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汤乡茗的手段

整个白天,在招待所里剩下的南征军将领们无时无刻不是惶恐紧张,他们这才看清楚汤乡茗的为人,原来昨天的一切都只是汤乡茗布的局。他们不知道那三个被带走的人会是什么下场,眼下更为担心的还是自己的下场会不会跟这三个人一样。其中一些人难免有些后悔,早知今日悔不该当初,为了争权夺利闹成现在的危机,实在是太不值了。

中午时,招待所的仆从依然准备了午饭,不过没有人还能像昨天那样开怀畅饮。

直到晚上,汤乡茗出现在招待所,把所有人再次着急了起来。

站在招待所大厅的中央,他带着几分傲然轻蔑的表情和一丝胜利者的笑容,慢条斯理的说道:“诸位,汤某这个都督不是花言巧语骗到手的,也不是花钱行贿买来的,而是我汤某人煞费苦心挣出来的。你们别以为我汤某人是后辈,在咱们北洋政府里没什么名气,我平生最痛恨的就是身为下属不尊重上司。这总让我与大逆不道混为一谈!”

在场的将领屏住了呼吸,昨日嚣张的态度荡然全无,一时间所有人竟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让汤乡茗冠以大逆不道的罪名。

汤乡茗又说道:“不过诸位放心,汤某人不才,好歹也学过孔孟之学,懂得是非黑白。你们在韶关鼓动的阴谋,中央已经知晓了,并且十分震怒,特派员不日就会南下至此,人家到时候问起罪来,可没有我今天这么客气了。”

众人心中犯嘀咕:你这他妈的也算客气?

汤乡茗冷冰冰的扫了一眼所有人,故意沉着声音以示威胁的说道:“上面既然要追究,我这边肯定要交几个人上去,早上带走的王凤泉、李志明、戴文珏三人,我知道他们是这次闹事的主谋,但是我不知道只交三个人上去够不够数……”

南征军将领们闻及此言,所有人的脸色齐齐大变,汤乡茗这摆明是在拿他们开刀了!

“汤都督,你,你到底要干什么?咱们……咱们没有及时撤退,还不是因为上面没有命令,无论如何,咱们可都是在等汤都督您的指示呀。”伍卫国故作镇定的说道,然而头上已经是冷汗连连。

“等我的指示?当初萧司令让你们撤退,你们怎么不听话呢?”汤乡茗冷森森的问道。

“这……汤都督,他……他萧耀南不过是被放回来的俘虏,还写过公开信污蔑北洋政府,上面都传言要追究他的责任了,咱们怎么可能听从一个叛徒的命令呢?再说……再说咱们湖南省又不是没有主事人,汤都督您才是咱们省的大都督呀!”伍卫国赶紧说道。

汤乡茗听到这里,心中得意之极,他要的就是这句话。

“伍团长是一个明白人,不知道其他诸位是不是跟伍团长一样明白呢?”他冷飕飕的瞥了一眼其他人,一副慢条斯理的态度问道。

大家听到这里,立刻会意,一个个赶紧表露心意:

“属下明白,属下明白的很,日后属下唯汤都督马首是瞻,汤都督指到哪里,小的们就打到哪里,绝无二话。”

“对,对,对,唯汤都督马首是瞻。”

“这次都怪王凤泉他们擅作主张,他们几个就是罪魁祸首,汤都督惩罚的合情合理,兄弟们心服口服。”

“以后咱们全力拥戴汤都督,绝无二心。”

…………

汤乡茗心满意足,他今天就是要杀鸡儆猴,让这些兵油子们知道自己的手段。经此一举,他知道这些人再不敢乱来,就算放他们回到军营里去,这些人也会时时刻刻服着自己。他身为一省都督,掌握着军饷物资和各地官绅的支持,谅这些大头兵也不敢心有不甘。

几天之后,韶关的南征军全部撤退到乐昌集合。汤乡茗将打得半死的王凤泉、李志明和戴文珏三人绑缚湖北,交给中央特派员处置。当然,为了尽快处理妥当这件事,不会有任何节外生枝的情况,他还故意派了一员心腹同去,用五千元贿赂了特派员。

中央特派员见好即收,这种地方政府内部的问题如果真要调查起来势必会十分复杂,既然现在汤乡茗交了人,索性顺水推舟。他在湖北游玩了几天,然后押着犯人回京去了。

这场风波平息之后,汤乡茗将王凤泉、李志明和戴文珏三个团编为由自己直辖的警卫旅,并遵从陆军部指示,取消南征军番号,将南征军余下十个团与省内预备队整编为三个湖南陆军师,皆调回省内安置。其后他推举自己湖北同乡张道林出任乐昌镇守使,为了缓和与广东的对立局势,只在乐昌设立民兵和警察队,未曾安排正规军入驻。

转眼到了四月中旬,随着广东过战争的议和,二次革命真正划上了句号。

国内上上下下的目光渐渐从南方转移到北方,前不久的闹得沸沸扬扬的蒙古叛乱事件和西藏分裂事件,渐渐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方势力都在猜测,袁世凯大总统究竟会不会遵守与广东签署的协约,调兵北上处理国家主权的大事。不少人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小,毕竟正式大总统的大选已经进入预热阶段,袁世凯势必会做出一些有利于自己名声的事来,为大选赢的一个好的口实。

