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 ,尼古拉耶维奇的决心

“还有,尼古拉耶维奇对克伦斯基的态度是什么样的?他是在压制克伦斯基的成长的,他始终是不可能会给克伦斯基很多实权的,因为克伦斯基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一个能力的人一旦掌握了实权,他会想要更多的实权的,他的能力当然也会在不断提高,而此刻他提高能力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实权,所以尼古拉耶维奇很清楚的知道克伦斯基的能力,才会这么一直压制克伦斯基的可是克伦斯基是一个爱国者,但是却被一直压制着,这一点在克伦斯基心中,应该造成了很大的创伤,所以他才会这么鲁莽的直接告诉蔡锷自己希望中国派兵干涉沙俄内政,不管是随便说说,还是认真建议,都可以看得出来,克伦斯基有强烈的变革**,加上他的初衷始终是为了沙俄的未来着想的,所以他会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正义的,并不会有任何的负罪感,所以他还是会去找蔡锷的。”

吴绍霆这也是从克伦斯基的角度来分析的,不过吴绍霆没有局限在那些表面的东西上,更多的是在于对克伦斯基的本质的挖掘,王云也是很同意吴绍霆的这个说法的。

“最后,沙俄目前内战的局势还是如此焦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沙皇政府的不作为造成的,而克伦斯基从本质上来讲还是一个激进份子,所以他不可能就这么一直让沙俄的局势这么焦灼下去,所以克伦斯基一定会想法设法刺激沙俄战场,而这次让中国派兵干涉沙俄内政,就是一个很好的刺激方法,所以克伦斯基是不会这么简单的放弃的,而且我相信克伦斯基,肯定在事先已经做了详细的利弊分析了,不然也不会这么仓促就提出来了”吴绍霆接着从沙俄的形势来分析了克伦斯基的做法的可行性了。

“那我们该怎么办?”王云突然觉得自己又一次被吴绍霆给说服了,可是关键的还是要看到最后应该怎么去做的。

“派兵,支持克伦斯基,让北方第一集团军还有第二集团军做好准备,在近期内就需要他们出击了”吴绍霆很自信的说到。

王云听从了命令,也很快就去把情报反馈给蔡锷了

蔡锷很快结束了对尼古拉耶维奇领导的沙皇政府的形式上的访问,进而很快的了解一些在沙俄的中国商人的基本情况,然后听取了负责在沙俄境内亚欧空中大陆桥建设的人员对工程进度的汇报,当然这些都是很形式化上的东西。

尼古拉耶维奇在得知克伦斯基竟然私下让中国派兵干涉中国内政,并没有立马采取特别大的反应,而是先找了自己的心腹,很快将这件事情让他们知道,以便让自己的利益团队有所准备,可是却没有对克伦斯基甚至没有在公开场合表有关这件事的言论,就连沙皇政府内部也默认的把这个当成了禁忌,鲜有人去谈论这件事情,似乎这件事情压根就没有生过一样。

克伦斯基看着不同往日的平静,甚至一丝波澜的迹象都看不出来,这才是真正的可怕之处,如果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况,那还是能看到事情危机的状态的前兆的,可是这一点前兆都没有的危机感,让克伦斯基感到很是不安。

蔡锷也没有主动的提起这件事,似乎就按照尼古拉耶维奇的说法,只是当这个是一个玩笑了。其实蔡锷内心也是很着急的,吴绍霆传来的最新指导,是已经同意了北方军队出兵沙俄干涉沙俄内政的,而蔡锷很清楚吴绍霆这次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克伦斯基彻底成为一名从内心出的亲华份子,所以自己反而要耐住性子,不能主动去提这件事情,要跟克伦斯基耗耐性,谁要是最后憋不住了,谁就失去了主动权。

涉及到自己生死存亡还有沙俄未来的展问题,克伦斯基的耐性还真比不上蔡锷。

事情生过去了两天,这天夜里,克伦斯基陪同蔡锷参加了一场由沙俄上层贵族人士举办的一场酒会,送蔡锷回来的时候克伦斯基在心里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走进了蔡锷的房间。

