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督导海卫队

福州马尾军港,一艘从广州开来的军用运输船缓缓的停靠岸边。舷梯放下,陈炯明带着一众幕僚快步从船上走了下来,福建省府和第六师团前来迎接的数名专员快步迎了过来。

“师团司令部军务处少尉陈定坤向总参谋长敬礼。”

“省政府谘议局彭寿元奉省长之命特来迎接,陈大人舟马劳顿,一路辛苦了。”

陈炯明向军官回了军礼,又与彭寿元握了握手,他没有多说客套话,神色匆匆的说道:“余此番仓促接任战区总参谋,之前准备不足,日后还仰望诸位帮助。梧州军令紧张,余不敢多耽误,我等立刻前往省府。”

彭寿元点了点头,不敢怠慢的说道:“卑职等人若有效力之处,必当竭尽所能。陈大人这边请,专车已经准备好。”

陈炯明跟着众人一起向军港外面走去,同时又向陈定坤打听了目前第六师团的情况。

陈定坤一路走一路说,上了车之后还坐在陈炯明的旁边,尽量从简而又清晰的把第六师团的情况描述出来。

“许总司令早在上个月就开始把第六师团的重心向闽北转移,第一师、第二师都已经在南平、武夷山以及宁德一带严阵以待。第三师从厦漳泉调到福州,加固福州的防守,用以应对温州的威胁。”

“许司令现在人在哪里?福州吗?”陈炯明问道。

“大前天还在福州处理后勤事务,如今又返回南平去了。陈大人如果要尽快赶往师团司令部的话,最快明天一早就能安排好交通,乘坐快艇沿着闽江而上,大约四个钟头能到。”陈定坤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不急,我在福州还有一些军务要办,可能需要三五天的时间。如果师团司令部那边有什么要交代的,可以转发到福州这边。”陈炯明平静的说道。

“陈大人,您不打算去南平?”陈定坤有些诧异,“可是许司令说,上面的命令是要在七月上旬行动呀,今天可都月底了。”

“这你不用操心,上面的命令我也知道催的紧,我自有分寸。”陈炯明胸有成竹的说道。

“卑职明白了,卑职一定尽快转达陈大人的吩咐。”

“来之前我听说孙退庵辞去公职、隐居世外了?这是怎么回事?”陈炯明又问道。

李厚基入川之后,孙道仁被迫退居二线,之后吴绍霆发动的福建战争驱走李厚基,孙道仁原本仍留有虚职在福建军政府,一直还期盼着能与吴绍霆见上一面,谋一个更体面的身份。哪里知道南方事态多变,吴绍霆仓促处理完福建事务即又返回广东。

许崇智与孙道仁在之前“二次革命”的立场埋下矛盾,许崇智一直以来都怨恨孙道仁当时委屈求全,甚至还逼迫自己交出兵权。因此在福建战争结束之后,他掌握了福建军权,联合朱成贵不断排斥孙道仁。

最终孙道仁不堪重负,只得辞职离去,不过仍然隐居在福州城郊,心有东山再起之意。

陈定坤身为许崇智的部下,自然不敢多说许崇智的坏话,唯唯诺诺的说道:“孙大人年事已高,多有力不从心,因而告老颐养去了。”

陈炯明虽然不知道许崇智与孙道仁的矛盾,不过来之前还是听说了孙道仁不甘心没落,当下心中猜出几分状况。他说道:“这次需要孙老先生的一臂之力,你帮我安排一下,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一早我去拜访一下退庵先生。”

陈定坤有些唐突,不过还是连忙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

陈炯明马上又说道:“另外,昔日的福建海卫队可在编制?总官还是彭岳峰吗?”

不等陈定坤回答,坐在轿车副驾驶席上的彭寿元抢先回过头来说道:“彭岳峰正是家兄,他眼下正在海务局任职。”

陈炯明奇怪道:“海务局?彭岳峰一介军人怎么去了文职公所?”

