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风云渐起

在介绍了兵力部署情况之后,蔡锷又详细说明了这次作战的主要方针,一切以“突击战”为主,就是要在日军还没有完全完成备战之前,一鼓作气将战线推入平壤以南。北方第一集团军兵分在三个集结点,只要任何一路人马能够突破日军防线,就能轻易破除日军在朝边境的整个布防措施。

说到这里时,不等会场的军官有所提问,蔡锷先一步做出了解释:“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日军目前只是处于一半防守状态,在他们的理想计划,是不希望把战线放在朝边境的,而是要想方设法将战场推移到国境内。因此,在前期的准备工作当,日军的阵地工程仅仅是为了应付突发事件,只要我们突入腹地,切断他们的交通线,前线的日军绝对没有任何优势跟我们进行对垒战。”

他说完,向一旁的张孝准点头示意了一下。

张孝准马上站起身来,走到另外一边早已准备好的投影机前,然后对侍从官吩咐道:“关上所有窗户,拉上窗帘。”

很快,房间的光线暗了下来,接着投影机开始工作,在之前大地图旁边的白色帷幕上投放出映像来。一边亲自摇动着投影机,张孝准一边说道:“现在诸位看到的,正是我们的特工以及协助我们的朝鲜地下工作者,冒着极大的危险潜入新义州北郊拍摄的日军军事工事。虽然距离有些遥远,但是不难看出,驻扎在新义州的日军第十师团没有任何混凝土防御工事,只有一些隐藏在鸭绿江南岸山林的土木防御工事,以及非常低浅的战壕阵地。”

看着帷幕上的黑白图片,在场的所有军官都是聚精会神的状态,现在公布的这些消息,都将决定他们在战场指挥作战的根据。

“不过即便如此,三十四师和三十七师作战仍然不能掉以轻心,毕竟丹东与新义州之间相隔着鸭绿江,在横渡鸭绿江时我们必然会遭到日军的压制性火力打击,到时候可能会承担一定程度的伤亡代价。”张孝准补充的说道。当他说到这里的时候,投影机正好播发到鸭绿江丹东江面的情况,从图片上来看,江面最近的距离大约有四百米左右,江水看上去不是很深,但对于携带武器的士兵来说仍然有很大的难度。

“届时,我们会采取浮桥的方式搭建十到二十条渡江通道,利用我们的重炮部队以及空军的掩护,同时发动大规模的强渡进攻。这将是一场坚固的奋战,三十四师和三十七师务必要顶住压在,在新义州制造一轮重大的攻势。”蔡锷接过张孝准的话说道。

“这么说,新义州的进攻只是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会场下方有一名司令官问道。

“准确的说,这次作战不存在任何吸引敌人的策略计划,当然,绝对是有必要分散敌人的火力,让日军感到朝边境的火线上存在着一股巨大的压力。无论是丹东战线,临江战线,又或者是延边战线,三路部队有任何一支部队能完成突击作战,成功深入朝鲜腹部,那么这支部队则会担任‘突出部’角色,我们的后勤和各种火力支援将会全力支援其发动突出部作战。借此,我们将大打出手,打一场突出部战役。”蔡锷有条不紊的说道。

吴绍霆早先就听过蔡锷提出“突出部战役”的战略计划,当时他还感到很诧异,历史上“突出部战役”是指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军事行动,又阿登战役,是盟军彻底击溃德军守备线的大规模阵地反击战。不过同样也有人将第一世界大战时期发生在法国的一次战役,也冠以“突出部”的名声,这就是著名的凡尔登绞肉机战役,由于当时德军已经将势力逼入法国首都巴黎,而凡尔登则位于战线的后方,就像是突出在德占区的一个部分,所以军事家称其为“突出部”。

很显然,这次在朝鲜境内针对日本人军事行动,更贴近于后者的意义。北方第一集团军兵分三路,任何一路若能抢先突破防线快速渗透到朝鲜境内,就成为一支深入敌境的突出部。利用突出部的快速、凶狠的战斗力,瓦解整个日本战略防线,这就是整个“突出部”战略思路的核心思想。

“除此之外,东三省第一路军将担任收复旅顺租界的任务。旅顺租界目前的日本驻军仅仅只有第五师团一部,上个月月底日本政府已经撤掉了驻南满铁路的支铁道卫队。包括我们预测日军在满洲的侨民在紧急情况下应召成为动员兵,算上这些的话,旅顺租界的总兵力也不过是三万。到时候我们可以从海陆空发动三栖作战,制造旅顺的大面积伤口,让其成为日军在整个大战场上的一个持续流血的伤口。”停顿了一会儿之后,蔡锷再次说道。

尽管之前讨论的由东三省第一路军进攻旅顺租界,让国防部和集团军司令部都有一些担心,毕竟一支地方性质的军队而且又是刚刚经过大刀阔斧的整编,很难以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日军师团作战。不过好在经过“双五协定”的外交手段,大大减轻了满洲日本驻军的战斗力,再加上四个月前的旅顺大轰炸硝烟未去,就算第一路军不能占据太大的优势,但只要能在战线上拖住敌人制造伤亡即可。

