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实战演习

因为西郊大校场面积不足以让二十四镇全军同时开始演练,所以按照原定计划,分散成由标为单位逐一演练。在正式命令下达之后,第二标退到了跑道上候命,炮兵标和辎重营则暂时移到了大校场东门口等候,至于骑兵标则直接撤出大校场,在场外等候了。

上午的时间很短,军官团仅仅只检阅了第一标的步操。

中午休息时,军官团和外使团在一起吃饭,话题都聚焦在二十四镇第一标的表现上。

在整个二十四镇里面,第一标的表现简直太脱颖而出了,甚至让其他部队都成为陪衬。

在议论这个话题不久之后,渐渐又转为了议论训练第一标的人。德国驻广州领事馆的武官立刻强调说,主持训练第一标的军官是从德国慕尼黑士官学校毕业,并且煞有其事的将第一标成就归功于德国陆军优越的素质。

其他欧洲国家的武官不得不承认,德国陆军这些年来的发展速度让人膛目结舌,很有必要提高本国的军事标准了。

如今欧洲的矛盾虽然没有那么明显,大方向上依然是在争夺远东地区的利益,但是在暗地里的较量已经是越来越频繁。

利益是矛盾的反应,这句话总是没错的!

不过这其中还是有一些不和谐,当一些中国军官质问,为什么德国教官亲自指导中国军队的效果,不能到达一个留学生指导的效果时,德国武官立刻都变了脸色。其实德国武官们都很清楚,吴绍霆训练军队的方式根本不是出自德国陆军那一套程序,只是为了在各国武官面前突显本国的强势,才故意这么说的。

众人休息到下午一点三十,接着继续回到大校场,观看下午的步操训练。

一下午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二十四镇其他标的表现中规中矩,除了骑兵标和炮兵标演练时有个别士兵出了差错之外,总体上可以算是达标。

当天晚上,检阅军官团就把步操检阅的结果做了汇总,提交给将军孚琦了。

按照程序来说,如果步操不过关的话,军官团不会浪费接下来的时间再去观察实战演练了,直接会在报告中批报不合格,要求申报军队重新训练。不过今天看来,二十四镇在步操环节显然是达标了,如果全镇都能像第一标表现的那么好,或许还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检阅军官团和陆军衙门一众官员真正忙碌了起来,他们每天在广州全境奔波,勘察合适的实战演习场所。虽然在此之前陆军衙门拟好了几个被选区域,可是检阅军官团显然觉得这些地方太没有挑战性,当天就全部否决了。

经过三天时间的周折,在军事顾问的建议下,最终决定下来演习的场所。

整个演习区域十分广泛,从广东西郊一直延续到佛山北郊,中间还要跨过荔江和滘江。

作战的背景设计为渡江攻防战,分南北两路军。北军总基地为西郊荔湾湖,作战任务是突破坦尾岛,然后再突破滘口,最终直达位于五秀桥的南军总基地。南军的作战任务就是坚守坦尾岛以及滘口两处防线,尽力保证后方基地不被突破。

因为这次演习计划对于进攻一方来说十分有难度,北军必须先横渡荔江才能进攻坦尾岛,攻克坦尾岛之后还要渡过滘江再进攻滘口。所以军官团和陆军衙门一直认为,南军只派一个标兵力,另带一支炮兵小队以及一支骑兵侦察队,剩下的兵力全部归属北军。

南方由第一标为主力,北军以第二标和炮兵标为主力,演习时间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八点为止。士兵们全部空弹带枪,以假想火力杀伤做为主要伤亡评判,侧重考察各军战术行为。至于作战细节,则依靠各军将领的战略意识自由发挥。

检阅军官团、外使团以及陆军衙门等高级军官共计八十五人,为分三个组。一组驻扎在南军总部,一组驻扎在北军总部,另外一组则是在前战场上游走观察。

对于演习的正式评估,将由三组人合对各自评估之后做出总结。

在正式演习举行前的剩下几天时间里,陆军衙门主要负责通知演习地区的官府,对场地进行必要的清理,并且适当的人为调整战场地理环境。为了尽快区分南军和北军的阵营,在演习计划决定下来之后,双方人马就彻底分开驻扎,并且双方不准再有任何来往。

演习前一天下午,两个阵营才收到了战区地图,同时也接到了立刻组建高级指挥将领名单的命令。毕竟这次演习是将二十四镇拆散了编成两个阵营,各个阵营同等级将领颇多,如果不能事先确立演习时的岗位,只怕还没演习双方自己就乱了。

南军这边自然由赵声担任总司令,许海英、何福光继续担任参谋。本来这样就可以了,可是众军官又认为吴绍霆具备较强的军事能力,纷纷推举其为副司令。

面对这样的呼声,赵声脸色很不好看,因为从这件事当中,他分明看出了吴绍霆在军官心中的影响力。但是众望之下,他又不好反对,那样的话会暴露自己针对吴绍霆的意图,最终只好答应了下来。

