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

八点钟,礼堂的晚宴正式开始,虽然侍从官的唱令,袁世凯和黎元洪大步从正门走进,吴绍霆跟在中间,其余随员则在最后。走进礼堂时,这里已经是歌舞升平的场面,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外国顾问和特邀嘉宾早已到场,起初乐队演奏的只是舒缓的小调,等到大总统等人走进来时方才增添了气氛。

袁世凯来到礼堂中央,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开场白,又将吴绍霆介绍给众人。

全场的反应十分温和,并没有显得激烈和热情。到场的大部分都是北洋宿老,或者进步党士绅,他们对一个刚刚挑战北洋政府权威的人并没有好感,早先接到消息今晚宴会是为其接尘,无非只是奉命行事凑个热闹罢了。至于外国顾问和使节对中国人内部情况不便表态,也只好跟着全场的感觉走。

吴绍霆表情自然,虽然在场的都是国家政要,但严格的说这些人与自己并无直接利益关系,就算是进步党人也是要在特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相比之下,他虽然只是区区一个广东地方军政府的领袖,可掌握在手里的实权要比这里很多人都多得去。北洋政府无非就是一个更大一点的军阀罢了。

开场白结束之后,宴会随即开始。这是仿照西方自助式宴会,穿着考究的侍应端着托盘到处穿梭,会场边缘有各色各样的食物,厨师站在一旁随时恭候服务。一时间灯红酒绿,气氛从开始的平淡中渐渐热闹了起来。

袁世凯与黎元洪陪吴绍霆到处走动,与内阁九位部长一一见识,除了段祺瑞冷着一副脸色之外,其他几位政客都有极好的修养,就算不给吴绍霆面子,也要给大总统面子。宴会上没有谈及什么要紧事,都是一些风花雪月的闲散之话。

财政部长张謇与吴绍霆有故交关系,其兄弟还在广东军政府担任财政部长,因此两个人倒是好好攀谈了一下,交换了一下彼此近况,又说了一些勉励之言。

袁世凯只喝两杯葡萄酒,身体有些不适,向众宾客告了不是,又亲自对吴绍霆叮嘱明日下午三点,在蓬莱阁举行授勋仪式。之后,他让黎元洪好好陪同吴绍霆,便在侍从的搀扶之下告辞。吴绍霆相信袁世凯不是故意如此,毕竟年华不再,身染病症也是情理之中。

黎元洪在为吴绍霆介绍了几位外国顾问之后,接着又将他拉到一边休息厅,刚进休息厅就听见一阵莺声燕语。定睛一看,只见一个身穿陆军上将礼服的青年将军,正在与几个衣着鲜艳的年轻女士调笑。在休息室的角落留,还坐着一个更为年轻的军官,只是身着的是中校礼服,手里拿着一只见底的酒杯,醉色十足,显然喝了不少。

“吴都督这边请,我来为你介绍,这位——云南蔡锷蔡松坡,我中华民国最年轻的陆军上将军,与吴都督一样,少年俊杰,民**事界之新星。”黎元洪笑呵呵的引着吴绍霆走了过去,热情洋溢的介绍道。

“原来这位便是鼎鼎大名的蔡松坡蔡将军?失敬失敬。”吴绍霆脸上露出了笑容,没想到自己今天竟然见到了未来护国大英雄蔡松坡。

蔡锷没有站起身来,一脸浑浑噩噩的样子,勉强从几位美女中间探出头看了一眼。他的目光先落在黎元洪身上,不过很快又飘忽到吴绍霆身上,接着酒气熏天的大笑着说道:“黎副总统也太殷情了,堂堂副总统怎么为一个地方小军阀的带路呢?我蔡锷可不是什么大人物,当不得吴都督的失敬,更当不得黎副总统的郑重介绍呀。”

听到这句话,在场诸人脸色皆变。跟在吴绍霆身后的王云心头大怒,立刻作势要冲上去,王长龄赶紧拉了他一把,狠狠的使了一个眼神,这才止住了冲动。

黎元洪脸色略微一变,不过很快又恢复了过来,他和和气气的说道:“蔡锷,你身体不好,大总统都交代让你少喝酒,你看看你,宴会还没结束就醉的没谱了都。”

