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博多河

空袭过后,驻扎在北京附近的一批部队进入城市,开始清理空袭造成的残骸瓦砾。这也算是一种惯例吧,因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每逢发生重大灾害的时候,除了一般的救援部队外,军队也都奋战在第一线。

毕竟救援部队虽然专业,但数量还是太少了一些。反之军队虽然不够专业,但是庞大的数量和严谨的组织及过人的体力却能弥补这一切。

因此当军队入城,并且展开救援工作的时候,城内的百姓并没有太过吃惊。

军队的工作主要是清理轰炸造成的残骸瓦砾,将掩埋在下面的人或尸体找出来,顺便将一些被炸塌的地下工事的出入口,比如说不久前被炸塌的那个商场给清理出一条通道,让里面的百姓能够安全的出来。

然而在军队清理残骸并执行救援任务的时候,指责的声音却随处可见。毕竟军队的任务就是保证人民的安全,如果只是一般的天灾人祸到也没什么,但刚刚这里却偏偏遭到了敌人的轰炸…

面对百姓的指责,军队的官兵们也是无话可说,毕竟这的确是他们的责任,因此他们也只能一边继续清理残骸,一边在肚子里把防空司令部和空军的十八代亲属全部骂上一遍…

幸好这次空袭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严重,全部伤亡相加也只有千余人,这也是因为日本的轰炸机数量较少,同时载弹量也不是很多。再加上执行空袭后许多轰炸机还没有投下航弹就已经被地面上的防空火力击落的缘故——————就算临近的空军战机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拦截,北京的地方防空火力可是相当充足的。

另一方面,作为主要的指责对象,防空司令部的中将司令雷伊明。这个时候却已经‘下课’了…

这不止是因为雷伊明和其他防空司令部的官员需要承担主要责任,最重要的是国社政府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背黑锅。

这个背黑锅的人自然不可能是严光,虽说就算严光承担全部的责任也不会有任何后果,但是那毕竟是上千人的伤亡,是上千个有血有肉的人,真要承担了这样的责任,对严光本身的威胁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所以最后也只能对不起雷伊明了。

毕竟不管怎么说。作为防空司令部的司令,他的确要承担很大的责任。

“所以,你也只能认倒霉了!”

站在雷伊明的面前,他的一名同僚如此道。

而听到消息后。雷伊明却也只能苦笑着摇了摇头。

就像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司令,赫斯本德?爱德华?金梅尔上将一样,在珍珠港事件后不也是给罗斯福和马歇尔做了替罪羊了吗…

————————————————————

由于轰炸机数量较少和载弹量较小的关系,再加上北京本身密布的防空火力,所以日本人的轰炸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至少和东京所遭受的一切相比是如此。

然而由于日本人是对城市进行的轰炸,所以依然造成了上千人的伤亡,或者说——————他们是故意对城市而非工业区进行的轰炸。

日本人很清楚,中国的工业实力远远高于日本。因此就算袭击那些所谓的工业区也无法扭转两国巨大的差异。

既然如此,到不是直接炸人…

这就好像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杜立特空袭一样。虽然杜立特空袭所造成的损失仅仅只是象征性的,然而这次空袭依然对日本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为这是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袭击。

对中国而言,这个道理也同样是讲得通的…

空袭造成的伤亡虽然不是很大,但是依然对中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原本就有相当数量的人反对同日德宣战,在空袭过后这方面的议论更是增长了不少。好在在进入战争状态后,舆论方面就已经进入了新闻管制阶段,所以这种议论并没有进一步的扩大。

不过与之相对应的,是全面上台的报复措施——————虽然现在两国已经是战争状态,对方怎么做都理所当然,而且还是国社政府这一方先轰炸的东京,给对方造成了比北京多上近百倍的伤亡…

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绝不能让在朝鲜的日本人过的太舒服了。

————————————————————

日军对北京的轰炸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是肯定的,对此同盟国的首脑们都进行了哀悼,不过内地里却不知道幸灾乐祸成了什么样子,毕竟到了这一步,中国已经是反法西斯联盟的主要国家当中唯一一个本土还没有遭受过袭击的国家。

看见中国吃瘪,其他国家自然也是比较高兴的。

另一方面,在印度,在日本人主动放弃了缅甸,并退到了孟加拉一代后,虽然缅甸糟糕的交通和游击队给国防军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但是通过空投及其他方式,国防军还是一路推进到了孟加拉。

“快看,飞机到了!!!”

在孟加拉的博多河一岸,一队奉命接收空投物资的国防军官兵,指着头顶上飞行的一群飞机大声的道。

“哦!看到了,看到了!!!”

“希望这次能扔点牛肉罐头下来,不然的话说实在的真心有些受不了了!!!”