“喔克伦斯基先生,这么晚了你还没回去休息啊,谢谢这几天您对我的关照,我在这里生活的十分开心,可是中国有句俗话叫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决定明天回国了,本来不想告诉你的,因为我十分讨厌和好朋友分开的那种感觉”蔡锷怎么会不清楚克伦斯基这么晚来找自己干什么,可是为了能让克伦斯基下更大的决心,蔡锷故意说自己明天就要走了,就是为了断了克伦斯基最后的后路。

“部长先生,您明天就要回国了啊?”克伦斯基知道蔡锷的目的,心里暗骂,蔡锷真是够坏的,一句话把自己推向了绝境,现在却来一个一走了之,那自己怎么办?

“是啊,贵国政府事务繁忙,克伦斯基先生也是日理万机,我不能一直在这里叨扰各位啊,所以我要回国了,不能影响你们的正常工作的,不然我会很不安的”蔡锷很无所谓的说到,就是不提有关上次谈的出兵的事情。

“部长先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您这一招玩的真的很漂亮”克伦斯基看蔡锷一点想要对上次事情解释或者继续谈论的意思都没有,知道蔡锷是在跟自己卖关子,没有办法只有自己主动说了。克伦斯基的语气里充满了很是无奈。

“我不明白克伦斯基的先生的意思?”蔡锷装出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既然是装傻嘛,索性就到位一点,不过蔡锷心中还是感到很是欢喜的,终于逼着克伦斯基就范了。

“部长先生你冒那么大的危险在相面前说出了我们私下的交谈的悄悄话,不就是为了让我今天来找你嘛”克伦斯基很冷静的说到,说着还主动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似乎到了真正关键问题的时候,克伦斯基表现的反而并不是那么心急了。

蔡锷没有说话,微微一笑,意思是承认了,聪明人之间的对话,有时候需要的并不是大量的陈词烦叙,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部长先生,我想知道贵国是否还愿意出兵?”克伦斯基突然语气很严肃的问到,因为克伦斯基很清楚,这对自己来说很是关键,如果中国国民政府愿意出兵,那自己一切都还有希望,要是中国国民政府不愿意出兵,那自己做很多事情都是徒劳的。

现在克伦斯基有点后悔当初直接问蔡锷了,蔡锷又质问一下尼古拉耶维奇,这样一来自己就陷入了最大的被动了。

“可是贵国的相,尼古拉耶维奇先生不是说这是一个玩笑吗?我还以为是克伦斯基先生一种独特的幽默呢”蔡锷很隐晦的反问到。

意思是让克伦斯基必须说清楚,这到底是他个人,或者说克伦斯基这个利益团体的要求,还是尼古拉耶维奇的要求,或者说是沙皇政府的要求,这对蔡锷来讲才是最关键的,蔡锷并不在乎是否出兵的问题,吴绍霆已经同意了,所以这点自己不用担心,他关心的是出兵到底帮谁的问题。

“部长先生先生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抱歉,这是我个人的意思,我事先没有跟您说清楚”克伦斯基委婉的承认了这完全就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当然要不是克伦斯基一个人的想法,要是尼古拉耶维奇,不说是授意了,哪怕是有这点暗示,克伦斯基现在也不会变得这么被动。

“克伦斯基先生,你应该早跟我说这只是你一个人的想法,这样我也不会跟尼古拉耶维奇透露这件事,这下弄得您这么被动,实在有点过意不去”蔡锷说完这句话,心里暗自佩服自己原来自己还有“假仁假义”这方面的天赋啊。

“这些都没关系,只要能帮助沙俄早日摆脱内战,早日走上一条稳定展的道路,我个人的得失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希望得到贵国政府的明确的答复和帮助”克伦斯基自然不会计较蔡锷之前的做法,只是现在他更需要的是蔡锷明确的帮助。

“克伦斯基先生,你要知道你这么做意味着什么?站在沙皇政府的角度,你其实也算叛乱的,哪怕不算叛乱,至少是政变的,你想过后果吗?”蔡锷必须要清楚克伦斯基内心真正的想法,如果克伦斯基真的是想通过中国X政府的干预帮助沙俄铲除内乱的同时,然后推动克伦斯基在沙俄政坛取得更高的地位,那蔡锷当然愿意如果克伦斯基只是想通过中国X政府的压力,让尼古拉耶维奇不能对自己怎么样,那蔡锷就会考虑了,毕竟不能白白让克伦斯基一个人拿中国国民政府当枪使。

