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全省一统

“你说什么!真是大笑话,我要去哪里你管得了?”龙济光口是心非的说道,他相信吴绍霆真的缴了自己警卫营的枪,也相信吴绍霆既然答应让自己自由离开广州那是不会食言的。可是他真的能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吗?

“你离开云浮来广州的途中,我师第二团也从清远县向云浮出发,第一团和炮兵团以及镇海和广利两艘炮舰也分别前往开平和江门。你明白我的意思?”吴绍霆嘴角扬起了一丝真正得意的笑容,用胜利者的姿态看了龙济光一眼。

龙济光脸色僵持了起来,一时竟说不出话来!他万万没想到吴绍霆假借军事协商会议之名,却是在背后发动了一场战争!他看错了吴绍霆,彻底看错吴绍霆这个年轻人,有哪个愣头青能做出这样心狠手辣的策略!

“吴绍霆,你危言耸听!”一旁的龙靓光感觉到自己弟弟的气场在减弱,立刻站出来声援了起来,“二十三镇五千多人的老字号部队,你以为我会相信你两天时间就打下了云浮吗?你这个卑鄙小人,被以为你会得逞,只要我们这些人团结一致,你照样得完!”

“呵呵,”吴绍霆忍不住笑了起来,笑容有嘲讽也有按耐不住的兴奋,他双眼闪动着激动的神光,近乎狂妄的说道,“两天?你太看得起二十三镇了。”

他伸出了一个手指,说道:“我花了一天时间急行军,仅仅只用了昨天一晚上就消灭了二十三镇两个步兵标的主力。不可否认,你的那帮将领对你是死忠,就算被团团包围了也绝不投降。不过我从始至终就没打算招降他们,只要二十三镇下级军官能够投降就足矣了。我许给每个队官一千块的投诚费,然后他们就出卖了你的那些死忠。”

龙济光极力的想要保持自己镇静,可是他却忍不住颤抖了起来。是激怒,是悲伤,是不甘,是后悔莫及!他原来就是一个性情多变的人,而此时此刻所有情绪汇聚在一起,简直就要让自己疯掉了!

“龙统制,如果不是炮击广州事件,我现在应该在上海,而不是在这里嘲笑你!不过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我可以很负责人的告诉你,还有你们所有人……”吴绍霆目光环顾了会场里的所有军事代表,带着强烈震慑的说道,“广东迟早会由我来统一,迟早!”

在场众人不禁冷汗连连,只一个晚上二十三镇就完了,广东省内唯一可以与革命粤军匹敌的部队就这么烟消云散,那他们还能做什么?

“哈哈哈哈……”龙济光忽然大笑了起来,神态有些癫狂。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两天前还是广东省头号大军阀,两天之后却一贫如洗,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值得同情和叹息的人。可是这又有什么办法,自全国革命暴乱以来,在这个国家的生存秩序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这份心紧张别人,还不如多留心自己好了!

“好,好,果然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龙济光混了这么多年,竟然让你这个毛头小子扳倒了,这不是我无能,这是命!好,好,好的很!吴绍霆,我算是服气了。”龙济光眼睛有些发红,咬牙切齿的说出了这番话来。他内心之中根本没有服气的意思,可是事到如今自己还能怎么办?

积累那么多年的本钱,一夜之间全部没了,这种打击只有他自己明白个中滋味。

龙济光说完,转身就要走出会场,对于一个失败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话语权了。

不过这时,吴绍霆又开口说道:“龙统制,我一直认为我们还是有合作的余地。如果你不嫌弃,革命政府军事部永远都会保留你的一席。”

龙济光侧过头来看了吴绍霆一眼,眼中透露着几分锐利的神光。他说:“你就不担心有朝一日我会反客为主吗?”

吴绍霆笑了笑,将抽完的烟蒂在桌案上的烟灰缸里捣了捣,坦白的说道:“相比之下,我更怕你东山再起呢!”