“牛肉?猪肉也行啊!成天鸡肉、羊肉的,我都快吃能鸡了!!!”

在印度有着大量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存在,而这两个宗教都是不吃牛肉和猪肉的。在东印度公司还统治着印度的时候,就曾因此爆发过‘印度大起义’。起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则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

1857年初开始在雇佣兵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东印度公司以猪油、牛油混合的润滑油涂在来福枪(步枪)的子弹纸皮包装上。由于印度教视牛为神灵忌食牛肉,而伊斯兰教则视猪为污秽之物,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装弹之前。士兵又必须用牙齿来咬破来福枪子弹的纸皮,因而,主要拥有这两大信仰的士兵们都拒绝使用这些子弹。

当时东印度公司宣称这种说法只是谣言,并且已经换了新的用腊作润滑剂的子弹。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怀疑润滑油不干净,拒绝咬掉新枪支所使用涂了润滑剂的子弹壳。

最后因为种种原因,起义爆发了,当然最后也失败了,而失败的代价就是莫卧儿帝国彻底的消失了…

虽说印度人的性格相当的温顺。而且这也已经是一个世纪前发生的事情了,不过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很多事情有个教训总是好的。再加上在缅甸那边已经有相当数量的游击队存在了。何柱国也不希望印度这边也出现一批反对他们的当地起义军,所以很多时候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部下了。

原本虽然国防军也经常进行野外求生训练,像是蛇啊、虫啊、鼠尾什么的也都能吃,但是国防军的后勤从来都是向后是的美军看齐的。虽说缅甸的游击队给后勤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是通过空运的方式。对国防军将士们的后勤保障还是很完善的。

像是猪肉和牛肉的罐头之类的,更是从来都没有中断过。

然而在进入了印度地区后,为了避免刺激到印度人,猪肉和牛肉有关的东西却全都禁止了。罐头什么的也都是水果罐头还有鸡肉罐头和羊肉罐头,要么就是茄汁沙丁鱼什么的。虽说和日本人相比这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但总吃这些毕竟也是会腻味的。

咳。只能说后勤太好,也是会有害处的吧。

其实真正麻烦的并不是后勤,而是印度闷热的天气,虽说现在中国的疆域也算是相当的广泛了,但是像印度这样炎热的地区在中国的领土当中依然相当的少见,而且那几个少见的地区大多还都属于无人区。

因此对国防军的官兵们而言,最大的麻烦并不是对面的敌军,反而是当地的气候。

就在士兵们谈论的时候,空中的运输机已经开始空投补给。

满载着补给的箱子在降落伞的帮助下,一个个缓速落向地面。

空中的飞行员不需要担心这些补给会落到河对面的日本人手中,地面上的士兵们同样也不需要担心。

因为博多河是恒河在孟加拉西端的主河道,全程300公里甚至可以通行内河轮船。

如此宽阔的河流,想要投错可是很难的。

另一方面,何柱国却是在筹措着对河对岸展开攻势。

北京遭到空袭的事情何柱国已经知晓了,但是那却并不是他最关心的事情,对何柱国来说最值得关系的是如何攻下河对面两百公里外的城市,加尔各答,这座印度最大的城市…

————————————————————

许多人恐怕无法想象,不过加尔各答的确是印度最大的城市,而不是首都新德里或比较著名的孟买,后者甚至连加尔各答的一半人口都没有达到。

不,应该说在历史上加尔各答是亚洲最大的一座城市,甚至比北京或上海更大。

在历史上北京的人口约为一百五十五万,上海的人口则为三百四十七万,而加尔各答的人口却是三百五十三万。

虽然仅仅只多了六万人口,但是在历史上加尔各答却是毫无疑问的亚洲人口最多同时也是最大的一座城市——————当然,最多最大并不意味着最繁华,这点却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到了后是不但孟买对加尔各答进行了反超,就连上海也不是加尔各答所能比的。

哪怕是现在,在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后上海和北京等城市也经过了长足的发展,在加上这两座城市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遭受战乱的威胁。所以亚洲第一和第二大城市的名号是在上海和北京上的,而加尔各答这座印度最大的城市则只能屈居第三位,至于广州?

