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户籍制度

吴绍霆看了岑春渲一眼,他虽然知道岑春渲是旧官僚,可好在对方并不迂腐,而且一向有爱民护民的口碑,于是直接回答了道:“没错,以前制订的一系列扶助农民的政策几乎都没有实际效果。返还税款就连广州都没有完全施行,更别说其他县镇。索性不用再玩什么花样,直接减租好了。”

岑春渲微微叹了一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霆帅体惜民情,这是我广东人民的福气。关于减租的事情,如果能处理的小心妥当,我是一百个心赞同。不过有一件事老头子在这里不得不先知先觉的提醒霆帅注意。”

吴绍霆不动声色的问道:“你说说看。”

岑春渲调整了一下语气,说道:“最近粤北五县和梧州都传来消息,从正月初十到正月十五这短短五天时间里,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四省发现不少人口迁入广东的情况。据估测差不多有一千多人。这个情况是昨天晚上民政部做统计时最新发现的情况。有记录的是一千多人,只怕还有许多没有记录的。”

吴绍霆顿时明白了岑春渲的意思,虽然他认为人口流入广东省不是坏事,人力资源的充足保证广东基础实力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加预备丁员保证军队的补充。当然,有好就有坏,现在看来只有几千人,以广东目前大发展的阶段完全可以容下这些外来人力。可是一旦自己宣布减轻广东省地租,这个利好消息肯定会引来更多外省农民涌入广东,到时候可不是几千人的事情,弄不好会形成一股无法控制的浪潮。

“云公,你是如何认为?”他知道岑春渲既然有这个先见之明,十之**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在这方面他宁可多听听岑春渲的建议。

“人口之事必然不可草率滥行,一定要最好先见之明把控。就目前广东的情况来看,去年经过长达一年的战争,人口损失不小,战事结束后又是一轮扩兵,接着又恰恰赶上广东发展时期,工业、工业、商业都需要更多的人手,如今所以引进外省人力不失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要的是我们需要的人才,不是什么人跑到广东都能谋事,我们广东军政府更不是慈善机关,管不了那么多穷苦之人。”岑春渲振振有词的说道。

“照这么说,云公你的意思是要加强户籍制度管理了?”吴绍霆问道。

“加强户籍管理是一个好办法,但不是彻底的办法,毕竟黑户和欺诈造假的情况屡见不鲜,到时候还会演变成为专门为外省人办理假户籍的现象,着实不明智。归根结底,我们不能把控的太死,要给外省人留下一个合法的路径,鼓励外省人通过合法路径来粤谋生。”

“云公说的对。”

“这是把控的一面,另外则是安置的一面。大批人口涌入广东,如果不能妥善的安置,非但不能带来人力资源的优势,反而还会酿成祸患。外省人来粤无非是为了谋生,求一份安稳的工作和更实惠的政策环境。尤其在霆帅你减轻地租之后,农民肯定会成为流入广东的主要人群,广东需要土地分配给这些农民耕种,不然农民就变成了流民。”岑春渲进一步说道。

“广州首义之后,我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丈量土地,可是又担心触及到地主阶级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到如今丈量土地、重新划分土地分配依然是悬而未决的事情。唉!”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土地改革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只要改革的口号打出去,必然会掀起一番轩然大波。太平天国用这个口号诓了一大批农民造反,共.产党更是用这个口号诓了整个天下,倒头实施起来却是百般困难。因此,他也不敢轻易拿土地改革来尝试,这可是不成功则成仁的双刃剑!

岑春渲听了吴绍霆的叹息,呵呵的笑了一阵,说道:“霆帅,何必要拿地主的土地来丈量?岂不闻粤军开荒屯田的土地从哪里来?广东一省土地多不胜数,只不过有的在崇山峻岭,有的在荒郊野外,没有经过开垦罢了。把这些野地分配出去,军政府再给予一些扶助,让农民们去开垦,早晚荒地变田地。老百姓兢兢业业忙自己的工作,不仅不会成为社会负担了,还为广东带来效益,更不会得罪那些地主们,真正是三全其美。”

吴绍霆深深的点了点头,叹道:“好主意。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之后,他立刻让民政部部员们做好记录,从今日开始广东省所有无主之地都收归军政府所有。正好军屯运动开展时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准备,早先地主阶级整理了自家的地产名录,避免现在再冒认和霸占无主土地。为了保险起见,但凡遇到有冒认和霸占无主之地者,一律没收所有地产,严惩不贷。

军政府在月底之前组建新部门——土地资源部。政府所有的土地交给土地资源部管理,除了部分土地做为预留地之外,其余土地全部做为出租地。虽然这样一来政府成了最大的地主,不过吴绍霆却没有打算利用大地主的身份来坑老百姓,相反利用政府土地来推广政府政策,促进全省进行减租。

