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南征军战败

莫擎宇接到命令之后,认真分析了粤北战局的突破点。他很清楚要想真正打垮征南军,必须一口气吃掉蛇岭的主力部队,这才是扭转整个战争的关键所在。可问题随之而来,第七团与征南军的主力可以对峙牵制,但没办法在正面上打败对方。

孙继直是一员勇将,可惜第七团的战斗力实在无法恭维。

不过摆在莫擎宇面前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调动韶关城内的教导二团支援第七团,联手击溃蛇岭的征南军。虽然教导二团比起教导一团要逊色许多,可是困在蛇岭的南征军已经有一个月之久,士气和物资早已匮乏,正是趁虚而入的大好时机。

次日一早,因为教导二团尚无团长,莫擎宇指派参谋长刘永浩带领教导二团,即刻前往蛇岭参与作战。

刘永浩在半夜时抵达蛇岭,与孙继直会了一面。

在天亮之前,两个人讨论了进攻南征军主力部队的方案,第七团和教导二团炮兵队组成正面进攻的火力网,刘永浩则带领教导二团两个营的步兵绕道侧翼发动偷袭。

清晨七点,教导二团炮兵队来到第七团炮兵队阵地就位,七点三十分准时开火。

尽管教导二团连夜行军未曾休息,可是长达一个月的养精蓄锐,早已按耐不住战斗的**。当孙继直带领第七团发动正面进攻时,教导二团马不停蹄的向南征军侧翼前进,直到正午总算到达指定地点。

刘永浩发出信号通知孙继直发动总攻,之后率部狠狠的向征南军侧翼冲击。

孙继直在正面战场上接到信号后,一边动员作战部队奋勇作战,另外一边甚至将两支预备队直接投放到战场上。

征南军困在山沟里遭受双重进攻,本来士气已经十分低落,面对眼前的情况不禁近乎绝望。早上时,各级指挥官还能勉强组织部下迎敌,可中午过后,侧翼凭空冒出了一大队敌人,几个山头的连级防区迅速崩溃,牵扯到整个防线的陷入混乱。

战斗前前后后进行了两天,粤军在十一月三十日早上终于击溃了南征军防线。

南征军一败涂地,仓皇的向乐昌县撤退。粤军一边收拾战利品,一边休整部队,于十二月一日开始向乐昌县挺进。

蛇岭大捷的电报也在这一天凌晨传到广州。吴绍霆甚是欣慰,他知道蛇岭一战只是一个开端,南征军主力的溃败意味着南征军全军失去了进攻能力。接下来只要顺利夺回乐昌,哪怕萧耀南亲征,也不可能再有回天之力。

很快,广东军政府新闻部开始大肆宣传蛇岭大捷,绘声绘色的描述了南征军溃败的过程。

军政府还特意从前线调回了几名战斗英雄,带着亮闪闪的奖章在省内各地配合宣传。

一时间,全省民心军心双双高涨。老百姓们并不知道江西和福建的情况,只知道革命粤军击败了北洋军,广东安宁的日子得意保全,工商农三界欢欣鼓舞。对于即将面对江西北洋军的革命粤军第一师来说,这个消息同样也是一剂强心剂,身为革命粤军最精锐的部队,他们自然不能让第三师小看。

萧耀南在宜章县听说前线失利,一整夜都没有睡上安心觉。他做了深刻的分析,认为这场战争自己已经失败了。虽然手里还有两个团的兵力,可是要想凭借他们来翻盘,简直比登天还难。对于他来说,现在最重要的不是翻盘,而是如何保证自己有一个体面的收尾。

他和曹锟算是栽在这场战争上,但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前途彻底告终。

凌晨的时候,他亲自动手写了一篇检讨报告,详详细细罗列了这次对粤作战的失败之处。

除了列举种种战略数据和先天条件,他着重强调了以下一段话:

