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孙中山逝世

“什么时候的事情…”

下车走入总统府后,严光对着迎面而来的徐世昌问道。

因为孙中山的事情,本来严光在军事基地内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要做,现在也是不得不着急赶回来了。

而听到严光的话,依然是国务总理的徐世昌则连忙回答道。

“军情局和驻日使馆传回来的消息,大概是三个小时前…”

“这样…”

严光点点头,将身上的外衣交给了岳昌后,便和徐世昌等人一起走进了办公室。

1923年,对国社政府而言绝对是美好的一年,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努力,国社政府不但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同时也在战后奠定了中国世界第三大强国的地位。

尤其是中东油田的开发,更是让现在的国社政府如虎添翼。

毕竟高尔察克的一千多吨黄金,终究还是会用完的,然而在中东三块油田,却能为中国带来至少一百年的收益。

然而和国社政府相比,1923对于国民党而言却是黑暗的一年。

因为就在这一年,在1916年黄兴去世后,国民党的又一位领袖,同时也是最后一位领袖孙中山去世了…

自国民党战败退出大陆后,国民党一直是依靠着黄兴和孙中山这么两位领袖维持着的,并且在退居日本几年后,在两个人的努力下使得国民党渐渐的有些一些起色。

不过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在1916年的10月31日,黄兴在东京的国民党总部去世。

黄兴的去世无疑带给了国民党极大的打击,因为在国民党内一直都是由黄兴和孙中山两个人统领的。而且在国民党内部,也分着黄派和孙派——————和后世过度被神化的孙中山不同,这时的孙中山仅仅只是国民党内的其中一位领袖,却不是唯一的一位领袖。

因此黄兴的去世,无疑使得黄派陷入了混乱。

本来在历史上黄兴去世后,黄派也应该是统归孙中山领导的,毕竟当时孙中山已经是唯一的领袖了。

然而由于孙中山退居日本和不少国民党人依然留在大陆的关系,使得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很大的分割。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属于黄派的李书城等人就投靠了国社党,当然李书城等人并没有退出国民党,只不过在很多时候也不是很听日本总部的命令就是了。

而这,就是国民党退居日本后遭到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只不过当时国民党毕竟没有直接分裂,所以也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一部分的黄派也聚集到孙中山的旗下后,国民党的凝聚力反而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升。

可是到了现在,孙中山这么最后一位国民党领袖,最终同样去世了…

“国民党最终会变什么什么样子…”

看着已经被乌云遮住的天空,一个国民党人站在总部的大门前喃喃道。

——————————

和不知所措的国民党人不同,在孙中山去世的消息传回国内后,有很多人对这一消息悲痛、重视、叹息,不过也有很多人压根就没怎么在意。

毕竟现在孙中山已经不再是中国唯一的救星,或者说不再是中国的救星,他曾经所做过的一切,在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后都已经全部变成了过去式。

就拿严光身后的那帮人而言,此刻严光身后的那群海军将领,在得知了孙中山去世的消息后,依然在讨论着新式加特林机炮的作用……,

和只想着用机炮做防空武器的严光不同,属于这个时代海军的海军将领们,心里显然有着其他的用法…

“………最好是设计成高平两用式,这样不但能应对空中的威胁,同样也能应对海面上的威胁。”

“没错,5000发每分的射速,再加上30mm的口径,对付鱼雷艇或者是浮出水面的潜艇绝对有效…”

没错,这就是海军将领们在见识过了加特林机炮威力后,替机炮所想出来的新用途。

和来自后世,只重视空中威胁(包括反舰导弹)的严光不同,对于海军来说,鱼雷和鱼雷艇造成的威胁同样也是他们需要面对的。

而且在这个空中威胁尚不成气候的年代,在海军看来鱼雷艇和潜艇的威胁恐怕反而要更大一些,毕竟这一时期的飞机依然只能用简陋来形容,至于航母什么的,更是还没有实际的战例。

同时小巧灵活却威力巨大的鱼雷艇可以说是小国海军的最爱,因为哪怕是小巧的鱼雷艇,也拥有着足够威胁战列舰的巨大威胁性。

事实上国防海军也同样装备了一定数量的鱼雷艇,在山东战役期间海军甚至想过让鱼雷艇部队出战,只不过当时龙口湾尚在空军的打击范围内,所以也就没有用到他们。至于后来的库页海战则是因为距离太远,他们没法过去…

