过,我一直很担心美国人的投机思想,在他们眼里不会有百分之一百的盟友,永永远远只会考虑利益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现在既然要跟德国决裂,单凭我们中国一国之力还是很有几分困难。难得现在与美国有一定的利益共同点,自然而然要先跟美国人合作。”

蔡锷沉思了片刻,随后说道:“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小心翼翼才是。我很怀疑美国人的心思,或许一旦这次合作计划出现什么闪失,美国人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责任推到我们中国身上,到时候可就不好办了。”

吴绍霆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用一种高瞻远虑的语气说道:“我现在最担心的倒不是计划出现什么闪失,毕竟真要是出了什么闪失,对美国人也是一种重创,我想他们在利益面前是不会轻而易举的让这次计划泡汤的。要知道这次计划的投入也不小,若有闪失,美国的损失也一定会很惨重。”

蔡锷点头表示认同,他没有说什么,而是知道吴绍霆还有下面的话,于是等了一会儿。

“我现在最担心的,”顿了顿之后,吴绍霆再次开口说话道,“那就是我们中国退出了同盟国阵营,而且还是以与德国有矛盾的理由来退出,到时候势必会与整个同盟国阵营发生纠纷。更何况我们之前在南亚得罪了英国人,只怕到时候一定是两头不讨好了。”

“其实,”蔡锷若有所思的说道,“元首有这样的顾虑,终归还是担心我们中国实力不济,无法在外交政治上面与西方列强博弈。说到底,如果我们中国有足够的实力,根本不必顾虑这么多,要摆脱德国就摆脱德国,说不定还能因此而让协约国感到欣慰,从而化解我们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

“你说对,正是因为我们中国实力不济,同盟国看不起我们,协约国也看不起我们。就连美国无非是因为有共同利益才走到一块。可是,话又说回来,一个国家的国力,可不是嘴巴上随随便便说说就能提高的。我制订的七年发展计划,仅仅是发展国力的第一步,甚至还需要下一代的努力才能完全加强我们中国的国力。”吴绍霆深沉的说道。

“若是这样的话,或许可以制造一个假象来迷惑西方人。”蔡锷忽然说道。

“制造一个假象……?松坡兄,你这是什么意思?”吴绍霆有些疑惑不解的问道。

“如果按照我的意思来办的话,我们可以举行一场大型的阅兵仪式,向全世界列强展现我们中华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蔡锷解开谜底的说道。

吴绍霆思索了一下,古往今来的阅兵大多都是为了向外界宣传本国的军事力量,以此来威慑那些潜在的敌人。当然,他相信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并不弱,就算排不上全世界前十强,最起码也能进十五强。更何况中国的军事科技技术可以说已经到达世界先进的地步,航空战列舰、第二代战斗机以及其他许多已经研究成功的技术,这些足以震撼世界。

当然,如果单纯是考虑技术保密的话,完全是没有这个必要的。

毕竟中国的很多技术是与外国合作的,尤其是德国,基本上中国研发的军事技术大部分都与德国共享。相信各国的科技间谍也都早有窥探。

中国实力真正虚弱的地方,是国民经济基础以及教育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中国在战略、战术上完全可以与列强一拼,但是却没有足够强大的后勤基础保证持续的作战。

通过一次大阅兵仪式来向外交展示中国的军事力量和军事素质,正好可以掩盖后勤虚弱的一面,而尽可能的展现具有优势的一面。

再加上蔡锷所说的制造一个假象,阅兵的时候完全可以虚张声势,甚至可以将中国目前还没有研制成功或者不实用的一些武器也拿出来充门面,目的就是要让外国人误认为中国有很强大的科技力量,哪怕不能对外发动战争,保卫国土还是绰绰有余的。

“这倒真是一个办法,松坡兄,对此你有什么计划吗?”吴绍霆问道。

“这也只是我刚刚想起来的一个念头,至于具体计划可能还要从长计议。不过既然是为了制造一个声势,让西方列强不敢小视我们中国,那我们一定要针对一些弱势的地方加以宣传。比如我们中国的海军,再比如后勤供应。”蔡锷提点的说道。

“海军倒是没什么问题,毕竟太平洋舰队有模有样,完全可以参加阅兵。但是你所说的后勤供应能力,这该怎么体现?”吴绍霆问道。

“我们可以让一些后勤运输车、运输飞艇和运输快艇参与阅兵,展现我们更先进的运输能力。”蔡锷想了想之后说道。

“这样的话……太片面了一些,后勤不是单单只有运输这么简单。”吴绍霆喃喃自语似的说道,他知道西方列强不是傻子,后勤运输能力仅仅只是一个侧影,完全不能从中看出后期保障力量的方面。

“总之,这件事只要元首下达命令,我一定会与国土防卫部那边详细磋商细节问题,尽量最到最好最有效果。”蔡锷说道。

“好,你先去办,这件事总归是不会有坏处的。”吴绍霆深深的点了点头说道。

最近更新要减少一些了,这本书应该快到结尾,所以得构思一下新书的内容。不得不说,大军阀这本书是我写过最长的一本书,写到末尾难免会有一些心神力疲,希望各位大大能够包含一下。也希望各位大大能继续支持!】

第77章 ,深入军心第906章 ,“山猫”越野战车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82章 ,不期而遇第943章 ,针对朝鲜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661章 ,前奏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303章 ,诱敌深入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340章 ,大胆之举第1026章 ,风满楼第683章 ,西巡计划第180章 ,巧遇德国领事第1080章 ,大陆桥兵团出击第530章 ,急流第611章 ,首战告捷第1016章 ,新的战况第1070章 ,军团行动第1084章 ,以地换时间第98章 ,旧部后哨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979章 ,七月第342章 ,何应钦执行任务第934章 ,最后的外交第277章 ,北面大战第959章 ,断交第244章 ,北方的反应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838章 ,讨价还价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943章 ,针对朝鲜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谈第309章 ,叙旧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431章 ,绝不善罢甘休第540章 ,旧式军人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768章 ,威压之下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987章 ,德国再次来访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306章 ,简约行为第270章 ,亲临前线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635章 ,临时广州第306章 ,简约行为第152章 ,流氓闹事第554章 ,未雨绸缪在南方第910章 ,事先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忧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1079章 ,南亚进展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415章 ,一谈第59章 ,别有用心第1040章 ,吴佩孚的决心第1121章 ,亚洲国际银行第288章 ,在梧州第1115章 ,新的议和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883章 ,青岛善后问题结束第1000章 ,分拆计划第791章 ,开战第206章 ,德国啤酒第206章 ,德国啤酒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695章 ,松坡将军一谈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351章 ,委屈第107章 ,新安匪患第371章 ,进步党的算盘第754章 ,巩固政府结构第311章 ,南征军战败第1089章 ,僵局第238章 ,沪宁铁路医院第804章 ,艰难作战第767章 ,会见海军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第600章 ,最弱而最强第411章 ,陆军部会议第1199章 ,新年与春夜第541章 ,袁世凯之悟第559章 ,迎接蔡锷第259章 ,临阵换将第258章 ,变中变第21章 ,见革命党第148章 ,合作烟厂第404章 ,洪门第649章 ,离间第1011章 ,市场花园行动开幕第1150章 ,递交投降书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302章 ,湖南团成立第117章 ,会莫擎宇第1037章 ,战略重心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1056章 ,南疆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