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第二次会议

对于北洋的这次动态最担心的人还是熊克武,四川地理位置处于长江上游,两年前陈宦入川时已经调来两个北洋师,如今中央陆军再次压境长江,一旦南北发生冲突,四川势必会成为要冲之地。他之所以参加这次共商大会,就是为了寻找强力的后援,否则北军一动,自己在四川的根基必然会不保。

熊克武马上说道:“临时执政府可以慢慢商议,不过既然北洋已经提前有了动作,我们断然不可毫无准备。若是北洋军趁着我们共商大会协调期间突然发难,只怕不仅共商大会可能遭到破坏、失去意义,更有可能让咱们南方陷入被动。我提议,在临时执政府成立之前,我等可先组成统一的军事联合会议,统一规划南方军队,尽快做出反应!”

杨希闵点了点头,极为赞同的说道:“熊将军所言极是。南方不可群龙无首,尤其在应付北洋军事行动方面,更应该有密切的合作和统筹。再不能像以前那样一盘散沙了。”

他的地盘在广西西北地区,与湖南省接壤,论实力还不如熊克武,所以他的想法与熊克武完全一致,尽快发挥南方联合的优势才能更安心。

这时,唐继尧不疾不徐的说道:“成立军事联合会议,跟成立临时执政府又有何差别?还不如把精力直接放在执政府上面,争取尽快完善我们南方的联合核心。到时候由执政府统一调兵遣将,我等尽心尽力表示诚服,为促成南方公约以及对抗北洋尽出全力。”

熊克武接着又说道:“既如此,事不宜迟,索性我们尽快谈定临时执政府的方案。北洋军可是先发一步,我们已经慢了一步,如果北洋突然开战,咱们该如何以应对?”

坐在唐继尧旁边的刘显世转向梁启超,用一种迫切的口吻问道:“卓如先生,若是现在开始联络那些咱们南方的国会议员,最快需要多久时间方可落实?”

梁启超回答道:“半个月前我已经联系秉三先生,他正在北方积极筹划此事。上周接到他的电报,说是已经说服了十二位议员,择日即可南下。不过具体来说,只怕还需要一段时间,年关之内应该能召开南方国会。”

刘显世“啊”了一声,叹息的说道:“年关之内?这会不会有些太迟了?”

唐继尧也故作忧愁的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的说道:“如果没有国会的声音,我们南方临时执政府那就是一副空躯壳,无论是在北洋眼里还是在老百姓眼里,咱们都不过是一个非法的、反动的组织。这在名份上可是毫无优势的。“

刘显世与唐继尧一唱一和,已经把他们的意思表露的很明白,云南和贵州仗着有四川顶在前面,对这件事一点都不着急。而唐继尧一直在强调直接成立临时执政府,并以临时执政府来统筹南方全军,同样是在影射着他对临时执政府的重视。这种重视可以一分为二来看待,要么是重视执政府首席的位置,要么是重视坐执政府首席位置的人是谁!

熊克武立刻有几分气恼,这唐继尧、刘显世摆明就是不在乎。他对滇军、黔军早有不满,之前大革命前后的那段时间,滇军、黔军倒是派兵入川援助革命,可是到后来这些部队霸占四川地盘不肯退让,反倒演变成地方军阀势力,在四川境内巧取豪夺,干了不少坏事。尤其是在去年袁世凯颁布新法之后,面对陈宦、刘存厚的突袭,这些昔日的“友军”竟然不闻不问,简直让他看透了这些人的本质。

“好,好,好的很!照你们这么说,就是对北洋的调兵不闻不问,任由北洋气焰高涨。咱们南方本来就是一盘散沙,这次共商大会的目的正是撮合这盘散沙。现在可好,你们一个个心思打着自己的算盘,全然不顾大局利益,那这共商大会还有什么意义?趁早散了各自未战,或投降或屈服,继续让北洋做大好了。”他重重的“哼”了一声,一时忍耐不住内心的怒火,一口气的全部发泄了出来。

杨希闵本来还想附和熊克武,只不过熊克武这时的话太尖锐,自己不敢轻易表态。

倒是另外一边的刘震寰毫无顾忌的说了道:“不是我斗胆,熊将军这番话简直就是一针见血。若是大家之前没有决心跟北洋对抗,何必还要答应参加这次大会?弄得现在里外不是人,谈又谈不拢,说又说不下去,到头来还是一盘散沙,尽惹得外人笑话。”

刘显世连忙用一副和气的态度解释道:“两位,话可不是这么说的。咱们若不是下了决心,今天又怎么会坐在一起呢?北洋那边也是突然来了动作,这让咱们也是始料未及。临时执政府尚且还未成立,大家各有意见那是情理之中。何必如此大动肝火?开会嘛,就是讨论矛盾、解决矛盾,要是意见都一致,那还开什么会呀!是不是?”

熊克武深吸了一口气,他看了一眼在场所有人,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显然是自己刚才那番话有些严重了。他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接着又说道:“那好,既然是开会,那我们就把问题摆出来好好讨论。大家现在都已经很清楚,成立临时执政府颇费周章,我熊克武虽是粗人,却也明白国会赋权的意义,同样认为临时执政府应该更神圣、更庄严。所以我才建议在临时执政府成立之前,先以军事联合会议为主要,统筹南方全军。”

杨希闵总算找到了机会,一边点着头一边说道:“正是这个道理啊。”

熊克武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统筹南方大军原本就是重中之重的事,就算临时执政府成立之后,这件事也必然是首要。咱们南方松散了这么多年,要想统一军事不容易,越早落定越好,一则省得日后再烦心,二则还能让外人看到我们南方这次的决心!”

