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警惕

凌晨三点多的伦敦,已经陷入了一片黑暗当中,不过在这个几乎所有伦敦百姓都已经陷入睡眠的时刻,位于伦敦的白厅却依然灯火通明。

当然,对于这个叫做白厅的地方,你也可以称呼他为“唐宁街”,因为白厅在伦敦虽然仅仅只是一条街道,可是他却连接着议会大厦和“唐宁街”,在这条街及其附近几乎都是如国防部、外‘交’部、内政部、海军部等英国政fǔ的重要部‘门’,因此说白厅是整个英国的核心也没问题。

在往常,因为大英帝国要管理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因此一直都很繁忙。不过繁忙到凌晨时分,在白厅却是很少见的。

可是自从欧战爆发后,整个白厅灯火通明的情形却变得市场出现,就如现在一般。

而在白厅内的首相办公室内,英国首相也在办公桌前听着下属的汇报。

此时的英国首相,已经不再是过去那个对中国或多或少有些敌视的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新的,劳合?乔治…

说实在的,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确是一位好首相,至少他是一位和平时期的好首相。不过在战争时期,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却未必在适任首相这个,领导英国同同盟国‘交’战的职位。

在正常战争中,它造成越来也大的、可怕的伤亡(包括阿斯奎斯的儿子雷‘蒙’德,他在法国索姆河战役的头几个小时就丧生了)。

不过这些其实都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本人越来越严重的厌战情绪。

1916年时,内阁成员兰斯多恩侯爵,在阿斯奎斯的建议下,起草了一份备忘录,他在其中为赞成与德国人进行公开谈判而辩解。“我们正在缓慢的,但却是稳步的消灭不列颠群岛上的优秀儿男?????”悲观厌战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虽然事后表明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本人并不赞同这种观点,但毫无疑问,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本人对这场战争的确是相当悲观。

稍后,在1916年11月17日,这份备忘录在内阁中传阅。不久就泄‘露’到报界,被用作攻击首相指导战争不利的新材料。后来的英国首相,也就是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的继任者劳合?乔治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重组一个三人战争指导委员会,由他自己担任该委员会的主席,要么他就辞职。

经过‘混’‘乱’的,‘激’烈的会谈,阿斯奎斯于1916年12月辞职,他任首相达八年之久。

和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相比,他的继任者劳合?乔治显然更适合战时领导者的位置。

事实上,在还没有担任首相之前,劳合?乔治已经是英国的军需大臣了。

后来,由于英国的陆军大臣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元帅殉职,劳合?乔治便接替了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的职位。(“如果胜利是绚丽的‘花’朵,运输则是‘花’的梗茎,没有梗茎的鲜‘花’无法盛开…同马赫迪亚的战争主要是一个运输的问题。”这是在苏丹时,霍雷肖对战争的观点。霍雷肖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任陆军大臣,晋封伯爵,升为元帅。

在各主要‘交’战国领导人中,只有他认识到这此战争将是长期的(他认为最少要三年),在当时他不顾英国的海军传统,迅速得征集一百万志愿军作为职业军人进行训练,使之成为崭新的英国陆军,也是多亏这点,英国才能在欧洲战场上发挥那么多的作用。而在1916年6月4日,霍雷肖在下议院接受质询,当反对党议员抨击他对战争准备不足时,基奇纳披‘露’他在战前就向美国军火商下了两百万支步枪的订单,现在已经有50万支‘交’货,可见霍雷肖的确很有远见。

不过在乘坐巡洋舰前往俄国,准备好俄国商讨合作事宜的时候,霍雷肖乘坐的巡洋舰却遭到了德国潜艇的袭击,霍雷肖也因此而身亡。)

——————————

和在战争时期多少有些不称职的阿斯奎斯不同,劳合?乔治在任时期相当务实。原本因为山东战役的事情阿斯奎斯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总是会多少为难一下中国,不过等到劳合?乔治上任后却并未如此。

显然,在劳合?乔治看来赢得欧战的胜利才是最重要的,剩下其他的什么事情都可以抛到次要的位置上。

也是因为劳合?乔治这种务实的举动,所以在远征军攻占了巴格达后,虽然在白厅内英国人依然有些争议,但是劳合?乔治最终还是同意,在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就将整个美索不达米亚连同科索沃一同移‘交’给中国,毕竟当时土耳其队英国在中东炼油厂的威胁已经结束,英国人也没必要将兵力‘浪’费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

