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5月14日,苏德边境。
对于这个也许是俄罗斯人一年中最长的一天,辽阔富饶的俄罗斯大地还笼罩在一片黑夜之中,仍旧沉沉地熟睡着。凌晨2点,东线边境地区德军的第一线突击部队进入了出发阵地,而在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德军的高级将领们也开始进入野战指挥所。
凌晨3点,德国在东线的数个航空队的数千架飞机开始起飞,准备空袭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乌克兰的大型城市,这里面就包括明斯克、列宁格勒、考纳斯、基辅、敖德萨、巴尓喀阡、塞瓦斯托波尔甚至包括了已经修建了部分防御工事的维堡。
这个时刻,从荒无人烟的森林和沼泽上空侵入苏联领空的德国作战飞机排列着密密麻麻买的队形正在接近预定目标,这些目标包括苏联西部五个大军区(即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白俄罗斯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西南特别军区)的120个机场,大城市中的高级参谋司令部的机构,已经侦察好的大型兵营,各个重要地点的炮兵阵地尤其是高炮阵地,重点防御地段的筑垒工事,坦克装甲集群集结地、后勤仓储基地及油料库和波罗的海、黑海沿岸的港口设施等等。
2000余架机身上印着黑色铁十字标志的午夜幽灵,此时在已经身经百战的驾驶员*纵下,利用夜色的掩护,驾机经边境线上人烟稀少、不易被发现的地区,实施第一波攻击,而在他们身后,接近3000架各类作战飞机,甚至包括运载两个空降师的运输机组成第二梯队,黑压压用的跟了上来。
凌晨4点,几乎就在德国作战飞机的第一颗炸弹落到苏联国土上的同时,德军在边境地区部署的上万门各类火炮也开始向苏联的边境以及纵深地区开始长达1个小时的炮火覆盖性射击。
从5月14日凌晨到当天夜间,没有进行充分动员的苏联红军在整个东部战线上陷入了极大的被动之中,尤其是苏联空军更是损失惨重,五个特别军区一共有三千多架飞机尚未起飞就被摧毁在地面,而冒险起飞的战斗机也是经不起两下打击就纷纷坠毁。在获得了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德军分为北方、中央、南方三个集群仿佛是一股浩浩荡荡的铁流向着辽阔广袤的俄罗斯大地滚滚袭来。
德军的主力部队共计550多万(不包括仆从的一百多万军队)组成了规模空前的攻击部队。这些部队按照德军最高统帅的计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进行,按照方向分成北方、中央和南方集团军群,并且每个集团军群有一个航空队支援,做到了充分的空中力量保障。
其中北方集团军群的规模是三个集团军群中最小的一个,由一个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组成,共计有四十五个师,其中有五个装甲师、五个机械化步兵师以及五个摩托化师组成一个装甲集群;另外有二十五个步兵师和五个摩托化步兵师组成两个集团军配备以大量重型火炮部队作为装甲部队的辅助力量。德军在进攻的同时能够得到芬兰军队和新组建的波兰仆从军的支援。
14日凌晨,该集团军群从东普鲁士跨过了苏德边境地区,然后转向东北经波罗的海国家向列宁格勒方向进攻。一百五十多万精锐的德国军队从梅梅尔到苏瓦乌基以北沿着230里的正面战线展开,装甲部队运用楔形队形,撕开本来就很脆弱的苏联边防线,而
后大量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步兵一起涌入,配合的炮兵部队展开火力延伸,而德国的空军部队已经开始轰炸列宁格勒了。
北方集团军群的5个装甲师有坦克1600多辆(德国陆军装甲部队的精锐——4号坦克装备了将近800辆,这成为了北方集群的绝对拳头),加上德军特有的伴随装甲部队前进的强击炮部队、后续摩托化部队中的轻型坦克、工兵喷火坦克、重型突击炮等等在内共有坦克、强击炮、自行火炮共计近3000辆。为该集团军群担任空中支援任务的是德国空军的的第3航空队的2000余架飞机,力量可谓空前的强大,随着这只钢铁巨兽的前进,苏军的波罗的海军区节节败退。
但就战争开始后的总体态势来说,在苏德战线北段,处于进攻方德军掌握着兵力优势,而这一优势则具有压倒性与突然性。但是,德军所面临的问题在于之前两军在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所对峙的国境线走向没有太显著的突出部,而苏军又有强大的兵力集团被配置在后方,使得北方集团军群难以迅速的围歼当面之敌,也就是的苏联军队在从边境线到列宁格勒的路上设置了坚固的防线。
而德军担任中央突破的中央集团军群则是德军在东线最大的集团军群,它包括两个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共有六十五个师,其中有十五个装甲师、十二个机械化师及摩托化师,他们组成了两个装甲集群的强大兵力。而其余近百万的步兵部队连同同样规模庞大的炮兵部队则成为了强大的后续集群和辅助进攻部队,他们从坦克撕开的突破口一拥而入,如同洪水般将苏联军队包围起来,进而分割歼灭。与此同时,德国在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接受的数十万军队也投入到了中央战线的作战之中。
