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在北方

在广州起义成功的那几天,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清廷还能保持着冷静的态度。隆裕太后整天唠唠叨叨、婆婆妈妈,几乎每隔几个钟点都要打听摄政王的去向,弄清楚国内的局势到底怎么样了。不过在最近两天的时间里,随着福建、江西、陕西、云南等省陆续通电宣布独立,其他各省的起义频频不绝,清廷终于知道江山的摇动了。

隆裕太后从每天的唠叨婆妈升级到了以泪洗面;新近成立的宗社党表面上要重振纲纪,可私底下每个人都各怀鬼胎;北洋派的实力人物到处走动,尤其是徐世昌、唐绍仪等人,整天都在东交民巷出入,可是究竟是何目的谁也不知道。

咨议局和六部的官员们出走了一大批,全部都悄悄南下去了。

整个京城已然是风雨绸缪的局面。

在二月二十日这天,宗社党要求率兵南下镇压革命,甚至连行军的计划都制订好了,第五镇从山东直下江苏,第二镇由直隶过河南压制湖北,第四镇移师郑州,阻止革命军北伐反扑的可能。摄政王载沣也极力同意这样的决定,纵然他的同意显得那么仓促和着急,可大清就要完了,还能怎么样?

只是命令下出去了,满清的少壮派贵族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可是这三镇士兵竟然无一发动。若不是看到情势危急,生怕引发进一步的兵变,少壮派贵族们早就抓几个刁蛮士兵来开刀。所有人都知道,在这个节骨眼上,北洋六镇是唯一靠得住的部队,要是连他们都反了,大清就算真的咽气了。

到了二十五日,国内局面已经无法控制,各省独立的通电都传到京城。

东交民巷各国外交大使馆在英法两国大使的牵头下,联名向清廷递交了一份意见书,称在如此危急存亡之秋,唯当袁宫保一人能主持大局。这份意见书并非正式文件,仅仅是各国大使的私下建议而已,从这一点已经看出袁世凯在蛰伏了这么久之后已经开始动作了。

二十九日,载沣饮鸩止渴的以宣统皇帝名义下诏,任命袁世凯为陆军部总长,催促袁世凯尽快北上主持军政大局。对于这个消息,宗社党成员一个个呼天抢地、反对不止,称这是引狼入室,大清江山必然会断送在此贼手里。可是这样的呼声又能何如?

袁世凯原本还以为这件事会拖延到年关之后,没想到年关之前载沣就妥协了。不过他的野心岂能是一个陆军部部长就能满足的?当即他就以旧疾未愈,推脱了朝廷的圣旨,继续在家中过着闲暇日子,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到大年过后再说。

三十一日上午,紫禁城中和殿。

首座一侧有一道帘子,隆裕太后正抱着宣统帝泣声不已。首座上的摄政王载沣一脸阴郁,双眼里还渗着血丝,一只手紧紧的扣着自己的朝珠。

大殿中央,大清王朝最后几个还能聚在一起的大臣们都站在那里,一个个愁云密布,只有几个少壮的人激怒不已。偌大的中和殿一时间没有时间,只有隆裕太后的哭声,还有小宣统帝时不时发出的咿呀声。

“大家伙说说呀,都说说呀,为今之计,可有对策?”载沣耐不住沉默,或者是沉默的烦了,于是戾气的叫了道。这突然的一叫,吓了一旁隆裕太后一跳,定了定神之后,竟收敛了一下哭声,在这个时候哭也是没用的。

“洋人都说了,如果不请袁项城出马,只怕就会中止那几笔贷款的续款了。在这个时候要是没了银子,别说平叛,咱们皇城内就乱糟糟了。”肃亲王善耆拧着眉头首先接过话来。

“袁项城,袁项城,他就是一个贼,要是让他回来了,我大清肯定完,早晚。”宗社党代表,主战派核心人物铁良咬牙切齿的说道。

“宝臣,”站在肃亲王身边的庆亲王奕劻,两只手插在袖筒里面,上半身保持着一动不动的姿态,双眼眯成一条缝,若是不仔细去看还以为这老头子站着睡着了。“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抱着那些中看不中用的成见?怎么着,你打算让凤山一个人把禁军调到南方去平乱吗?一开始你们几个人嚷嚷着要带兵南下,好嘛,我举双手赞同,你调得动嘛你?”

凤山脸色很不好,他最喜欢被拿来当挡箭牌。

铁良狠狠的瞪了奕劻一眼,冷森森的说道:“就你能耐?在这里人谁不知道,你这个老不死的跟袁世凯眉来眼去,当初就是你的馊主意,把兵权倒腾到袁世凯手里了。现在你还在这里装神仙、装愚公?”

庆亲王听到这里,眼睛睁开了一些,怒了起来道:“好小子,你骂谁!”