在历史上广州的人口为一百二十万,虽说是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但是想要将人口翻个三倍始终还是困难了一些…

另外加尔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首府,而且在殖民地时期,从1772年直到1911年的一百四十年间,加尔各答一直是英属印度的首都。在这期间,该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学、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保存有大量当时遗留的维多利亚风格建筑。

因此这座城市对印度来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这里需要做一点说明,加尔各答距今只有300多年的历史。和其他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相比十分的短暂。

另外在1911年后,加尔各答首都的身份转让给了‘德里’这座城市。

德里地区在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八座城市,当然现在只有七座,这其中最早的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孔雀王朝时期。德里苏丹国以此为都城。在莫卧儿帝国的沙贾汗(1592-1666年)时代,兴建了留存至今的德里旧城(1639年;或称“德里第七城”),当时称“沙贾汗纳巴德”。英殖民时期,加尔各答一度是印度的首都,到20世纪初旧德里被选为英属印度的首都并经历了重建。

印度独立后。德里正式成为印度共和国的首都。

印度独立后非常重视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和优良传统,为了保存遍地文物古迹的历史名城德里,印度将该城市整体保留了下来,在德里西南另建新都。

虽然印度人曾经做出过很多奇葩的事情。但对此却不得不表示钦佩,因为他们完整地保留了一座古都。而德里新城自然也就成了“德里第八城”,从此新德里就成为了新独立的印度共和国的首都存在着。这也是为什么印度会存在德里和新德里两个地方的原因。

另外虽然加尔各答已经不再是印度的首都,但是作为印度的前首都,同时也是如今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加尔各答依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也是为什么何柱国会希望尽快攻取这座城市的原因。

攻取加尔各答,并不只是为了给日本人一个教训,同时也是为了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拥有决定印度命运的影响力。

拿下整个印度并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或者说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印度还有相当一部分领土处于英国人的手中,而对英国人是不能轻易出手的。

但是,如果在战争结束后,像加尔各答这样的印度第一大城市,还有像金奈这样仅次于加尔各答、孟买和德里的第三大城市以及海得拉巴这样的印度第六大城市,还有那格浦尔这样的大型城市在中国的手中的话,那么还有谁敢说中国没有决定印度命运的权利?

最起码,严光不但可以分出个孟加拉来,还可以将加尔各答和金奈、海得拉巴和那格浦尔分为四个国家,这样一来也算是达成了严光分裂印度的心愿。

————————————————————————

对河对岸日军的攻势展开的很快,当空运部队空投的物资足够展开一场战役后,刚刚架好的近千门火炮就已经对河对岸的日军进行了轰击。

只不过后勤毕竟不便,再加上空军的运输机也不适合拉运大口径加农炮,所以何柱国的部队里装备的主要是75mm和105mm的轻型火炮,口径最大的也只有120mm而已。

虽说如此,但是对面的日军也没有多少重炮,因此到也足够了。

由于弹药都是通过空运的方式,何柱国手中的弹药也不是很充足,所以炮击只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何柱国便下令停止炮击并命令已经准备多时的部队进行渡河作战。

渡河所用的船只,都是这些天来部队自行建造的,基本上只能说比渔船要强上一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在国防军抵达博多河河岸前。日本人就已经将河岸附近的船只全部搜缴并焚毁。

虽然国社政府在印度也有相当数量的‘朋友’存在,并且在他们的帮助下也隐藏了相当数量的船只,但是这点船只根本就不够用,毕竟很多时候也需要将战损的损失考虑在内的。因此何柱国也只能发动士兵们自行建造船只。

“开火!!!”

在一个比渔船也大不了多少的船只上,一个军官模样的军官大声的对手下道。

在船头,一名士兵正趴在那里瞄准着河对岸的日军工事,听到军官的话后,他立刻将一枚炮弹装进了一门120mm迫击炮的炮筒中。

虽说船只在博多河上起伏不定,但是炮弹在受到击发后还是飞出了炮筒朝着河对岸的日军阵地飞去,并在日军的阵地上掀起了一道不小的尘柱,只不过这枚炮弹究竟有没有带来伤亡。却是一件未解的事情。

不过军官和炮手也没有在意,只是继续不断的向河对岸的日军阵地发射炮弹,而船只也在船夫的努力下一点一点的向河对岸驶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是在陌生的印度。想要找到足够数量拥有蒸汽机或内燃机的船只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士兵们使用的都是风帆一类的船只。

这一类船只虽然有着成本低便于制造的优点,但也有速度慢不便操作的缺点,再加上对岸的日军也有着相当程度的火力,江上的这些木船几乎成了活靶子。

在江面上。一艘一艘的木船被日军的炮火击中,这些木船当中有一部分相当幸运的只被击毁了一部分,船上的‘乘客’们也只死伤了一部分,可是那些不幸的却…

然而船上的官兵们却依然驾驶着船只向河对岸驶去。由于基数十分庞大的关系,所以很快就有相当数量的船只停靠在了河岸上。

“快。快,快!!!”

