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山海关前

广热的风裹挟着漫漫黄尖从关外吹来,将天空变得片昏只,用明是正午时分,但这光线看上去却如同傍晚一般。

这?是山海关,南关火车站。

连接北京与奉天(沈阳)的京奉铁路就从这里经过,这南关火车站就是京奉线上最重要的交通中转站。

京奉铁路是由以前的关内外铁路延伸而来,而关内外铁路在修建之初考虑到京城的安全,清廷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这条连接关内与关外的铁路连成一条直线,所以,这山海关站非常特殊,它既是关外铁路的终点。也是关内铁路的起点,换句明白点的话来讲,乘坐火车走关内外铁路的话,到山海关站的时候无论是乘客还是货物,都必须在这里换车。

乘客换车较为方便,麻烦的是货物换车。

这年头没有集装箱的概念,所有的货物,无论是土货还是洋货,无论是整货还是零货,全都散装在车厢里,搬上搬下全靠人力,到了山海关火车站,这货物的换车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好不容易将货物从火车上卸下,却也未必立即就能装上另一列火车,这得排车次,可是货物卸下车,总不能就这么堆在露天堆栈里风吹日晒,得找地方存放,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车次。

如此一来,这山海关火车站就兴起了一个新兴行业小小货栈业,私人货栈业。

山海关货栈业的主要业务就是替客户代办货物转车事宜,货物的装车、卸车、保管,车次手续的申请代办”诸多事宜均由货栈方面一手代办,不需客户操多少心,一句话,只要给了货栈银子,这货物就能顺顺利利、妥妥当当的装上火车。运到它该去的地方,这山海关货栈就是没门没路的小商人必不可少的经商工具。

关内外铁路扩展为京奉铁路之后,虽然两条铁路终于连接起来了,理论上可以实现客货直达,但是由于运力不足,货车在南站还是必须停靠,如果车次排不上的话,这车上的货物还是得换车,于是这山海关的货栈业并未随着京奉线的连接而衰落,虽然也说不上兴盛,但至少靠货栈业吃饭的人还能捧住手里的饭碗。

今日天不亮就专起了大风,一直吹到中午也没见消停,因为风沙弥漫。看不清信号灯,京奉线上运行的列车不得不减慢了速度,车次完全被打乱,不仅客车晚点,旅客滞留,而且这停靠在山海关南站车站的货车也格外的多,不少心急火燎的货主满世界的蹿,联系货栈派人去车站卸车、存货,这自从革命之后已清淡了不少日子的货栈生意也立刻火爆起来。

不过这些货主很快发现他们无法召集到足够的人手卸车,因为多数货栈的伙计和掌柜都被派了公差。正在山海关外的北站卸车,一时半会儿根本抽不出人手到南站帮忙。

货主们好奇的一打听,这才得知,那北站火车站来了几趟军列,据说是要调往天津的,但是由于车次的问题,无法马上南下,所以只能先将车上的军用物资卸下,以便调过头回奉天,把那些还没运过来的北洋军部队尽快接到天津。

东三省现在还有北洋军?曹混的第三师不是早就调到京津一带了么?

货主中不乏闯关东的暴发户。对于东三省的情形并不陌生,有好事者特意跑到北站车站一瞧,又骂骂咧咧的跑回了南站。

“呸!狗屁的北洋军!那不就是张作霜、冯德麟的胡子队伍么?说的好听点叫“保险队”说得难听点叫“马贼,!当年东洋小鼻子跟西洋大鼻子在东三省开仗,地方糜烂。辽西遍地土匪,虽然后来满清朝廷派兵剿匪,可是官匪勾结,那土匪、马贼是越剿越多,迫不得已,只好以匪治匪,这张作霜、冯德麟就是那时候招安过来的,每人手下几千人马。东征西讨了几年,好歹是灭了大股匪帮,这张、冯二人也摇身一变。成了巡防营的统领了。可是土匪就是土匪,换了身狗皮,那还是土匪!”

“嘘!小声点!现在共和了。袁大总统封了张作霜、冯德麟每人一个师长,现在,你得叫人家张师长、冯师长。”

“张师长、冯师长?一瞧你就没在奉天呆过。这“师长。是外人叫的,人家队伍里头可是叫着“张大帅”“冯大帅,呢。”

“大帅?也不嫌寒碜。好好的不在东三省做土霸王,到南边来做什么?”