不过哪怕这样,海军依然重视着鱼雷听和鱼雷的作用。

而这一时期的主要反鱼雷(鱼雷艇)的手段却不多,数得着的就是采用网栅一类的器材来实现,或者是用火炮来直接攻击鱼雷的载体。

网栅一类的方式称做阻挡式防护,即设置障碍以阻挡来袭的鱼雷。

如停泊中的舰只使用的防雷网、行驶中舰艇使用的所谓“防雷卫士”或防护拖线拖线是一种多节的空心管结构,用钢缆贯串起来。不用时折叠收放在甲板上,在进入危险海区时,布放入水,利用展开器把拖线展开至距舷侧一定距离处,拖曳前进。每节空心管中装有炸药,还可装近炸引信。直航鱼雷通常由舷侧阵位上进攻,这种拖线防护设备能起到比较有效的阻挡作用。

另外一种就是用火炮,直接攻击携带着鱼雷的鱼雷艇。

如战列舰所装备的数十门副炮,就是专门用来干这个的。

事实上面对数十门副炮,依然能够突破进而进入攻击距离内的鱼雷艇实在是少之甚少,不过这并不代表鱼雷艇就没有威胁了。

一来,除开战列舰外,剩下的如巡洋舰或驱逐舰等舰种排水量较少,副炮的数量自然也跟着变少,再加上不少驱逐舰或巡洋舰主炮的口径和战列舰副炮的口径差不多,可想这些舰艇自身装备的副炮口径会有多大…

再来,在白天时有副炮进行拦截的话自然是没有问题,可是如果是进入黑夜呢了?这也是战列舰等舰艇为什么会大量装备探照灯的一个原因,为的就是防止入夜的时候遭到偷袭,不过哪怕是这样依然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就是了…

这样是海军会考虑将加特林机炮装到军舰上的原因。

这一时期的鱼雷艇通常只有几吨或几十吨的排水量,最大的也不过一百多吨,鱼雷的射程更是只有不到3公里,同时为了增加命中率,很多时候鱼雷艇甚至需要抵近到几百米或几十米的距离去发起进攻…

而这一距离,恰恰是加特林机炮的最佳射程范围。…,

(英国mk8型鱼雷,直径457毫米,航程1371.6米/41节,或者2275米/29节。同时这一时期都是直航鱼雷,远了的话根本打不中,至于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则是二战后期才出现的)

虽说加特林机炮的口径仅有30mm,不过射速却达到了5000发每分,再加上这一时期的大部分鱼雷艇都是木制的,因此只要被炮口对准,最终的结果绝对是非死既残。

因此拿加特林机炮来充作防空和反鱼雷(艇)武器,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严光为什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则是因为他所来的世界,海军所要面对的除了空军和反舰导弹外,剩下的就是潜艇部队了。

至于鱼雷艇?虽然这个舰种曾经风光过一时,但是到了严光的那个年代,剩下的就只有鱼雷艇的进化版导弹艇了…

同样,海军也在考虑着用拥有高射速的加特林机炮做反鱼雷武器,因为这一时期的鱼雷都是贴近水面航行的直航鱼雷,如果反应够快的话,用5000发每分的超高射速将鱼雷击毁在海军看来并非没有可能。

不过在严光的那个年代,可从来都没听说过近防炮还有这个任务,所以对海军究竟能不能成功,严光也只能是摇头苦笑了。

“不过体积也是一个问题啊,单是炮本身的体积就已经和一门150炮差不多了,再加上旋转炮塔什么的话…”

“还有弹药的消耗量,每分钟5000发的射速的确惊人,但是消耗起来也同样惊人,如果每门炮都配备两个1000发的弹仓和若干个备用的弹仓的话,驱逐舰是不用想了,哪怕是5000吨级的轻巡洋舰恐怕也装不了几座…”

的确,加特林机炮的性能虽然惊人,但是弹药的消耗量也同样惊人,再算上自身的体积和操作人数等等,作为防空武器的加特林机炮恐怕未必会逊色150mm或210mm口径副炮多少…

好在海军从没有想过用加特林机炮去取代军舰上的高射炮或高射机枪,双联的高射机枪或75mm高射炮及30mm机关炮依然是各型军舰上的必备装备,30mm的六管加特林机炮仅仅只是在2000吨级的驱逐舰上装一门,5000吨级的轻巡洋舰上装个两三门,40000多吨级的战列舰上装个七八九十门也就是了…

——————————

听到海军的人还在背后议论,严光和徐世昌都摇了摇头。

不过也难怪,毕竟孙中山在二次革命后就跑到日本去了,根本就没有时间在曾经的闽系海军当中留下自己的影响力,而到了现在,在国防海军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海军的情况下,想要指望海军能像历史上一样实在是件很难的事情。

其实不只是海军这样,就连政府内的其他军政人员大多也都如此。

还会对孙中山的去世感到重视的,恐怕也只有徐世昌或严光这样的少数人了。

徐世昌会重视,是因为孙中山是袁世凯时期北洋最大的敌人,至于严光?这个理由就不需要在多提了。

其实严光对孙中山的心态还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在后世无论是国共两党都对孙中山本人进行了神化,使得后人已经无法得知孙中山本人的真实面貌。