14凌晨战争爆发,该集团军群两百多万德国军队从比亚威斯托克边境地区的突出部以北和以南发动一场大开口的钳形攻势。为了一举解决掉这个边境线附近的苏军重兵集团,中央集团军群的两个装甲集群分为南北两个方向进攻。
从德军投入的兵力数量上可以看出,在这个德军最主要打击方向上(为向莫斯科进攻做准备)。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占有较大的兵力优势,而且该集团还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因为在这一地区,苏德国境线朝德国一侧大幅度弯曲,形成长100里、宽200里的比亚维斯托克突出部。这一突出部使苏军西方方面军的两翼都暴露给了德军。德国人的攻势便是从这两翼向苏军发动向心突击,力图将其歼灭于这一地区,以为日后向莫斯科大踏步进攻扫清障碍。
其中北面的装甲集群在摩托化步兵的配合之下,从苏伐乌基地区经过维尔纽斯山口向维切布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实施向心攻击,至当日傍晚,已经突入苏军纵深第三道防线。而南面的装甲集群在强大的炮火配合下则从原来波兰边境地区的苏军布勒斯特边境筑垒地域至里托夫斯克一线全面展开,坦克、机械化部队沿普里皮亚特沼泽地北部向斯摩棱斯克推进。
这南北两路的强大装甲部队各有一个精锐的装甲师连同一个强大的摩托化师组成装甲快速部队配置在外侧,以保障中央集团军群的两翼,并随时准备调到进攻的第一线。德军这样做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它们就可以北上进入波罗的海地区,或者南下进入乌克兰,这样就可以从北起白俄罗斯中部南到乌克兰北部
的一个宽大正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钢铁巨钳,准备一口将苏联红军的西方方面军吞掉。
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共有五十五个精锐的德国师,他们组成了一个加强的装甲集群和两个集团军。在这其中有八个装甲师、七个机械化步兵师和摩托化师组成一个兵力空前的装甲集群;剩余的四十个师的部队组成了两个超满编状态的集团军,这样一来他们已经拥有了将近一百八十万人的强大兵力。在此基础之上,相当于德军标准建制的二十个师的罗马尼亚部队和十个师的保加利亚部队也归南方集团军群的建制,这也就使其的兵力超过了两百万。
14凌晨战争爆发,在南方的南方集团军群从两个分割开的方向发动进攻,一个从波兰南部向乌克兰北部地区进攻,一个从罗马尼亚向乌克兰南部及黑海北岸地区进攻。在北部的进攻方向上,编制有两千多辆坦克和一千五百多辆自行火炮、突击炮、强击炮的强大装甲集群在庞大的快速机械化部队和摩托化步兵的支援下,从普里皮亚特沼泽地以南的卢布林地区向基辅与第聂伯河之间广大地区进攻。得到了部分装甲部队支援的一个集团军则向利沃夫与文尼察攻击前进;在罗马尼亚,剩余的一个德国集团军在加强了包括一些装甲部队、摩托化部队和炮兵部队之后,同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的部队一起,渡过普鲁特河,攻进比萨拉比亚与乌克兰南部;德军派遣到南欧的小型两栖舰队甚至已经进入了罗马尼亚,他们连同部分轻型装甲部队以及大量的步兵在乌克兰南部的黑海沿岸实施两栖登陆作战。
除了在前线规模庞大的军队,德国陆军还有三十三个步兵师、六个装甲师、六个机械化和摩托化师留在后方,他们都作为陆军总部的预备队。到1941年5月中旬的总计情况显示,东线的德国军队共有二百一十个师,其中有三十四个装甲师、三十个机械化师和摩托化师,德国的盟国(芬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还提供了相当于五十个标准德军师的兵力。
整个东西安的第一阶段战斗,德国装甲部队共计约有六千五百辆坦克,还有大约三千五百辆自行火炮、履带装甲强击炮、自行突击炮等等装甲支援力量,总数已经突破一万辆。总数六个航空队,有三个航空队主要负责前线空中对地支援和夺取制空权,飞机有五千余架。再加上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东普鲁士、匈牙利、奥地利的二线航空部队,共计三个航空队近四千五百架飞机(其中包括大型轰炸机和远程战斗机)也在对前线的德军提供空中支援,飞机的数量也已经接近一万架。
从5月14日到16日,三天的战斗已经是苏军在一线的五个军区有将近三分之一的部队被消灭、溃退、后撤或陷入混乱之中。但是苏军二线三线的部队已经开始建立起了有效防御,并且开始进行有力的抵抗,但是由于部队布置太过靠前,且战争准备不充分,开战三天,苏联红军仍然陷入了极大地被动之中。
反观德军,开战之后各个部队密切配合,按照战前部署有条不紊的实施进攻计划。尤其是装甲部队在广袤的平原上实施楔形突破、大迂回作战、大胆穿插、两翼突破、分割包围等等战术战法,取得了相当明显的效果,三天时间前线部队已经向苏联过境推进了180——220公里,德军此时毫无疑问的掌握着战场的主动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