何况当时的美索不达米亚相当荒凉,对英国而言更是如同‘鸡’肋一般,英国也的确没有必要留恋。

而在稍后,在担任远征军总司令的蒋百里,在埃尔祖鲁姆地区击溃了土耳其两个军团近二十万兵力,并且俘获其中近十万人,取得了高加索战场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胜利后。

原本自开战后,中英双方虽然谈判,但是却一直都陷入僵持的海关和关税等问题,在劳合?乔治的示意下,朱尔典等外‘交’人员也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让步。

显然,在高加索地区展示了一定的实力后,相当务实的劳合?乔治在认可的同时,也终于将中国视为是一股可以利用的势力,毕竟对当时的英国来讲在正常战争都已经陷入了僵局后,任何一股可以利用的势力都是值得拉拢的。

在海关和关税等问题上的让步,仅仅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而对中国,对严光来说,去掉一个有些情绪化的首相,换来一个相当务实的家伙也的确是一件好事,毕竟没了那个经常会显得很情绪化的阿斯奎斯,对严光等人来讲也是一件让人心情舒畅的事情。

在历史上德国人实施的无限制潜艇战术,曾经给英国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而事实上,就是劳合.乔治解除了第一海军大臣约翰?杰利科元帅的职务,成功地使下一任海军大臣戴维?贝蒂同意采用护航制度,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由此可见,劳合?乔治的确要比阿斯奎斯更适合担任这个战时首相。

只不过现在…

“居然在天津集结了这么多的部队…”

熬夜的劳合?乔治看了看英国驻华情报部‘门’传回来的情报皱皱眉道。

“中国人这是想要做什么…”

虽然劳合?乔治的样子似乎是在自言自语,不过听到劳合?乔治的话后,一旁的秘书还是凑到近前道。

“中国人应该是想北上前往海参威吧…”

这份情报,作为劳合?乔治秘书的他也曾经看过,在情报下方有情报部‘门’专‘门’的分析。分析认为,中国现在正在进入的地区,除了原本就存在的高加索和中亚外,剩下的外‘蒙’古和外兴安岭等地区,几乎全部都是中国人曾经拥有过,但是后来被俄国给瓜分走的领土。因此在中国人在天津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军舰和兵力时,可以断定的是他们一定是为了海参威,这个曾经的固有领土而出动的,事实上,英国的情报部‘门’还认为,除了海参威外,恐怕就连库页也…

“海参威…”

看着手上的情报,劳合?乔治叹了一口气…

虽然劳合?乔治是个务实的首相,而且在劳合?乔治看来目前一切,都应该以欧战大局为重。可是,现在中国人的势力扩展的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他有些不安了。

如国力,虽然目前中国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不如英国,但是在国力上却一直都是在稳步上升,就综合国力而言,中国已经不断‘逼’近英国。

本来这些也没什么,毕竟在国力上和英国旗鼓相当的国家也不少,除开德国外,还有一个相当强大的美国在。

只是…

在亚洲,英国实在是有太多的利益存在了,尤其是印度,印度可就在中国的眼皮子底下。在英国人看来,中国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印度的一种威胁。

在过去还好一些,至少过去的中国很虚弱,虚弱到任由西方国家,包括日本这个曾经只能仰望中国的小国宰割。

可是现在…

虽然英国国内,为数不少的人都在为中国的崛起而忧心,但是因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欧战,因此英国不少的人物也只能放下这点,全身心的投入到这场战争中来。

毕竟如果这场战争输了,那英国可就真的是什么都没了。

何况,为了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英国人已经团结了过去的敌人俄国,再团结一个中国又有什么呢?

