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外汇券的妙用

第187章 外汇券的妙用

这天早上,林为民上班后,蒙伟宰找到了他。

老同志一开始顾左右而言他,林为民一看这肯定是有事要求自己啊。

他一个编辑能有什么事值得主任求他?肯定是不在老同志职责范围内的,林为民第一个想到了外汇券。

自从《霸王别姬》出版的稿费到手被他兑换成外汇券,单位的人都知道他手里有一笔数目极大的外汇券。

这个年代,外汇券在国内可是堪比米刀的硬通货。

关于外汇券的崛起,得从友谊商店的供应情况说起。

最早在建国初期友谊商店实行商品供应的时候,供应品种主要是一些统销商品和市场紧缺的高档商品,如粮食、食油、食糖、猪肉、家禽、煤油、棉布、手表、自行车、缝纫机等,无论是供应品种还是供应量都处于较低的水平。

运动期间,友谊商店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等到76年以后,友谊商店供应商品的品种开始逐渐丰富,不少市场紧缺的商品也开始供应,如台风扇、手表、黑白电视机、照相机等。

燕京因为属于首都,外国友人、华侨最多,供应的商品种类也是最丰富的,像地方土特产品、工艺品、文房四宝、名家字画、工艺陶瓷、玉石雕刻、抽纱刺绣、丝绸制品等,可谓应有尽有。

但凡需要专门写上这类话的票据,两者的价值一定是不等值的。

假设一个外国留学生,用100米刀以官方1:1.5的汇率兑换了150元外汇券,再用150元外汇券在友谊商店购买了其他地方难以买到的紧俏商品。

林为民摆摆手,“于老师,这不是钱的事。”

这四千块钱应该指的是外汇券,要是人民币那就更多了。

介绍到林为民的时候,蒙伟宰儿子夫妻俩很是热情,握着林为民的手表示感谢。

“蒙大哥,你们夫妻俩点点。”

下午,他请假去之江的事就传遍了办公室。

蒙伟宰比了个手势,“四千块钱。”

古玩什么倒不是他不想淘换,琉璃厂就在燕京,问题是他对这玩意真是一窍不通,去了就是个挨宰的棒槌命。

蒙伟宰嗯了一声,目送儿子一家走进友谊商店,孙女蒙燕妮的背影雀跃,仿佛要飞起来一样。

打完招呼,林为民将取出来的四千块外汇券拿出来。

被他点破心思,蒙伟宰脸上难得露出几分不好意思的神色。

放在一般燕京的工薪家庭,可能十年也暂不出这么多钱来。

“领|导,您不进去瞅瞅?”

进入八月,燕京的天气一天热过一天。

话说马嘟嘟这个时候在干什么来着?

如此丰富的商品供应,可比这个时候普通老百姓能在一般的百货商店买的东西多得多了,并且这里的东西只需要外汇券,不像外面既要花钱也要凭票。

“于老师,您叫我来什么事啊?”

魔改的《追风筝的人》写的不算顺利,林为民对于草原生活并不熟悉,现在又没有后世发达的互联网,什么都可以查得到。

林为民听明白了于是之的意思,问道:“找不到人去了是吧?”

所以友谊商店的很多商品也成了这个年代的老百姓们趋之若鹜的东西。

于是之听到这话,脸上露出失望,可没等他说话,林为民却道:“既然院里缺人,那我就去一趟吧。”

然后吃喝玩乐花了100元人民币,离开中国的时候再把剩下的150元人民币兑换回米刀,他手里还是100米刀。

林为民知道,今天他收到的这六千多块钱里,肯定有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都是蒙伟宰出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叹。

于是之高兴道:“哎呦,为民你可是帮了我的大忙。”

他手里原来留的那两千多外汇券这段时间以来已经被单位的同事们薅光了,收获的则是五千块钱人民币。

夫妻俩对视了一眼,然后对蒙伟宰道:“爸,那我们先进去买钢琴了。”

想要获取写作相关的资料,要么是大量翻阅资料,要么是询问身边有过内蒙生活经验的人,总之就是麻烦。

于是之给林为民沏了一杯茶,“坐下慢慢说。”

蒙伟宰转过头来,真诚的说道:“为民,这次真是谢谢你了。”

蒙伟宰道:“瞅什么?又不是我买钢琴,让他们自己看吧。”

他点点头,道:“孙女要学钢琴,在少年宫学的不错,儿子儿媳想让孩子以后走这条道路,准备给她买一架星海牌钢琴。”

