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案件进展

“如此甚好,我们也宽心了。”熊希龄缓缓的点了点头。

“那么,卓如先生,除此之外洋人们还说了什么?”吴绍霆换了一个正严肃的坐姿,一丝不苟的向梁启问道。

“是这样,英法俄三国之前以五国银行团身份与北洋政府签订善后大借款,一旦北洋政府垮台,这笔贷款显然无法收回来,所以英法俄三国同样很关心这个问题。毕竟这笔款项已经有三期交到中国手上,总不能把钱当作影。”梁启说道。

“善后大借款之前也是由清末朝廷借贷转嫁到北洋政府身上,所以这是有先例可循。当然,英法俄三国考虑到执政府的处境,愿意将之前的利息降低一半,同时仍然可以以海关盐税做抵押。”熊希龄用一种倚老卖老的口吻说道。

吴绍霆冷冷的瞥了一眼熊希龄,对方还当真把前后两件事当作一回事来看待,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真想不通对方一把岁数了却还把问题想的那么简单。他只能认为进步党人一个个心里想着当权都快走火入魔了,为了能早一天当权甚至可以舍去更多的底线。

“如果这笔贷款是用在国家建设、民生改善,哪怕是增加国防力量上面,我一句话都不会多说,连本带利我全部可以答应继续偿还。卓如先生,秉三先生,你们应该明白北洋政府借贷这笔款项的目的,袁世凯拿这笔钱是来对付咱们南方,是用来镇压人民、破坏共和事业、对付我们南方军队。”他语气由弱渐强,到最后竟有一种难以抑制的愤怒。

梁启、熊希龄二人有些措不及手,没想到吴绍霆的态度变化的如此之快。

“震之,你先冷静......”梁启打算说几句劝慰的话。 Wшw★ ttκā n★ Сo

“冷静?卓如先生,洋人这是在把我们当傻子呢说一句不好听的话,北洋现在还有什么值得洋人支持的地方?洋人就是看着咱们急着完成大统,所以才这般不顾道义的漫天要价,什么叫趁火打劫?这就叫趁火打劫”吴绍霆严厉的打断了梁启的话。

“常言道弱国无外交,如今洋人是捏准了我们的命脉所以才敢如此开口。震之,之前我们都说了不能义气用事,你怎么还是这么倔强?”熊希龄没好气的说道。

“倔强?义气用事?哼哼,要我们为敌人的债务埋单,除非我脑子秀逗了。说什么弱国无外交,那是因为以前我们中国不团结,军阀割据,恃兵内斗。我吴绍霆今天坐在大执政官这个位置上,就是要结束这混乱的局面,一统南北,恢复大中华的和平安定。只要我们中国人一致对外,我倒要看看谁还敢说我们是弱国”吴绍霆情绪激动的说道,说到不能控制之处还伸手重重的砸了一下桌案,把邓铿刚刚整理好的一摞文件又震翻了,邓铿只好跑过来再次重新整理。

熊希龄和梁启都被吴绍霆的气势震慑住,虽然他们知道吴绍霆是少年壮志,可是也难保对方不是年轻气盛,只顾着逞一时之强。关于五国银行团贷款的事情,他们曾做过设想,可以要求洋人把剩下的贷款继续拨给执政府,用以南北统一之后的国家建设,如此说来也不算是一件坏事。毕竟中国常年征战,南北言和意味着百废待兴,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金钱的投入,以战后中国的处境根本不可能负担那么多。

“震之,”熊希龄深深吸了一口气,严肃的说道,“这是关乎国际政治的大事,无论如何都要通过国会来决定,如果有什么闪失你岂能担负责任?”

“欧洲马上就要开战了,各国列强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放在亚洲。就算我不答应他们所有的要求,就算我不需要这些帝国主义的支持,我们执政府照样有生存的机会。说的再简单一些,一旦欧战爆,他们即便恼火我们,企图支持北洋政府死灰复燃,欧洲各国也根本拿不出一分钱来。只要南方大军继续北进,彻底消灭北洋政府,中国只剩下一个执政府,他们为了保全在华的原有利益反而还会来讨好我们。”吴绍霆毫不示弱的说道。

熊希龄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自己居然忘记了欧洲战争即将爆的情况,看来有必要重新盘算一下与洋人的筹码。

“总之一句话,他们要把北洋政府的债务转嫁到我们执政府头上,我是绝对不会答应。如果秉三先生一定要闹到国会去,我也奉陪到底。”吴绍霆态度坚硬的又说道。

熊希龄脸色很不好看,吴绍霆简直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不过此时此刻他不便作,毕竟吴绍霆说得有道理,在与洋人打交道的方面上自己并不在行,绝对不能拿国家的利益随随便便开玩笑。

梁启叹了一口气,与熊希龄交换了一下眼色,改变了态度说道:“震之,你的心意是好的,这一点我们都很钦佩。这样,我会尽快派人去上海和北京,无论如何尽快请唐少川、伍文爵出山,完善执政府的外交部门。由专业的外交人才来与洋人细谈,一定竭尽所能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就先这样。”

送走梁启、熊希龄之后,吴绍霆凝神沉思了起来,他越来越觉得这些文治派政客们不可靠,明明欧洲的局势对远东地区国家来说是一次独立自强的大好机会,可是这些人实在是缺乏敢作敢为的精神,一个个只想坐享其成。他甚至担心当自己宣布与德国结盟联手对付日本时,国会众多议员当中根本没有多少人敢站出来支持。