“做什么?做炮灰呗。现在南边的革命党搞了个“联合阵线”号称党员数百万,军队数十万,兵强马壮,要跟袁宫保争天下呢,北洋军兵不够,就把张作霜、冯德麟的队伍给调过来了,指望着这帮绿林好汉跟那帮革命党死磕呢。”

“莫谈国事,莫谈国是。喝酒,喝酒。”

到北站打听消息的货主们赶回了南站,在货栈一条街的酒铺里聚在一起嘀咕,一边喝着高梁酒,一边谈论着南北局势,货栈外头是风沙漫天,货栈里头却是酒香四溢,如今这年头,借酒浇愁的人可不在少数。

犹筹交错中,两斤,金发碧眼的洋人走进了货栈一条街,大热的天。却是衣帽整齐,在漫天黄尘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这两个洋人一个叫司戴德,一个叫马文,都是美国人,前者是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后者是他的助手兼翻泽。

“知道么,马文,这间酒店让我想起了堪萨斯的乡村再馆。”

司戴德在一间酒铺前驻足,仰起头眯着眼,在那招牌上逡巡着目光。

马文抬起头,看着招牌说道:“除了里头着酒鬼!外。我看不出纹里与美国酒馆有什么相同凶生。现在离发车时间还有两个小时。我建议我们进去坐一坐,或许他们这里有啤酒,我们可以带一些回车厢,让那帮闷闷不乐的公使馆政客开心一下。”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酒铺,不过这里并没有啤酒,所以两人只好点了两杯茶,看着碟子上的那几块中国式糕点发愣。

“马文,我记得我点得是糕点。”

司戴德用手指捏起一只小包子,好奇的看了眼马文。

“先生,这里只有这种“糕点”而且,中国式传统糕点基本上就是这种东西。”马文眨了眨眼。

“马文,你的中国话说得不错,可是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得很有限,中国北方糕点和南方糕点是不一样的,这就好象是中国的南方人和北方人一样,他们的性格完全不一样。”

司戴德将小包子放回了碟子里。端起茶杯,但却没碰嘴唇,开始发表他的见解。

“中国的北方人粗豪,而中国的南方人细腻,所以,他们做出来的糕点也完全不一样,北方糕点讲究实惠,只要能吃饱就行,而南方糕点讲究好看,而且为了追究细腻,不惜舍弃一些实用性。就拿这个包子来说。让北方来做,有面有馅就行了,但是南方人或许还会在花纹上做些手脚,而且还会给这只包子起一个非常别致的名字。”

对于司戴德的见解,马文并不同意。

“先生,据我所知,中国北方的饮食文化也是一门学问,就拿满州王朝来说,虽然他们的皇帝是正宗的中国北方人,可是他们吃的食物也是很有讲究的,据参加过宫廷宴会的外交官说,满洲王朝的皇宫里有许多精致得让人不忍下咽的菜肴。”

“马文,那是两百年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在统治这斤小国家之前,满洲皇帝的宫廷宴会一定非常简陋,或许,烤骆驻肉是他们唯一可以拿的出手招待贵宾的菜肴。”

两个对于中国文化一知半解的美国人坐在桌边争论着中国文化的传承。正为中国人古代是否是分餐制而辩论时,那酒铺门口人影一晃,又走进来两个洋人。

不待酒铺伙计上前招呼,司戴德已站起身,向那两人打招呼。

“嗨!!能在这里碰见你。太让我意外了。”

那两个网走进酒铺的洋人显然也有些意外,前头一人急忙走了过去。与司戴德和马文打着招呼,并为身后那名同伴引见。

“领事先生,能在这里遇见您,我非常荣幸。这位是贝松昌克先生。他是法国人,曾经是船长,在中国已经呆了许多年头,现在,他是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的经理,此次到北方来,是打算在南满地区开设分公司的。”

四个洋人就在这张酒桌边落座,互相打听对方为什么会出现在山

“莫理循先生,你到山海关来做什么?现在中国的国会选举正进行到关键时候,你怎么会跑到这里呢?该不会是打算去满洲吧?”