“现在的沙皇政府已经从根子里面腐朽了,必须要通过改革,否则即使这次能侥幸推翻苏维埃反动政府的统治,那以后还是会有类似的事情生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从里到外的来一次变革,彻底的让沙皇政府走上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展道路”克伦斯基很认真的说到。

虽然只有几句话,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克伦斯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至少在对沙俄的未来都有了相当明确的规划,而且克伦斯基抓住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对沙俄国家定性的问题,要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这是符合历史展潮流的,自然也会帮助克伦斯基获得更多的支持者,所以克伦斯基的这个计划的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了很多了。

“克伦斯基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我说过中国人民最在乎的是朋友,而克伦斯基先生,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朋友,所以我愿意帮助克伦斯基先生完成您的宏愿,中国X政府愿意出兵”蔡锷这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提出来有关事成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而是很直接的同意了克伦斯基的计划。

一来是被克伦斯基这种民族危机意识引导下的对民族展的担忧,并伴有深深的民族情感的行为所感动,二来蔡锷认为只要事情实施了,利益问题自然不会太少,而且从一开始吴绍霆的意思就很明确,不是为了从沙俄攫取更多的利益,而是需要一个强的沙俄作为一个政治经济盟友,共同展,所以利益的多少并不是关键,而是在于一个亲华的沙俄政权。

“部长先生,感谢您的选择”克伦斯基没想到蔡锷这么爽快的就答应了,一时激动的直接站起来,朝蔡锷深深的鞠了一躬。

“克伦斯基先生,您这是干嘛呢?都说了我们是朋友嘛”蔡锷赶紧扶克伦斯基坐了下来,又跟他商议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包括怎样在沙皇政府政权中很迅的取得绝对的控制权等等。

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159章 ,起义前夕第330章 ,中国东印度公司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第915章 ,兵变开始第198章 ,返回广州第1063章 ,高空轰炸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378章 ,让香港成为臭港第1040章 ,吴佩孚的决心第524章 ,张小雅先见之明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338章 ,前线督师第293章 ,不败为上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253章 ,战贺州第889章 ,分寸第630章 ,局势之急第852章 ,放言第72章 ,誓师大会第270章 ,亲临前线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832章 ,内阁会议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46章 ,志同道合第132章 ,一鸣惊人第322章 ,骑兵团的大破袭第90章 ,先斩后奏第130章 ,冯狗段豹第51章 ,设计营救第315章 ,无限制狙击战策略第844章 ,庆元会议的争端第516章 ,克厦门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6章 ,将军召见第649章 ,离间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548章 ,东南沿海铁路网第272章 ,二团的决心第14章 ,气势服人第1162章 ,正式国谈第1045章 ,德里会议第898章 ,黄兴的变化第746章 ,三个集团军准备第165章 ,城中旧军之防第383章 ,吴绍霆的条件第1018章 ,战场转折点第1132章 ,转折点之战第1180章 ,黄浦大饭店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339章 ,秘密会议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415章 ,一谈第439章 ,见面第1125章 ,贸易中心制度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839章 ,竹本公久第309章 ,叙旧第902章 ,航空战列舰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1178章 ,告一段落第1217章 ,内况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978章 ,协约国决议第1203章 ,一战预测第355章 ,硝烟中的爱情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147章 ,革命党归第687章 ,云南声势第825章 ,空袭旅顺第32章 ,遭遇劫案第1065章 ,军容素质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势第783章 ,一记反击第423章 ,另外一场谈判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653章 ,大言第1043章 ,霍尔维格计划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1004章 ,发落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440章 ,引荐人才第1128章 ,帝制苗头第617章 ,大伏击第394章 ,汤乡茗的手段第1099章 ,大陆桥第二兵团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925章 ,紧锣密鼓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200章 ,宋教仁来访第681章 ,围攻桂林第419章 ,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