这时,坐在角落的年轻校官晕乎乎站起身来,快步走上前拉了蔡锷一把,他对黎元洪说道:“还请副总统见谅,松坡将军确实是喝多,属下先扶他回去休息。”说着,要拉蔡锷离去。

蔡锷挣脱了一下,笑嘻嘻的说道:“谁说我喝醉了,这叫酒不醉人人自醉,我是醉在牡丹花从中,得意,得意啊。”

黎元洪也分不清楚蔡锷到底是真醉还是故意借醉针对吴绍霆,既然这蔡松坡不给面子,也省得让其再在这里喧闹了。他对那年轻的校官说道:“百里,赶紧拉走,赶紧拉走,都罪成这样了,去吧去吧。”

吴绍霆一听原来这年轻的校官竟然是蒋百里,顿时忍不住仔细打量了一眼。

蒋百里,原名蒋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和德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首位获得日本天皇赐刀的中国留学生。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中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日后白崇禧、毛x主席等人的相关言论、理论均有百里的影子。

此时的蒋百里由昔日浙江都督府总参议直接提拔为总统府一等参议,平日与蔡锷来往颇为密切,也是日后蔡锷打响护国战争的得力助手之一。

吴绍霆本来向上前与蒋百里打一声招呼,好歹是一代中**人的骄傲,可是他发现蒋百里从始至终都没正眼瞧过自己,就连刚才替蔡锷道歉的时候,对方也只说“请副总统见谅”,压根就没替到自己的名号,可见这两位对自己是一致有意见。他心中很是不解,蔡锷和蒋百里好歹都是正直的人,难道在他们眼中,自己是邪魔外道?

暗暗的叹了一口气,他只好一言不发,眉宇微微皱起,冷眼以对蔡锷和蒋百里。

蒋百里一边抓住蔡锷的胳膊,一边劝说道:“蔡将军,少说两句,少说两句,你真的喝得太醉了,卑职先扶你回去休息。”

蔡锷大呼小叫起来:“谁说我醉了?我有醉吗?我有罪吗?我没罪(醉)!正所谓众人皆醉(罪)我独醒,百里啊,你看看,他们才醉了。”他指了指黎元洪,又指向吴绍霆,“副总统醉了,吴大都督更是罪得不轻!他们才要回去好好洗把脸呢!”

蒋百里也不再多劝说什么,赶紧强拉硬扯把蔡锷带了出去。两个人出了休息室的侧门之后,走廊上又传来蔡锷的高呼声:“百里,我不想回去,走,走,去青云阁,小凤仙还在等我呢,再去喝两杯………”

望着蔡锷和蒋百里离去的地方,吴绍霆心绪万千,一时又有一些惆怅,这两个人究竟在装糊涂还是故意有所暗示?他很愿意与蔡锷和蒋百里结识,可惜现在看来,这件事恐怕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了。

黎元洪咳嗽了一声,尴尬的笑道:“吴都督千万别放在心上,蔡松坡这人平日就神经兮兮,又是喝酒又是逛青楼,除了大总统他就没看人顺眼过。那蒋百里也是,他以前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名毕业,把同期日本学员都比了下去,才气十分了得,后来还去了德国柏林留学,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吴绍霆缓缓点了点头,叹道:“我读过此人的著作,听说蒋百里今年刚满而立,已经被大总统委任为保定军官学校校长了,可有此事?”

黎元洪笑道:“吴都督消息还真灵通,下个月他就正式走马上任了。”

吴绍霆叹道:“大总统还说绍霆是少年才俊,依我看,这蒋百里才是正经的少年才俊啊。”

黎元洪打了一个哈哈:“各有所长,各有所长嘛。”

之后众人又回到宴会厅,刚好熊希龄姗姗来迟。今晚的晚宴袁世凯有吩咐熊希龄到场,不过一开始时熊希龄借故迟到,大家都没找到他的人影。没想到前脚袁世凯离开,后脚熊希龄就到了。虽然大家都知道熊希龄本人不是故意如此,但他却满不在乎,在袁世凯面前就有一种自视清高的态度,更何况在袁世凯背后?

