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北京行动

新书推荐:

蔡锷自从接到蒋百里转发的电报之后,一直在筹划南下之事。

只是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的消息越闹越凶,早已经在北洋内部引起不小的震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总统府对他的“管制”加强了不少。每当入夜之后不准轻易出门,就算在青云阁过夜也会有人盯梢。

蔡锷心里很清楚,南方的气势已经有十足的威胁,绝不能再让南方增长气焰。而他这几个月与南方的电报虽然经过加密,可北洋政府不能查出电报内容,最起码也能查出电报的来头,用基础的逻辑都能推测出自己的意图。

正因为如此,这几天让他感到很苦恼,自己竟然想不出合适的办法抽身,而唐继尧已经把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的时间告诉了自己。

或许他可以不必斤斤计较准时抵达广州,可一旦督军大会召开,自己有很多想法想要借助大会抒发出来却错失机会,同时在那之后北方的反应一定会更加严厉,再想走就是难上加难了。他试想过用东渡日本看病为借口,可是从去年开始自己一直在调理身子,早年积弱已久的病症竟有所好转,只怕这个借口不足以说动袁世凯,反而还会让袁世凯更加警觉。

这天夜里,蔡锷从青云阁出来,带着郁闷的心情准备返回寓所。

上了车,忽然闻到车内有一股卷烟味道,他心头的郁闷马上化作怒气爆发了出来,冲着驾驶座上呵斥道:“都过去一年多了,你不记得我戒了烟吗?谁借你的够胆在这里抽烟的!”

司机愣了愣,赶紧把手里的烟头丢出了车窗外,回过头连忙道歉:“将军息怒,将军息怒,小的.........小的一时给忘了,该死该死。”

蔡锷看了这司机一眼,发现对方竟不是下午送自己来青云阁的小李,忙问道:“你是何人,我的司机李文金呢?”他懊恼的更厉害,以为是总统府故意支开自己所有亲信,改派新面孔来监视自己。

那司机憨厚的笑了笑,解释道:“李哥儿的母亲下午突然进医院,所以到侍从处告了一天假,那边就派小的过来顶班。李哥儿有交代过将军您不爱烟味,这不,小的一时贪嘴竟忘记了,小的一定记住教训,绝不敢再有下一次。”

蔡锷冷冷的“哼”了一声,没好气的说道:“你还好意思说没有下一次?回去跟你的主子说,我只要原来的司机,别以为找个借口我就能被糊弄过去。”

司机赶紧说道:“将军这是哪里的话,小的今天真的是来顶班,上面说明儿个我就调回原职,李哥儿还是会回来帮将军开车的。将军千万不要多想。”

蔡锷也不知道对方说的是真是假,冷森森的吩咐了一句:“开车罢!”

司机发动了轿车,沿着胡同街道开了出去。

在胡同门口等候多时的另外一辆轿车也发动了起来,紧紧尾随在其后。

蔡锷只回头瞥了一眼,马上就认出这辆轿车是总统府派来监视自己的人,都跟了自己两个多月了,就算闭着眼睛单听车轮声音都能认出来。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心头又一次烦躁不堪起来,索性闭上了眼睛养神。

也不知道轿车行驶了多久,蔡锷觉得比平日返回的路程要远了不少,过了这么长的时间竟然还没有到寓所。他睁开了眼睛,侧目看了看窗外,好不容易看清楚外面的路况,突然发现早已经开过自己寓所的街道了。

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劲,连忙对司机喝问道:“你这是要开到哪里去?”

司机略略回过头看,对方先前憨厚胆小的模样一扫全无,换上一副精明冷酷的脸色。他简洁明了的吐出了两个字:“南边。”

蔡锷大吃一惊,又追问道:“你究竟是什么人?”一边问着,一边又扭转过头透过后车窗望去,竟发现总统府派来盯梢的那辆车已经不见了踪影。

司机淡然的一笑,说道:“将军放心吧,那些尾巴已经被我们使了障眼法,这会儿还以为您已经回寓所休息了。在南大胡同门口时我们的人挡住他们一会儿,之后到转弯路口特意安排了一辆跟您的座驾一模一样的车,连车牌号码、窗帘颜色都一样,里面坐着的人也经过了化妆,黑夜里很难分辨出来的。”

蔡锷倒吸了一口冷气,再次问道:“你们,到底是什么人!?”

司机没有回头,镇定的说道:“小人特奉吴巡阅使之命,来接蔡将军南下共商大事。今晚就走,天津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商船,是德国公使馆专门安排的大船,享有外交豁免权的那种,上了船就万无一失了。”

蔡锷听到“吴绍霆”的名字,一时恍惚不定,他万万没想到会是吴绍霆隔着十万八千里从南方派人来掩护自己,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担忧。他叹了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正所谓既来之则,自己也巴不得早点离开北京,唯一无奈的是自己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去,袁世凯会做何感想呢?

