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愣头青(下)

名共和军的准将军官等通译翻译完毕,又指了指刘愤。

“请两位委员认真的看一看这位伤员的面孔,多么的年轻,多么的腼腆,你们能够想象得到日本政府将他们称做什么么?土匪!在中国的土地上,一帮日本强盗在屠杀了平民之后,却无耻的颠倒黑白,反诬被他们屠杀的平民是土匪,这是所谓的文明国家么?日本一直声称自己是文明国家,可是请看看他们所做的一切,哪里有半点文明可言?这个船工只是众多伤员中的一个,还有十多名重伤员也在楚望台接受救治,此外还有一些轻伤员,两位委员可以与他们自由的交谈,看看蕲州惨案的真相到底如何。”

准将说完之后,那通译又“叽里咕噜”的翻译起来。

刘铁柱不明白他们到底想干什么,不过倒是知道他们在说自己,而且他也看清了那个男洋人左臂上戴着的臂章,那上头画着一个红色的十字架,跟那些教民们挂在脖子上的十字架一样。

刘铁柱想起来了,这种臂章他是见过的,当年他跟着湖南船帮的船队去浦口运粮食,在码头上见过一群人,洋人和华人都戴着这种画着红色十字架的臂章,后来听码头上的把头说,这叫“红十字章”,戴着这种章的人都是“红十字会”的委员,浦口的那帮委员是打算坐船去东三省的,那年东洋小鼻子和俄罗斯大鼻子在东三省开仗,杀得昏天黑地,小鼻子死了老多人,大鼻子也死了老多人,东三省地面上的大清国百姓更是积尸成山,尸体到处都是,无人掩埋,而且农田荒芜,流民四散,于是中国缙绅和洋人领事一合计,决定组建国际红十字会去东三省,既是收尸,也是安抚流民,免得疾疫流行,祸害天下,据说只要在臂上戴了这种“红十字章”,交战双方都不会加害,等于是护身符。

想到这里,刘铁柱突然想起了同船的那些船工,如果当时他们的那艘木船上也画上这种红色的十字章,或许东洋人的兵舰就不会撞了吧?这个问题很重要,他很想问,但又不敢问,憋在心里难受得厉害,头立刻疼了起来。

或许是看出了刘铁柱的痛苦,那名“愣头青”准将军官急忙转身离开,片刻之后带着一名身穿白大褂的大夫赶回,拿着一些洋玩意在刘铁柱胸前摁来摁去。

刘铁柱不敢动,只好躺在床上,眯着眼睛偷偷地看那个一直站在大夫身边的旗人女护士。

“秀宁,秀宁。小说555名字好听,人也好看,就连皱着眉头也好看。”

刘铁柱努力的记住女护士的名字,很快放松了神经,疲劳袭上心头,迷迷糊糊中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他再次醒来,已是下午了,那“愣头青”准将军官和通译早就离开了,那两个洋人也不知什么时候走的,至于那位女护士秀宁,也看不见影了。

不过。还有一个人留在这里。而且就坐在刘铁柱地床沿上。

定睛望去。却惊讶地认出了一张熟悉地脸。

“阿爹。你怎么在这里?我在做梦么?”

刘铁柱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又用力地掐了掐脸。似乎不在梦里。

“憨伢儿!做梦你能听见阿爹说话?”

老头坐在床沿上。继续“吧嗒吧嗒”地抽旱烟。伸出一只满是老茧地手。摸了摸刘铁柱地头。

“疼吧?叫你别去,你偏去!为了几个洋钱,连命都不想要了么?幸亏你是命大,要不阿爹阿娘还不得哭死?”

刘铁柱坐了起来,左右望望,问道:“阿娘呢?”

“憨伢儿!州离汉口几百里路,你当是来一趟容易?你娘不敢上火轮船,正好去庙里上香,感激牛头马面没把你地魂勾去。”

“火轮船?”

