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欲擒故纵

坦尾岛的演习作战结束并不意味着整场演习的结束,真正的大战还在后面。

北军在坦尾岛设下了前线指挥部,炮兵也在坦尾岛上架设了前沿炮。

至于北军怎么计划进攻滘口,吴绍霆这个已经阵亡的南军副司令一点都不感兴趣了,反正该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要能让京城来的那些大人们看得痛快就好。他一直在渔村这边到处游荡,等待着正午的到来,他现在的想法与广大“阵亡”的士兵一样,那就是期待着午饭早点派下来。

早上天还未亮就吃了饭,到现在肚中已然消耗的干干净净了。

幸运的是,北军决定午后再发动进攻,他们的用意就是趁南军中午最疲困时发动突然袭击,尽可能占据先发制人的优势。因此,北军在十一点时就开始生火造饭,造饭的量当然还要算上那些阵亡士兵的口份。

大约等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渔村这边总算派下了热饭。士兵们连忙起身来排队领饭,虽然在外面比不上军营里的伙食,可是有得吃就不错了。军官们虽然有单独的炊事兵派饭,但比起士兵来仅仅多了一份咸萝卜干和酱油海带丝罢了,一点荤腥都看不到。

吴绍霆与陈芳、李济深等人正在一边闲聊,一边排队等饭,在他们前面的有不少是北军阵亡的军官,饭是北军送来的,北军军官当然有优先权了。

不过就在要排到吴绍霆的时候,忽然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吴大人?”

吴绍霆回过头来,只见身后站着一个比自己稍微年长几岁的青年军官,穿着一身陌生的新军军服,正带着微笑和尊敬的神色看着自己。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对方,目光落在了青年军官长筒牛皮皮靴上。

北洋的人还真他妈有钱,皮靴都穿上了!他心中暗暗的叹了道。

“哦,你找我?”他不冷不热的回应了一句。虽然对方衣领的龙章是正参领衔,可一般不是本部部队的外人,大家相互之间不会太在意,品级差不多的也就平辈论交了。

“在下是冯主席大人的随幕,禁卫军司令局二等参谋副官师景云。冯主席已率裁判组登岛,欲在北军指挥部设下简餐,邀请吴大人同去。”青年军官官腔官调的说了道。

吴绍霆听到这位青年的自我介绍之后,眼前立刻亮了起来,这位师景云虽然在北洋军阀历史上的笔墨不算重,但绝对算得上是一位可圈可点的著名人物。有人说北洋第一幕僚应当属北洋三杰之一的王士珍,而如果提及到直系第一幕僚那必然就是这位师景云了。

师景云(1883-1940)字兰峰,后改名岚峰,直隶徐水人。勋五位、陆军中将(北洋政府时期,陆军中将(国民政府时期),毕业于保定北洋参谋学堂、陆军大学第一期。

1883年(清光绪九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徐水县,早年入北洋参谋学堂,1906年6月考入保定军官学堂深造科头班,1909年毕业后分配到禁卫军司令局(军统冯国璋)任职,后长期追随冯国璋,累升至一等参议官。

1910年5月7日赏给陆军步队正军校,后随第二军南下镇压武昌起义,后任第二军司令部(军统冯国璋)参谋长。1912年12月29日补授陆军少将,1913年11月6日晋加陆军中将衔,同日颁给三等文虎章,后任江苏都督府军械处处长,1914年2月3日任江苏都督府总参谋长。

冯国璋去世之后,师景云转而跟随“狗肉将军”张宗昌,同样被张宗昌推为幕僚首席。

历史上几乎没有对其有任何评价,不过师虽然两易其主,可是无论对冯国璋还是对张宗昌都是兢兢业业,忠心耿耿。总得来说,师景云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为人做事都十分保守,从来不多说一个字,也从来不少用一份心。

“原来是师大人,幸会幸会。”吴绍霆先客套的行了一礼,继而才道,“冯大人要请在下用餐?在下何德何能,可不敢劳动冯大人尊驾呢。”

“吴大人客气了,冯大人有要事请吴大人前去相商,还请吴大人不要再推辞。”师景云不疾不徐的说道。他虽然刚刚从军校毕业分配到冯国璋身边,不过为人处事已经老练很多,遇到这种虚推的情况,自然有自己一套不浪费时间的应付之法。

