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松坡对百里

南安县战事的僵局并没有持续多久,两天之后北岸的闽军被迫撤离。

粤军特别任务连一直活跃在敌人后方,在第一次接应作战失败之后,稍微撤退到西北方向的山林进行休整,紧接着又在当天晚上发动了第二轮突袭。这次何应钦下令兵分两路,一路潜行到闽军炮兵阵地,尽可能的破坏大炮和捣毁弹药储备,另外一路更为大胆,换上闽军军服直接杀向闽军司令部。

闽军司令部早先遭到炸弹袭击,炸毁的地方还来得及修复,紧接着又让粤军突入。连续两次折腾,彻底失去了指挥能力。

再加上炮兵阵地的损失,南安县北岸的防御能力大打折扣,第九团不得不上报洛江前敌司令部,请求援军。

洛江前敌司令部由第一师兼任,经过参谋处认真分析,南安县是守不住了。谁也不曾料到粤军还有这样一支神秘莫测、能力超凡的部队,竟然能神不知鬼不觉潜入大后方进行破坏,而闽军士兵无一人能奈何。

参谋处最后决定,与其让第九团的残部死守残局,还不如及时保留生力军,在泉州城区布置新的防线。反正南安县的失陷只能为粤军行军赢的便利,不会遭到福州舰队的炮击,但终归是要在泉州城区和城区东北的洛江县展开决战,到时候水陆并进,一定能重创粤军。

几个小时之后,洛江的命令传到南安县,命令第九团与剩余炮兵赶紧撤回。

南安县作战前后历经五天六夜的时间,粤军终于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九月七日,即南安作战结束的第二天,福州护军府和上海情报站同时接到北洋援军的最新消息。新编第八师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上海,与援闽沪军进行会合,曹锟刚刚落脚上海不久就忙着营造势在必行的气势,派吴佩孚带领一支先遣军官观察团马不停蹄的南下浙江,一边视察温州的司令部选址,一边分析福建战局的形式、搜集可用情报。

当这个消息传到广州,又转发到福州战区司令部,整个福建的气氛显得更加紧张。

不论是身在其内的人,抑或是身在其外的人,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推测福建将成为南北决战的主战场。但是真正有军事卓见的人却没有那么快下定论,岂不说自古以来没有南克北的先例,福建这个南方海省也绝没有一战论成败的战略价值。

就在这同一天,北京地安门东大街外一所别致的公寓楼里,蔡锷正饶有兴致的喝着午茶。这座公寓楼并不是他的寓所,而是隶属于陆海空大元帅府的别业,隔着一条街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铁狮子胡同,再往远一点去还能看到位于北海的国府大院墙。

在北京闲居这几年,蔡锷除了去八大胡同喝花酒之外,也少有其他娱乐活动,实在闲其无聊时就到铁狮子胡同这边走动,与一些军政界宿老碰碰面,斗耍蛐蛐,议论鸟语,生活颇有惬意自在的一面。当然,在这些社交活动之中,他会默默的记下每一个人的话,总能从这些不经意的话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消息。

不过今天只有他一个人坐在二楼靠窗的地方,懒洋洋的眯着眼睛,似是而非的欣赏着窗外的风景。

这时,楼下传来一阵轻快的皮靴踩踏声,蔡锷背对着楼梯处没有回头,不等来者站稳最后一格台阶,慢条斯理的先开口道:“百里,今天你可又来迟了。”

来者正是穿着一身规矩军装的蒋百里,他额头略有一些汗渍,北京的盛夏并不见得清爽。听了蔡锷抱怨的话,他脸上不带任何表情,径直来到蔡锷对面坐了下来,一边用拿在手里的电报夹扇风,一边叹息的说道:“我可不如松坡将军您清闲。每个月都要北京、天津、保定三头跑,能有几日安逸的下来?”

蔡锷的目光落在蒋百里手中的电报夹子上,他只有在面对蒋百里时才会省心许多,不必刻意的拐弯抹角,当即问了道:“南方又有新的消息?”

蒋百里把手里的电报夹子丢在了茶几上,好整以暇的说道:“陆军部前天的消息,如果浙江不出兵的话,就改派江西出兵。江苏的新编第八师行动最快,曹锟已经派吴佩孚带人先赶到温州坐镇,看来大总统真要在福建掀起大战了。”

蔡锷新手拿起电报,打开看了一眼,之后又合上丢回到茶几上,慢条斯理端起茶杯抿了一口,一句话都没有说。

蒋百里有些纳闷,他忙又说道:“将军,难道你对此没有一点看法?”

