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

就在与德国商定盟约的同时,梁启超已经在六天前启程离开广州,开始他的游说计划。

对于梁启超的出行,吴绍霆没有关心对方究竟是什么计划,却竭尽全力给足了全部所需。甚至在梁启超启程的当天,他还亲自来到码头为其送行。

与德国签署初步的盟约草案是一件重大的外交事件,还从来没有哪个列强会选择与地方政府签署平等军事同盟的先例,这对吴绍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鼓舞。如果此时梁启超能完成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的游说,那更是锦上添花大好事。

进入十二月,吴绍霆突然有一种觉悟,仿佛自己终于找到了与北洋政府决战的底气。这不是因为接受了德国的扶持计划,而是在国际上找到了一个强力同盟。尽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局是德国战败,国内遭受沉重的清洗,可从远东局势的新走向来看,显然历史已经走上了岔路,到底鹿死谁手尚无定论。

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德国仍然逃脱不了历史的命运,但这对吴绍霆的影响并不严重,甚至还能比预料之中获额外的利益。在一战结束之前,德国人的援助不会中止,哪怕有稍许的延误也可以接受,这笔援助对吴绍霆的发展极为重要,甚至足以影响与北洋政府决战。至于一战结束之后,德国陷入困境,而那个时候中国的局面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列强忙着在欧洲瓜分战利品,不会对昔日地方政府的态度做出深究,吴绍霆不仅可以趁欧洲清盘时轻易减免德国负债,还能利用之前盟约关系便捷的购买德国先进物资,奠定新的远东地位。

当然,他衷心的希望历史不会重蹈覆辙,自己与德国结盟自然不希望同盟国会失败。

相反若是德国一举成为战胜国,所带来的利益更是多不胜数,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德国援助,更能做为战胜代表取代日本在远东的强国地位。

这些虽然都是长远的话,摆在眼前的头等大事还是与北洋政府的对决。不过吴绍霆相信,与北洋对决的阶段很快就会过去,而之后更能决定中国在国际上的走向。

没过几天,与德国的盟约尚且处于保密状态,不过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的消息却不胫而走,一时间成为福建战争之后最为轰动的新闻焦点。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吴绍霆是不希望抵制新法的事件就此落幕,北方的袁世凯按兵不动,他索性反守为攻的进行进逼。

这个消息传出去,让吴绍霆感到不甚太好,因为共商大会还没有任何眉目,南方各省督军的态度为师不清楚,万一到最后没有人响应那自己反而会更尴尬。

自这天开始,他的注意力便放在梁启超身上,几乎每天都要与梁启超电报往来一次,了解对方游说的进展。

梁启超很有胆略,他先去了四川联络熊克武,之后转道去云南联络唐继尧。熊克武如今在四川的处境很不好,从成都驱逐出来之后,他几乎各方面都出现危机,财政养不起兵,将士军心涣散、士气不稳。他早已对北洋政府恨得牙痒痒,这次梁启超出现邀请参加共商大会,可谓是绝境中带来一丝希望,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有了熊克武第一个加盟,共商大会总算凝聚出来了雏形。

唐继尧是南方势力之中除了吴绍霆之外最有影响力的人,虽然云南军力还没有广西强悍,可唐继尧不像陆荣廷,对北洋派的亲昵表现的那么露骨,反而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中立作风。因此只要说服唐继尧加盟,贵州刘氏兄弟一定会接踵而至,这样算来督军大会就算**不离十了。

梁启超在抵达昆明时,唐继尧派遣专员热情的迎接,看上去十分欢迎共商大会的邀请。

但两人真正坐上对话桌时,后者的态度却显得十分尖锐,一直没有表露任何心意。

梁启超在昆明留住了七、八天时间,就连他自己都开始着急了,然而每天去劝说唐继尧时对方的仍然保持一股不温不火、慢条斯理的样子,好像根本没把共商大会放在心上。

事实上唐继尧沉寂了足足三年的时间,一直都在等待着爆发的机会。他心里有一条很清晰的底线,如果袁世凯重用了蔡锷,这表明北洋政府仍有可信之处,就算北洋政府不可信,上位之后的蔡锷也一定会顾全南方大局。只可惜事与愿违,蔡锷在北京几乎是半软禁的状态,别说上位,只怕连自身的自由都成问题。

唐继尧并不是不看好这次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相反他感觉的出来,袁世凯和吴绍霆势必将会掀起中国局势的全新变动,这对打破南方僵局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只是在等待最后确切的消息,也就是蔡锷对这次共商大会的看法。

早在梁启超还在四川会见熊克武时,唐继尧已经先一步发了一封密电到北京。而这几天之所以不表态,正是在等待蔡锷的回电。

十二月份的北京已经进入了冬季,天寒地冻,一片萧杀的景色。整个京城蒙上了一层淡泊的银装素裹,户外大街上的大老爷们都把双手插在袖筒子里面,鼻孔里喘出来的都是白茫茫的水蒸气。

越是到了这个时节,京城的茶馆、酒肆、青楼、歌场越是成为热门的地方。

家里有女人主持者家计,闲着也是闲着,只好出去溜达溜达。

八大胡同青云阁一大早的生意就很热闹,三三五五的老相识聚在一起,听着小曲,磕着瓜子,温着热茶。大厅里早已经坐满了,若没有特别熟络或者特别有底子的客人,根本没法上到包间去清静。

而像蔡锷这样身份地位显赫的大将军,如今已经不用在二楼包间了,出了大厅向左边的走廊,穿过一处小花园,这里另辟蹊径的有一处单独的小楼阁。

清晨时蔡锷就过到这里来小坐,他忌了酒腥,如今偏偏爱上了贡品大红袍,大把大把的银子都花在了购置茶叶上面。北洋里面的人物早就有了怨言,这蔡松坡一个月的开销足以给一个营的士兵开军饷了。

小凤仙一直伺候在旁,蔡锷原本并不知道小凤仙还精于茶艺。他曾经听人说过,小凤仙原本是王府里的格格,后面清朝没了这些满族的王公贵族一下子没落下来。要想昔日养尊处优的格格,怎么会有那么精湛的茶艺呢?

