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低效与高效(下)

苗恩远字曙村,天津人氏,早年投淮军当兵。袁世凯小七…六”他是第一批加入新军的下级军官,算是北洋新军的元老,日俄战争期间他曾署理过一段时间的吉林巡抚。战后以记名提督衔简放,任吉林巡防营翼长,在吉林一直呆到“戊申革命。爆发,清廷为了镇压南方革命。不得不拨罗军事人才,编入第一、第二两军,孟恩远就是那个时候离开吉林的。

之后,孟恩远跟着北洋第四镇统制官吴凤岭响应袁世凯立宪倡议。为袁世凯篡清立下汗马功劳。被委任为北洋第四镇的旅长,后来第四镇改编为北洋陆军第一师,孟恩远依旧担任旅长,南北实力派因为国会选举的事情而兵戎相见的时候。吴凤岭奉命率领第一师的部分部队开到河南,加入了冯国璋的北洋南进第二军,而孟恩远则率领第一师另外那部分部队由徐州开往浦口,渡过长江到了南京,加入王士珍的北洋南进第一军。

也正因此,孟恩远和他的部队没有跟着吴凤岭在河南一起被联合阵线消灭,他依然在南京与杭州方向的联阵部队周旋,虽然只是一个旅长。但是因为他是小站练兵时的北洋新军元老,而且已是知命之年,在论资排辈的北洋军里,他孟恩远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就连北洋南进第一军的总统官、东南巡阅使王士珍见了他孟恩远,也得叫声“老将军”虽然王士珍只小他两岁。

但是在北洋这个集团里,要想升官。光是岁数大、资历深是不够的。如果官阶不到,也是不大可能连升几级的,除非袁世凯亲自下令提拔。否则,只能慢慢的积攒资历、官阶,一步一步的往上升。

孟恩远是旅长,按照常理,他下一个官阶应该是师长,但是现在。他却想一步登天,做“东南巡阅使”这固然是破坏了北洋的规矩。但更重要的是,这个消息让北洋的高层人物忧心仲仲。

因为孟恩远不是自己拍电报向北洋中枢要官做,而是一帮底下的旅长、团长们联名拍了封电报,向北洋的新掌门徐世昌徐大总统要这顶“东南巡阅使”的官帽子,然后给孟老将军戴。

在徐世昌看来。这封电报非比寻常,近乎于要挟中枢,与昨天那封拥戴袁克定做民国代理大总统的通电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下级对上级权威的挑战。

不过这似乎也不能全怪下级。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这都是跟那位袁大总统学的,当初“新年通电”一出,几乎所有的北洋军高级将领都通电拥护袁世凯做“摄政大臣”此举固然帮助袁世凯顺利的将中枢权力从清廷手中夺到自己手中,但同时也使那些北洋将领们认识到了自己的力量,团结起来的力量。

北洋南进第一军是北洋军的精华,部队中有不少北洋新军元老,官阶比孟恩远高的将领有好几位,资历虽然未必比得上孟恩远,可是这规矩就是规矩,按照徐世昌的打算,他是准备让第五师师长张永成接任第一军总统官的,同时撤消“东南巡阅使”这个官职,但是现在这封拥戴电报一出,这个打算就算是落空了。

这封拥戴电报让徐世昌忧虑万分,现在虽已是深夜,可是他仍没有休息的打算,昨天晚上他已是一夜没合眼,熬到现在,那双眼也跟英国公使朱尔典一样,通红通红。

不仅徐世昌没休县,段棋瑞、段芝贵、江朝宗、赵秉钧??这些北洋的文臣武将也都没睡,现在这种时候,众人都已丝毫不怀疑徐世昌在前几天就已说过的话,现在的北洋,已到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再不团结一致的话,也只有散伙一条路可走了。

众人开会商议,议来议去,最后却发现,要想解决眼前的危机,首先必须与联合阵线停战,不然的话。北方局势动荡,南方的局势又怎么可能控制得住呢?

