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1940年(上)

夏天到了,气温已很高,尤其是江南地区,这里气候是湿热,人们早已换上了夏装,男士们基本上是短袖衬衫,女士们则以裙装居多,遮阳帽是最流行的饰物,而且式样也是以欧美式样居多,这是跟欧美电影学的,自从1931年经济大萧条之后,电影倒是得到了大发展的机会,因为看电影这种消遣方式是最廉价的消遣方式,虽然中国电影已相当繁荣,但是欧美电影依旧受到青年人的追捧,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小,各国文化的相互渗透也越来越快,“美国牛仔”、“中国侠客”,这就是这个时代荧幕最受欢迎的形象。

这场让人身心疲惫的经济大萧条终于过去了,至少对于中国而言是过去了,得益于现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欧洲战争和日澳战争,中国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厂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量订单,工业生产不仅恢复到了萧条前的水平,而且还有所发展,虽然工资提高有限,但是至少失业率得到了有效控制,那些前往边疆的技术工人也开始陆续返回城市,现在的中国,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工业气氛,各行各业基本上都在恢复繁荣景象,这也使国民更加确信,中枢政府毅然选择在1939年秋天与英国缔结和平协定是非常明智的,中国不仅结束了那场光荣但是同时也相当惨烈的“亚洲解放之战”,而且也从战后的繁荣中得到了好处。

不仅欧洲的战争带来了直接的军事订货,而且亚洲市场也因为欧洲战争和日澳战争而被中国商品垄断,现在的亚洲各国,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工业品,小到日用百货,大到军舰飞机,到处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而且,这些工业品的价格由中国决定。

繁荣时代再次到来,国民们都在憧憬着未来的富裕生活,投资客也不失时机的向他们看中的行业进行大笔投资,他们是从经济恢复过程中得到最大利益的一群人,他们的消费能力不是普通国民可以比的,也正是这些富裕阶层成了“新消费运动”的主要动力,电视机、空调机、高速赛车、私人飞机,这些奢侈品基本上都被他们购买,并用于消遣,而为了服务于这个富裕阶层,不仅出现了新的公共消费方式,比如说电视台、赛车场,而且许多公共消费场所也开始注重“品位”,电影院开始安装空调设备,而各地的民用机场也专门为富人们的航空俱乐部开辟了专用飞行区,以及为他们提供休息之用的安装了空调设备的休息室。

现在,在上海南市航空港的休息室里,一群飞行员正在这里喝茶聊天,其中多数都是上海当地的金融家、银行家、企业家、经理人,多数都是业余飞行员,飞行是他们的消遣,而不是工作,这些人里头只有一人是职业飞行员,而且他也是中国国防军现役军人,他就是张宜武,空军中校,参加过那场“亚洲解放之战”,在战争期间是一名海航部队的俯冲轰炸机飞行员,战绩突出,战争结束之后,随同部队驻防长江口的崇明基地。

本来,张宜武中校身穿空军军装站在机场大厅里,这引起了那几名业余飞行员的注意,一番客套之后,双方就聊了起来,话一投机,众人便邀请张宜武去了贵宾休息室,在这里乘凉,继续聊天,从中英海上战争聊到军用飞机与民用飞机的异同,谈得相当投机,众人问起张宜武为什么出现在机场,张宜武说是到上海机场来接他的小舅子的,前段日子张宜武的小舅子去夏威夷旅行结婚,今天携夫人乘机回国,本来小舅子夫妇不需要谁来接的,但是张宜武岳父从北京拍来电报叫他去机场接人,没办法,张宜武只好向部队请假,赶了过来。

众人对中校的小舅子不感兴趣,不过既然张宜武提起了夏威夷,那么众人的话题再次得以延伸下去,从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谈到了最近日本与美国之间的龃龉。

日本进攻澳大利亚,那场战争持续的时间比中英战争要长,现在已经是1940年7月上旬,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的战争却仍未结束,虽然日本军队确实已经占领了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地区,并控制了塔斯马尼亚岛,但是,澳大利亚政府并没有像法国政府那样很快就屈服于敌人的军威,澳大利亚政府拒绝投降,并决定将首都迁往澳大利亚腹地,进行长期抗战,由于澳大利亚到处是草原、荒漠、高山,非常适合游击战,因此,一场南非英布战争式的游击战就在日本与澳大利亚之间展开了,澳大利亚人骑着战马,纵横驰骋,与日本侵略军进行周旋,日本政府速战速决的梦想破灭,被拖入了一场长期战争。