龙济光哈哈笑了起来,什么话都没说就走了。

众人听完龙济光和吴绍霆的对话,都有几分摸不着头脑,这两个对头的人居然相互之间能把话说得那么坦白?不过老将宗正耀却看得明白,吴绍霆和龙济光不愧当世枭雄,只不过着两个人各自代表着不同时代罢了。

吴绍霆看着龙济光的背影,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龙济光临走时什么话都没有说,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在他看来就算龙济光不肯留在军事部任职也无所谓,龙济光大势已去,纵然要东山再起也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很多。

这时,他重新看了其他人一眼,平静的问了道:“诸位,在你们没有发电报之前,未来几天里的活动范围将会被限制在招待所之内。我希望你们识时务,否则我不会再像今天这么客客气气了。”

下午,各县军事代表无一例外的遵照了吴绍霆的要求,发回电报至本县传达了接受革命政府整编的命令。虽然留守各县的人对这份电报或多或少会有怀疑,认为大人是被军事部挟持在广州,但是面对革命粤军的威胁,以及二十三镇一夜间全军覆没的先例,他们也无能为力,只能服从这项命令。

吴绍霆设立了全省军事整编筹备会,派出专员抵达各县统计和安排地方军队的情况,预计在两个月之内完成全省军队的整编。同时他拟定了一份警察培训学校的计划,打算在整编接近尾声时执行,让那些被裁减的士兵经过训练成为维护治安的非军事武装人员。

龙济光从会场出来之后,让颜启汉解散了警卫营,然后独自一个人离开了东校场,至于去哪里了没有人知道。颜启汉一下子失去了靠山,只好带领二十三镇警卫营投靠到军事部麾下。吴绍霆将警卫营暂时收编为预备队,进驻东校场兵营,但是却抽走了营中所有军官。这些被抽调的军官安排到广州城各个非正式编制的军事机构,比如维安营、兵工厂、军事码头或者是政府会馆警卫室。

至于颜启汉,吴绍霆将其调任侍从处担任科室主任。

处理完这次“军事协商会议”善后事宜之后,吴绍霆回到了自己的居住休息,两天一夜没有睡觉,他着实感到了疲惫。不过当他躺在床上会想到昨天晚上革命粤军第一师进攻二十镇的作战,一下子又睡不着了。虽然这次作战他没有亲自参加指挥,但战斗的激烈程度是能想象得到的。毕竟,二十三镇是久经沙场的老字号部队,实力绝对不弱于第一师,之所以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完全是偷袭策略的成功。

当然,为了速战速决,这次第一师也费了不少经费。正如吴绍霆在会场所说的那样,在战斗一开始第一师各团就散布了高价招降的信息。龙济光虽然带领二十三镇好几年了,可这几年二十三镇一直都在穷乡僻壤盘踞,油水自然不多,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总是由道理的。

十八日中午,军事部收到了好几份电报,廖仲恺从上海发来回电告知一行人平安抵达上海,莫擎宇、韦汝骢、张达开相继发来前天夜里作战的伤亡统计。第一团阵亡连长一人,排长三人,士兵一百二十人,副团长孙继直左手被炮火炸断三根手指,全身多处枪伤,重伤;第二团合计阵亡八十九人;炮兵团在抢占炮火高地时阵亡三十三人;三个团伤者不计其数。

二十三镇全镇阵亡四百三十人,营级以上将领因为拒绝投降大半战死,标统李文范、标统谭正衢被俘,炮兵总制刘温东战死炮火之下。

双方合计阵亡人数将近一千人,远远超过了韶关之战的惨烈程度。

不过历史上只会留下革命军总裁奇谋智取、革命军英勇作战剿灭地方军阀的记录,并对此歌功颂德、评为丰功伟绩。至于这场战斗中吴绍霆下令不择手段进攻,放火烧毁民宅、炮击误伤百姓、事后枪决俘虏等等不光彩的事件,将一律被掩埋在光辉的背后。

二十三镇除了战死、逃跑以及受伤解散的士兵之外,尚且还有两千三百多人的兵力,其中一半是投降的人数,另外一半则是战俘。吴绍霆下令将所有战俘全部就地招安,不允许战俘申请遣散,所有不接受招安的士兵按逃兵处置。招安之后的士兵与投降的士兵一起安置,等待广州派来专员整编。至于俘虏的高级军官,全部押解到广州等候发落。