不等铁良开口,站在铁良对面的良弼也大骂了起来:“你这老狗,在这里该挨骂的除了你还有谁?要不是祖上给你的铁帽子,你今天早就滚回乡下去种田了!”

“你们……哼,你们这些小字辈懂什么?有本事你们去找民党拼命呀,就你们几个,去呀!在这里耀武扬威的厉害,去南边就是死。哼,我说都是实话,都这份上了还指望什么?还能指望谁?”奕劻一边保持着自己长者的气度,一边没好气的反驳着。

铁良和良弼还要去骂奕劻,这时首座上的载沣狠狠拍了一下椅扶,大声喝道:“看看你们都什么样子,都成何体统?这里是什么地方?由得你们这么谩骂?”

铁良和良弼都狠狠的瞪了奕劻一眼,一甩袖子,忍下这口气了。

奕劻再次卷起了袖子,眯起了眼睛,恢复了打瞌睡的态度。

那短暂的闹剧结束之后,没想到中和殿又陷入了沉默。因为大家都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道路不多,或者说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国内闹得那么厉害,纵然北方有十几万精锐兵力,可是一兵一卒都挪不动,做做装饰都让人不安宁。洋人们更是背信弃义,在这个时候拿贷款的尾数来要挟,大清的命脉眼下就靠着这少得可怜的输液在维持着,一旦终止,那就真的要大乱了。

可是如今朝中大部分人都知道袁世凯狼子野心,岂能心甘情愿的让袁世凯重新上位?

这种矛盾的对立,正是这沉默无奈的根源。

“为之奈何,为之奈何?难道你们就真的没办法了?”载沣急切的再次开口。

善耆又道:“还能有什么办法,还有办法吗?没了。没银子什么都没。说句中肯的话,赉臣(良弼字)、宝臣你们听了也别见怪,若是不让袁项城出来,那咱们大清就真的完了;让袁项城出来,咱们总还有一线机会。”

铁良喃喃的嘀咕着什么,不过大家都没听清楚。

良弼穿着一身新式军装,两只手插在腰间,摆出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可是不服气也没办法,要是兵权在他手里,还会这么窝囊吗?

大殿随即处处是叹息,隆裕太后又哭了起来。

二月六日,载沣再次下诏,调任袁世凯为军机大臣,总理全国军务,令其十日内北上就职。袁世凯在得到这个消息,总算露出了几分得意的笑容。在年关过后,正月初二这天就北上前往了京城。虽然在诏书里没有提及会让其担任总理内阁大臣,不过一旦北上之后,由他组阁之事是迟早的事,清廷早已经不信任那个老贪官奕劻了。

第828章 ,扬眉吐气第1187章 ,风险投资第466章 ,上海的混乱第462章 ,口供第413章 ,梁启超眼中蔡锷第66章 ,承受下场第680章 ,扫清广西第679章 ,梧州事后第814章 ,烟台惨案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820章 ,胶州湾大陷阱第812章 ,收网行动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946章 ,第三次会谈第1042章 ,罪证第1078章 ,联合参谋部第500章 ,德国福克式飞机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1174章 ,中华革命党的态度第1090章 ,扭转第672章 ,五十惨案第353章 ,阵地上的除夕夜第724章 ,梧州火车站第221章 ,又见龙济光第371章 ,进步党的算盘第826章 ,损伤第950章 ,战前会议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696章 ,一尘不变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110章 ,李琛变节第1071章 ,大正天皇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769章 ,北京大本营第89章 ,反腐行动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772章 ,滨口雄幸的外交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413章 ,梁启超眼中蔡锷第1198章 ,安抚第101章 ,得偿所愿第238章 ,沪宁铁路医院第889章 ,分寸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537章 ,泉州整顿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397章 ,海军送别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222章 ,高谈阔论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300章 ,布局第1196章 ,马来半岛第66章 ,承受下场第605章 ,后事之前奏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589章 ,西南密谋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899章 ,到福州第530章 ,急流第930章 ,汉口行动第138章 ,欲擒故纵第910章 ,事先第825章 ,空袭旅顺第304章 ,蛇岭对峙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32章 ,遭遇劫案第300章 ,布局第450章 ,婚礼上的爆炸第341章 ,战壕鼓舞士气第1106章 ,琉球第29章 ,又见刁蛮第198章 ,返回广州第978章 ,协约国决议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708章 ,苍南县伏击第1188章 ,美国参战第388章 ,雷烈风行第791章 ,开战第1176章 ,调查第1196章 ,马来半岛第602章 ,在宜宾第245章 ,徐树铮南下第1157章 ,亚洲局势第1035章 ,斩首行动第613章 ,泸州和成都第943章 ,针对朝鲜第1025章 ,在成都第200章 ,宋教仁来访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45章 ,施恩人心第855章 ,支走第1190章 ,军事博览会第465章 ,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