澳大利亚的游击队给日本占领军遭到了很大的威胁和损失,日军并不熟悉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无法在与澳大利亚农场主们的步枪对射中占到便宜,虽然日军拥有战略优势和装备优势,但是问题在于,只要来自美国工厂的步枪、子弹、地雷、手雷不停止源源不断的运往澳大利亚海岸,那么,澳大利亚游击队就不可能被剿灭,而骁勇的澳大利亚人也像他们的那些流放犯前辈一样,在战争中表现出了越来越凶悍的性情,像美国西部片里那样,澳大利亚游击队员非常喜欢收集日本军人的头皮作为战利品,而针对这一情况,日本占领军当局也开始在游击队活跃地区实行“三光”政策,这进一步升级了仇恨。

虽然日本海军拼命的封锁澳大利亚海岸,可是问题在于,澳大利亚本身就是一片孤悬于海洋之上的陆地,它的海岸线很长,虽然适合停泊大型船舶的港口不多,但是对于游击队的军火弹药的小规模走私而言,澳大利亚的海岸线到处都可以用来为小船提供避风港和登陆处。

美国的船只只需要航行到澳大利亚近海就可以停下了,然后,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澳大利亚游击队去做,澳大利亚的游击队战士们会驾驶小船甚至是橡皮艇前往公海,与美国运输船接头之后,就可以从船上卸下来自美国工厂的步枪和子弹,甚至还有反坦克炮和地雷,然后驾驶小船返回陆地,随便找处没有日军巡逻艇的海岸登陆,接着,若干天之后,那些崭新的美国武器就会出现在某支伏击日军征粮队的游击队战士手中,在这种走私行动中,美国潜艇和英国潜艇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对于这些悬挂美国国旗在公海从事军火弹药走私活动的美国船只,日本政府和军部都非常恼火,日本外交部门数次与美国方面进行交涉,但是都被美国政府避重就轻的化解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某些日本军舰的指挥官采取“私下里的过激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于是,自从第一艘运载美欲火的美国商船在澳大利亚西部海岸被一艘日本炮舰击沉之后,越来越多的美国船只在澳大利亚近海遭到日本军舰拦截和击沉,一些美国船员拒绝服从日军命令下船,也跟着商船一起沉没。

美国政府将这一行为称之为“海盗行为”,但是日本政府则坚持称这些“不幸事件”都是日本军舰指挥官在激怒之下的过激行为,与日本政府无关,日本愿意交还那些被日本海军俘虏的美国商船船员,无条件的。

但是美国政府拒绝直接出面接回这些美国船员,而是委托中立国政府出面将这些被日本舆论指责为“美国走私犯”的美国船员从日本接回,中国、兰芳、马来亚、缅甸等国一度接收了不少这样的美国船员,之后他们就回到了美国,并对美国新闻界添油加醋的叙述着他们在日本军部设在澳大利亚的集中营中所遭受的非人待遇,而且,他们也证实了英国记者所报道的关于日军中白人“***”的消息,在日军入侵澳大利亚之后,在战争期间以及对游击区的扫荡中,许多澳大利亚妇女被日军抓走,并被强迫为日军士兵和军官提供性、服务,这些白人妇女与来自日本和朝鲜半岛的***一样,都已成为日军的性、奴隶。

美国报纸的报道就像在美国社会扔了一颗重磅炸弹一样,引起轩然大*,虽然美国人一直对日本攻击澳大利亚感到不满,但是也仅仅只是不满而已,要想让美国青年扛起步枪走上对抗日本军队的战场,仅靠那些遭到日本空军轰炸的澳大利亚城市的废墟照片还远远不够,但是,当关于澳大利亚白人妇女被日本军队强掳为军激的消息被证实之后,美国舆论终于翻了天,叫嚣对日宣战的著名人物越来越多,就连美国参议院里也出现了“消灭日本猪”的言论。

面对来自国民的压力,美国政府终于走出了对日战略转向的决定性一步,在第一批被中立国转交的美国商船船员回到美国本土之后不久,美国政府正式决定,从1940年2月起,正式对日本实施所有工业原料的禁运,并将美日外交级别从大使级降为代办级。

虽然日本早已不再依赖来自美国的废钢铁制造航空炸弹,也不再依赖美国油田的石油为军舰提供动力,来自苏联的铁矿石和煤炭、来自东南亚的石油和橡胶早已开始供养日本的战争机器,日本已不必害怕来自美国的原料禁运,但是问题在于,美国政府的表态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它表明,美国很可能已经开始对日战争准备,一旦这个战争准备完成,剩下的就是一场真正的太平洋战争了,而日本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呢?这个关键似乎在中国那边。