蔡锷笑着反问道:“你希望我有什么看法?”

蒋百里认真的说道:“福建战事一旦扩大,这可是关乎南北权威的大事。说不定就会成为我中华民国的大变局。”

蔡锷仍然笑着,叹了一口气后说道:“蒋百里啊蒋百里,亏你还是保定军校的校长、陆军士官学校的高材生!福建的战事确实有可能扩大,不过未必就是大变局的转折点。”

蒋百里面露不悦,冷声冷气的说道:“松坡将军,我知道你的看法跟外面那些人一样,认为福建不是南北决战的战略之地。可是松坡将军你有想过吗?去年广东战争,北洋军打得甚是狼狈,今年若在福建再吃了亏,我敢打赌,北洋政府的威信从此一蹶不振,广东军政府的气焰反而会后来居上。这一战,决的不是实力上的胜败,而是一个气势。”

蔡锷缓缓点了点头,轻易的说道:“百里,你说的固然没错,不过你有没有想过,不管是在福建还是在广东,又或者在湖南、江西什么地方,只要粤军跟北洋军再次正面交起手,其意义都能跟你说的一样。既然如此,大总统为什么非要选在福建这个偏远又缺乏地利人和的地方呢?”

蒋百里皱了皱眉头,坚持说道:“可是江苏、上海的情况摆在那里,江西李纯也是一个唯命是从的角色,只要陆军部下令,江西军肯定会响应。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

蔡锷轻笑道:“浙江、上海的动作只是表面现象,不管是曹锟还是杨善德,他们不过是奉命行事,如果想要真正看透一件事,目光应该放在发布命令的人身上。从四川熊克武到广西刘震寰,其实不难看出大总统又想故技重施,挑起地方军队的混战,以此消耗不听命于中央的军阀势力。不过这一次大总统一定还有另外的隐情,如果我猜的不错,就是去年广东战争让大总统心有余悸,不敢再轻易正面打压南方。”

蒋百里微微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他说道:“这是自然,正如我先前所说,一旦南北再次爆发大战,大总统打赢了则罢,要是输了那可就是万劫不复。无论换作是谁都会小心谨慎的做决定!”

蔡锷长叹一口气,缓缓的说道:“没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大总统这次针对南方的行动,从一开始就是在打算挑起南方内讧,未必会亲自介入其中。”

说到这里时,他的语言竟然有了几分怅然,仿佛对袁世凯有所惋惜,又有所失望。

蒋百里却没有蔡锷这番多愁善感,他赶紧追问道:“若真如松坡将军所言,那这次江苏、上海的动作,究竟是什么意思?”

蔡锷不动声色的说道:“如果大总统真要援助福建,最好的援军是江西和湖南,何必大老远的从南京调兵?就算要从南京、上海调兵,也应该从海路南下,而非长途跋涉的徒步行军。闽北的道路可不平坦,又没有铁路衔接后方,以北洋军的行军风格,只怕还没过南平福州已经完蛋了。”

蒋百里又道:“可是曹锟他.........”

蔡锷罢了罢手,打断道:“曹锟志不在武功军略,他追求的是权位!喜欢权位的人最擅长做表面功夫。更何况去年他在湖南不得意,今年自然要尽量争取几分颜面。”

蒋百里沉思了片刻,他把蔡锷的话总结在一起,立刻恍然过来,叹道:“这么说,大总统是故意利用援军来向福建施压,逼迫吴绍霆把战火向西边推去。”

蔡锷一脸不在乎的说道:“可以这么说吧。我们不一定只盯着北边的动作看,还要看看吴绍霆的反应,你看到广东有增兵福建的打算吗?这场乱子不会这么简单,也不会这么简短,一定会拖上很久。”他端起茶杯,先慢慢喝了一口,紧接着又一仰头把茶杯里的茶水一饮而尽,大大的舒了一口气。

蒋百里沉吟了片刻,继而又问道:“将军,你可有什么打算?”