老头从烟袋里捏了撮烟叶末,摁进烟袋锅子,点着头说道:“革命军派去的火轮船,把伤员们的爹娘接到武汉,伺候你们这帮不知天高地厚地愣头青!”

“谁是愣头青啊?”

“谁?除了你还有谁?革命军募工告示一贴,你第一个去应募,你不是愣头青谁是?”

“你跟谁来的?咱村里就你一人来了?”

刘铁柱这才现,附近几张病床边都坐着些老头老太,大姑娘小媳妇也有那么几位,都是个个两眼通红,跟刘老爹差不多。

“咱村里的船工就你一人伤了,可不就我一个来么?同坐一条火轮船的倒是有那么几十个人,可都不是咱村里地,都是来伺候跟你一样的愣头青的。你们这帮愣头青啊,就是不知天高地厚,看到洋鬼子的船不赶紧让开,等着被撞么?洋鬼子的枪可厉害着呢,那不,那个是黄州府的,被洋枪子弹在胳膊上穿了个窟窿,命大没死。那边那个是州府地,跟咱村紧挨着,论起辈分来,你还得叫他声老舅,也被洋枪子弹穿了窟窿,现在都还迷糊着呢,挺不挺得过来还不知道。小~说~屋……

他们都跟你一样,也是革命军雇的船工,都是在蕲州碰到了兵舰,叫东洋小鼻子拿洋枪扫了,听说已经死了十几个了,伤地人都弄到武汉了,刚才又把你们的床都并到一块,好叫那些什么报馆地人来看看你们,那些人都扛着洋画机,对着你们‘砰砰’的捏了些洋画片,连老头子也被捏了几张,就是不知道这魂丢了多少。唉,说起来你们算是命大地,等伤好了,你们都得去庙里上香,猪头肉只怕也是不能少的。”

刘老爹捏着旱烟杆,一个一个指了过去,一边说,一边抹着眼泪,刘家几代单传,传到这一代,就刘铁柱一个儿子,虽说铁柱上头还有个姐姐,可是女大当嫁,将来给铁柱换个媳妇过来,这刘家大丫头就算是别家的人了,这刘老爹老两口的养老问题只能指望刘铁柱了。

“租船过日子总不是法子,那租钱也太高了,只能喝稀,吃不到干,想过好日子,咱得自己买船!共和军给的工钱高,跑一趟江西就是五块大洋,跑一趟浙江就是十五块大洋,比咱干一年挣的钱都多。”刘铁柱嘟哝道。

“你个憨子!买船,买船,总是惦记着买船。革命军给的工钱是高,可那得拿命去拼!”

刘老爹本来打算拿旱烟敲敲儿子的脑袋,可是看到那剃光了的脑袋,以及那脑袋上地绷带,终究是叹了口气,将烟嘴叼到嘴里,“吧嗒吧嗒”的抽了几口,然后又叹了口气。

“不过咱老刘家这回是碰上青天大老爷了,人家共和军的赵

说了,这次死的船工每家都有什么金,伤了的船工也,刚才我找那个给你换药的闺女问了问,你这伤算是重伤,总司令说了,这重伤员能拿五十块现大洋,若是残废了,还能再拿五十大洋。你没残废,能拿五十大洋,这钱买条旧划艇是够了,还能买几张洋渔网,再把欠的那些债也还了,剩下的钱也够给你娶房媳妇地,你阿姐也不用再嫁到黄州府了,就在左近找个好人家,回娘家也方便,若是还有余钱,再给你阿姐打副镯子,免得叫夫家看不起。现在共和了,渔捐都免了,以后的日子兴许就好过了,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这渔捐又会回来,若是不想打渔,不如跟着你舅去租界扛活,你舅在上海法国租界拉洋车,一个月也能落下半个大洋呢。”

刘老爹说完,现儿子正在往角落里瞧,顺着目光望去,就看见了一个正在伺候伤员的女护士。

老头扭回头,闷头抽旱烟,什么话也没说,心里已开始盘算起来,州船户讲究门当户对,这刘铁柱的媳妇只能从船户里挑,陆上人家的不成,一来是人家看不起没有田地地船户,二来陆上人家不能适应水上生活。