“说来奇怪,老早就想问你一件事,你这一手泡茶的功夫是新近才学的吗?”坐在铺上兽皮毛绒的靠椅上,蔡锷看着面前不远处正在聚精会神泡茶的小凤仙,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小凤仙举止优雅轻缓,有一种大将临于战场而不惊的气势。平日她见蔡锷时都会稍适打扮,不过因为今日蔡锷来的早,什么妆都没上,素颜清淡的脸颊别有一股真实的纯美。她长长的眼睫毛眨了眨,微微一笑,说道:“奴家虽是出生在北方,但后来随家人南下广东常住。广东与福建两省对喝茶情有独钟,奴家耳濡目染久了,自然也学得三五皮毛。”

蔡锷有些惊奇,说道:“原来你在广东生活过。那为什么又到京城了呢?”

小凤仙脸色微有色变,大大的眼睛里闪过了几丝幽怨,她叹了一口气,很难过的说道:“将军,昔日你不曾询问过奴家身世,还请将军现在也不要询问。沉痛的事情就好像是伤痕,原本已经结痂,何必还要去撕扯?”

蔡锷坐起身来,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忙说道:“是我疏忽了。就当我没过,你千万不要再伤心。”

小凤仙不再说话,眼角有些许晶莹的光泽。

就在这时,楼阁外传来了侍女的通报声:“将军,门外有一人找您,说是打大元帅府参议厅来的,您要见吗?不然,小的去打发走好了。”

蔡锷知道大元帅府参议厅是他与蒋百里书电往来的地方,参议厅里有几个人是蒋百里的同学,也有几人与自己相交甚密。既然那人能找到这里来,还说是急事,十之**是代为传递蒋百里从保定发来的电报。他立刻说道:“先请他进来吧。”

侍女退了下去,过了好一会儿门外才传来敲门声。

小凤仙亲自前去开了门,门外站着一位穿着便装的青年,从站姿就能一眼认出是行伍出身。青年先向小凤仙问了一声好,又询问蔡将军是否方便。

蔡锷已经走到了门口,看到来者的模样之后,马上说道:“陈武?什么事让你找到这里来了?”

陈武赶紧从怀里摸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材料纸,双手递到了蔡锷面前,说道:“将军,蒋校长特意从保定发来的加密电报,注明让我们第一时间交到您手上。”

蔡锷接过了电报,脸色已经陷入了深思,他了解蒋百里的性格,对方向来是处事稳重、遇事不惊,再没有什么事能让其感到迫在眉睫的了。可是今天不仅是用加密电报,而且还附带了特别嘱咐,可见事情真的严重到一定地步。

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003章 ,北京大动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谈第664章 ,怒火第1094章 ,沙俄反应第907章 ,东三省阴云第323章 ,援闽计划第58章 ,鸡毛令箭第248章 ,两广裂缝第20章 ,请客吃饭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191章 ,老狐狸第220章 ,岑春渲第35章 ,相互推卸第729章 ,宣武上将军府第70章 ,有机可第182章 ,以退为进第239章 ,推测第127章 ,香气袭人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668章 ,壮士暮年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势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56章 ,张家大少第112章 ,打击报复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694章 ,长江战略第172章 ,赵声的不满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632章 ,夹击第988章 ,换一种合作第1054章 ,吴绍霆的担忧第896章 ,日本计划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第333章 ,本性之举第946章 ,第三次会谈第695章 ,松坡将军一谈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1210章 ,分裂第169章 ,血战广仁路第418章 ,公开言论第975章 ,山地狼行动结束第261章 ,绞肉机第336章 ,韶关防线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170章 ,会师第842章 ,会议第65章 ,自讨苦吃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902章 ,航空战列舰第1187章 ,风险投资第357章 ,双喜临门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团军第13章 ,展开训练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第998章 ,风声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424章 ,在日本第291章 ,黄埔军官俱乐部成立第288章 ,在梧州第956章 ,血染鸭绿江第327章 ,袁世凯的压力第434章 ,清数第981章 ,北京缩影第233章 ,中国愤青第48章 ,血性之怒第753章 ,南京总统府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872章 ,滨口的外交第173章 ,拔除眼中钉第304章 ,蛇岭对峙第262章 ,高强度作战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522章 ,打下一半第819章 ,诱敌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718章 ,两头局势第162章 ,不和谐第117章 ,会莫擎宇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208章 ,张家晚宴第752章 ,中华革命党第779章 ,典型英国主义第492章 ,北方的动静第278章 ,商队第384章 ,善后第416章 ,交心第429章 ,全省振兴第824章 ,中德夜谈第37章 ,追击行动第931章 ,无限制火力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择第164章 ,广州之战第351章 ,委屈第404章 ,洪门第67章 ,整军训练第140章 ,被迫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