蔡锷似乎没反应过来,不假思索的说道:“我还能有什么打算,继续过日子吧。”

不过刚刚说完这句话,他发现蒋百里正一脸严肃的盯着自己,顿时明白了过来。

他接着轻叹一口气,接着喃喃自语的又说道:“还能有什么打算呢?唉,大总统啊大总统,他若不颁这个新法该多好.........到底还是有野心,到底还是放不下.........”

蒋百里冷着脸问道:“将军,梁卓如先生都南下了,你也应该早做打算。现在的局势很微妙,牵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知道那吴绍霆能掀起多大的浪来。”

梁启超是蔡锷昔日的授业恩师,蔡锷一直在心里很敬这位有维新思想的恩师。这几年他一旦有机会,还会秘密的前往天津与梁启超会谈。对于恩师突然选择南下,他在心里还是有些许遗憾,不单单是为梁启超本人,也是为大总统袁世凯。

苦笑一阵,蔡锷唏嘘的说道:“说到这吴绍霆,着实是让我惊叹了一把,年纪轻轻竟有这样的能耐。自去年广东战争结束,广东军政府蒸蒸日上,埋头发展。相比之下这偌大的北洋集团却在原地踏步,甚至还有衰弱的迹象。此消彼长,鹿死谁手真不好说啊。”

蒋百里默然了一会儿,他心里同样有一种挣扎。与蔡锷一样,他原本寄予厚望于北洋政府,就算老一辈的北洋人庸碌**,只要自己坚持不懈,迟早会以新鲜血液来沉淀这个集团,为中国独立自强创造机会。可惜他预计过最坏的情况,却没预计到像现在这么坏的情况,大总统当真是走了一步自觉前途的绝棋。

“将军,听说你已经戒酒半年了。”他颇有深意的问道。

“这个消息你可知道的太迟了一些。知道为什么我戒酒吗?”蔡锷笑着反问道。

“听说是因为吴绍霆与将军私下谈过一些话,从那以后,没过多久将军就戒酒了。”蒋百里不疾不徐的说道,他的话看似是在闲聊,却已经一针见血的指出了一个秘密。

“哈哈,醉了那么久,也该醒了。”蔡锷豪迈的说道。

【谢谢各位大大的支持。希望能够得到各位读者大大的再次支持,让我重新回到榜上吧。腆颜再求红票和收藏。拜谢】

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666章 ,“善后”工作第588章 ,议定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战列舰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602章 ,在宜宾第258章 ,变中变第681章 ,围攻桂林第630章 ,局势之急第371章 ,进步党的算盘第305章 ,破袭战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934章 ,最后的外交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996章 ,从严办理第748章 ,迁都之前第137章 ,无奈阵亡第556章 ,北京行动第479章 ,劳斯莱斯引擎第370章 ,梁启超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第66章 ,承受下场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134章 ,南军北军第762章 ,徐州战事第612章 ,空袭之后第610章 ,泸州第一战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216章 ,一夜之间第213章 ,无理之下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204章 ,库银事件第477章 ,盛业重工第661章 ,前奏第301章 ,小镇鏖战第211章 ,裂痕第993章 ,大行动之前第325章 ,岑春渲效应第1177章 ,中华革命党和德国第1167章 ,文化发展第526章 ,飞机作战计划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781章 ,安抚人心第26章 ,协助进城第920章 ,处理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999章 ,高处不胜寒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872章 ,滨口的外交第258章 ,变中变第795章 ,夜袭第76章 ,散财人气第85章 ,起义会议第162章 ,不和谐第700章 ,杭州事变第451章 ,醒来第408章 ,虚情假意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1136章 ,大局已失第174章 ,战新滘军火库第633章 ,大选之前第500章 ,德国福克式飞机第4章 ,陆军衙门第890章 ,布置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588章 ,议定第904章 ,中国轿车工业第844章 ,庆元会议的争端第884章 ,闭幕第966章 ,大战在即第647章 ,卓如交心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504章 ,吴绍霆会见第756章 ,对话吴佩孚第914章 ,变第217章 ,谈不拢第241章 ,应接不暇第750章 ,日本福冈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91章 ,闹大事情第33章 ,天价赎金第99章 ,践行笼络第773章 ,吴绍霆强硬态度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167章 ,重伤第472章 ,大发展之前第1047章 ,二十五师第100章 ,总结大会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255章 ,狙击手显神威第637章 ,长江长江第520章 ,南安县苦战第746章 ,三个集团军准备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714章 ,轴心互制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336章 ,韶关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