吴绍霆暂时还猜不出冯国璋在演习期间找自己所为何事,略略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当即,他与陈芳、李济深等人交代了几句,然后就跟着师景云走了。

沿着坦尾岛北岸直走了好一阵子,总算看到了北军指挥所。

北军指挥所设在当时南军滩头防线的地方,因为这里位置较高,而且相对于滘口来说又是大方后,既能统筹全局也比较安全。这个指挥所要比先前南军指挥所大得多,除了用木头临时搭建了两座简易的房屋,旁边还有七八个搭帐篷,周围还挖了一大圈的坑道,用以架设观察设备和方便进出。

虽然此时正是吃午饭时,但指挥所依然很忙碌:卫兵们端着饭碗席地而坐,参谋官和侍从官拿着文件进进出出,木头简屋里面不断有命令传出。

师景云引着吴绍霆直接来到了最边缘的一座帐篷前,还没走近帐篷,就已经看到冯国璋正站在帐篷门口,与另外几个裁判团的军官正谈话。当冯国璋等人看到师景云带着吴绍霆来了后,目光都在吴绍霆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主席大人,吴大人来了。”师景云向前,用适合的音量向冯国璋汇报了道。

“嗯。”冯国璋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师景云退下。

师景云于是退到了一旁站立。

“末将吴绍霆,拜见冯大人。”吴绍霆向冯国璋行了一个大礼。

“震之不必多礼,我们刚刚正在议论你今日的表现呢。呵呵。”冯国璋笑容可掬的说道。

“谢冯大人。末将未能完成上峰交代的坚守任务,实乃惭愧,让冯大人与诸位大人都见笑了。”吴绍霆面上不见任何表情,规规矩矩的说道。

“震之,你过谦了。恰才陈大人特意向我描述了你在坦尾岛上的布局,虽然未能坚守五个小时,但以仅有之兵力歼灭了北军几乎过倍的生力,依然是立下大功了。更何况这次本来就是考核演习,侧重点在于全镇军事素质,不计较细节上的得失。”冯国璋笑着说道,语气中透着几分赞许之意。

“主席大人所言甚是呀,”那位陈大人连连附和了起来,“吴震之年纪轻轻,却精通阴阳谋略、兵法心战,又兼之是留洋归来的高材生,不可不谓是中西合璧的精英呢。”

“大人谬赞了,末将愧不敢当。”吴绍霆推笑了道。

冯国璋不打算在多客套下去了,他让其他几位裁判团的大人们先去吃饭,然后引着吴绍霆进入了身后的帐篷。帐篷里面已经布置妥当,有一张简易的小桌子,上面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块餐巾布罩着,看上去还像模像样了。

“军中不便,今日简餐,震之应该不会有不便吧?”冯国璋率先在小桌子靠内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大人客气了,末将本是军营中人,岂敢有不便?”吴绍霆回答道,他并没有主动入座,自然还是得等着冯国璋吩咐罢了才行。

“震之,来来来,既然没有不便,那就先坐下嘛。”冯国璋笑呵呵的接过话说道。

“谢大人。”吴绍霆这才坐了下来。

冯国璋又吩咐站在帐篷外面的师景云,让其去安排饭菜送过来。

在等候饭菜的期间,冯国璋并没有与吴绍霆谈什么正经事,只是把早上演习的看法稍加透露了一下,之后又转向了吴绍霆坚守坦尾岛的战术上。他这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谈起话来虎虎生风,甚至有连绵不绝之势,不过却不给人任何唠叨的感觉。由此可见,这位北洋的大人物极其善于话术。

大约等了十分钟左右,几位侍从官送来了饭菜,虽然都是军中的伙食,不过却难得一见的多了两道荤菜。一共五道菜和一道汤,虽然看上去分量很不足够,但能在这个时候做出这样的菜肴来,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了。

饭菜停放妥当,师景云让侍从官们都退下,他一个人依然守帐篷外面。

冯国璋先唱了一口汤,却皱了皱眉头,叹了一口气,说道:“唉,南方的饭菜太淡太淡了一些,震之难道没察觉吗?”