听到这句话,就连梁启超都忍不住开口赞叹道:“熊将军此言甚是。这个提议未尝不是解决眼前危机的办法。”

唐继尧看到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倒向了熊克武,他自然不会硬着反其道而行之。默然寻思了片刻,他换上一副语重心长的口吻说道:“锦帆兄,你以为老弟我就这么刻板自私吗?我提议只成立临时执政府是有我的道理,断然不会拿个人私利在这个节骨眼上乱来。”

熊克武仍然没好气,哼声哼气的说道:“是吗?你倒是说说,你的道理是什么?”

唐继尧好整以暇的说道:“刚才老兄你自己也说过了,咱们南方一盘散沙的情况好多年,要想凑在一块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说在临时执政府之前成立军事联合会议,是不是也要先选举一个会议主席来指挥南方全军?”

熊克武不假思索的说道:“这是当然!要是没有一个领导人来指挥,倒头来各行各的,不还是一盘散沙吗?”

唐继尧说道:“没错。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大家试想,如今选举出来的军事联合会议主席,等到了临时执政府成立时再选首席,究竟是让军事联合主席继任执政府主席,还是抛开军事主席不算,另外再选?若是前者倒无妨,若是后者,那置于军事主席于何地步?万一期间出了差池,弄得两家不欢,我等寄予厚望的南方联合岂不是又成泡影?”

熊克武怔了怔,他倒是没料到还有这一层顾虑,当即他说道:“要是这么说,不如我们直接定下一个规定,如今推选出来的军事主席日后即为执政府主席。”

这次不等唐继尧说话,梁启超严肃的说道:“熊将军,这事可不能草率处置啊。执政府主席必须是众望所归,而且也要有国会公选得出,这么仓促的就盖棺定论,大有不合适。”

唐继尧点了点头,附和的说道:“卓如先生所说的,正是我要说的。咱们都是武夫出身,做事总只看一面。可现在关乎整个中华民国的前途命运,断然不可鲁莽。”

熊克武丧气的说道:“那你们说吧,现在如何是好?”

会场沉默了起来,所有人都似在低头沉思,可是久久无人想出对策。

就在这时,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吴绍霆,忽然向对面的朱成贵使了一个眼色。

朱成贵会意,转向同样一直没有说话的蔡锷,打破沉默的问道:“松坡将军,您对此可有什么建议?如今正是困境头上,还望松坡将军不吝赐教。”

所有人听了这番话,目光齐齐的落在了蔡锷身上。

唐继尧忙不迭的也请示了道:“将军,在这里就数您的名望最高,还是由将军来定夺吧。”

他这番话说得很托大,直接把蔡锷奉上了会场领袖的地位,甚至还推说由蔡锷来决定对策,这已经是在为蔡锷登上南方领袖造势了。

蔡锷本来是有话要说,不过听到老部下唐继尧这番话,顿时又有一些不自在起来,脑海中不禁联想起中午在阳台上与吴绍霆的对话。他知道唐继尧对自己的尊敬是发自内心,可是尊敬归尊敬,利益归利益,唐继尧要推自己当南方领袖,只不过是想利用自己来壮大云南的利益。他现在想得很清楚,不管是唐继尧推举还是吴绍霆推举,自己都只是一个傀儡罢了。

他在心中喃喃自语:与其当一个受人摆布的傀儡,还不如当一个带兵冲锋的小将,最起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也能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尽力!

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810章 ,齐山镇关键要素第318章 ,狙击战初露锋芒第516章 ,克厦门第232章 ,暴风雨第837章 ,舆论攻势第478章 ,轿车第220章 ,岑春渲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1217章 ,内况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718章 ,两头局势第302章 ,湖南团成立第914章 ,变第53章 ,义正严词第56章 ,张家大少第125章 ,巧遇旧部第801章 ,制空权第1145章 ,沙俄二月革命第864章 ,国民大会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1209章 ,北洋震动第1207章 ,美国刺客第897章 ,南访第932章 ,有武器就杀第1090章 ,扭转第216章 ,一夜之间第236章 ,请出山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348章 ,莫擎宇负伤第700章 ,杭州事变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598章 ,突发事件第511章 ,惊人一鸣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768章 ,威压之下第559章 ,迎接蔡锷第803章 ,大夜袭第1052章 ,新式轰炸机第1184章 ,破坏行动第1023章 ,援军出现第404章 ,洪门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608章 ,大战再临第516章 ,克厦门第840章 ,庆元会议的动作第1022章 ,游斗第882章 ,一天一百万第75章 ,以德服人第330章 ,中国东印度公司第705章 ,闽军之难第559章 ,迎接蔡锷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672章 ,五十惨案第351章 ,委屈第1008章 ,西北马家军第1008章 ,西北马家军第223章 ,一隅之见第665章 ,事未息第25章 ,值班首日第485章 ,扶助农业第1151章 ,殖民计划第499章 ,酝酿而爆发第942章 ,各派的主张第712章 ,黄埔事故第1065章 ,军容素质第144章 ,划分势力第480章 ,旧事重提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763章 ,孙传芳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115章 ,班师凯旋第8章 ,初到后哨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980章 ,夏季大雨第161章 ,西郊军营之战第265章 ,退下来的防线第1166章 ,签署和约第202章 ,华兴会背后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392章 ,岑春渲南归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6章 ,将军召见第766章 ,济南一会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196章 ,蔡乃煌的汇报第874章 ,日本的决心第318章 ,狙击战初露锋芒第826章 ,损伤第171章 ,占领将军府第205章 ,新技术诞生第198章 ,返回广州第867章 ,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