另一方面,孙中山本人在历史上留下的一些痕迹,也和孙中山本人被神化后的形象有着鲜明的对比。

对于严光来说,像是在美国洗盘子一类的事情没有什么可耻的,劳动光荣,严光刚到美国的时候不也想过去当苦力吧。…,

不过对于孙中山在私生活方面的事情…

譬如说大月薰,这个在十一岁还是幼女状态就被孙中山看上,而后在十五岁时被孙中山向大月薰父亲大月素堂提亲的例子。

唔,硬要说的话萝莉控也没什么可耻的,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爱好。

不过在结婚没多久就跑出去革命,并且在革命没多久跑回来,给妻子留下一个孩子后继续跑出去革命,并且自此一无所踪,只留下妻子和一个孩子的话,至少在严光看来还是一件很过分的事情。

而除了大月薰外,还有孙中山的原配卢慕贞和妾室陈粹芬。

前者在18岁时就嫁给孙中山,后者则是1892年经陈少白介绍认识孙中山。出于对孙中山的崇拜,自愿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照顾孙中山的起居饮食,身兼护士与卫士,无怨无悔地与孙中山共同生活了10多年,过着流离转徙、担惊受怕的日子。

辛亥武昌起义前,她以妻子的名分掩护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横滨,她与孙中山的住家也就是革命活动的据点,凡前来与孙中山商谈革命工作的人,包括胡汉民、廖仲恺、蒋介石等,都由她接待、安排。惠州起义前秘密运输军火武器,联络接洽、传递情报,也几乎都由她经办。光绪三十三年孙中山先后策划4次武装起义,她都随侍左右。

然而前者却在1915年时因为孙中山的强烈要求,不得不在同盟会元老们的反对下和孙中山离婚。

而当时卢慕贞却还在大家的面前慨然表示:“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愿意照料他的生活,我愿意成全其美,与先生离婚。”

顺带一提,同年10月,也就是孙中山和卢慕贞离婚一个月后,得知孙中山已与前妻离婚的消息,二十二岁的宋庆龄立即赴东京与孙中山成婚…

至于陈粹芬,则是在1914年“功成身退”的…

不过在1918年10月17日,孙中山在致英国恩师康德黎的信中,曾坦陈自己和卢慕贞夫人离婚的原因:“我原来的妻子不喜欢外出,因而在我流亡的日子里,她没有在国外陪伴过我。她需要和我的老母亲定居在一起,并老是劝说我按照中国旧风俗再娶一个侧室。但我所爱的女子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地位,而我自己又离不开她。这样一来,除了同我的前妻协议离婚之外,再没有别的任何办法了。”

所爱的女子,没有在国外陪伴在身边…

孙中山一共有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其中的一子两女都是卢慕贞生的,最后一个日本的才是大月薰所生…

这些话在见到宋庆龄后才说,实在是有些…

而且如果说作为包办婚姻的结果,卢慕贞多少还算符合条件的话,那么陈粹芬最后为什么要“功成身退”?是因为她已经不再年轻了吗…

——————————

虽说因为私生活的关系,严光一直都有些瞧不起孙中山,然而这不否认孙中山是一个时代的标志,虽说武昌起义其实和他也没多大关系…

虽然有着种种原因,但是对于孙中山的死,严光还是不得不重视。

“给日本方面发份电报,让他们派人到国民党总部去悼念一下吧…”

不管严光对孙中山本人的感官如何,这都是件必须做的事情。

而听到严光的话后,徐世昌也点点头道。…,

“我这就去办…”

没多久,一份电报就已经被传到了中国驻东京大使馆。

“悼念吗…”

看着刚刚传到使馆的电报,佟空苦笑了一声。

作为作为中国驻日的首席外交官,也就是所谓的大使馆大使,佟空在日本的境遇就好象日本大使在中国时一样尴尬。

毕竟在经历过山东战役和库页战役后,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实在是称不上良好,虽说自库页战役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快5年的时间,在中日两国的努力下互相间的气氛多少也算缓和了许多,不过哪怕是这样,每当大使馆悬挂着中国国旗的汽车行驶在东京的街头上时,道路的两旁依然不时的传来异样的目光…

好在此时的中国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国,哪怕是有心怀恶意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当然,在日本这个经常会有人头脑发热的国家…

不过在考虑到日本是对华敌意最强的国家,驻日大使馆的守卫力量一向是所有驻外使馆当中最强的,因此这么多年来佟空一直都是有惊无险就是了。

“算了,毕竟是上头的命令。”

摇了摇头,吩咐了一下参赞后,佟空在十多名刚从远征军退役没多久的士兵的保护下,登上了一辆汽车。

说实话,佟空是真的不想去国民党总部。

虽然不清楚孙中山在历史上活到了25年的事情,但佟空总觉得如果没有退居日本的话,孙中山可能会活得更久一些。所以在这个时候去国民党总部,想要得到好脸色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也是没办法,谁叫是上头的命令呢…”

