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兵变开始

苏家屯,北方第一集团军临时司令部。

吴绍霆召开的临时会议刚刚结束,国防部官员和集团军司令部官员陆续散场离去。他向一旁的一名护卫问了一下时间,护卫答复已经快八点钟了。

就在这时,吴佩孚收拾好会议的材料,来到吴绍霆面前说道:“元首,咱们北方第一集团军的营区到时候还要不要更改?”

吴绍霆思考了一下,随后说道:“如果营区安排合理的话索性就这么定下来了。当然,你是集团军总参谋长,到时候该怎么安排你们司令部自己拿主意就是,怎么科学怎么来嘛。”

吴佩孚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我先去准备了。”

吴绍霆应了一声,然后带着自己的几个幕僚助理来到司令部小楼的三楼,这里有一处临时的元首行营办公室。他吩咐幕僚把这里都收拾好,然后派人把张孝准叫过来。张孝准正好在二楼走廊上跟龙云说话,接到通知之后马上跑了上去。

“元首,什么吩咐?”张孝准敲了敲没有掩上的门。

“你现在去一趟城内,拜会一下赵总督,请他明天早上到苏家屯来一趟,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与他交谈一下。”吴绍霆一边亲自动手,把自己的一些办公用具一一摆在书桌上,一边没有回头的向站在门口的张孝准吩咐道。

“现在吗?”张孝准复问了道。

“没错,如果没什么特别的事情话,今晚你索性留在城里算了,明天一早再跟赵总督一起过来。”吴绍霆补充的交代道。

“是,我这就去。”张孝准点头应道,虽然心里有些疑惑,可还是没多问什么,立刻转身下楼准备去了。

就在张孝准从司令部上了一辆轿车穿过军营离开苏家屯时,发现三十五师营区附近正在频繁的调动士兵,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跑步前进,在营区内内外外穿梭着。他不禁感到奇怪,这都晚上八点钟的光景了,还有什么任务需要如此急促的调动?

“他们这是干什么呢?”他皱着眉头问道。

“可能是在换营房吧,下午的时候三十五师那边来汇报过,今晚刮东风刮的太厉害了,帐篷的方向没有扎对位置,所以现在急急忙忙的重新扎帐篷。”坐在副驾驶席上的一名随员回答道,他也只是听说的这个消息。

“这种低级错误都能犯?简直是胡闹。”张孝准冷冷的哼了一声。

“没办法,张大人您又不是不知道,三十五师以前军风就不好,现在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算是不错了。”随员摇着头叹了一口气说道。

就在张孝准的车经过几道哨卡刚要离开军营,迎面的公路上出现了另外一支车队,从车头灯的光亮来看少说有七、八辆轿车。张孝准没有看清楚这支车队的具体情况,不过双方从哨卡站擦肩而过时,他隐隐约约听见车队的领头车正在对哨兵说道:“张师长、冯师长、许师长有要事面见元首,麻烦去通知一声……”

张孝准感到奇怪,这么晚了张作霖他们怎么跑过来?不过他还没有来得及做出反应,自己乘坐的小轿车早已经开远了。他暗暗叹了一口气,索性不再多想什么。

此时,同样坐在轿车里面的张作霖表情很严峻,哪怕他经历过再多的风风雨雨,也不及今天这般严重,双手甚至都在不知不觉中捏紧了。与他同坐在一辆轿车里的还有许兰洲,必将他们二人关系密切,时常互为犄角,不比冯德麟那个不自量力的讨厌鬼明争暗斗的那么厉害。许兰洲的情绪也不见得多么自在,两只手每隔一会儿都要变幻一个动作,或交叉在一起,或用力抱拳,又或右手捏左手。

在车队通过第一道哨卡,开始继续前进后,许兰洲黑着脸色骂道:“孟老头早不闹肚子,晚不闹肚子,偏偏咱们出发的时候闹,这不是胡闹吗?”

他口中所说的“孟老头”正是吉林督军孟恩远,昨天他们几个东三省的头领还在一起聚过,孟恩远当时还好好的,还表示今天一定要大闹一场。没想到到了今天,原来是这老头子的肚子大闹了一场,害得整个行程差点都迟误了。

一旁的张作霖叹了一口气,婉转的说道:“树村公都已是临近花甲之年了,人老体衰,折腾不起这车马劳顿,再者有几分水土不服那也是很正常。许师长放心就是,这事误不了的,他人虽然没来,但他的副官还有那当卫队长的小舅子可都跟在咱们后面呢。”

孟恩远,字曙村,又作树村、树春,天津市南郊区西泥沽村人。前半生穷苦潦倒,靠卖鱼虾为生。1894年在马厂参入编练过定武军。1895年,袁世凯创立新军,三十九岁的孟恩远开始入伍,从此步步高升,至民国初年竟当上了吉林督军,惠威将军。他拥有今汉治区境孟瞿阝、大辛、福田三村及清河农场的大片土地,还在天津投资经营面粉、棉纱等工商企业。当时,可称得上天津东南有钱有势的第一家。