等那女护士端着盘子走到刘铁柱床边,刘铁柱这才现她戴着口罩。

“秀……秀宁不在?”刘铁柱觉得这个女护士个子有点高,不是上午给自己换药的那位。

“她歇着呢,现在我值班。把嘴张开。”那女护士冷冰冰回了一句。

“干啥?”刘铁柱见那女护士从盘子里拿了根细长的东西,有点像筷子,但短一些,而且亮晶晶地。

“量体温,用舌头压住这个体温表,过一会儿我来取,别咬碎了。你几天没好好吃饭,等一会儿给你送粥,只许吃一碗。”女护士说道。

“那个……秀宁啥时候回来?”

刘铁柱问了一句,但那女护士没有回答,只是将体温表递到刘铁柱眼前。

“憨子!”刘老爹在心里骂了一句,用嘴咬住旱烟杆,拿手掰开了刘铁柱的嘴。

没等那女护士回来取体温表,几个穿着军装的军官已走到刘铁柱的病床边,其中一人正是上午带着两个洋人和一个通译来看过刘铁柱地那个“有杠没星愣头青”的准将。

“这就是那个被日本军舰撞伤的船工,他侥幸没被螺旋桨搅住,上午的时候,汉口红十字会已经派人来看过,两位代表答应将报告尽快递交到红十字会总部,将蕲州惨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那个“愣头青”准将军官对身边的几名军官说了几句,然后走到床前,拍拍刘铁柱地肩膀,再指指另外两位军官,说道:“你不必害怕,他们两位都是革命军的长官,那位是张长官,那位是田长官。张长官是政宣委地干事长,田长官是总司令的卫队长,本来总司令是想亲自前来看望你们地,不过刚才有几位洋记要采访总司令,所以总司令就派了卫队长来看望你们。”

刘铁柱咬着体温表点了点头,下意识的向那两名军官地肩章上望去,一人三杠一星,少将,一人两杠三星,上校,都是共和军里的大官,那个少将只怕相当于前清时候的总兵官,甚至可能是提督。

至于刘老爹,已是一副诚惶诚恐的模样,站在床边有些手足无措,不知到底该磕头呢,还是该鞠躬,愣了片刻,才向几名军官猛的跪了下来,磕起了头。

“老人家不必如此,现在共和了,这跪拜礼早就废除了。”

那少将军官笑着走上前,将刘老爹扶了起来,虽然说得是官话,但口音很重,也不知是安徽人还是江苏人,刘铁柱和刘老爹都听不太懂。

“老爷子,张长官叫你站起来,你就站着。”那准将站在一旁说道。

刘老爹躬着腰站着,结结巴巴的说道:“小人……小人感激长官……若不是革命军,铁柱这条命就算是叫龙王收去了……回头给诸位长官立长生牌位,每天都供起香。”

“老爷子,这可使不得!这叫迷信,是陋习,将来是要废除的。”

少将笑着摇头,将刘老爹摁坐在床沿上,伸出手想将刘铁柱嘴里的体温表拔出来,但谁知这一拔之下竟是拔不动。

“好小子,把嘴松开,我看看你的体温。”少将对刘铁柱说道。

刘铁柱这才张开了嘴,少将拔出体温表,举到眼前,对着窗户看了看。

“不错,没烧。这洋人的消炎粉确实挺管用的,应该大量进口,给四川的部队装备。”

那姓田的上校军官却笑道:“总司令说了,这洋人的消炎粉不过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能消炎就是靠蒙。我瞧着啊,这是这个伤员的体质好,他这脑袋上的伤若是换了别人,不一定能挺得过去,本来洋人大夫说是要在脑袋上动刀的,可是最后还是没敢动刀,说到底是这小子自己挺过来了。”

说到这里,上校也坐到了床沿上,拍了拍刘铁柱的肩膀,笑着问道:“有大名么?”