使馆的车队行驶在东京的街头上,果然就和往常一样,有着为数不少的日本人用异样的目光去看使馆车队,以及车头车头上悬挂着的中国国旗。

不过这几年,尤其是在山东战役失败和库页战役失败后,曾经有过不少头脑发热的日本人去寻找过驻日使馆的麻烦,不少人甚至曾经拿着武士刀想要冲进使馆…

这些人最后的下场自是不必说,轻一点的不过是失去自己的手脚,重一些的却是连命都失去了。(当时使馆的人可没想过抓住后交给日本政府,毕竟在那个时期,就算移交日本政府估计也没多久就会被放出来)

所以到了现在,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还妄想冲击使馆和使馆车队的笨蛋,在东京已经是很少见的了…

“还行,至少今天没碰到无聊的事情…”

整理了一下别着一枝口径勃朗宁手枪的腰带后,佟空掏出了一包烟轻声道。

虽然使馆和国民党的人总是尽量避免碰到对方,不过使馆和国民党总部的距离却不是很远,所以仅仅只是十多分钟过后,使馆的车队就已经抵达了国民党总部。

当佟空抵达国民党总部的时候,和退居日本后门可罗雀的样子不同,这时国民党总部的大门前几乎称得上是人满为患。

到了这个时候,不用说曾经和国民党有着很友好关系的黑龙会,就是其他其实和国民党扯不到一块去的人士,也都跑到国民党总部的大门前凑了凑热闹。

“走吧…”

“是!”

对于佟空的到来,国民党和其他前来悼念的人显得有些吃惊,毕竟国社党和国民党的关系虽然不像1913年那样糟糕,但也绝称不上好这个字。

然而登门是客,何况在这么一个时候,所以国民党人还是接待了佟空。

而在对孙中山进行过悼念后,佟空也见到了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和大月薰,当然还有孙中山的几个孩子。

孙科、孙娫、孙婉和宫川富美子…

在见过了遗孀和子女后,佟空并没有停留太久就离开了。

而就在佟空离开没多久,国内的报纸也纷纷刊登孙中山逝世的消息…

虽说这些年来孙中山在国内的影响力已经极为薄弱,然而他的逝去,依然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

笔者语:别的不好说,但是对这种对待妻女的行为,我是真心看不惯…

所谓的妻子,就是老了就扔的吗?

第457章 后悔第156章 挨喷第454章 真正的目标澳大利亚第494章 地面战斗第287章 理由第95章 谈判第76章 四川军政府第425章 巴巴罗萨第393章 疯狂的一日第454章 真正的目标澳大利亚第401章 竣工第14章 川汉铁路第486章 菲律宾海战第258章 袁世凯病逝第164章 小林秀子第200章 开始第139章 在华驻屯军第440章 史上最大舰第295章 莱阳第496章 坦克战第212章 增援第465章 喷气式战斗机第342章 南下巴格达第331章 装甲师第417章 二战爆发及攻占伊朗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281章 萨拉热窝事件第320章 路线第210章 绝好机会第412章 格局第197章 代表第442章 堪培拉第486章 菲律宾海战第四百九十九章第138章 和谈第363章 低头认输第270章 南京-巷战第24章 知府于宗潼第485章 菲律宾战役第511章 破雷舰第218章 港口第245章 赌胜第254章 武昌第382章 伊拉克油田第359章 潜艇第107章 炮兵第223章 渡河第188章 测试性能的杨楷第125章 想要的东西第488章 声自导鱼雷 决定胜负的武器第40章 蝴蝶效应第158章 连环巴掌第五百一十五章第22章 长江上的米字旗第298章 决定第438章 战斗核心第五百零一章第123章 洋行第91章 反应第68章 成都血案第130章 火力配置第321章 加入协约国第295章 骑兵第281章 萨拉热窝事件第211章 杯具第453章 协议达成第381章 四大舰队第384章 总统任期什么的第329章 一触即发第50章 芝加哥第176章 电报第200章 开始第184章 国社党第451章 内跳反的泰国人第450章 泰国人的小心思第72章 发动第63章 张人骏第445章 澳大利亚沦陷第98章 无奈第153章 岌岌可危第145章 大方县第258章 青岛要塞第414章 吞并奥地利第478章 轰炸北京第440章 史上最大舰第34章 洋灰厂第321章 加入协约国第491章 索马里到手后如何处理黑蜀黍第509章 目标:澳大利亚第141章 介入第216章 滥发淫威第85章 四川兵工厂第472章 火焰喷射器的威力第229章 杨荩诚第327章 出兵土耳其第72章 发动第409章 甘地第451章 内跳反的泰国人第349章 蓄势待发第438章 战斗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