大总统.........唉!这是命啊!他暗暗的发出了一声感叹,脸上有一种难以掩饰的忧郁。

“你们吴荣武是如何知道我要南下的?”过了一会儿,蔡锷向司机问了道,他的语气很沉缓,仿佛是遇事不惊,又仿佛是疲惫无力。

“将军,等到了南边您自然会清楚的。今晚还要连夜赶路到天津去,您最好还是先歇息一会儿。”司机不动声色的说道。

蔡锷索性不再多说什么,重新闭上了眼睛,然而脑海里却是一副波涛巨浪的景象,所有思绪就在这一瞬间爆发了出来。从大革命到北上,从袁世凯到国防理想,从对北洋政府失望再到今天的背弃离去,似乎这前半生发生了许许多多事情,遇到过许许多多的变数,可到头来竟如同睁眼闭眼之间短暂,又如同什么事都未曾改变!

轿车驶出城外,又换乘了马车继续赶往天津。马车是早已准备好的,这里又多了几个人陪护着蔡锷。蔡锷什么话都没说,听从着这些人安排行事。

直到凌晨时分终于来到天津码头,远远望去在国际港口停泊着一艘大型商船,上面悬挂着德意志帝国的国旗,码头上灯火通明,到处可见忙碌的人影,工人和水手们正在坐着起航之前的最后准备。

马车直接停在了港口外面,大门口有几个穿便装的人正守在哪里,旁边还有两名扛着步枪的德国士兵。看到马车过来时,这几个穿便装的人马上迎上前去。

蔡锷从马车里下来,等着两边交涉几句,然后这些人就簇拥着他向码头走了过去。

经过德国士兵时,为首的一人还用德语打了招呼,德国士兵看了一眼蔡锷,然后转身在前面带路。一直来到商船停泊的岸边,只见连接商船的塔桥上正走下来一个人影,借着商船上的背光灯火,竟然发现此人的左手小臂空荡荡的,似乎是一个独臂人。

“松坡将军,别来无恙,在下又与您见面了。”那人从塔桥上走了下来,蔡锷仔细一看,果然发现对方只有一只手臂,再仔细的一看,这独臂人十分眼熟,原来正是去年跟着吴绍霆一起出现在青云阁的护卫队长。

“一年不见,你变化可真大。”蔡锷一语双关的说道。

“呵呵,”王云满不在乎的抖了抖自己左边的空袖子,说道,“在下先自我解释,在下王云,东南沿海巡阅使署衙特勤处负责任,这次特奉吴将军之命前来迎候松坡将军。不知松坡将军一路上可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明示,在下一定好好教训这些小的。”

“有劳挂记了,不过是闲碎小事,不足挂齿。”蔡锷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那好,请松坡将军上船,商船上已经预留了上房。”王云闪过身,用唯一的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蔡锷叹了一口气,迈步走上了塔桥。就在经过塔桥中间时,他脚步突然迟疑了一下,回过头向北方望了过去,凌晨时分的天色依然漆黑一片,整个北方似乎看不到一点光明。他在心里发出了在北方的最后一声感叹:大总统,这天下终归不能由你来平定............

王云带着手下跟着走了上去,看见蔡锷脸色呆滞,他不禁问了道:“松坡将军,还有什么顾虑吗?哦,对了,船上还有一人正等着将军呢。”

蔡锷怔了怔,反问道:“什么人?”

王云神秘一笑:“您上了船之后就知道了。相信有此人陪同将军身边,将军此行断然再无任何牵挂的!”

蔡锷不再多问,一边寻思着究竟是什么人,一边加快步伐上了船。

来到甲板,这里等候了一名身穿德**官礼服的洋人。

王云上前介绍道:“这位是德国公使馆一等海军武官maximilian少校。少校先生,这位就是我中华民国最年轻的上将军、大名鼎鼎的蔡松坡阁下。”

maximilian少校对蔡锷露出一个笑容,很客气的伸出手握了握,用生疏的中文说道:“蔡将军的大名,早已久仰,见到你真的很高兴!”

蔡锷勉强的寒暄了几句。

王云对蔡锷的说道:“这次多亏了maximilian少校安排这艘商船,要不然将军此番南下可要多吃一些苦头,换乘好几样交通工具了。”

海军少校说道:“这艘船还有大约四十分钟的时间才会启程,不过你们请放心,这样你们上了这艘船,没有我们公使馆的允许,北洋政府是无权搜查的。餐厅在二楼,正在准备早餐,几位若有需要请随意。”

王云客气的说道:“太感谢少校阁下的热情。”

就在这时,靠近甲板的船舱大门忽然跑出了一个纤细的人影,向这边急切的询问了道:“将军已经到了吗?”