许兰洲冷冷“哼”了一声,他是习武之人,性子可没张作霖那么好,直接把话挑明了说道:“我还不知道孟老头这个人?这个卖渔货的贩子,早年就是靠捡了慈禧太后一枚凤钗才坐到了今天的位置,别说他没有什么能耐,哪怕连一点当兵的魄力都没有。说什么闹肚子,这明明就是临时胡诌的借口罢了,我也不怕把话说白了,孟老头到底还是畏手畏脚,让咱们几个上阵,他安安稳稳坐享其成。”

张作霖听说过孟恩远的发家事迹,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颇有几分蹊跷。

1896年,袁世凯在小站练兵轰动京城,慈禧太后闻知后想要炫耀一番。她以巡视为名先到了天津,后由袁世凯陪同到小站。袁世凯为了显功,命令新军全部在操场列队,让慈禧观阵和检阅。慈棱由太监搀扶,袁世凯尾随其后,绕场一周。

当时孟恩远仅是一骑兵营队官,作为护卫紧跟袁世凯后面。慈禧在京城深宫没见过这种阵式,不免左顾右盼,竞将一只镶着宝石的簪子从头上掉下来。太监在慈禧左右没看见,袁世凯诸大巨,看见了也不好意思去拣,在这种场合掉簪迷信说法不吉祥,拣了怕扫了慈禧的兴。不过就在众人尴尬之时,孟恩远走近簪子顺手拣了起来。

等到绕场完毕,慈禧要回房休息时,孟恩远三步并做二步跑上前去,双手捧簪跪在慈禧脚下。慈禧先是一愣,刚要发话,然而孟恩远却先声禀告道:“凤簪落地,重返佛山。”

慈禧爱听人们称她“老佛爷”,听了孟恩远这乖巧的话,不但没因掉簪败兴,反而越发高兴。等到孟恩远离开之后,慈禧问袁世凯:“刚才这捧簪子的是谁?”袁如实回答。慈禧又说:“如今新军连一个队官都如此精明,足见袁大人练兵有方了。”慈禧从天津返北京之前对袁世凯交代了一句:“那姓孟的可以做点大事。”袁世凯见孟恩远受到慈禧如此重看,又替自己赚了面子,回小站后马上提孟恩远为标统,不久又提为河南省南阳镇总兵、镇安左将军督理吉林军务。袁死后,孟左右逢源,先后被段祺瑞任命为将军府将军、将军府惠威上将军。然而,知其底细者,无不称其为“拾簪将军”。

张作霖微微叹了一口气,不得不说在他的内心深处,对孟恩远的看法也如同江湖传言一样,只是事到如今在谈论这些内容毫无意义,总之少一个孟恩远在场并无甚大碍。

“等这件事办成之后,我们再好好算这笔账好了。”他沉着的说道。

“肯定要算账。”许兰洲哼声哼气的说道。

第604章 ,升级第1125章 ,贸易中心制度第30章 ,小恶作剧第905章 ,第二代战斗机试飞第784章 ,正式宣布第85章 ,起义会议第687章 ,云南声势第644章 ,陈宦之决第800章 ,新的布防第909章 ,一场阴谋第1141章 ,欧战大局第588章 ,议定第1179章 ,台湾海军大学第25章 ,值班首日第207章 ,订购德械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785章 ,庆元会议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95章 ,调任营长第827章 ,白热化第380章 ,袁世凯的决定第352章 ,北洋军的痛楚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464章 ,新生力量第1108章 ,弗伦奇军团撤退第14章 ,气势服人第865章 ,直接摊牌第407章 ,会袁世凯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849章 ,采取行动第697章 ,国防之愿第7章 ,上任哨官第983章 ,纨绔子弟第728章 ,湘赣鄂战线第387章 ,韶关风波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72章 ,誓师大会第118章 ,排挤洋奴第735章 ,枭雄病逝第1069章 ,议和谈判第488章 ,潜移默化第276章 ,壮士断腕第1163章 ,软硬兼施第527章 ,安德烈暗示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721章 ,由内而外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449章 ,黄埔班的侄子第422章 ,压力之下第176章 ,广东水师的顽抗第1222章 ,尼古拉耶维奇的决心第782章 ,国会大会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第136章 ,故布疑阵第403章 ,陈炯明在檀香山第1076章 ,紧急行动第356章 ,碰巧第780章 ,逆流发生第1108章 ,继续推进第74章 ,展示效果第588章 ,议定第378章 ,让香港成为臭港第263章 ,在师部第474章 ,张家重工第302章 ,湖南团成立第713章 ,朝鲜学员第502章 ,法令引发的血案第1159章 ,沙俄首都沦陷第1045章 ,德里会议第498章 ,势变第794章 ,青岛要塞第57章 ,张小雅言第718章 ,两头局势第263章 ,在师部第938章 ,山县有朋的决定第24章 ,城门任务第979章 ,七月第826章 ,损伤第1204章 ,对俄军贸第451章 ,醒来第330章 ,中国东印度公司第135章 ,内部不和第45章 ,施恩人心第150章 ,黄埔洽谈第447章 ,南洋政经大学第890章 ,布置第11章 ,整顿军务第1158章 ,莫斯科来电第632章 ,夹击第145章 ,五月之后第147章 ,革命党归第285章 ,粤桂战争结束第532章 ,拉拢和新生意第541章 ,袁世凯之悟第21章 ,见革命党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109章 ,赵声暗害第767章 ,会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