虽然日本政府一直想劝说中国加入轴心国同盟,为它的太平洋扩张做背书,并警告那些能够威胁到日本扩张的国家,比如说美国,但是,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那个所谓的“中立原则”,拒绝加入任何军事同盟条约之中,虽然有舆论认为,“亚细亚解放阵线”应该就是一个军事同盟,但是问题在于,中国政府和“亚细亚解放阵线”一致否认这是一个军事同盟,而且事实上,自从中英战争结束之后,“亚细亚解放阵线”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目前,这个组织正在进行改组,以便将其变为一个亚洲经济合作组织。

日本政客不是没有想到过利用亚洲经济合作组织通过和平手段挣钱,可是问题在于,日本的工业品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价格上都不是中国工业品的对手,在这个亚洲经济共同体中,日本不能起主导作用,和平的商业活动无助于日本的崛起,日本要想崛起,只能对外进行军事扩张,不然的话,建那么多军舰做什么?即使日本政府想通过和平手段崛起,日本军部也不会同意的,没有仗打,日本军官靠什么升迁呢?

中国政府既然热心于经营一个亚洲经济共同体,那么自然不会愿意给日本的军事扩张进行背书,中国政府建议日本政府与美国政府进行谈判,以缓和日益紧张的日美关系,但是问题在于,美国政府提出的谈判条件非常苛刻,不仅要求日本从澳大利亚撤军,而且要求日本恢复巴布亚共和国的独立,这些条件是日本政府和军部无法容忍的,吃下去的东西不能再吐出来,这是日本的底线,所以在日本政府看来,与美国的谈判是不可能进行的。

既然不能谈判,那么或许只有战争才能解决危机了。

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连许多中国平民也看清楚了,而张宜武和那帮业余飞行员所讨论的主要话题也集中在这上头,张宜武关心的是军事,而那些业余飞行员关心的则是商业机会,在这些会驾驶飞机的实业人士看来,一旦日美开战,中国的经济形势将更好。

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659章 进攻(下)第1238章 坦克突击第496章 解铃还需系铃人第1246章 总统先生的小算盘第1154章 反击与防守(下)第329章 铁甲铿锵(上)第351章 北巡(上)第34章 初步整编第439章 铁路雄心第669章 特混舰队(下)第72章 铁桥第1217章 准备打仗(上)第219章 奴贩第1181章 冰海之上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103章 为民请命(上)第417章 整军(上)第993章 畿辅纷乱(上)第550章 另一个战场第708章 铁军第153章 铜梁(下)第60章 不眠之夜第235章 军人设计师第62章 破旧立新(下)第562章 布局西进第548章 毁旧立新第711章 田台庄(上)第880章 挑战与反击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1217章 准备打仗(上)第117章 张园(下)第1031章 夜雨(上)第893章 夜战勿里洋(上)第835章 秩序第1175章 演戏(上)第115章 千里马与伯乐第721章 普兰店第69章 一念之间第681章 野鸭部队第797章 友谊与利益第565章 结盟风波第51章 忠奸难辨(上)第295章 识时务者第305章 必须赢第560章 南苑会议(下)第1163章 列达诺夫文件第468章 冒险第611章 戒备森严(上)第35章 借题发挥第923章 一面旗帜(上)第507章 小脚色(上)第878章 低调回京第1019章 赢者通吃(上)第760章 交涉(上)第801章 虚情假意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582章 重要任务第191章 公道与法律第723章 危险的海域第1123章 大国战略(上)第403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第503章 战与不战(上)第850章 中国速度第91章 先遣司令第91章 先遣司令第595章 原则问题第49章 束手无策第503章 战与不战(上)第38章 革命卫队第675章 沉重一击第1038章 平叛(下)第1071章 逐鹿南洋(上)第378章 各施奇谋(下)第714章 一号方案第1145章 越过边境(上)第674章 群狼(下)第694章 胜利与荣誉第75章 阴雨绵绵(下)第169章 中枢与地方(上)第872章 小心翼翼第1228章 “第二战场”(下)第116章 张园(上)第714章 一号方案第66章 英雄的时代第446章 洮南第101章 被服厂第296章 联合阵线第1191章 卫士第917章 坐镇边境第1225章 弹射第1038章 平叛(下)第636章 海面之下(上)第130章 说客(下)第107章 议和代表第1254章 开罗会议(下)第1176章 演戏(下)第943章 鄂木斯克(上)第548章 毁旧立新第780章 初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