这上校也有口音,好在那位准将军官是个合格的通译。

“刘铁柱。”刘铁柱说道。

“铁柱,这名字起得好,你这命比铁还硬啊,水性也很不错,被船撞了脑袋居然还能自己沉到江底,等船过去才浮起来,听说还自己扑腾了几下,你这样的人若是叫朱大牛看见了,还不得想着法子把你忽悠到特战营去?”

上校的话让另外两个军官笑了起来。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当兵?革命军的兵。想去的话,等你养好了伤,就把你派到特战营去,现在特战营在四川,若是你这伤养得快些,或许也能去四川瞧瞧,看看那水灵灵的川妹子,品品那干洌爽口的州老窖。”

上校趁热打铁,只不过那神情有些古怪,也不知是否是在开玩笑。

“不……不……长官……老刘家几代单传,就这么一根独苗苗……他又是个愣头青,啥都不懂,还偏偏又像头倔驴,倔脾气一上来,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给长官当兵,只会耽误长官的正经事。”

不等刘铁柱说话,刘老爹已将脑袋摇得像拨浪鼓,心里也打定主意,等这几个军官一走,立马带着儿子回蕲州,就是打断了腿也不能叫他去当兵。

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啊。

第106章 投机客(下)第1067章 曼德勒的天空(上)第568章 新局面第41章 东进与西进(上)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855章 “石斑鱼”号第1250章 代号“沙暴”(下)第1000章 信心与希望(下)第1272章 柏林的“小红帽”(下)第879章 爪哇号事件第359章 军阀与政客(上)第574章 卧薪尝胆第491章 1912年(上)第359章 军阀与政客(上)第1045章 战争的脚步(上)第1116章 “打蛋器”行动第750章 战役发起第857章 火药桶第101章 被服厂第1179章 共识(上)第826章 进步第180章 战略劣势第578章 嘉峪关第437章 左膀右臂(上)第1224章 关注喷气机的人第568章 新局面第1154章 反击与防守(下)第1040章 谢幕(下)第732章 上兵伐谋第1149章 阳山(上)第257章 党魁之争(上)第62章 破旧立新(下)第165章 将军与士兵第360章 军阀与政客(下)第949章 来自天空的阴影第600章 两个选择第152章 铜梁(上)第826章 进步第478章 嫡系与杂牌第1239章 狭路相逢(上)第1171章 来自总统的“厚礼”第617章 关山飞渡第725章 鸭绿江方向第372章 天上掉馅饼第198章 架秧子第580章 无声的警告第795章 利益交换(上)第1016章 政治的延伸(下)第234章 代号“曼佗罗”第1232章 斯米尔基通道战斗(下)第592章 鲨鱼第628章 闪电(下)第492章 1912年(下)第424章 当务之急第598章 此地无银三百两第635章 好戏刚刚开场第54章 贰臣(下)第147章 南方大营第959章 利益角逐第724章 守住阵地第540章 指点江山第871章 谁也不沾第1241章 王牌对王牌(上)第1266章 曼斯坦因防线的危机第1202章 亚洲决心(下)第68章 龟山脚下第803章 胜利之师第398章 行动迅速(下)第890章 日本的野望第476章 终身大事第1269章 飞兵亚平宁(上)第1068章 曼德勒的天空(下)第729章 粉碎进攻第97章 派系第8章 危局第680章 尊严与武力第1155章 总统巡边(上)第588章 战略欺骗第271章 笼中之鸟(上)第1228章 “第二战场”(下)第1029章 总司令的准备(上)第41章 东进与西进(上)第1267章 “台风”阴影第612章 戒备森严(下)第407章 梦醒时分第680章 尊严与武力第864章 脚下的土地第56章 气球队第740章 好自为之第818章 恃才傲物第1002章 军心可用第940章 航空母舰第173章 光辉征程第760章 交涉(上)第180章 战略劣势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1011章 口是心非(上)第924章 一面旗帜(下)第1062章 提前布局第112章 文戏武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