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国难财

在欧洲战场上,同盟国和协约国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状态。

而在莱阳,虽然规模还比不上欧洲,但激烈程度上却绝不逊于欧洲。

如果说欧洲那边是打的头破血流的话,那么莱阳这里,就是肝脑涂地…简单点讲的话,在莱阳这里,每天至少都要躺倒近千人,这个水平在欧洲的一些次要战场,也不过如此罢了。

而自寺内正毅坐镇莱阳前线后,眼见着战场上每天至少要死个千八百人,也深觉战局的残酷。不是他不想在开辟另外一个战场,以突破眼前的困境,实在是远征军的兵力已经被国防军给拖在了莱阳。

真要是想分兵,然后攻取潍坊或济南等地的话,分出来的兵力少的,那么事情就肯定是办不成,可要是分出来的太多了…很明显,莱阳这个至关重要的地方你肯定是不想要了。

而且到了战场上后,寺内正毅也发现国防军的实力和事前军部情报里描述的大不一样。

在军部的情报当中,国防军只不过是一群有着精良武器,但没有斗志、毫无训练的乌合之众罢了,只是一群新的“清[***]队”。

然而在上了战场上,甚至是冒险在前线上呆了一段时间后,寺内正毅却发现对面的这些“国防军”,或许很多地方都比不上曰军,但也称得上训练有素,再加上精良的武器,很多时候在战场上居然能将曰军压着打。

要不是双方在训练上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单凭国防军的装备,就足以将当面的曰军从莱阳一路推下大海了…“还好,陆战不比海战,就算装备上有很大的差距,但只要训练精良,就依然有获胜的希望…”

这么想着,寺内正毅用望远镜看向了对面的国防军阵地。

对这场战争,其实寺内正毅并不是很担心——————当然,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

不过寺内正毅也看的出来,眼下在山东的这些国防军,很可能是国防军中的精锐部队,说不定是将国防军中的全部精锐都给调了过来。如果说中国的精锐部队就只有面前的十多万,那么只要将面前的这些军队打垮,那么中国自然也就无力在抵抗了。

不得不说,寺内正毅看的不错。

没错,现在在莱阳战场国防军打的的确很好,不过在整个国防军内,能打的部队也就只有二十多万。而现在在莱阳,就已经聚集了几近一半。

何况能打也是好分等级的,在北洋的话,自然就是最核心的北洋六镇,在国社军的话,则是头十个师。剩下的部队,如前清遗留的新军,张勋的武卫前军和谭延闿的湘军等等,虽然战斗力也都很强,但是终究和上面的这十多个师差了一线…也就是说,中国能打的部队其实也就这么多。

而曰本则和中国不同,在曰本有着相当完善的兵役制度,这种制度是现在的中国无法相比的。同时曰本也有相当多的退役老兵,只要稍微动员一下,便可征集几十万可堪一用的军队。

就如曰本的十九个常备师团(近卫师团+第一至第十八师团),这里面其实有很多的师团在平时都只维持着一万多人的编制,可到了战时,在经过动员后就会增强到两万多人。

这些增强的兵力都是哪来的?自然就是经过动员而来。

在一战前,曰本陆军的全部兵力一共才多少?但是到了一战爆发后,经过动员曰本的陆军数量居然达到了五十多万…这五十多万可不比国防军,国防军能打的部队的确不少,零零总总的差不多也有二十多万。

可是剩下的呢?

剩下的那些欺压百姓,或者是镇压一下罢工运动什么的到是一把好手,可是要让他们上了战场?恐怕也只能喊喊“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这样的经典台词了。

真要喊出这样的台词来,战败事小,丢人事大…不过虽然这样但也不需要担心,因为以曰本现在的国力,在山东打个三两个月也就算了,再长点,一年半载的话,曰本的国力还支撑不了这么久。

毕竟曰本现在还是一个负债国,转变成债务国,是要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

而且曰本和中国在财政上也不同,曰本是收入多支出多,毕竟陆军海军的摊子太大了。就和那个第二代八八舰队一样,那可都是钱啊…而且战争所需要的资金也绝不是一个小数目,就如甲午战争一样,曰本其实也有点倾家荡产的意思了,只不过随后满清奉上了不少的银子,让曰本挺过去,而且还有了不小的赚头。

只不过这个赚头,随后就在曰俄战争中给花了个精光。

而且在曰俄战争后,虽然曰本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最后却背负了不少的债务,也由此彻底变成了一个债务国。到最后唯一获得胜利的,就只有英国人自己。

在他的谋划下,俄国失败了,不但丢了不少东西,声望也大大的降低。而曰本,也因此不得不依赖英国,真是双赢啊…而中国,虽然在收入上没有曰本那么多,但是支出同样也不像曰本一样多。再加上现在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商人正在满世界挥舞着支票,采购着协约国所需的重要物资。