何况,南方的北洋南进第一军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直到现在也是众说纷纭,王士珍遇刺到底是否就是联合阵线所为,也是没人说得清楚,整个一锅粥。

也正因此,徐世昌做出了两个重要决定:第一,马上与联合阵线实现停火,双方通过谈判解决中枢权力的分配问题;第二,尽快派一名可靠的北洋新军元老南下南京,与北洋南进第一军取得联系,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备事情。

关于第一个决定,刚才已通过唐绍仪、赵秉钧两人向英国公使朱尔典转达了北洋方面的议和要求,现在英国公使正在与日本公使、美国公使、法国公使等人商议,很快就会做出是否参导调停的决定。

至于第二个决定,也已派人去做。不过那位联络代表直到现在仍未露面,这让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焦虑起来。

终于,一名机要员走进会议室。在徐世昌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徐世昌点了点头,说道:“请他进来。

片刻之后,一名军官走进会议室。正是京

小备司令部高级参谋、内政部军政执法处走官陆建章。现在”城里的宵禁也归他管。

陆建章是安徽蒙城人氏,北洋武备学堂毕业,也是袁世凯小站练兵时的旧人,算是北洋新军元老,去年“戊申革命”的时候,他在北洋第四镇里担任协统,第四镇改编为第一师后,他离开了部队,调到袁世凯身边,专门负责京城的治安与情报工作。

北洋南进第一军的部分将领推举孟恩远为东南巡阅使的电报一到,徐世昌和段棋瑞几乎同时想到了陆建章,两人都认为由陆建章充当联络代表南下南京最为合适,这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北洋新军的元老,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孟恩远的关系非同一般。陆建章与孟恩远是儿女亲家,陆建章的儿子陆承武是孟恩远的女婿。

所以,此举实际上有一箭双雕的目的,其一是探听北洋南进第一军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其二,利用陆建章与孟恩远的亲家关系对孟恩远进行拉拢,即使孟恩远出任东南巡阅使的事实不可改变,也必须确保孟恩远是站在北洋中枢这一边的。

“朗斋,我已将意思说明白了,此次南下,你务必要与孟曙村取的联系,将我的这封亲笔信亲自交到他的手里。北京与南京相距遥远。现在这种情势之下,只能坐船去,英国公使刚才来电话,说有一艘日本驱逐舰正打算南下福建,正好可以将你顺路带去,你也别耽榈了。收拾收拾,马上出发,你一到,那艘日本驱逐舰就立刻起铩出发。”

鉴于时间紧迫。徐世昌没有多罗嗦,只简单交代几句,又给了陆建章一封信,连声催其他尽快出发。

陆建章也知此事之紧迫,不过离开会议室之前,他还是提出了一斤。小小的要求。

“徐大总统钧鉴,此行路途艰险。前途茫茫,不知建章能不能活着回来。不过为了北洋团体之利益。纵是刀山火海,建章也闯了。建章出发之前尚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徐大总统海涵

“你说吧,对于忠勇之将,北洋向来是不会亏待的。”徐世昌点了点头,陆建章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现在南京局势不明,处处透着诡异。确实需要谨慎从事。

“建章有个外甥,也在北洋军中,前日从前线传来消息,他的部队在方顺桥一战中被南军打垮,现在生死不明,还望徐大总统亲自过问一下此事

“此事容易,我马上命人拍电报去前线,再派人跟联合阵线商议,若是被俘,便想办法将他赎出来。”

徐世昌点了点头,问道:“你那外甥叫什么名字?,

“姓冯,名玉祥。”

陆建章说了名字,将写着外甥名字的一张纸条放在徐世昌面前,然后敬礼,后退,转身,快步离开会议室。

这会议室里又安静下去。

片刻之后,段棋瑞冷哼一声。说道:“咱们北洋军里像这样沾亲带故的军官不少,别人说咱们是淮军余孽,咱们还别不服气!像这样搞,能打胜仗才叫奇怪!”