吴绍霆笑了笑,他当然知道南方人比较喜欢吃甜食,当然广州这边更是因为文化开放的很快,渐渐的形成了各种口味。他还记得自己曾看过一篇报道,在广州美食节上都出现吃蜈蚣、蟑螂、蝎子等匪夷所思的食物,并非是不好,只是说明了广州在吃东西上越来越追究推陈出新了。

他刚准备开口说话,可是突然看到冯国璋带着笑容的表情,这时对方的笑容似乎不再是和蔼可亲了,反倒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他冒到嘴边的话一下子又止住了,立刻明白过来冯国璋的问话可不是那么简单。

如果猜的不错,这番问话的弦外之音就是影射着北方的“饭”要比南方的“饭”更好吃一些!难道……冯国璋真有惜才之心?

他迟疑了片刻,这才缓缓的开口说了道:“末将以为,身为军人不应该在乎伙食好坏与否,只要能吃饱即可。军人之天职是为保家卫国,其他细末都可忽略。”

冯国璋心中暗道:这小子果然是一个聪明人,只一句话就听明白我的意思了。他呵呵的笑了笑,拿起筷子开始夹菜,同时说道:“震之不愧是尽忠职守的军人,我大清国虽然今不如昔,但只要江山代有才人出,中兴是迟早的事。”

他顿了顿,忽然又说道:“南疆不过是边远之地,虽是国家门户,可是如今国际之事趋于平和,而我国之内部却矛盾重重。以目前局势,国内正是用人之际,有志之士正当取径进京图谋发展才是呀。”

吴绍霆听到这里,总算能够确认下来,冯国璋果然是在拉拢自己!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毕竟自己在广州刚有起色,人脉已经散布下去,如果就这么突然离去,那岂不是太浪费前一年的奋斗了吗?

当然,他同样知道冯国璋既然两次暗示自己应去北方,足见冯国璋确实很器重自己。他本身就有北洋系统的血脉,纵然广州将军孚琦同样很器重自己,但自己与孚琦非亲非故,后者又是一个满族人,哪里比得上冯国璋这个权势人物更可靠?

一旦广州闹革命了,革命分子首要之目标就是总督府和将军府,尤其是孚琦这个满族人,不拖出来砍头那才奇怪。

北方虽然是独裁阶级的温床,可是相对于权力阶级的人来说,这种环境反倒更利于发展。

只要能依附冯国璋,快速爬上实权位置,就算短期内改变不了什么,可是未来几年内袁世凯、冯国璋相继死去后,那就能与曹锟、吴佩孚成为同一辈份的北洋大腕了。

吴绍霆想得很快,也想得很多,虽然心中犹豫不定,但是最终脑海中却突然灵光一闪。

他缓缓叹了一口气,脸上故作深沉,只是默默的吃着东西,一时没有接过冯国璋的话了。

冯国璋看到这里,以为吴绍霆是在思量自己的话,于是进一步的说了道:“我也不与震之你说其他门面话了,既然震之你与吴老将军有关系,我等这些长辈自然应该多多照顾才是。我直接问一句,震之有意来京供职吗?我敢保证北方给你的待遇要远远大过区区广州呢。”

吴绍霆看了冯国璋一眼,对方的神色看上去依然很慈和,此时此刻倒真像是一位长者了。他心中叹道:看来这位北洋之狗还真是会做人呢!

沉默了一会儿,他这才开口说道:“多谢冯大人照顾,末将真心的感激。末将其实也感到广州情况混杂,这里远离京城,派系斗争的愈演愈烈。再加上革命党人经常在边远一带作乱,上下军心不一致,迟早会出意外的呀。”

冯国璋听到这里,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在他看来自己已经差不多成功说服吴绍霆了。将吴绍霆收归己用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事情,因为他是不会吃亏的。对于这样的年轻人来说,许给一些高官厚禄,时常加以安抚即可,至于高官和厚禄又不是自己的东西,有什么舌不得的呢?

单单看吴绍霆练兵之道,将来就是左膀右臂的材料呀!