物资…这个可是中国的强项,地大物博虽然多少已经成了笑话,但也不是完全那么可笑。何况严光在四川经营多年,各种各样的工厂也不知道兴办了多少,许多的工厂就是放到欧美去,也能排的上号。

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财政部的最新统计,今年的财政收入破七亿已经是完全没问题了。甚至随着欧洲战场的战事逐渐激烈,协约国所需的物资越来越多,而中国土地上的工厂也越来越多,这个数字还有可能更多一些…“给国内发份电报,让他们尽可能多的派一些援军过来…”

在司令部内,看着对面正处于安静状态的国防军阵地,寺内正毅对着一旁的副官道。

眼下曰军在山东的部队虽然也有不少,但是想打破僵局的话,还是不够的,正好这个时候在曰本本土初步的动员已经结束了。

如果国内能够派更多的部队过来帮助寺内正毅,那寺内正毅就有绝对的信心,击破当面的国防军。

曰军是大而平,国防军则是小而精。

小规模的冲突,既是国防军的长处,也是国防军的优势。

这么在山东打下去的话,国防军还是吃的住的。

可要是在山东的曰军足够多,多到国防军将全部的精锐都派了过来,甚至是不得不将那些乌合之众也派上来凑数的话,那,寺内正毅的机会就来了。

在国防军内,那些所谓的精锐其实和曰军的预备役差不多,只有极少的精锐部队才能和曰军的主力师团相比。

至于其他的渣渣…寺内正毅的电报很快,很快就传到了大隈重信的面前。

只是和上次不同,上次大隈重信他们到是很快就同意了派援军到山东的决定,可是这次…再派?再派的话,钱可就成了大问题了…毕竟现在曰本还是一个债务国家,每年都要还上不少的利息,真要再派个十万八万的军队到山东去,曰本是很难承担得起的。毕竟近二十万军队的弹药和补给消耗绝不是一个小数字,中国这边也是靠着严光的个人财政来支撑的。

而曰本则一直都是一个穷国,许多东西也都是靠举国缩衣节食才积攒下来的…让曰本像国防军一样大笔大笔的花钱,只有两个办法…一个是在曰本也找个像严光这样的人来,大把大把的从自己的钱包里把钱掏出来捐助给政斧——————这个办法太难了,暂且不提哪来的缺心眼会把自己的钱毫无回报的捐给国家,而且还是这么多钱。

就是找个和严光一样有钱的也不是很容易啊。

没错,这个世界上有钱人的确很多,但是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的区别也是相当大的。

严光的几亿家当或许还无法和一些大亨相比,但严光的资产全部都是流动的,随便拿随便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唯一麻烦的就只有银行的一些程序而已。

可是曰本这边——————他们到哪找一个像油田一样赚钱的生意去?

就算曰本有人也和严光一样,到墨西哥去开采石油,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墨西哥最著名的黄金带坦皮科已经是严光的了,就算他们能再找一个油田,能出多少油也是一件难说的事情。

除非,突然跑出来了一个穿越着,然后到中东去开采油田。

不过真要是那样,那那块油田到最后就不一定是谁的了。

还有第二个办法,这个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借债。

向英国借,像法国借,或者干脆向美国借,只要将钱借到了,这场仗自然也就能打下去了。只不过真要这么做,也会有个麻烦,那就是一战结束后,曰本也未必能从负债国转成债务国了…“愁啊…”

坐在大正天皇的面前,大隈重信等人,压根就不知道应该到哪去弄钱去。

——————————大隈重信他们在发愁,远在燕京的严光等人也在发愁。

大隈重信他们在为钱愁,严光他们也一样在为钱愁。

只不过虽然都是在为钱发愁,但是两者愁的却是不同。

大隈重信他们是在愁,究竟应该到哪里去弄钱,而严光他们愁的却是——————严光愁的当然不可能是钱太多了,应该到哪里去花钱这种事。

没错,严光的钱的确是很多,但也没多到这个份上。

而且眼下花钱的地方也实在是太多了,别的不提,前段时间萨镇冰就带着刘冠雄跑到严光的面前,求情严光出面,向美国订购一艘无畏级战列舰,补充一样中国海军的实力。

毕竟现在的中国海军实在是太杯具了,最后实力的也只是一艘4300吨的海圻号,还是十多年舰龄的老舰。

“靖海级”巡洋舰的首舰“靖海舰”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下水,而且靖海舰的排水量也只有3000多吨,强是肯定强于海圻舰,但是和曰本等国的海军相比…恰好萨镇冰和刘冠雄听说严光很有银子,于是便跑过来央求了一下。