众人一时面面相觑,颇有几个不服气的,本想分辩几句,可是一看徐世昌和段棋瑞都板着脸,这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沾亲带故?这又有什么?北洋之所以成为北洋,还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外人再怎么可靠,也不如这??“沾亲带故”可靠,打不了胜仗不要紧,关键是,一旦吃了败仗,至少在逃跑的时候,战场上有个照应。

冯国璋为什么能化装逃离战场?还不就是因为他身边的那群沾亲带故的马并么?没有那些忠心耿耿的卫兵,他冯国璋恐怕跟那曹铤一样。也死在豫南的战场上了。

没错,你段棋瑞还别不服气!人家冯国璋冯大帅现在就在上海的公共祖界里逍遥快活呢,还是由那群忠心耿耿的马异保护着。

要说这北洋的情报搜集效率虽然是低了些,不过对于一些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北洋的将领们可都是用心着呢,这冯国璋躲在上海公共租界的消息就是北洋将领们昨天得知的。私下传扬开去,没敢公开谈论。

众人其实也都觉得奇怪,河南距离上海不是一般的远,冯国樟竟然能够突破南军的封锁线,这么快就逃到了上海租界,称他“长胆将军”似乎不算过分。

虽然没有公开谈论冯国障“长腿将军。的事,不过不少北洋将领也都开了心窍,现在,冯国璋已经给他们指出了一条退路,就算这北洋真的垮了,他们也不愁没处去了。

所以,现在已经有不少北洋军官开始将财产和家眷往天津租界转移,有的军官甚至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所有的动产和不动产处理了,这效率之高,让人膛目结舌。

在某些事情上,北洋确实是高效率的。!~!

..

第1154章 反击与防守(下)第6章 先锋官第432章 真真假假与虚虚实实(下)第310章 各有所第223章 匈奴未灭第238章 厚此薄彼(下)第696章 冲向风车的骑士(下)第1226章 空气动力学实验室第525章 刺汪第14章 兵变黄泥港(上)第1018章 掉包计(下)第1270章 飞兵亚平宁(下)第572章 南洋攻略(下)第706章 敌人与朋友(下)第44章 反英通电第644章 消除隐患第505章 不可接受的条件第1268章 导弹时代的序幕第464章 四两搏千斤(下)第584章 少壮派第11章 同仇敌忾第400章 金融阻击战第563章 失意政客第145章 袍哥人家第1154章 反击与防守(下)第1213章 试探第842章 龙行南洋(下)第1158章 分歧第691章 蜗牛战术第497章 特别调查员(上)第355章 托孤第680章 尊严与武力第655章 拉拢(下)第1119章 29号阵地第825章 机遇与危机第1211章 柏林局外人第18章 气数与时势第535章 国会大厦前的热闹第930章 伯力第1124章 大国战略(下)第1233章 南俄战区(上)第937章 原子时代的序幕第849章 新规范第909章 恰克第1005章 挑衅(上)第1275章 关于“超人”第1197章 拉偏架第686章 训政促进会(上)第499章 高屋建瓴第538章 局中人第234章 代号“曼佗罗”第1024章 图穷匕见(下)第704章 挑衅第1136章 1940年(下)第182章 再入四川第982章 以退为进第827章 金鹰第577章 壮志豪情第109章 远来是客(上)第352章 北巡(下)第692章 侧翼纵队第758章 战场妖雾第614章 深山老林第156章 掮客(下)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979章 火箭第58章 战汉阳(上)第1212章 突破口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524章 人尽其才第354章 四面楚歌(下)第1137章 特殊任务第506章 异想天开的条件第744章 各有所谋第492章 1912年(下)第1233章 南俄战区(上)第565章 结盟风波第696章 冲向风车的骑士(下)第176章 宴会(上)第454章 革命者的城府第1109章 鏖战第736章 世事人心第883章 英国方案(上)第905章 一笔交易第92章 撤退第700章 再次接触第494章 军政强人的奋斗第214章 盐政变局第625章 夜鹰(上)第1206章 秋风1944第219章 奴贩第290章 刺客横行(下)第540章 指点江山第763章 哀兵难胜第987章 狂人请客(上)第87章 卸磨杀驴(下)第317章 战西平(下)第636章 海面之下(上)第325章 英雄与胜利者 ..第206章 联合拔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