“伐粤之事,是以中央政府之名义,策清地方军阀之委实,我北洋军心齐整、武备齐全、战力雄厚。战湖南而湖南降,克江西则江西定,制江苏则江苏平。何以区区南疆久战不下,反而误陷困顿?盖因粤民上下齐心,粤军统一规行,我部内无援手,外无策应,故而我部难以寸进。不仅如此,我北洋军平定湘、赣之后,未有统一令司,前后有失协调,犹如虎入平原遭犬欺。虎本威武,未尝不敌区区一犬,即便一虎难以奈何,我北洋猛虎何止我部一只?湘、赣、闽、桂四省若能齐发制粤,纵然粤省有通天之能,亦败于覆下。”

曹锟收到这份报告时,连拍案暴怒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懊恼的叹了一口气,喃喃自语的道:“骄兵必败,骄兵必败。”

骄兵必败这句话只是说给长沙司令部的自己人听,曹锟当然知道他这次作战失利的重要原因。除了萧耀南在报告中提到的“四省不能齐发制粤”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北洋内部的派系利益分化。

焦达峰比起李烈钧、李虎不知差了多远,曹锟在湖南整编军队的时间也比李纯要充裕的多,可到最后他只有五个团外加两个临时团的兵力,并且只有三分之一是北洋正宗;而李纯在江西则有两个混成旅外加两个团,战斗力相差的不是一个级别。

段祺瑞是袁世凯的心腹臂膀,所以大总统当然更偏心于第三镇。

第一镇原本是清廷的嫡系部队,如今改旗易帜,可依然不是大总统的嫡系,自然没法跟第三镇去比。

十二月三日,曹锟去了一封电报给萧耀南,道:“事已至此,公当尽力保全颜面,吾已有断腕之决心,虽不甘而亦往。江西李纯已有动向,不日友军即达。或可坚持之处,一定不可轻易言弃。待到广东平定之日,我等虽无战功亦有苦功。”

萧耀南收到这份电报之后,心中算是有数了。他在两天之后,从宜章县发兵支援老坪石镇,意图重新打通深入粤北的交通线。

第362章 ,熊希龄的想法第789章 ,旅顺司令部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117章 ,会莫擎宇第629章 ,在重庆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93章 ,公正之名第640章 ,闪击第1220章 ,野心家第396章 ,恢复和整顿第744章 ,趋势稳定第1014章 ,螳螂捕蝉第606章 ,重庆成都第629章 ,在重庆第77章 ,深入军心第1200章 ,预备还政第924章 ,大动作之前第715章 ,共同敌人第355章 ,硝烟中的爱情第491章 ,中德厂的机关炮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1202章 ,大陆桥计划第803章 ,大夜袭第855章 ,支走第1163章 ,软硬兼施第444章 ,推广新武器第491章 ,中德厂的机关炮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237章 ,刺杀宋教仁第707章 ,曹锟策略第227章 ,善后大借款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56章 ,张家大少第121章 ,获悉阴谋第138章 ,欲擒故纵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293章 ,不败为上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750章 ,日本福冈第802章 ,第二师援军第82章 ,不期而遇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028章 ,闭门会议第227章 ,善后大借款第472章 ,大发展之前第30章 ,小恶作剧第982章 ,肇事第373章 ,外国势力的野心第210章 ,黄埔军校第677章 ,巨变发生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790章 ,战前调任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982章 ,肇事第289章 ,黄埔聚会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第1109章 ,一个不留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第775章 ,对德态度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1093章 ,欧洲新局势第505章 ,在柳州第1034章 ,国防部会议第694章 ,长江战略第395章 ,陈其美的阴谋第66章 ,承受下场第596章 ,布局四川第988章 ,换一种合作第427章 ,整编全军第1082章 ,平壤军事基地第383章 ,吴绍霆的条件第154章 ,袁树勋督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993章 ,大行动之前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519章 ,北洋反应第1142章 ,南亚议和第335章 ,制造声势第98章 ,旧部后哨第156章 ,乌龙之谈第712章 ,黄埔事故第957章 ,一点五代战机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298章 ,粤北开战第104章 ,张人骏言第706章 ,大战前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554章 ,未雨绸缪在南方第766章 ,济南一会第87章 ,似有隐情第1030章 ,收网第1066章 ,海峡殖民地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348章 ,莫擎宇负伤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