蔡锷听到这声音,心头一跳,立刻循着声音望了过去:“小凤仙?”

甲板那边的人影赶紧迎了过来:“将军?您可安好?”

蔡锷同样也迎了上去,紧紧的抓住了小凤仙的手,感叹的道:“我自然安好。你怎么会在这里,我记得昨天晚上才刚刚从青云阁出来,你怎么会比我先到?”

小凤仙带着幸福和感动,笑着说道:“昨日将军离开青云阁之后,他们马上就找到了奴家,说是将军您的部下,要来带奴家离开北京。虽然奴家很害怕也很怀疑,可直觉感到一定不会有错,所以就跟着他们出来了。昨晚赶上了一列深夜的火车,听他们说将军是乘马车到天津,所以要比将军快一些。”

蔡锷大大的松了一口气,感慨万千的说道:“原来是这样。”

德国少校看着这一幕,呵呵笑着对王云说道:“真是让人感动啊,相信这样的结局足以令人皆大欢喜了。”

王云点了点头说道:“希望如此。”

德国少校拍了拍王云的肩膀,轻松的说道:“这里就交给你们了,我先去舰桥那边跟船长谈一谈的话。回头见!”

德国少校离开之后,王云站在船舷边看着蔡锷和小凤仙,先前愉快的脸色渐渐消失,一种忧虑之色跃然纸上。

站在王云身后的一名手下察觉出了异样,上前一步问了道:“王大人,您的脸色怎么突然这么不好看,难道还有什么事没做完?”

王云叹了一口气,郁闷的摇了摇头,说道:“该做的都做完了,我现在担心的是到了广州该怎么办。这位小凤仙可是咱们吴将军的旧相识呀!”

手下们一时迷惑起来,不知道王云所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作者“闽南愚客”写的一部小说,最新。

热门推荐:

第1075章 ,东京事变第1191章 ,发布会之后第641章 ,致命捣毁第494章 ,南北密谋第828章 ,扬眉吐气第263章 ,在师部第698章 ,杭州轩波第698章 ,杭州轩波第197章 ,韶关善后第827章 ,白热化第396章 ,恢复和整顿第358章 ,对话萧耀南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应第726章 ,围追吴佩孚曹锟第142章 ,总参谋长第174章 ,战新滘军火库第753章 ,南京总统府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忧第520章 ,南安县苦战第114章 ,下山之后第463章 ,黄埔第四期第742章 ,最后的北洋第97章 ,陈芳提醒第542章 ,船政学堂和造船厂第151章 ,美国奸商第1007章 ,弥彰西北第283章 ,新年第24章 ,城门任务第657章 ,最后一战第22章 ,有事相求第805章 ,煎熬第262章 ,高强度作战第673章 ,梧州战火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530章 ,急流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250章 ,先发制人第789章 ,旅顺司令部第1184章 ,破坏行动第194章 ,龙济光使者第739章 ,日本的诱说第1201章 ,拜年第861章 ,事先的意向第25章 ,值班首日第117章 ,会莫擎宇第278章 ,激战白石界第974章 ,东亚经济复苏计划第110章 ,李琛变节第1130章 ,改变困局第1187章 ,风险投资第736章 ,冯国璋活动第286章 ,独裁手段第800章 ,新的布防第83章 ,状元商人第854章 ,四天的布置第996章 ,从严办理第446章 ,一场密谈第350章 ,张小雅犒军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1042章 ,罪证第653章 ,大言第1101章 ,东亚经济复苏工程第467章 ,唐绍仪出面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80章 ,一介武夫第34章 ,张直之忧第982章 ,肇事第384章 ,善后第108章 ,阴谋阳谋第816章 ,没有俘虏第763章 ,孙传芳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41章 ,援军到来第1011章 ,市场花园行动开幕第242章 ,上海戒严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911章 ,蔡锷的想法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舰队第278章 ,商队第217章 ,谈不拢第928章 ,不必再谈第16章 ,千总冲突第716章 ,杭州会战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1023章 ,援军出现第959章 ,断交第383章 ,吴绍霆的条件第992章 ,张孝准决心第1114章 ,预言第41章 ,援军到来第621章 ,收编第340章 ,大胆之举第488章 ,潜移默化第642章 ,刘厚脸之变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70章 ,会师第782章 ,国会大会第106章 ,阴谋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