何况中国和俄国之间互相敌视,只要英国在一旁稍微动些手脚,这两个国家就只能事事依靠他们…

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却是俄国的突然轰塌,而取而代之的,则是英国最为敌视的布尔什维克。

而与此同时,那个已经开始让英国忌惮的中国,却在高加索、中亚和外‘蒙’、外兴安岭等地全面出击。其动用的庞大兵力,与在高加索的兵力也不相上下,而且看样子似乎是想趁这个机会在俄国人的身上狠狠的咬下一块‘肉’来…

暂且不提这些已经落入中国手中的土地,能够为中国带来多少资源,能够让中国的版图扩张多少。在一点上英国人还是明白的,那就是拼了这么长的时间,最终在战争结束后获利最大的,恐怕就是战前原本任何一国都不曾瞧得起的中国了…

“早知道,就不将伊拉克‘交’给中国人了…”

想到伊拉克,劳合?乔治苦笑了一声。

虽然那里只是一块‘鸡’肋,但是劳合?乔治觉得,依照目前的态势,协约国压根就不需要在付给中国任何的报酬,因为中国人自己已经获取良多了。

当然,这也只是心中的一点苦笑。

毕竟伊拉克是在中国参战前就已经许诺好了的,而现在中国人在中亚、高加索和外‘蒙’等地区囊括的利益,却是人家自己获得的——————虽然,这些利益都是中国人在曾经的盟友俄国人的身上用刀子一块一块割下来的。

不管怎么说,在付出了如此大的代价后,还没获得什么利益,就看到一个曾经并不是很看得起的小伙计,获得了比自己更大的利益,这点肯定是会让包括劳合?乔治在内的英国人都不爽的。

“戴维,你说,日本人能赶在中国人之前夺下海参威吗?”

在苦笑了良久后,劳合?乔治如此对一旁的戴维?贝蒂说道。

此时的戴维?贝蒂因为赢得了劳合?乔治的信任,已经正式的成为了英国的第一海军大臣。

然而在听到了劳合?乔治的话后,戴维?贝蒂却只是苦笑着道。

“首相先生,这恐怕不太可能。”顿了顿后戴维?贝蒂继续道。“罗曼诺夫王朝的坍塌实在是太突然了,而比这更突然的就是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崛起,还有的就是这些布尔什维克居然会和德国人签订停战协议,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是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的…”

这一点,即使不用戴维?贝蒂说劳合?乔治也能明白,不过在看到中国人已经将高加索、中亚和外‘蒙’等区域纳入自己范围后,在眼睁睁看着“海参威”这么一个重要的港口落入中国人的手里,劳合?乔治的心里也的确是相当的不爽。

“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阻止他们吗…”

事实上,劳合?乔治心里想的不止是如何阻止中国人夺下海参威,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能够在战后让中国人将他们在俄国人身上刮下来的‘肉’全部吐出来。

要知道,原本的中国已经是英国人警惕的对象了,而现在如果中国人在将俄国人身上的那些“‘肉’”融入自身,那么战后的英国是绝对没办法继续钳制中国的。

何况在俄国退出欧战后,德国已经将在东线的大部分兵力都调往了西线,而新生的俄国政权却又是一个布尔什维克政权。无论是对付德国,还是对付新生的苏联,英国都需要中国的力量,而这也是劳合?乔治最为苦恼的。

你不可能在需要一个人的力量的同时,还把他嘴里的‘肉’给抢走,这很明显是不现实也是不合逻辑的。

而且在英国内部对这点也很有争议,很明显,对英国人付出了如此大的伤亡,而中国人却只付出几万人的伤亡并得到如此大的回报这一点,英国人也是很不满的。

但是和中国人相比,英国人显然更加仇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一些,而这点,也让劳合?乔治感到相当的为难。

“首相先生,或许…”顿了顿,戴维?贝蒂继续道。“或许日本人无法阻止中国人在海参威的行动,不过日本人却能抢在中国人之前夺走另外一块地方…”

“什么地方?”

戴维?贝蒂走到了劳合?乔治的面前,然后仔细的转动了一下劳合?乔治桌面上的一个地球仪,最后转到了远东,属于西伯利亚地区,但是在日本上方的位置。

“库页…”

——————————

库页,这个地方就不需要多提了。

事实上,虽然这个地方的确有些偏僻,在最近这些年里,对一般的老百姓而言也很难和“钓鱼岛”或者是“南海”一类的地方相比。

然而对库页这个地方,一般的百姓多少还是了解的。

至少他们都了解,库页是当年俄国人从满清手里抢走的,连同外兴安岭一起…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此时的库页却并不完全属于俄国,哪怕是在欧战时期也是如此。确切的说,应该是北库页属于俄国,南库页则属于日本,而这些则都是日俄战争结束后造成的。