他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政府内部越是如此,自己就越要加强强权统治。尽管国家的命运不能单靠赌博的方式来决定,但也不能任由这些软弱的旧资产阶级政客们一味妥协。若真是如此,大中华的局势只会周而复始的被帝国主义践踏。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错过这次机会有可能将会是两代人的悲剧。

没过多久,吴绍霆回想到刚才梁启、熊希龄提到各国公使馆的代表似乎并没有太多日本方面的消息。他不禁皱起了眉头,相信日本就算觉德国与中国南方关系密切,可也不会那么容易察觉到中德盟约的事。更何况以日本目前在华的势力圈,真要察觉到中德结盟,只怕早就把这件事公诸于众,然后从各方面打压中德关系。

既然如此,那日本人究竟在打着什么算盘?英法俄三国都已经迫不及待的南下交涉,偏偏同属于远东国家的日本居然如此慎重。难道日本还寄希望在北洋政府身上?

他倒是希望日本相的智商只局限于此,从现在开始每一份在北洋政府的投资都是直接丢进水里,自己倒要看看日本这个弹丸小国有多少实力浪费在北洋身上

“对了,士元,上次黄埔军校的事情可有什么进展?”收敛了一下思绪,吴绍霆向还在给文件排序的邓铿问道。

“昨天上午倪司令有递过一份最新的报告,恒荣贸易公司已经在上海方面与朝鲜民族学生联合会取得联系,证实在黄埔军校受害的两名学员是朝鲜流亡革命者。”邓铿一边说着,一边从文件堆里找到那份报告,递给了吴绍霆。

吴绍霆打开报告沉着心思看了一遍,随后喃喃的说道:“金忠义、崔重根......”

邓铿说道:“死者是崔重根,目前金忠义在医院的情况还算稳定,特勤处和广州警察局加强了病房和医院附近的保护措施。”

吴绍霆继续看着报告,了解到这两个朝鲜籍学员之前在广州的活动,以及宪兵队法务团给出的分析推论,他表情严肃起来,说道:“他们以黄埔学员的身份通过广州花旗银行办事处购买军械?好大的胆子”

邓铿点了点头,说道:“关于这一点昨天下午广州已经打来电话,倪司令亲自去了花旗银行办事处了解情况,花旗银行给出相关记录证实了他们购买军械的情况。预付金都已经支付了,不过前后只有三十支步枪、二千子弹和五公斤工业炸药原材料。”

吴绍霆脸色很不好看,冷冷的说道:“有黄埔军校的名义购买私人军火,他把黄埔军校当做什么?是他们朝鲜人的后花园?岂有此理。”

(未完待续)

第613章 ,泸州和成都第203章 ,在北方第274章 ,失而复得第1116章 ,战场和会场第741章 ,泄密第264章 ,坚持下去第714章 ,轴心互制第619章 ,下手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693章 ,国防军计划第602章 ,在宜宾第747章 ,强硬对日外交第931章 ,无限制火力第1208章 ,冯国璋病危第643章第1186章 ,华盛顿计划第27章 ,交通意外第91章 ,闹大事情第536章 ,福州之变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543章 ,一代海军忠魂第1176章 ,调查第1096章 ,突遭变故第220章 ,岑春渲第173章 ,拔除眼中钉第401章 ,北上前第1033章 ,联合军团第1214章 ,扩大沙俄内部矛盾第1117章 ,对日军事限制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100章 ,总结大会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57章 ,张小雅言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1176章 ,调查第1083章 ,四月二十三日第919章 ,真相第665章 ,事未息第613章 ,泸州和成都第281章 ,伏击第1113章 ,台湾问题第430章 ,陈其美的心态第409章 ,初见蔡锷、蒋百里第508章 ,再逼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450章 ,婚礼上的爆炸第279章 ,沈鸿英的毒手第162章 ,不和谐第165章 ,城中旧军之防第47章 ,交通意外第62章 ,坚持到底第275章 ,陆荣廷的觉悟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847章 ,波澜渐起第636章 ,兵临城下第1044章 ,伏笔第943章 ,针对朝鲜第64章 ,昔日恩师第113章 ,拔出隐患第1031章 ,风卷残云第43章 ,见龙济光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679章 ,梧州事后第177章 ,强渡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789章 ,旅顺司令部第628章 ,开春之四川第487章 ,国民共进会成立第1131章 ,开辟新战场第916章 ,被俘第835章 ,向肥肉下手第115章 ,班师凯旋第287章 ,商界风波第732章 ,答应第695章 ,松坡将军一谈第86章 ,问题而来第858章 ,预示第1156章 ,七年发展计划第19章 ,孚琦警告第7章 ,上任哨官第513章 ,参谋会议第639章 ,第五师团之解第38章 ,偷听内幕第711章 ,共谋第812章 ,收网行动第473章 ,发展工业第827章 ,白热化第722章 ,大势已定第228章 ,广东联合银行第692章 ,大执政官第885章 ,韦汝聰南下第215章 ,开刀第189章 ,铁血进攻政策第972章 ,经济战略第1123章 ,增兵计划第564章 ,第一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