其实吴绍霆根本不愿意担任什么副司令,这样以来等于他放弃了第一营的直接指挥权,在战场上的发挥大大受到限制。但是事已至此,他也只好欣然接受了众人的好意。

北军这边的情况要比南军更复杂,除了第二标标统莫擎宇之外,还有炮兵标总参谋韦汝骢,骑兵标代理标统郭人漳。理论上来说,北军总司令自然应该由莫擎宇出任,而对于这一点韦汝骢是看得很开,并没有什么斤斤计较。可是偏偏骑兵标标统郭人漳却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其心怀野心,正盼着能在这次演习中脱颖而出,受到上面的重视。

郭人漳,字葆生,湖南湘潭人,少时与杨笃生、陈家鼎并称“湖南三杰”。

其出生在官宦之家,青年时得以世荫补道员,历任山西道台、江西和两广巡防营统领。

因其在山西任道台时贪污,被下属检举而去职,在其穷极无奈之时又与革命党人黄兴、刘揆一等往来。1904年万福华谋刺王之春时,他正好也在上海余庆里机关部,故受到怀疑同时被捕,后经保获释。

1907年,郭人漳经父辈旧友的关系,前往广东出任巡防营统领,同年受命镇压钦廉二州农民抗税斗争。革命党人利用这次契机发动钦廉上思起义,黄兴便是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他约请郭人漳在阵前倒戈响应起义,然而郭人漳表面答应,临事背约,最终导致起义的失败。

正因为镇压这次革命起义有功,次年就被广州将军孚琦调入二十四镇担任骑兵标标统。

虽然郭人漳在历史上的口碑并不好,不过他与著名画家齐白石相交甚厚。郭人漳晚年居住北京,齐白石但凡入京都住在郭家。甚至直奉战争时,齐白石都在郭人漳家中避乱。

在郭人漳去世时,齐白石还亲自题写挽联,两人的子女都不分彼此。

郭人漳还没有调任骑兵标之前,就与莫擎宇有间隙,因此在这次推举北军总司令时,郭人漳大唱反调,无论如何都不肯轻易让莫擎宇出任总司令。一时间让北军内部闹得很僵,很快又形成派系争斗,第二标的军官力撑自己的上司,骑兵标的军官则声援郭人漳。

面对这样的闹剧,就连韦汝骢都看不下去了。

最终,韦汝骢拿出自己的威严来,三言两句就将郭人漳训退了。

韦汝骢是站在北军利益上来考虑事情,骑兵标总兵力还不足一千人,主要是负责快速通讯和战略侦查的任务,这种特务性的部队怎么可能担任进攻主力呢?此外,他深知郭人漳虽然一把年纪了,可是根本不是一个带兵的材料,如果让其来指挥北军,那真是自寻死路。

郭人漳起初是仗着自己的年长来跟莫擎宇较劲,不过韦汝骢是广州军政界有名的人物,自己倚老卖老对于其来说根本不放在眼里。现在二比一的情况,他只能收声噤语,吹了吹自己的胡须,不再纠缠下去了。就这样,晚上十点时南北两军将帅名单总算交了上去。

第1055章 ,南亚殖民第1022章 ,游斗第1150章 ,递交投降书第101章 ,得偿所愿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192章 ,国内山雨之前第826章 ,损伤第689章 ,希望之灭第67章 ,整军训练第1112章 ,和谈前提第1053章 ,预兆第1068章 ,重要消息第356章 ,碰巧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776章 ,索要青岛第738章 ,北方突变第439章 ,见面第136章 ,故布疑阵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641章 ,致命捣毁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1107章 ,预备针对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362章 ,熊希龄的想法第736章 ,冯国璋活动第632章 ,夹击第243章 ,上海俱乐部第1036章 ,南亚战区司令部第1018章 ,战场转折点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516章 ,克厦门第625章 ,北洋之内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664章 ,动变第451章 ,醒来第665章 ,事未息第217章 ,谈不拢第952章 ,态势第300章 ,布局第827章 ,白热化第427章 ,整编全军第1133章 ,体制争议第689章 ,希望之灭第797章 ,血色破晓第75章 ,以德服人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108章 ,阴谋阳谋第792章 ,小试牛刀第343章 ,信誓第958章 ,鏖战第1135章 ,改制第19章 ,孚琦警告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595章 ,袁世凯命令第507章 ,两党合作第93章 ,公正之名第399章 ,订婚宴上的合作第675章 ,两路人聚首第785章 ,庆元会议第347章 ,得手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643章 ,激流之下第59章 ,别有用心第991章 ,事露第897章 ,南访第351章 ,委屈第284章 ,陈炯明回归第1070章 ,军团行动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674章 ,第三军占领第246章 ,窗户纸第322章 ,骑兵团的大破袭第866章 ,场面失控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700章 ,杭州事变第261章 ,绞肉机第903章 ,预计数据第190章 ,韶关惨案第930章 ,汉口行动第875章 ,关键会议第359章 ,北方和谈之前第337章 ,决战战场第878章 ,一次报复第469章 ,血洗结束第659章 ,梧州深夜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989章 ,空中骑兵第639章 ,第五师团之解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827章 ,白热化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250章 ,先发制人第1024章 ,官场改革第1025章 ,在成都第1008章 ,西北马家军第684章 ,泸州黔军行营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430章 ,陈其美的心态第847章 ,病况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