只不过很明显的是,虽然俄国人输掉了日俄战争,但是在领土上只输掉了半个库页,其实也不是很大的亏,毕竟库页上实在是没有什么资源,何况在战争结束后俄国也未进行赔款。

不过,或许库页这种没什么资源的地方,对俄国,对日本都没太大兴趣,对英国这样殖民地遍全球的国家更是连‘鸡’肋都算不上——————像马岛至少还能放羊呢,何况那里的地理位置也相当的“经典”。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连‘鸡’肋都算不上的地方,对中国人而言,却是耻辱历史当中的一部分。

所以当远征舰队北上“海参威”的同时,整个舰队中的一小部分舰队,也是向着库页去的。他们的使命,就是在日本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前拿下北库页。

这点也是多亏了俄国人的余威,虽说日俄战争中俄国人失败了,但是虎死架不倒,何况是俄国这头还没死的老熊呢?

而日本虽然在战争中赢得了胜利,但是就实力而言很明显还不是俄国的对手。再加上库页,也的确是一个贫瘠到不怎么吸引人的地方——————何况还是半个。

因此,日本在南库页的驻军并不是很多,所以哪怕俄国垮塌,只有一个新生的苏联冒出来,日本想要统一整个库页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何况在北库页还有一部分的俄国驻军。

虽然这些俄国驻军的政治倾向属于未知的,但是很明显,无论他们倾向于苏联,还是已经成为过去的罗曼诺夫王朝,都绝不可能会对日本人有好脸‘色’的。

那么…

“我们能对日本人做些什么支援?”

虽然并不是什么很起眼的事情,不过劳合?乔治还是如此道。

而一旁的戴维?贝蒂则开口道。

“很简单,联络美国人…”

英国人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势力已经很薄弱了,而很明显,现在能对日本进行紧急支援的只有美国了。

同样,对突然冒起的中国,虽然过去的关系一向很不错,但是美国,也已经开始变得警惕了…

……

第421章 我恨停电第282章 欧战爆发第415章 凌波级重型舰队航母第464章 袭击第297章 燃烧弹第348章 二月革命第371章 巴黎和会第117章 走第399章 中南半岛第184章 国社党第407章 泰国第73章 枪声第267章 马鞍山第385章 竞选第400章 阮爱国第381章 四大舰队第184章 国社党第155章 声望降低第35章 再往伦敦第284章 蔡锷和小凤仙第449章 澳大利亚沦陷第310章 狙击手第41章 只差一步第344章 装甲部队的完美首站第149章 钟昌祚第228章 炮盾第175章 5分之1第16章 再度启程第108章 第一次A签第159章 狗大户第215章 江底第520章 刺激第144章 入黔第17章 江上(一)第263章 宣战第229章 杨荩诚第142章 代平黔乱第38章 张謇第78章 过节提前发第138章 北伐第19章 江上(完)第359章 潜艇第413章 希特勒第121章 请柬第261章 马尾船政局第422章 交换法案第217章 沉舰第477章 转移第442章 堪培拉第139章 在华驻屯军第258章 袁世凯病逝第492章 战斗第367章 无畏上将高尔察克的.........一千六百吨黄金第322章 欧战的对手第五百一十七章第504章 印度:被决定的命运第438章 战斗核心第370章 前往巴黎第234章 不能娇惯第184章 国社党第48章 第三第21章 机器第307章 准备第26章 好事第135章 银元第456章 曼谷大轰炸第258章 袁世凯病逝第76章 四川军政府第486章 菲律宾海战第287章 理由第478章 轰炸北京第478章 轰炸北京第142章 代平黔乱第261章 马尾船政局第307章 准备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253章 轰炸第329章 一触即发第355章 库页冲突第232章 德国公使马尔赞第215章 江底第344章 装甲部队的完美首站第231章 回绝第212章 增援第66章 保路同志会第232章 德国公使马尔赞第448章 炮台沦陷第264章 突击第100章 战备第220章 无奈第463章 对台攻势第490章 索要索马里第138章 和谈第196章 210毫米榴弹炮第420章 攻占叙利亚第199章 稍作支援第15章 工厂第270章 南京-巷战第51章 再次到来第509章 目标: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