这个时候外汇券的价值其实很混乱,有人可以钻空子,利用香烟、酒等高档消费品轻易赚取四五倍的差价。

蒙伟宰给双方介绍了一下。

林为民回想了一下,记得他去年还在《中国青年报》用一个整版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有时间可以结交一下,古董行的知识他是不打算学了,找个机会让这小子给自己收点老物件是个不错的主意。

现在流通的第三版人民币最大面额的是十块钱,一沓一千块钱,蒙伟宰儿子夫妻俩给了他六沓半人民币,林为民不用数也知道这里肯定是六千四百块钱。

于是之有些不好意思,“一个是去沪上,一个是去之江。关键是先定的去沪上,这个时候让谁去之江,大家心里肯定都不得劲。”

“行了,外汇券也拿到了,进去买钢琴吧。”蒙伟宰催促道。

“为民,这次得请你帮帮忙了。欧阳老师和蓝老师肯定是要去沪上的,其他人的想法也得顾及。所以我才想到了你,你要是愿意去的话,院里可以出每天五块钱的补助,之江那边也会有补助……”

“她呀,一听说能买到钢琴了,在家里待不住,缠着我非要来。”蒙伟宰儿媳妇宠溺的看着女儿说了一句。

下午下班前,林为民早退了一会儿,去人民的银行取了四千块外汇券。

可怜天下父母心!

同事们需要外汇券,恰好他手里有,就不可能轻易拒绝,那太得罪人了。

“哎呀,这个样子,半个月是不是不太够啊!”借口都找好了,蒙伟宰也不介意给林为民再来个顺水人情。

“都是特殊情况嘛!”林为民将人艺的情况说了一下。

说定了这件事,林为民到单位请假。

有时间还得弄两套宅子,哪怕不是正经四合院也行。

外汇券还好说,这钱可是越放越毛啊!

林为民笑了笑,“不用了,只会多不会少。”

出门后便以250元人民币的的价格将商品出手。

前年四月,燕京市刚刚发布了第一部地方拆迁法规《燕京市基本建设拆迁安置暂行办法》,未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燕京的第一波拆迁潮很快就会到来。

他所表现出的信任让对方心中熨帖,朝林为民露出了一个友善的笑容。

林为民没打算跟着去,人艺的于是之却找到了他。

于是之摇头,道:“你不懂,这种事涉及到人际关系,最是麻烦,这次多亏了有你。”

林为民就是个升斗小民,这种国家大事他管不了。

蒙伟宰儿子点完了外汇券,问道:“为民,你不数数?”

林为民没有提钱的事,蒙伟宰道:“不着急,不着急,今天回去我让家里人把钱凑一下。”

“瞧您这话说的,咱们之间弄这么客气干什么。”

国家非但没留下外汇,反而还搭进去了几十美元的外汇。

蒙伟宰给了林为民一个眼神,还是你小子机灵。

“于老师,您可别这么说。”

听到他要请半个月的假,蒙伟宰立刻板起了脸,“办什么事要这么长时间?”

这几天,人艺的《霸王别姬》公演正式结束,正在筹备前往沪上演出的事宜。

蒙伟宰儿子也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个袋子,林为民看了一眼,钱都是提前扎好的。

“领|导,您是需要用外汇券?”林为民问了一句。

蒙伟宰瞪了林为民一眼,他知道自己这狮子大张口有点过分了,“那就二十天嘛!”

这年头,一个非洲来的留学生去友谊商店购买两条“大中华”香烟,出门一倒手就可以赚到够他一个月的生活费,结果国家却基本上收不到外汇。

这第一波拆迁潮虽说计划经济色彩严重,但房子该分得分啊。在燕京这地方,有房子还怕没钱吗?

但这么做就是正宗的投机倒把,林为民不可能干这种事,通常同事们找他来还外汇券就是按照市面上50%~60%的增幅来浮动,一般厚道的换一百块外汇券,会给林为民一百六十块人民币。

孙女蒙燕妮今年十四五岁的样子,看着高大帅气的林为民眼中熠熠生辉,这可是现在最有名的青年作家了。

“这是好事啊。需要多少?都是您一句话的事。”林为民豪气道。

“是这么回事。《霸王别姬》不是要去沪上演出吗?我们这整个剧组是都要去的,这种机会伱也明白,大家也可以趁机出去玩一玩。不过现在有个问题……”

蒙伟宰无奈,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他刚求林为民办完事,这会儿不批假未免有点不近人情,可这假确实长了点。

帮完了蒙伟宰这个忙,林为民手里的外汇券还剩下一万六千块,而银行里的存款已经高达四万块了。

批好了假,林为民心情愉快的继续工作。

“没事,我先把钱取出来。”