土地资源部部长暂时空缺,由岑春渲这个最高顾问来负责临时的领导。

吴绍霆之所以空缺这个部长,是不希望那些资产阶级出身的贵族来负责,否则迟早还会沦为鱼肉百姓的黑手。等到时机成熟,他会再任命一个合适的人来掌管。

土地资源部成立之后,尽快对全省土地进行勘测和丈量,并且对土地进行评级划分。

之后民政部协调各县城的人口登记办公室,制订详细的户籍管理制度,一边控制外来人流,一边对已经加入广东省户籍的老百姓进行更新户籍。

从1913年2月25开始,新的户籍制度正是施行,之后限期一个月的时间补办和更新户籍,一个月之后没有补办和更新户籍的人口,一律视为外省人口,不得享受本省政策。同时新户籍制度规定和规范了申请办法,一共分为三类。

第一类为资产申请,但凡有十五万以上身家的申请者,将十五万存入广东联合银行长达三个月,即可申请加入广东户籍。

第二类为技术申请,任何身怀特种和先进技术的人才,得到广东军政府民政部鉴定认可之后,可立刻获得广东户籍。

第三类为工作申请,针对外来人口在广东定居和工作两年以上,可到县政府申请获得广东户籍。

配合第三类外来人口的安置措施,所有来到广东却没有工作的外省人,可到县政府申请政府用地开垦。申请通过者按照家庭人口分得一块荒地,并且由县政府配发农具、种子和生活补贴。前两年为免税免租开垦,从第三年开始征收十分之二比率的农税,第四年开始征收十分之二的地租。

军政府担保开垦之地可交给农户耕种十二年以上,十二年以后军政府方才有权收回土地,未达到十二年而收回土地需补发一定数量的安置费。

除此之外,政府用地必须按照各县政府的规定进行经营,不得用作他用。这么做的目的防止土地盗用,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宏观手段分配社会资源,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政府用地的地租和农税加起的比率占四成,看起来比汉唐时期的“十一税”要重的多,可是十一税仅仅是税,若是在算上苛捐和杂费,农民负担往往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民国成立之后,各地农田税费不一,但大部分还是沿用前清的税费,再算上各家地主的租子,一年到头农民仍然所剩无几,总比率很多时候都在百分之六十以上,有的地区甚至高达百分之八十(民国三十六年闽清税记)。

广东除了在战争时期征用过民粮,但和平时期除了农税之外再无其他杂费,农民所要负担的只有地租和农税两种。而四成的农税和租子几乎可说是现在中国最低的负担了。

第1036章 ,南亚战区司令部第880章 ,巩固第895章 ,山县有朋第12章 ,小恩小惠第936章 ,用意第1175章 ,沙俄两大政权格局第1195章 ,生意问题第427章 ,整编全军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869章 ,与唐绍仪一谈第241章 ,应接不暇第434章 ,清数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队第1089章 ,僵局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765章 ,见曹锟第715章 ,共同敌人第1121章 ,亚洲国际银行第1173章 ,上海阴谋第1172章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第3章 ,码头别见第994章 ,对话“毒气弹”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214章 ,厚此薄彼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183章 ,当仁不让第694章 ,长江战略第416章 ,交心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784章 ,正式宣布第628章 ,开春之四川第743章 ,双方心思第321章 ,兵工厂的困难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第920章 ,处理第784章 ,正式宣布第728章 ,湘赣鄂战线第253章 ,战贺州第607章 ,滇军风波第724章 ,梧州火车站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311章 ,南征军战败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408章 ,虚情假意第1215章 ,赴俄谈判第943章 ,针对朝鲜第918章 ,复活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637章 ,长江长江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214章 ,扩大沙俄内部矛盾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553章 ,蔡锷与小凤仙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766章 ,济南一会第40章 ,擒李福林第125章 ,巧遇旧部第301章 ,小镇鏖战第920章 ,处理第227章 ,善后大借款第416章 ,交心第49章 ,翻译翻译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523章 ,松坡对百里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87章 ,北伐韶关第493章 ,袁世凯野望第901章 ,海防线计划背后第385章 ,捧杀第688章 ,火车站遇刺第318章 ,狙击战初露锋芒第725章 ,蒋百里一谈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访第193章 ,地动山摇的前兆第108章 ,阴谋阳谋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913章 ,前兆第306章 ,简约行为第87章 ,似有隐情第706章 ,大战前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123章 ,谋而后动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597章 ,谋而后动第178章 ,起义告捷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381章 ,萧耀南的公开信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38章 ,偷听内幕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1097章 ,惨案和绿魔第950章 ,战前会议第954章 ,火线点燃第588章 ,议定第993章 ,大行动之前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848章 ,局势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