“领事先生,你是在开玩笑么?在这样一个国家,这样一斤小时代,决定这个国家前途的不是国会里的那些议员,而是军事强人指挥的军队!我到山海关,是打算去奉天。听说有两个新编步兵师即将南下,我是去采访的,至于国会选举的事情,我前几天已经关注过了。作为《泰晤士报》新任远东主编,时刻关注最重要的热点问题,才是我的职责。”

“祝贺你担任主编。其实你应该感谢美国人,没有美国人发明的飞机,你的那篇关于共和军空袭成都的报道恐怕是编不出来的,而如果没有那篇报道,你也不可能担任主编。”司戴德举起了茶杯。

莫理循也举起了茶杯,身边的法国船长也识趣的从口袋里摸出一只威士忌酒瓶,一口气就干掉了半瓶酒。

“领事先生,你又为什么会出现在山海关呢?总不会是来旅游的吧?”莫理循言归正传。

“其实我是准备去北京的,在山海关只是逗留片刻,等车次排好,我就去北京,向美国驻华公使先生报告关于锦暧铁路谈判的进展情况。

“从日本报纸上的消息来看。日本政府对于锦缓铁路似乎持反对立场。”莫理循试探了一句。

“可是请别忘了,东三省是中国的领土,在锦瑰铁路的问题上,日本并没有发言权。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先生对于这条铁路非常感兴趣,有他支持,这条铁路完全可以修建起来。

“可是据我所知,日本政府现在正在加大对袁世凯的支持力度,袁世凯难道会为了一条铁路而与日本交恶么?而且英国也和日本立场相同,他们反对非协约国集团的国家染指中国铁路,美国也不例外。有英国、日本支持,袁世凯未必会给美国商人机会,徐世昌是袁世凯的下属。他恐怕不会违背袁世凯的命令。”

“莫理循先生,国际政治是很复杂的,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铁路的事情就让那些大人物去操心吧,我们还是谈一谈路上的风景吧。”

司戴德很明智的结束了这个话题,虽然表面上丝毫也不关心铁路的问题,但是内心却非常的焦虑。

作为美国驻奉天总领事,在结束了关于粤汉线、川汉线的奔走交涉之后,司戴德就返回了奉天,接受了一项美国国务院交代下来的新任务:全权主持“诺克斯计戈”

第843章 醒狮第635章 好戏刚刚开场第1116章 “打蛋器”行动第884章 英国方案(下)第1048章 战略尾巴第225章 防区与独立师第1032章 夜雨(下)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751章 奇兵(上)第811章 契约第947章 代理人战争第722章 放手一搏第25章 风雨九江城(下)第826章 进步第585章 海军还是海盗第1049章 不沉的航空母舰第1236章 安纳托利亚的天空(下)第174章 黄州阴谋第509章 打倒列强第584章 少壮派第590章 练兵(下)第1096章 马斯喀特第233章 棋子的归宿第27章 大厦将倾(上)第594章 司马昭之心第1257章 原子能委员会第233章 棋子的归宿第1章 穿越时空的小职员第624章 战争已经爆发(下)第436章 广东事变(下)第789章 铁石心肠第880章 挑战与反击第1002章 军心可用第557章 狼窝(上)第1033章 守株待兔第239章 上校营长第436章 广东事变(下)第657章 防御(下)第690章 海空大战第621章 战争不可避免(上)第458章 南北商帮(下)第346章 海军与党务第412章 进京(下)第336章 骑兵(下)第263章 湘黔事变(上)第1217章 准备打仗(上)第20章 扑朔迷离(上)第373章 捡便宜第258章 党魁之争(下)第98章 自动枪第479章 削藩第1135章 1940年(上)第1054章 苍穹第857章 火药桶第714章 一号方案第60章 不眠之夜第1178章 把握先机第824章 友好的背后第1203章 绝对制空权第1264章 谈判第1114章 国际局势的变化(下)第1186章 北极圈里第1087章 “台风”登陆(上)第1075章 宅庐阴谋(上)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688章 达子营第510章 铁青团第677章 试探第1105章 诱敌(上)第227章 山中无老虎第422章 南行山东(下)第769章 重锤第1032章 夜雨(下)第87章 卸磨杀驴(下)第569章 第一闲人第275形势微妙上第1116章 “打蛋器”行动第868章 新局面第334章 落幕第1269章 飞兵亚平宁(上)第256章 利字当头第1108章 伏击(下)第8章 危局第855章 “石斑鱼”号第1147章 突破阻击(上)第865章 朝三暮四第30章 倾轧(下)第833章 把握分寸第363章 束手无策第1206章 秋风1944第1238章 坦克突击第1155章 总统巡边(上)第626章 夜鹰(下)第144章 深远迂回第134章 无可奈何花落去第288章 形势有变(下)第1069章 推进第61章 破旧立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