陈定坤解释道:“陈大人有所不知,福建海卫队是旧营编制,部队松散、装备不全,许司令倒是没有多加干涉海卫队的军务,不过朱省长因为近年财政问题,已经将厦门、漳州、宁德三地的海卫队全部裁撤,只剩下福州三县的几个营。家兄之前确实是在海卫队任职,只因为海卫队裁撤的太厉害,不得不调任海务局。”

陈炯明缓缓的点了点头,沉思片刻,说道:“原来如此,无妨,其他事可以容后再议,但今天我就要跟彭岳峰见一见。”福建海卫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海军陆战编制,尽管大革命之后几乎停止发展海卫队,到如今又被裁撤的所剩无几,不过他现在要用的正是这硕果仅存的几个营。

轿车开到福州省府署衙,这里正是之前护军使署衙的大院,仅仅重新装点了一番,无非是换汤不换料。朱成贵派自己的亲信到门口迎接,陈炯明简单寒暄一番,直接进到署衙大厅,他甚至没有打算与朱成贵见上一面,马上安排自己的随员、幕僚找一处办公地,即刻投入公务之中。

朱成贵省心不少,索性不去叨扰陈炯明,只管安排晚上的接尘宴席,到那时候再见面叙礼也不迟。至于陈炯明所需要的办公物什,一应交给内务部承办,保证优先周全。

陈炯明花了几个钟头汇总战略情报局送来的情报,之后陈定坤请来了彭寿松,二人在会议室密谈了一番。他找彭寿松的唯一目的,正是要让彭寿松返回海卫队,将福州仅剩下的三个营重新整顿起来,暂编为一个团,五天之后即会派上用场。

“五天?这也太紧张了吧!”彭寿松有些惊讶,他与弟弟不同彭寿元,自己读书不甚多,性子多有鲁莽,说话的语气也是一股大大咧咧。

“事关重大,时间急促,五天已经是最大宽限。海卫队无论如何都是早年常备部队,况且这次作战不会太难,只不过是借助海卫队助长声势罢了。”陈炯明不疾不徐的说道。

“陈大人,您对海卫队必然有所不知,之前卑职执掌海卫队时,已是军容驰废、士气萎靡、人心涣散,再加上军政府的经费大多都花在陆军或者海军上面,谁人会在乎一支用来海上登陆的杂牌部队?朱大人裁撤漳州、厦门、宁德三地的海卫队之后,余下的三个福州营更是久无改善,官兵们大多只是混日子,甚至还有晕船怕水之人,这岂能让他们上船渡海?”彭寿松叹息不已的说道。

陈炯明倒真没有料到,号称海上作战的部队竟然还有旱鸭子?

“竟荒废到如此地步?”他追问道。

“否则在下也不会轻易舍弃军中之职,海卫队迟早是要裁撤殆尽的,已经再无前途可言。唉!”彭寿松无奈的摇了摇头。

陈炯明沉思了一会儿,最终决心的说道:“彭干事,不管海卫队是何境地,这次都要启用他们。这样吧,这五天的时间你也不必费心其他事,只管将那些浑水摸鱼的之徒剔除干净即可。到时候不管战事如何,他们只做岸头的牵制。”

彭寿松认真的问道:“陈大人,您真打算启用海卫队?自海卫队成立伊始,他们连内战都没参加过,更别说打出国门。早年谭云觐公成立海卫队,正是以为海卫队是进攻之军,指望海卫队能打出国疆、威震四海。只可惜国力不济,自家疆土都守不住,更别说打出国门了!”

陈炯明深有感触,海卫队未成气候恰恰反应了国家的羸弱。他加重语气说道:“海卫队迟早会有大展拳脚的时候。只要这次海卫队能争口气,我一定向国防部提交议案,重振海卫队的规模,奠定我中华民国的强势之风。”

彭寿松肃穆说道:“有陈大人这番话,彭某心已足。请陈大人放心,在下一定尽心尽力整顿好海卫队,绝不让陈大人失望!”

之后,陈炯明又向彭寿松交代了一些细节,不过并没有透露海卫队的作战计划,只让彭寿松先把海卫队整理妥当,稍后几日便会下达正式的作战指令。

刚刚送走彭寿松,天色渐晚,朱成贵派人来请陈炯明赴宴。

陈炯明正准备出门,忽然又接到通报,说侧门有一位恒荣贸易公司的业务代表求见。

他当然知道恒荣贸易公司的背景,马上派人请到了会议室。

来者是一个中年文士,瘦瘦高高,看上去一点城府都没有,只是一位在普通不过的教书先生。他向陈炯明客客气气的行了一礼,在其他人都退出会议室之后,这才开口自我介绍道:“敝人吴玉生,恒荣贸易公司会计处主任,也是福建省军务统计处负责人。”

陈炯明点了点头,军务统计处是南方各省省府专司军费账目的部门,不过该部门实际上没有太多正当公务,从去年开始渐渐转变为情报处的掩护部门。他直接问道:“戴先生那里有什么紧要消息?”

吴玉生说道:“中午时刚刚收到上海戴经理的电报,本已转达至南平师团司令部,然则许司令转晴陈大人定夺,特因此来叨扰拜访。”

陈炯明复问道:“是什么情况?”

