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爆发前的沉默

“大人,这也是一个疑点啊。不过好在我们并不是一无所获,这个犯人临死之前一直在不断重复的嚷着一句话,不过因为他脑袋受创,嘴巴里都是血,听起来很模糊,音调又很怪,刚开始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是哪个地方的方言。碰巧县府的一个师爷在旁边,他以前去东洋留过学,大致听出了这句话好像是日本语。”王长龄急着又说道。

听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吃了一惊。吴绍霆没有开口说话,相反是一副沉思的姿态,如果说是日本人所为,考虑到能经受得住那么残酷的拷问,未尝不可能是一个受武士道精神熏陶并且在日本特务机关受过培训的人。种种推测都说得过去,但如果真是如此,能指派特务执行行动的人,绝对不可能是陈其美这样的角色,保守的估计也应该是日本高级军政人物。

他很快又联想到周震麟在日本被一群浪人围攻,这虽然不能直接说明什么问题,但足以证明日本人一直是在监视着广东的动态。提到日本浪人,又不得不联想到臭名昭著的黑龙会,这个被称为“世界浪人组织”的阴谋团体,从资助同盟会到分裂满洲,从大东.亚共荣圈到侵x华战争,处处都能看到他们的阴影。要说石室圣心大教堂爆炸案是他们一手策划,他敢拿八成的把握来相信这个事实。

日本人为什么要杀自己?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这次袭击与北京的袭击到底有什么关联?吴绍霆在心里不断的寻思着这些问题,只不过所有疑点来的实在太突然,一时半会根本无法理出任何头绪。

邓铿等了一会儿,随后脸色严肃的向吴绍霆问了道:“大人,您怎么看?”

吴绍霆思索过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双眼眯了起来,闪过一丝凶狠的光芒,他不疾不徐的说道:“这件事先搁一搁,既然嫌疑犯已死,广东的戒备可以先撤了。”

邓铿很奇怪,着急的问道:“大人,难道您就不追究?”

吴绍霆看了一眼邓铿,反问道:“你让我追究谁?日本人?”

邓铿想了想,现在确实有些复杂,唯一的线索断了,这次爆炸案的内幕究竟是什么样谁也不知道。尤其还是日本人牵涉在其中,不管日本人扮演什么角色都不能掉以轻心。不过如果就这么算了,他岂不是太自损尊严,被人炸成这样,无论如何都要做出回应才是。

他再次说道:“大人,或多或少我们应该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让北洋政府和列强向日本施压,这都比什么不做的要强。您已经受到两次袭击了,若真的什么都不管,大督军您的威严和广东军政府的颜面何去何从?”

吴绍霆冷冷的笑道:“我有说就这么算了吗?我让你们先搁一搁,等我能离开医院了,到时候一定会把两次袭击的账算得清清楚楚。另外,关于嫌疑犯是日本人的事情,等过天我能走动了,让新闻部安排一次正式的发布会,我会亲自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

大家听完吴绍霆的话,都感到吴督军的态度十分奇怪,好像在发布日本人是刺客的这件事上有所保留,为什么不立刻发布出去呢?不过转念又想,如今督军伤势刚刚有所起色,正是需要好好疗养的时候,把这件事暂且搁一搁也未尝不是要紧事。

吴绍霆在听到这件事与日本人有关时,除了惊讶和疑惑之外,一种本能的仇恨反应同时在心中油然而生。尽管他不确定日本人的行动目的何在,但推测出来或许与日后皇姑屯事件异曲同工,又或者是黑龙会为了帮助孙中山一派的革命党东山再起,故意制作国内混乱的局面。总之这笔帐既然是日本人欠下的,自己肯定要从日本人头上算回来。

在先前的沉思之中,他还从这次爆炸案中看出一个极好的机会,不管这次广州爆炸案与革命党有没有直接关系,但北京的那一次已经有很严重的苗头。从历史上来看,孙中山一派的革命党人终归是有太多不可信之处。他现在身为广东督军,昔日又坚定不移的站在革命阵营一边,弄不好日后孙中山真会跑到广东来指手画脚,到那时候或许就会演变成1922年陈炯明事件。他绝不会让这群人颠覆自己建立的势力,与其等到事情发展到那种地步,还不如直接利用现在这个契机,彻底跟革命党划清界限!