从渔船的侧面跳下后。一名看上去像是个排长的军官对着部下们到。

士兵们开始在河岸上构筑阵地,船只上携带了相当数量的麻袋,这些麻袋只要装上沙子就是相当好的沙袋,而在博多河的两岸到处都是沙滩,根本不必担心沙子的来源。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带沙袋过来?其实上面也曾经这么考虑过,只不过渡河部队使用的是以风帆和船桨作为动力的木船,如果携带大量的沙袋无疑会减慢船只的速度。

在布满了敌军火力的河面上,速度慢一分,危险也就大上一分,于是何柱国干脆下令让部队带着麻袋渡河,等到河岸对面的沙滩上时在临时制作沙袋。

暂且不提这个命令是否正确,不过沙滩上的士兵们却是在这么做着。

“迫击炮呢?”

并没有工兵随船而来,不过船上的士兵几乎都带了一把工兵锹过来,所以很快就有相当数量的沙袋出现,在将这些沙袋堆在沙滩上,并在原地挖了一些深坑出来后,沙滩上的士兵们总算得到了片刻的安全。

这时沙滩上的士兵数量还很少,只有一个团左右,剩下的基本上不是在河面上往这里游,就是已经沉在河底了。因此沙滩上的部队并没有贸然采取攻势,而是等到这后续部队的到来。

不过哪怕是躲在临时阵地的后面,在日军的火力下依然是件很危险的事情,再加上一直都被人压着打也的确相当的让人火大…

由于渡河部队携带了相当数量的迫击炮和机枪,因此在一个个的阵地陆续出现后,渡河部队便开始依仗着这些武器对对面的日军进行还击。

120mm迫击炮的射程并不算短,至少对面防线的日军尚在打击范围内,因此双方到也称得上是有来有往,不过等到对面防线上的日军将相当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滩头阵地上的渡河部队,而不是河面上的那些部队时,渡河部队的压力便开始大增。

还在这个时候空军的轰炸机部队飞临日军顶空,很快渡河部队的压力骤减,而等到滩头的渡河部队数量达到了一个旅后,渡河部队便开始抢夺日军的阵地。

抢夺的过程并不轻松,还在何柱国在登陆前曾经进行过许多迷惑措施,日军并没有料到渡河部队会从这个方向渡河,因此这个位置的日军防卫力量并不是很强,这也给了渡河部队能够成功抢占的机会。

而在空军的支援下,临近日军对此处日军的增援也受到了阻拦。

在这种情况下,在经过了一日一夜的激战后,渡河部队终于抢下了一块滩头阵地,而后续的部队也开始陆续从这个点进行登陆。

争夺加尔各答的契机,总算是有了…(未完待续。。

———————————————————————————————

第189章 练兵第192章 再次匆匆几个月第38章 张謇第235章 蔡锷与榴弹发射器第33章 五个月后第340章 窝火第67章 保路运动第448章 炮台沦陷第219章 沉港第226章 M1911式半自动手枪第457章 后悔第五百零七章第289章 日本远征军第346章 虎!虎!虎!第36章 一千八百万第149章 贵州攻防(上)第379章 华盛顿海军条约第37章 中国第一第86章 张润清第452章 可恨的奸商第414章 吞并奥地利第103章 陈镇藩第305章 火焰第186章 目瞪口呆第7章 记住你了第129章 王耀武第491章 索马里到手后如何处理黑蜀黍第325章 开玩笑的!第417章 二战爆发及攻占伊朗第220章 无奈第61章 不信第87章 枪第173章 人力第105章 麻烦第157章 竞争第490章 索要索马里第394章 烂摊子第461章 澎湖列岛第447章 炮台第132章 迫击炮第353章 密谋第193章 宋教仁第221章 潜江第417章 二战爆发及攻占伊朗第12章 麻将第178章 处置第371章 巴黎和会第313章 反攻第302章 清扫第489章 攻占加尔各答第131章 75小姐第282章 欧战爆发第139章 在华驻屯军第433章 含泪第295章 莱阳第50章 芝加哥第374章 19式机枪第357章 西班牙流感第483章 成功 失败第32章 派系与排挤第299章 国难财第213章 北洋第377章 黄金到手第17章 江上(一)第353章 密谋第232章 德国公使马尔赞第347章 真正的黑豹Ⅱ第363章 低头认输第259章 议和第83章 去重庆第476章 东京大轰炸第149章 钟昌祚第109章 我要吃饺子第497章 南洋群岛第306章 新第305章 火焰第352章 警惕第131章 75小姐第441章 两栖攻击舰第156章 挨喷第165章 求政党名称第142章 代平黔乱第282章 欧战爆发第383章 嫉恨中燃烧的英国第256章 叛乱第362章 彻底摧毁第24章 知府于宗潼第269章 雨花台第187章 匆匆数月第268章 280mm重型榴弹炮第214章 江上第270章 南京-巷战第291章 登陆第393章 疯狂的一日第475章 出兵印度第454章 真正的目标澳大利亚第173章 人力第32章 派系与排挤第101章 陪同第485章 菲律宾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