吴玉生一边从公文包里取出文件,一边介绍道:“昨日晚上杭州收到线报,卢永祥与吴光新单独会面,拟定在七月七日发动兵变,迅速逼迫朱瑞下台。同时还计划暗杀吕公望。”

陈炯明脸色一变,正色道:“消息可靠?”

吴玉生颔首说道:“是情报人员亲耳听见,除此之外今天凌晨开始,陆军第九师、第十师分别有所动作,从各自驻地陆续开拔,向杭州聚拢。以及只要五天的时间就能占据杭州周边的县城。”

陈炯明又问道:“那吕公望是什么反应?”

吴玉生故意停顿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陈炯明,似乎是一种暗示,压低声音说道:“上面说,还是让吕公望蒙在鼓里为好。不过吕公望自然会察觉第九师和第十师的动作,到时候胜负就看谁的动作快。”

陈炯明心头恍然,吴玉生所说的“上面”自然不是指恒荣贸易公司,而是更上面的战略情报局。王长龄显然是做了深刻的分析,决定让卢永祥跟吕公望相互内斗。

吴玉生接着说道:“至于下一步的行动,全由陈大人吩咐。”

陈炯明知道这个时候该由自己运筹全局,这可是吴绍霆特意放权给自己,绝不能有任何闪失。他缓缓的点了点头,深沉的说道:“我明白了。从现在开始所有新情报都第一时间转给我。你先去吧。”

吴玉生放下了文件,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就这样告辞离去。

【彭寿松(1866~1918年),号岳峰,湖南长沙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福建保甲局总办,后因殴打事被布政使参劾革职。愤国事日非,参加反清的秘密会党“哥老会”。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加入同盟会。广州起义失败后,寿松利用湘军和“哥老会”的旧关系,建立军警特别同盟会,自任会长。寿松的反清活动引起当局的注意,福建布政使尚其亨故意将寿松推荐给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端方,寿松便到汉口任职,借此联络湘鄂革命力量。武昌起义前夕,寿松来闽。】

第615章 ,敌后动作第327章 ,袁世凯的压力第37章 ,追击行动第1172章 ,中国官僚资本主义第619章 ,下手第764章 ,春夜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854章 ,四天的布置第848章 ,唐绍仪与熊希龄第415章 ,一谈第326章 ,中国海军的梦想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365章 ,初见袁世凯第366章 ,威胁和反威胁第793章 ,日军的觉悟第1027章 ,在越南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1079章 ,南亚进展第703章 ,换督第1223章 ,历史使命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947章 ,援助计划第973章 ,投机计划第811章 ,情势急转第918章 ,复活第120章 ,闹剧之后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1055章 ,南亚殖民第430章 ,陈其美的心态第869章 ,与唐绍仪一谈第805章 ,煎熬第706章 ,大战前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617章 ,大伏击第1032章 ,最后的准备第506章 ,柳州沦陷第1223章 ,历史使命第60章 ,装模作样第305章 ,破袭战第826章 ,损伤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550章 ,浅尝即止第594章 ,段祺瑞之见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152章 ,流氓闹事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245章 ,徐树铮南下第1064章 ,中英双方第788章 ,年轻的空军将领第532章 ,拉拢和新生意第261章 ,绞肉机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272章 ,二团的决心第829章 ,穷途末路第827章 ,白热化第669章 ,阴谋阳谋第1199章 ,新年与春夜第1111章 ,意大利出兵第299章 ,退和攻第60章 ,装模作样第1198章 ,安抚第902章 ,航空战列舰第538章 ,整编协商会议第198章 ,返回广州第320章 ,三省危机第592章 ,大南方局面第1153章 ,南洋特别行省第1188章 ,美国参战第415章 ,一谈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520章 ,南安县苦战第809章 ,空袭开始第652章 ,鼓动民力第300章 ,布局第641章 ,致命捣毁第116章 ,将军家宴第1173章 ,上海阴谋第239章 ,推测第34章 ,张直之忧第1063章 ,高空轰炸第671章 ,陆荣廷野望第215章 ,开刀第388章 ,雷烈风行第104章 ,张人骏言第1030章 ,收网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766章 ,济南一会第1093章 ,专家顾问部第310章 ,打垮萧耀南第285章 ,粤桂战争结束第1047章 ,二十五师第729章 ,宣武上将军府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24章 ,城门任务第555章 ,梁启超返回第879章 ,元首制第184章 ,龙济光的计划第985章 ,统帅部成立第1023章 ,援军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