至于日本人,这个仇肯定要报,而且要十倍奉还。不过就目前而言,明刀明枪跟日本人斗肯定是不理智,所以只能背地里使坏。总得来说,这件事务必要从长计议,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在德日青岛战争时让日本人尝到恶果。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个时候就先让革命党来背着个黑锅,反正革命党跟日本人来往那么密切,也算是打击日本在中国的代理人。

过了两天,邓铿和岑春渲再次来到吴绍霆的病房。

邓铿带来了一份刚刚从北京发来的电报,署名是总统府通讯室,由大总统袁世凯亲自拟文发出。吴绍霆接过电报草略的看了一遍,原来是袁世凯的慰问信,不过在信文中有几处十分明显的字眼,无论是明着还是暗着,语气都好像是在代替吴绍霆强烈谴责乱党。

吴绍霆看完了这份电报,几乎没有多想立刻就猜出了袁世凯此举的意图,无非是想借着两次遇刺案大做文章,争取让自己与革命党闹翻。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就算他跟革命党闹不出什么天翻地覆的局面,但对袁世凯来说最起码能利用广东势力来牵制革命党,百利而无一害。

这时,邓铿问道:“大人,您怎么看?”

吴绍霆觉得这不是一件坏事,正好自己也有心思把声势闹大,跟革命党一刀两断。他淡然的说道:“就让大总统推波助澜,我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去报仇。”

邓铿十分苦闷,叹了一口气说道:“大人,外面还有消息,大总统似乎按兵不动,不打算北上平复外蒙古了。”

吴绍霆立刻觉察到不太妙的信号,他抬头盯着邓铿,追问道:“这消息可靠吗?”

邓铿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说道:“只是道听途说罢了,北京还没有任何官方消息公布。不过按照陆军部的计划,上个月月底到这个月月初应该是发兵的日程,可是北方至今没有任何动静,连报纸都没有再跟进报道了。”

吴绍霆冷笑道:“这种事,还指望北洋政府做回应?看来袁世凯是打算一心一意来关注我们南方的动态了。”

邓铿问道:“那我们该怎么应对。”G!~!

第256章 ,贺州大捷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224章 ,共和国成立第132章 ,一鸣惊人第266章 ,两面的重伤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997章 ,裂痕渐起第860章 ,新的军备方向第267章 ,粤桂战争第610章 ,泸州第一战第748章 ,迁都之前第814章 ,烟台惨案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1020章 ,列车炮第209章 ,狙击士官学校第439章 ,见面第31章 ,一些水果第967章 ,师部行动第338章 ,前线督师第160章 ,同志们,革命!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98章 ,旧部后哨第201章 ,授勋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342章 ,何应钦执行任务第646章 ,大选之前第383章 ,吴绍霆的条件第828章 ,扬眉吐气第475章 ,生产线第978章 ,协约国决议第461章 ,夜闯第408章 ,虚情假意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80章 ,一介武夫第534章 ,潜入福州第267章 ,粤桂战争第665章 ,事未息第8章 ,初到后哨第517章 ,德国对华政策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842章 ,会议第1134章 ,另一个理由第132章 ,一鸣惊人第378章 ,让香港成为臭港第256章 ,贺州大捷第371章 ,进步党的算盘第92章 ,大校场上第994章 ,对话“毒气弹”第189章 ,铁血进攻政策第439章 ,见面第725章 ,蒋百里一谈第416章 ,交心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300章 ,布局第824章 ,中德夜谈第14章 ,气势服人第278章 ,商队第480章 ,旧事重提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656章 ,夜谈第1章 ,归国途中第635章 ,临时广州第1112章 ,和谈前提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816章 ,没有俘虏第1183章 ,部署反击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32章 ,遭遇劫案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598章 ,突发事件第610章 ,泸州第一战第132章 ,一鸣惊人第78章 ,拜访恩师第465章 ,清理第478章 ,轿车第1114章 ,预言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490章 ,推心第361章 ,进步党的出现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3章 ,码头别见第513章 ,参谋会议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995章 ,见义勇为白崇禧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419章 ,遇刺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1210章 ,分裂第92章 ,大校场上第858章 ,预示第616章 ,突然之间第532章 ,拉拢和新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