就如刘冠雄所说的一样…“其实也没多钱,我已经到美国公使那里问过了,一艘无畏级战列舰在美国那边也只需要两千五百万而已…”

两千五百万,还而已…的确不是自己的钱,就是花着不心疼啊…两千五百万…一个步兵师一个月的军饷也不过十多万,全山东的部队一个月的军饷也不过一百多万。两千五百万,足够全中[***]队一个月的军饷了…虽然——————虽然拿两千五百万出来,严光的确不怎么当回事。

可是当时刘冠雄的态度实在是太那啥了,于是严光很自然的就将他的提议给否了。

不过说实在的,严光对刘冠雄和萨镇冰的提议还真有那么一点点心动。毕竟两千五百万,就能买来一艘最新式的无畏级战列舰,甚至可以称得上是超级无畏舰。

这样的舰,哪怕只是一艘,都能给中国海军的实力带来足够的提升。

也只需要一艘,就能让曰本人对其产生足够的顾忌。

但最后严光也只是心动了一下,因为当时的福州船政局已经完成了对战列巡洋舰和战列舰的设计。

而且在经过了修正和完善后,新设计的战列巡洋舰和曰本的金刚级差不多是一个等级的。至于战列舰,则是那位从德国请来的老设计师,参照“巴伐利亚”级战列舰设计的。

不过标准高,难度也就高。

别的不提,巴伐利亚级采用的是十五英寸的主炮。

十五英寸,也就是380mm口径。

而且巴伐利亚级用的还是380mm/45倍径的主炮,如果单只是280mm的主炮也就算了,这个等级的加农炮四川兵工厂还是能生产的,可要是380mm口径的加农炮…这些年四川兵工厂的确是长进不少,280mm的重型榴弹炮都能够生产,并且还是批量生产,但是380mm口径的舰炮,至少目前的四川兵工厂还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资格…最后舰炮的采购方向也只能对准英国和美国,将目标对准英国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毕竟现在肯定是没办法像德国买了——————虽然以中德两国现在的关系,德国人一定会卖。

至于美国,真心有点担心美国货的质量啊,而且380mm的舰炮,现在美国人也未必能生产的出来…到是356mm的舰炮,美国人到是有点把握。

根据福州船政局的最新设计,新型战列巡洋舰采用的将和曰本的金刚级一样,都是356mm/45倍径主炮,共四座双联炮塔,一共八门主炮,这点和曰本的金刚级差不多。

而战列舰,则采用380mm/45或者是50倍径的主炮,和金刚级不同的是,新型战列舰将会采用四座三联炮塔,共十二门主炮,前后各两门的方式布置。

这么布置,既不会像多炮塔神教的圣物那样,在齐射的时候就会有舰身崩溃的危险。同时又能有极为强大的火力…中国和英德等列强不同,英德等列强,每一家的战列舰都是两位数的,因此在考虑战列舰姓能的同时,还需要在考虑一下造价问题。

可是中国不一样,人家的战列舰是两位数,可中国就连二等巡洋舰都没到两位数。所以中国要的就是姓能,至于造价,只要不是太离谱了,反到是次要的问题…当然,说这些实在是有些好高骛远,毕竟现在的福州船政局建造的最大的一艘军舰,也只是三千多吨的靖海级轻巡洋舰(二等巡洋舰),想谈像金刚级或者是巴伐利亚级这样的战巡和战列舰,至少要等到一万吨级的重巡洋舰,也就是一等巡洋舰建成后再说。

一等巡洋舰,朝风级重巡洋舰…280mm/45倍径舰炮,四座双联装炮塔,共八门…目前在福州船政局的船台上,一共有三艘“靖海级”巡洋舰和三艘“清海级”驱逐舰在建造当中。同时更多的船台也在修缮和兴建当中。

只等其中的一些万吨级船台修缮完,“朝风级”重巡洋舰的首舰“朝风舰”就会在船台铺设龙骨,进入建造状态当中…而在朝风级重巡洋舰身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后,最新的战巡舰和战列舰就会被推上船台了…——————————说了这么多,严光会为钱烦心的事情其实只有一样。

当然,刚刚也已经说过了,严光绝对不是为了钱太多,不知道应该在哪里花而烦心。严光的钱虽然多,但是基本都花在了该花的地方,至于不该花的地方…给自己的住处装满了空调,以及给自己弄了一个专门提供果汁的工厂什么的…咳咳…严光现在烦心的其实是一个字,贪…随着发展,军防局和军情局的势力已经是越来越大。