他微微的叹了一口气,配合吴绍霆的情绪,同样显出了几分忧虑之色,说道:“震之你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啊。我很欣赏两种人,其一是有能力之人,其二是忠厚老实之人。你已然属于前者了,至于后者还需要慢慢观察。不过无所谓,只要能为国家尽出一份力就好。”

吴绍霆自嘲的笑了笑,谦虚的说道:“冯大人对末将的器重,末将感激不尽。只可惜末将初来乍到,只求一心履行军人天职,未曾多考虑其他,反倒显得有些愚昧顽固了。若末将能早日遇到冯大人,为冯大人竭尽效力,也算是末将之幸运了。”

冯国璋放下了筷子,笑着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说道:“如今也不算迟呀。等检阅结束之后,震之你随我一同北上,到了京城我亲自引见一些大人物与你认识。上次你说过愿意带兵,我北洋六镇是国内首屈一指的新军,难道还不够震之你一展拳脚吗?”

吴绍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缓缓的说道:“还请冯大人给末将一段时间考虑。毕竟末将在广州生活了一段时间,如此决绝,只怕末将……”

不等吴绍霆把话说完,冯国璋忽然冷笑了起来,说道:“男子汉大丈夫,做事就应该当机立断,这才是大将的风范。这次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年轻人更应该懂得好好把握才是呀。”

吴绍霆知道这是冯国璋故意在激自己,他沉了沉气,坚持的说道:“大人,末将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末将并非冷酷无情之人,正所谓人之常情,还请大人见谅才是。”

冯国璋深深的看了吴绍霆一眼,虽然这个年轻人公然拒绝了他的要求,可是自己却一点也不生气。如果是寻常之人,在他那样的一番话之下,肯定会连连点头答应,唯恐自己会反悔似的。可是吴绍霆并非如此,这说明其并非寻常之人!

他默然了一阵子,忽然笑了起来,打着哈哈说道:“震之有情有义,是一个性情中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既然如此,那剩下这段时间希望震之你认真考虑清楚了。你的前路当如何走下去,全在你的思索了。呵呵。”

第413章 ,梁启超眼中蔡锷第813章 ,是死是活谁说的算第862章 ,世界大战的决心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150章 ,黄埔洽谈第753章 ,南京总统府第351章 ,委屈第1061章 ,大势已去第481章 ,飞机计划第348章 ,莫擎宇负伤第108章 ,阴谋阳谋第65章 ,自讨苦吃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1162章 ,正式国谈第917章 ,行刺第885章 ,韦汝聰南下第920章 ,处理第1204章 ,对俄军贸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250章 ,先发制人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择第465章 ,清理第332章 ,思索第88章 ,贪污事件第168章 ,第一标进攻!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11章 ,整顿军务第1100章 ,按部就班第465章 ,清理第987章 ,德国再次来访第674章 ,第三军占领第331章 ,张小雅的想法第695章 ,松坡将军一谈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1161章 ,尼古拉耶维奇第912章 ,暗流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737章 ,段祺瑞突袭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595章 ,袁世凯命令第986章 ,市场花园行动第444章 ,推广新武器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711章 ,共谋第1047章 ,二十五师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330章 ,中国东印度公司第1211章 ,震动第900章 ,长乐海防线第917章 ,行刺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第240章 ,又遭炮击第653章 ,大言第230章 ,德国人的交易第440章 ,引荐人才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75章 ,以德服人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145章 ,五月之后第84章 ,张謇青睐第182章 ,以退为进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96章 ,一番切谈第393章 ,北方带来的消息第906章 ,“山猫”越野战车第259章 ,临阵换将第279章 ,沈鸿英的毒手第1018章 ,战场转折点第295章 ,湖南溃兵第945章 ,世界大战的改变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543章 ,一代海军忠魂第1040章 ,吴佩孚的决心第273章 ,振军第750章 ,日本福冈第727章 ,失算与被擒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869章 ,与唐绍仪一谈第389章 ,南征军内变第356章 ,碰巧第1089章 ,僵局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776章 ,索要青岛第9章 ,留下印象第1181章 ,目标在美国第915章 ,兵变开始第605章 ,后事之前奏第696章 ,一尘不变第406章 ,进京第876章 ,决裂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948章 ,朝鲜临时执政府第117章 ,会莫擎宇第714章 ,轴心互制第788章 ,年轻的空军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