钻这个空子,利用的就是当时国家对于外国人的优待。

于是之朝林为民露出一个歉意的笑容,“之前之江话剧团那边不是从你这里拿到了《触不可及》的演出许可了吗?这两天那边联系我们,他们那边现在剧组搭起来了,角色也都选定,说希望来人帮忙指导一下,希望能够尽最大可能还原在燕京演出的风貌来。”

在友谊商店等了一小会儿,林为民见到了蒙伟宰的儿子。今天不光是他儿子来,连儿媳和孙女也一起来了,算上蒙伟宰,可谓全家齐上阵。

外汇券上印有一行小字:本券与人民币等值。

“没问题,下午我跟您一块去取一下。”

蒙伟宰背着手笑起来,“行,不客气。”

“什么问题?”

林为民看出了蒙伟宰的难处,“那啥,领|导。其实我们《当代》在之江那边也是有不少作者的,我这次去正好可以和大家交流交流,看看大家在创作上有什么难处,给大家解决一下,顺便把组稿的工作做起来。”

老外赚的盆满钵满,吃亏的却是政|府。

“要不一个月?”

蒙伟宰问道:“燕妮怎么也一起跟来了?”

反正他也不吃亏,大家都是按照市面上的价格找他兑换外汇券。

“好,就二十天!”

第二天,林为民和蒙伟宰来到友谊商店门口,早上上班的时候老同志交代儿子让他们在这里见面,正好兑换了外汇券直接进商店买钢琴,省得夜长梦多。

蒙伟宰能说出这个数字,可见家底不是一般的殷实,儿子儿媳估计也不是一般人。

祝昌盛问道:“为民,你要去之江啊?”

“对啊。”

祝昌盛一脸八卦,“江南水乡,盛产美人。”

林为民没好气道:“老子可是去办正事的!”

(本章完)

第167章 余兆淮:守得云开见月明第153章 联合制作第928章 诺贝尔文学奖第116章 《霸王别姬》的影响力第15章 黄安仪的心思第79章 有情有义林为民第222章 能来是给脸第186章 新的灵感第501章 杀覃儆猴第120章 燕影讲课第872章 小心思第924章 手笔之大,气吞山河第82章 底线很低的于华第413章 我长这样,怪我吗?第121章 四十年如一日的文青第325章 送走一拨又一拨领导第701章 拆一代第342章 送人的东西第84章 小说演播第131章 第四代导演第511章 好消息第210章 春晚顾问第153章 联合制作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第193章 我这是……遭报应了?第632章 广撒网,多敛鱼第193章 我这是……遭报应了?第628章 你有眼无珠啊第904章 林董英明神武,千秋万代啊!第279章 保护性休假第108章 女儿国国王第361章 你比他长的帅第804章 名留青史啊第31章 交流会吹水第560章 近朱者赤,近民者冥第138章 爹妈祭天,法力无边第479章 这孙贼,死要钱!第8章 斥巨资举办的开学茶话会第888章 这1000万,花的真值!第89章 闭关创作第80章 我看见了第890章 到时候烧给我第284章 让子弹再飞一会第555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吗第267章 豪放派收藏家第107章 叙旧情第910章 新现实主义杰作第347章 这钱可怎么花啊!第851章 变天了第131章 第四代导演第874章 轰动米国第730章 都是他林为民干的第541章 《狩猎贰》第673章 水至清,则无鱼第483章 绝不会到外国去批判第264章 不能空着手走第832章 小胖子,坏滴很第31章 交流会吹水第559章 死得瞑目一点第106章 老舅,我可算找着你了一月月度总结+上架后打赏名单第371章 当代中国的恢弘画卷第563章 我的业障我的兵第235章 林老师把持不住了第544章 影响了一代人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196章 《套马人》感谢“暖阳1314”大佬的白银盟第43章 凤凰自行车第243章 铁面无私林老师第30章 外国留学生交流对话会第355章 林百万第430章 给我开门!第693章 老迈,是我害了你啊!第267章 豪放派收藏家第609章 仁义无双林老师第167章 余兆淮:守得云开见月明第34章 我的朋友石铁生第844章 老人家,你玩不起啊第19章 新作第430章 给我开门!第332章 三联书店的邀请第926章 那么骄傲第447章 老实人的待遇第541章 《狩猎贰》第273章 谢飞第627章 斯特雷加文学奖第13章 这就暴露了第338章 舔狗不死第587章 亲自动手第324章 香江来电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695章 我们中国人不是人?第320章 又一个来路不正的作者第274章 又让他装到了第210章 春晚顾问第724章 放弃并不是失败第214章 林老师扬眉吐气了第692章 开幕式上最靓的崽第557章 香江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