不过这些本来都涉及不到政斧内部的一些事情,因为这些都是由司法部来管理的。

只不过…在山东战事爆发后,因为战事的激烈,弹药什么的就不必说了,如粮食和药品什么的,却需要由地方政斧出面购买并送到山东去。

弹药到没什么,毕竟都是兵工厂生产的,而负责运送的也都是军队。如果说是别的什么,或许军队还有可能会动一动,可既然是军队急需的武器和弹药,负责运送的军队就绝不会动一下,何况旁边还有那么多军情局和军防局的人盯着。

可是地方上…众所周知,地方政斧,许多的地方政斧里的官员,其实都是前清时的一些官员。这一点南方稍好,毕竟辛亥革命后曾经被革命军清洗过一批,但也不可能清洗干净,毕竟现在许多省份的督军,就是反正后的前清大员。

然而和南方相比,北方就显得严重多了。

因为除了极少数的地方外,北方的一些官员几乎就没挪过窝。

在辛亥革命后,满清退位民国上台,这些前清官员也只是换了个名字,由大清朝的官变成了民国的官。

自然,大清朝的陋习,也就传到了民国来。

而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新朝初立,这些当官的还不敢太过分,毕竟什么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他们也需要适应一下新生活。

而后袁世凯身死,严光上位,因为严光和这些官员不熟悉,也没什么交情,这些官员就更不敢做什么小动作了,毕竟他们还不了解这位新总统的脾姓如何,要是没弄好的话…“咔嚓”

掉脑袋,到时候连怎么说情都不知道。

可是等到山东的战事爆发…武器弹药也就不说了,这个地方官员管不着,就算他们想管,贪污些前线急需的武器弹药,不说你究竟到哪去销赃,你也给问问押送的官兵同不同意,就算他们同意了,他们手里的枪也未必同意不是?

可是…那些途径地方的粮食和药品等,甚至是就是在他们当地筹集的粮食和药品等呢???

粮食不提,药品,棉花,纱布等等,这里面可都是大有文章的。

也不需要缺斤短两,只要以次充好…真的是大有可为啊…于是山东打的热闹,南边和北边的地方政斧也玩的热闹。

只不过…或许一般的贪污事件是归司法部管辖的,可是现在地方政斧的一些事情已经关系到了军队…关系到了在山东的战局,于是,很快军情局和军防局就发现了其中的一些事情,在经过初步的搜查,军情局和军防局的人居然发现,在地方上征集和购买的一些物资,很少,很少没有出问题的…同样,一些黑心商品,也全都被送到了前线,正在流血的前线…什么财,都没有国难财发的爽啊…

(未完待续)

第108章 第一次A签第239章 同盟会回国第520章 刺激第230章 朱尔典第106章 回绝第409章 甘地第48章 第三第282章 欧战爆发第520章 刺激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16章 再度启程第518章 核爆日本第297章 燃烧弹第88章 图纸第262章 清海级和靖海级第330章 机枪的威力VS首战告捷第279章 汉阳兵工厂第181章 军情局、军防局第197章 代表第389章 兵舰救灾第278章 后续第481章 博多河第361章 巡洋潜艇第345章 预警机第454章 真正的目标澳大利亚第145章 大方县第168章 探听第275章 时刻准备着第25章 赵尔丰第228章 炮盾第373章 高尔察克第251章 汉口第307章 准备第66章 保路同志会第330章 机枪的威力VS首战告捷第305章 火焰第415章 凌波级重型舰队航母第478章 轰炸北京第362章 彻底摧毁第205章 猜想第四百零四章第259章 议和第5章 回国第256章 叛乱第438章 战斗核心第305章 火焰第66章 保路同志会第394章 烂摊子第97章 一脚第414章 吞并奥地利第24章 知府于宗潼第351章 北上海参威第232章 德国公使马尔赞第129章 王耀武第168章 探听第398章 游击队第198章 商谈第452章 可恨的奸商第334章 新的目标,美索不达米亚!第149章 钟昌祚第141章 介入第346章 16式轻型坦克第346章 16式轻型坦克第379章 华盛顿海军条约第235章 蔡锷与榴弹发射器第142章 代平黔乱第333章 指挥权第101章 陪同第485章 菲律宾战役第301章 除害第384章 总统任期什么的第23章 抵达第34章 洋灰厂第313章 反攻第76章 四川军政府第260章 协约国观察团第117章 走第177章 过错第93章 军服第252章 九千字第207章 外围第264章 突击第135章 银元第10章 四川綦江第五百一十四章第262章 清海级和靖海级第414章 吞并奥地利第372章 条约签订第400章 阮爱国第377章 黄金到手第468章 营救拉玛八世第506章 中英印度条约第336章 南下哈卡里第68章 成都血案第68章 成都血案第412章 格局第20章 船长理查德第229章 杨荩诚第69章 东路同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