战事结束之后,第一师三个主战团就地补充兵员,第二团暂时留驻云浮处理善后,第一团移驻清远,炮兵团返回广州。

在全省整编没有顺利结束之前,各县军事代表依然得留在广州限制出行。

吴绍霆并不是担心这些人会在整编过程中造反,造反的胆子应该随着二十三镇一同消亡了才是。他只是为了避免这些人会在整编过程中搞小动作,导致日后广东统一的局面会出现隐患。即便是在软禁期间,依然是好酒好肉的招待,绝不怠慢。

整编完毕之后如何安排这些人,吴绍霆早有计划,他找到了胡汉民与其协商了一下此事,在广州议会安排了几个席位给其中年纪比较大的人。

在这些人当中王和顺是一个特殊事例,他本来是同盟会的人,也愿意接受和平改编。胡汉民打算让王和顺前往黄兴的第二师任职,毕竟王和顺是民军出身。只是王和顺本人显然不太情愿这一安排,死活不肯动身前往南京。

于是,吴绍霆单独找到了王和顺,让王和顺先在军部挂个名字,等日后成立了警察培训学校,许诺让其出任校长。王和顺心想这个事新鲜,他是草莽出身,革命成功之后一直想脱离草莽这个层面,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流人物,而校长是有身份有地位又受学生尊敬的人,正合自己的心意。

安排好这些虚衔的人,吴绍霆还要选拔一批可以为自己所用的人才。第一师以及未来整编出来的新第三师都是需要一批军官来带领和管理。第一师在没有更改番号之前,就极其缺乏中下级军官,更不用说新编第三师又要根绝不服的现象、又要保证集权,势必要安排信任的人来接管。

经过一番斟酌,他先提拔了李耀汉、苏贡和龙靓光以及这些人各自的几个部下,将他们调到军部担任见习参谋官。当然见习参谋官仅仅只是过渡的职衔,等整编结束之后,再将他们下放到部队去。

事实上除了李耀汉是后起之秀容易掌控之外,苏贡是个暴脾气,龙靓光又是旧军阀,这两个人还是很不让人放心的。不过吴绍霆尽量采取“共同利益”的方式,拉拢这些不可靠的人站在自己这边。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背叛的,只有利益才是唯一的准则,只要有足够的利益驱使,龙靓光完全可以忘记自己有龙济光这个亲哥哥。

具体执行的事还得容后一两个月,一切还要等整编事宜到成熟阶段才好操作。

第824章 ,中德夜谈第1106章 ,琉球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130章 ,冯狗段豹第914章 ,变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择第719章 ,一天之内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559章 ,迎接蔡锷第755章 ,宋教仁的态度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203章 ,在北方第261章 ,绞肉机第987章 ,德国再次来访第375章 ,泄露第550章 ,浅尝即止第432章 ,德国人的又一谈第1201章 ,拜年第674章 ,第三军占领第1038章 ,愚公行动第101章 ,得偿所愿第785章 ,庆元会议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982章 ,肇事第1067章 ,狮城海军基地第210章 ,黄埔军校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1098章 ,三个月结束战争第1003章 ,北京大动第76章 ,散财人气第780章 ,逆流发生第330章 ,中国东印度公司第1110章 ,摆架子第155章 ,策划起义第182章 ,以退为进第185章 ,编遣第二师第857章 ,前奏之动第556章 ,北京行动第947章 ,援助计划第157章 ,讨要军费第43章 ,见龙济光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306章 ,简约行为第220章 ,岑春渲第53章 ,义正严词第371章 ,进步党的算盘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择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第989章 ,空中骑兵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110章 ,李琛变节第362章 ,熊希龄的想法第910章 ,事先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915章 ,兵变开始第960章 ,战况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782章 ,国会大会第1168章 ,详细布置第781章 ,安抚人心第262章 ,高强度作战第229章 ,粤汉铁路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379章 ,豪赌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213章 ,无理之下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944章 ,德国反应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1222章 ,尼古拉耶维奇的决心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801章 ,制空权第1043章 ,霍尔维格计划第943章 ,针对朝鲜第353章 ,阵地上的除夕夜第698章 ,杭州轩波第727章 ,失算与被擒第648章 ,动身第1023章 ,援军出现第509章 ,战之心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124章 ,冒死营救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1173章 ,上海阴谋第697章 ,国防之愿第173章 ,拔除眼中钉第816章 ,没有俘虏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900章 ,长乐海防线第490章 ,推心第149章 ,购买军火第957章 ,一点五代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