虽然袁世凯从临时大总统继任为正式大总统,几乎是不可更改的结局,但是从政治上的角度来说,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便袁世凯身上的旧官僚主义气息浓厚,不在乎虚假的名份,但是北洋派内部依然需要为自己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值得称颂的一笔。总之,收复蒙古对北洋派来说好处总是大过坏处。

于是没过多久,北洋政府内部传来了非正式的消息,大总统正在筹备出兵蒙古的前期工作,并且已经开始先一步的调查和交涉手段。

一时刻,全国上下都对收复国家领土充满信心,这已然成为向世界证明中国自强的标志。

与此同时,远在上海法租界博爱路二十六号公寓里孙中山等人开始坐立不安,国内的时局对他们来说越来越不利。广东战争还在议和阶段时,革命党已经看到了大势已去的苗头,更多人选择了出走他国,暂时避开这段时间的风头浪尖。可是孙中山仍然对吴绍霆抱有希望,又或者是对他自己的信仰抱有希望,俨然选择留在上海直至今日。

上海镇守使郑汝成早先接到北京的命令,要迅速果断的处理在上海盘踞的革命党势力。随着战事的变化和广东停战的达成,郑汝成在上海的搜捕行动愈发猛烈,但是他却一直有一个底线,暂时不方便越过租界逮捕孙文。租界是一道界限,可事实上对郑汝成来说这个道界限的难度根本不足为患,要么与洋人交涉,要么私下派密探执行任务,都能轻而易举的把孙文逮出来。更何况泄露孙文藏身之处的人,正是租界管理局的洋人,很显然洋人也不希望孙文这个烫手的山芋继续留在自己的地盘上,以免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郑汝成不是傻子,连洋人都不敢亲自动手,自己有必要充当这个冤大头吗?

要知道孙文好歹是前任临时大总统,革命之父,昔日在北京还跟袁世凯合过影、握过手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极大的名气和影响力。谁要是敢对孙文下手,那真是活得不耐烦甚至嫌自己的名声遗臭万年。

郑汝成知道,命令虽然是出自袁世凯大总统,可一旦自己执行了这道命令,等到国内掀起轩然大波时,袁世凯势必会毫不犹豫的推自己来当挡箭牌,这就跟前任国务总理赵秉钧的下场是一样道理。因此,他宁可去抓国民党中层干部,也不愿意去动国民党总理。

博爱路二十六号公寓最近进进出出的人越来越多,洋人,巡捕房,社会名流,革命党同志,甚至连镇守使府的人都有。一部分是想打听孙文对目前国内局势的看法,提前预知中国革命势力下一步的选择,另外一部分则是来催促孙文赶紧离开上海,广东大势已去,二次革命的结局一目了然。

第656章 ,夜谈第871章 ,五天时间第1011章 ,市场花园行动开幕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106章 ,阴谋诡计第172章 ,赵声的不满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978章 ,协约国决议第284章 ,陈炯明回归第408章 ,虚情假意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412章 ,进步党和解第960章 ,战况第58章 ,鸡毛令箭第674章 ,第三军占领第475章 ,生产线第375章 ,泄露第502章 ,法令引发的血案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764章 ,春夜第930章 ,汉口行动第1166章 ,签署和约第1149章 ,定局南亚第1172章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第523章 ,松坡对百里第302章 ,湖南团成立第59章 ,别有用心第3章 ,码头别见第465章 ,清理第492章 ,北方的动静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712章 ,黄埔事故第97章 ,陈芳提醒第262章 ,高强度作战第1113章 ,台湾问题第876章 ,决裂第610章 ,泸州第一战第460章 ,上海行动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952章 ,态势第58章 ,鸡毛令箭第688章 ,火车站遇刺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790章 ,战前调任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团军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734章 ,案件进展第844章 ,庆元会议的争端第656章 ,夜谈第303章 ,诱敌深入第1章 ,归国途中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1190章 ,军事博览会第1159章 ,沙俄首都沦陷第428章 ,军屯运动第637章 ,长江长江第643章第281章 ,伏击第777章 ,明确远东战略第197章 ,韶关善后第83章 ,状元商人第440章 ,引荐人才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396章 ,恢复和整顿第277章 ,北面大战第421章 ,北洋政府的嫌疑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813章 ,是死是活谁说的算第940章 ,吴绍霆的决定第1128章 ,帝制苗头第1094章 ,沙俄反应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748章 ,迁都之前第691章 ,最后的联合会议第1146章 ,三股势力形成第534章 ,潜入福州第112章 ,打击报复第1208章 ,冯国璋病危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944章 ,德国反应第24章 ,城门任务第253章 ,战贺州第541章 ,袁世凯之悟第339章 ,秘密会议第170章 ,会师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48章 ,血性之怒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团军第1107章 ,王公联邦第359章 ,北方和谈之前第822章 ,上海舰队第338章 ,前线督师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第987章 ,德国再次来访第186章 ,荣誉勋章第990章 ,三十八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