随后的会议,蔡锷、吴佩孚、张作霖等人都做了战前准备工作的汇报,并且对在场的每一位军官进行了详细的任务分配。整个会议没有进行多长时间,到四点钟时基本上已经结束,由于之前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齐全,哪怕现在就算没有司令部的分配任务,他们也都很清楚自己接下来该做什么。

在会议结束之前,军情局将目前搜集的军事情报交到各师部长官手里,同时叮嘱这些情报只能在师部司令部讨论。散会之后,各师部师长以及卫队司令官并没有急着离去,而是三三五五来到另外的小会议室,讨论了关于后天进攻的具体执行计划。与此同时,吴绍霆来到临时办公室,开始发布国家行政命令,包括外交代表团和驻德军官代表团的事宜。

吴绍霆要求外交代表团开始向日本增加压力,授意外交部直接撕破仅有的一层窗户纸,把话挑明了来说。他知道这么做很有可能会让日本人感到警觉,但战争毕竟需要一个出师借口,以日本拒绝履行“双五协定”,再加上之前阴谋行刺国家元首的恶劣事迹,足以重新点燃全国的仇日情绪。

在新的驻德军官代表团的人选上,吴绍霆与蔡锷、吴佩孚商议了一番,这次日战争并非是如同之前的青岛战争那样,而是关乎国本与民族未来的大决战。青岛战争时期可以派一些青年军官前往学习、临摹,可现在则需要一些老谋深算、有十足涉外经验的人来担当此任,力求能在开战初期就能说服德国进行第二次物资援助。

商议决定下来之后,吴绍霆任命自己的外务副官顾维钧担任军官团主任,李根源出任军官团军务联络官,国防部和集团军司令部都抽调了几名高级军官组成代表。命令就在当天晚上之前发布下去,要求军官团速度前往潍坊军事基地报道集合,然后直接开赴青岛德军司令部执行外务任务,将国即将对日宣战的消息和一些战略上的细节告知德方,在争取德国物资援助的同时,更要先行争取德国在海军上的支援作战。

第1195章 ,生意问题第911章 ,蔡锷的想法第1077章 ,朝鲜预警第649章 ,离间第800章 ,新的布防第838章 ,讨价还价第611章 ,首战告捷第629章 ,在重庆第81章 ,做小生意第824章 ,中德夜谈第680章 ,扫清广西第506章 ,柳州沦陷第951章 ,风云渐起第927章 ,紧急外交照会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303章 ,诱敌深入第544章 ,诚恳挽留第598章 ,突发事件第792章 ,小试牛刀第199章 ,二十三镇安置事宜第1061章 ,大势已去第33章 ,天价赎金第590章 ,多事之夜第138章 ,欲擒故纵第194章 ,龙济光使者第651章 ,撮合之言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1041章 ,激战惠山第550章 ,浅尝即止第908章 ,张作霖之决定第1210章 ,分裂第389章 ,南征军内变第808章 ,第二阶段作战第615章 ,敌后动作第504章 ,吴绍霆会见第391章 ,萧耀南之哀第452章 ,北洋的反应第844章 ,庆元会议的争端第523章 ,松坡对百里第778章 ,迎风而向第288章 ,在梧州第82章 ,不期而遇第392章 ,岑春渲南归第398章 ,求婚第827章 ,白热化第455章 ,爆发前的沉默第6章 ,将军召见第990章 ,三十八师第129章 ,检阅之前第339章 ,秘密会议第1158章 ,莫斯科来电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702章 ,黄兴在望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397章 ,海军送别第1019章 ,增兵计划第284章 ,沈鸿英末路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425章 ,返回广州第423章 ,另外一场谈判第60章 ,装模作样第967章 ,师部行动第25章 ,值班首日第822章 ,上海舰队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434章 ,清数第827章 ,白热化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045章 ,德里会议第816章 ,没有俘虏第710章 ,西线有战事第928章 ,不必再谈第941章 ,接见朝鲜人第318章 ,狙击战初露锋芒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400章 ,买卖还是交换?第929章 ,第一阶段制裁行动第109章 ,赵声暗害第434章 ,清数第526章 ,飞机作战计划第229章 ,粤汉铁路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006章 ,紧急会议第218章 ,全省一统第406章 ,进京第364章 ,徐树铮汇报第321章 ,兵工厂的困难第257章 ,广西战略第530章 ,急流第412章 ,进步党和解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848章 ,局势迫切第603章 ,宜宾冲突第298章 ,粤北开战第830章 ,最后一击第883章 ,青岛善后问题结束第706章 ,大战前第673章 ,梧州战火第893章 ,初次联系第414章 ,青云阁见蔡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