黎元洪带着吴绍霆去跟熊希龄见上了一面,熊希龄态度冷漠,一点都不在乎吴绍霆是这次晚宴的主宾,反倒把自己置于主人家的角色。吴绍霆知道熊希龄因为广东停战的事心有不快,他也没放在欣赏,只是客套的说了一些场面话。

在宴会即将结束时,熊希龄莫名其妙又晃到了吴绍霆面前,用一种奇怪的语气说道:“吴都督难得北上,过几日在下打算举办一场私人的家宴,到时候还请吴都督赏脸参加。”

吴绍霆虽然有些错愕,对熊希龄突然的邀请感到唐突,不过还是笑着答应了下来:“总理阁下的盛情邀请,在下不敢推辞,唯恭敬不如从命了。”

宴会在将近十点钟时结束,众宾客各自散去。

吴绍霆乘坐总统府专门安排的小轿车返回居所。轿车抵达招待所,众人走进大厅。

这时,王长龄赶快了几步上前来,压低声音向吴绍霆问道:“都督,你不觉得今日袁大总统有些怪异吗?”

吴绍霆不动声色的说道:“我觉得今天晚上所有人都很怪异。”

王长龄怔了怔,有些没有明白,他接着说道:“都督,我说的是袁大总统在休息室里跟您谈话的内容,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吴绍霆轻笑道:“在我看来,这才是袁世凯的高深之处。一个老成精的权谋家,无论何时何地,无论对方是什么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就好像在跟你推心置腹、坦白直言。能做到这种境界可不容易。”

王长龄问道:“那都督您真打算答应袁世凯?”

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都到这份上了,能不答应吗?更何况答应也无妨,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损失。说到底这也是袁世凯的精明之处,他把条件拿捏的很准,让人根本没有拒绝的余地。”

第302章 ,湖南团成立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760章 ,十月底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948章 ,朝鲜临时执政府第691章 ,最后的联合会议第415章 ,一谈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803章 ,大夜袭第40章 ,擒李福林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348章 ,莫擎宇负伤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494章 ,南北密谋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648章 ,动身第1027章 ,在越南第888章 ,亚洲战略第361章 ,进步党的出现第683章 ,西巡计划第356章 ,活捉萧耀南第41章 ,援军到来第4章 ,陆军衙门第350章 ,张小雅犒军第1198章 ,安抚第535章 ,粤军与闽军第524章 ,张小雅先见之明第1121章 ,亚洲国际银行第986章 ,市场花园行动第280章 ,策第13章 ,展开训练第1105章 ,战争后事第98章 ,旧部后哨第850章 ,吴绍霆的态度第56章 ,张家大少第236章 ,请出山第440章 ,引荐人才第398章 ,求婚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717章 ,第三师鏖战第1015章 ,黄雀在后第40章 ,擒李福林第451章 ,醒来第357章 ,复制格里芬行动第500章 ,德国福克式飞机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193章 ,地动山摇的前兆第906章 ,“山猫”越野战车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36章 ,识野追踪第433章 ,广东内部小派系第771章 ,威胁第506章 ,柳州沦陷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924章 ,大动作之前第84章 ,张謇青睐第924章 ,大动作之前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248章 ,两广裂缝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521章 ,打破困局第48章 ,血性之怒第965章 ,进程第482章 ,宋教仁到访第1222章 ,尼古拉耶维奇的决心第771章 ,威胁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173章 ,拔除眼中钉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67章 ,整军训练第1166章 ,签署和约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041章 ,激战惠山第193章 ,地动山摇的前兆第1106章 ,琉球第119章 ,误入闺途第90章 ,先斩后奏第16章 ,千总冲突第1000章 ,分拆计划第1159章 ,沙俄首都沦陷第305章 ,破袭战第965章 ,进程第130章 ,冯狗段豹第1205章 ,中俄谈判第1027章 ,在越南第923章 ,事后第5章 ,初识倪端第166章 ,民军自乱阵脚第911章 ,蔡锷的想法第1144章 ,蒙古铁路计划第1106章 ,琉球第786章 ,谍报战第871章 ,五天时间第966章 ,大战在即第174章 ,战新滘军火库第57章 ,张小雅言第207章 ,订购德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