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孙子辈儿的顾问

第260章 孙子辈儿的顾问

冷解放嘴里念叨着林为民给他起的笔名:“二月河,二月河……”

越念越觉得有意境,更有深意,林老师仿佛猜到了他的心思。

“林老师,您这个名字起的实在是太好了。”冷解放激动的说道。

林为民对冷解放的反应非常高兴,看来解放同志也不是那么不谙情理嘛!

“您不知道。我老家是山西的,两岁那年随父母过黄河南下,后又几经辗转,最终在南阳定居。二月河这个笔名恰好蕴含了我老家这条母亲河的意向,真是好!”

望着解放同志那一脸欣慰又荣幸的表情,林为民暗自警惕,解放同志这马屁水平有点高啊!

今天林为民去参加《红楼梦》座谈会,本来是请了一天假的,下午却出现在了国文社。

“为民,你怎么回单位了?”覃朝阳看到走廊上的林为民,诧异的问道。

“遇上点事。”

“什么事?”

林为民把覃朝阳拉进办公室,拿出一叠稿纸,“你瞧瞧这个!”

覃朝阳瞪了他一眼,“德性!”

“什么叫尝试发表?姚雪垠的《李自成》都能得雁冰文学奖。”

《有话好好说》在林为民的作品序列中受关注程度和影响力都不算高,哪怕是出版后的销量也是敬陪末座,这种题材的小说在国内的小说市场,有一定的受众局限性。

说是燕京、津门、冀北三地文联联合在北戴河召开“城市文学理论座谈会”,邀请林为民参加会议。

几年时间来,林为民的作品越来越红不假,发表和出版的作品动辄销量就是上百万册,但相对于中国超十亿的人口,哪怕是把这个数字再翻十倍,也显得微不足道。

祝昌盛紧跟道:“你怎么能进顾问委员会呢?”

“四卷内容,这才是第一卷。”

林为民拿着电话挠了挠头。

看了最开始的两三万字,覃朝阳翻到了稿件的最后几页,“这小说没写完?”

“行啊,现在都混上《红楼梦》的顾问了!”姚淑芝的表情中带着几分惊叹。

翌日,林为民去了一趟央视。

“我咋就不能进顾问委员会呢?”

上一次拥有这个级别的曝光度,还是在《悬崖》热播的时候,电视剧片头的那一小行文字。

跟声势浩大的《红楼梦》电视剧比起来,《潜伏》剧组的工作就显得低调多了,多少有点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意思。

“瞧瞧你这不情不愿的样子,不想夸就别夸!”

他这次来是为了《潜伏》的电视剧。

林为民脸色难堪,“领导,您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姚淑芝甩过来一张报纸,是今天的《燕京日报》。

普通老百姓们,对于大多数专家其实并不熟悉,他们只相信媒体的报道。

但对他自己来说,这样的活动实在太过耗费时间和精力。

这是啥玩意?

仔细询问了两句,敢情还是个新提出来的概念。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啊!

李志舆这个演员林为民还算熟悉,看过他在《苦恼人的笑》和《巴山夜雨》中的表现。

“嗯!”

自从成名开始,林为民几乎每隔几天就会收到笔会、座谈会、创作会、培训会等各种名目繁杂的活动邀请,有的时候甚至是每天都有。

林为民耸耸肩,“嗯。”

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一致认为这顾问委员会的名单因为混进了林为民这个老鼠屎而公信力大降。

“你想发这部小说?”

同事们不顾林为民的解释,聚在一起八卦。

剧本定稿,任豪跟林为民讨论起了演员的事情。

对比一下顾问委员会里的其他专家们,林为民甚至年轻到几乎可以当他们的孙子辈儿。

“一直把他关小黑屋?不写完不放出来?”

林为民丝毫不在乎老覃的唠叨,他知道,只要拉来像样的稿子,老覃对他的容忍度一向很高。

而《潜伏》呢,尽管有着台长王风亲自挖来了导演任豪,得到了林为民的改编授权,请来了资深编剧唐佩琳,可总投资也不过区区三十万。

《红楼梦》要改编成电视剧的消息已经沸沸扬扬传了好几年,从前年开始就断断续续有消息传出,今年的消息格外的频繁,一个接一个。

报纸上说请的都是泰斗级别的专家,那就是泰斗级别的专家。

受邀成为《红楼梦》顾问委员会成员的事,林为民并没有向身边人透露,今天突然被新闻曝出来,身边的同事、朋友们自然很吃惊。

城市文学理论?

过了两天,《当代》编辑部接到了一个电话。

编剧唐佩琳为了《潜伏》的剧本,潜心创作了足足半年时间,剧本的效果也很符合林为民预想中的样子。

在唐佩琳创作剧本的这段时间,《潜伏》剧组也没闲着,前期筹备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就差演员名单的最后确认。

原因在于,《潜伏》所涉及到的场面太小,连主角的服装都跟《悬崖》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觉得这部小说是有希望成为《李自成》那样的作品的。”

“行了行了!”覃朝阳安抚道:“知道你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一心为公!”

嗯?

老覃!

“写个历史类小说,就应该得雁冰文学奖?”

林为民的名字再一次大规模的出现在全国普通老百姓的眼前。

“得嘞!”

他作为一个组织者,组织这些活动完全是出于公心的角度考虑。

爱的是他的果断和大胆出手一次又一次的给《当代》带来优质的稿件,恨的是他一点组织纪律性没有,丝毫不顾及编辑部的整体工作。

文章不长,一千字左右。

“干嘛?”

这次不是为了《红楼梦》的事,这会儿《红楼梦》编剧组正在抓紧时间写剧本,剧本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拍摄事宜和选演员。

柳荫一脸八卦的问道:“为民,听说你昨天在大街上捡个作者?”

“不好说,看他前面这些内容,光这一卷的内容怎么着也得三四十万字,四卷全写完,百万字都打不住。”

在最后一段提到了《红楼梦》顾问委员会的名单,在一众大佬的名字当中,“林为民”这三个字分外惹眼,排在顾问委员会名单的最末。

柳荫道:“你看看你前面这些名字,你凭什么能进?”

覃朝阳沉吟着说道:“目前看,还差点意思,就是不知道写完会是什么成色。”

老百姓也好,文化界也好,都知道距离《红楼梦》电视剧的诞生时间越来越近了,自然也更加关心。

覃朝阳接过稿纸,这是又收到什么不错的稿件了?

他坐回椅子上,翻阅起稿子。

林为民愤怒了,“我……我这还不都是为了我们刊物好嘛!”

这次能收到邀请,林为民很是意外,但还是婉言谢绝了文联的好意。

众人表情迷惑,听姚淑芝这意思,林为民这是又干了什么大事了?

为什么组稿这种事一到林为民那里,就会变得奇奇怪怪呢?

林为民的大胆,真是让老覃又爱又恨。

林为民无奈摆出一副混不吝的姿态,让大家恨的牙痒痒!

相比这种活动,他更喜欢三五好友在一起的聚会。

“能有这样的雄心和笔力,倒是值得培养!”

覃朝阳无奈道:“你小子这大话能不能晚点说,总是搞这种先斩后奏的事?”

“嗯?”

那边正聊着天的柳荫等人发现姚淑芝在和林为民在聊天,问道:“你们俩聊什么呢?”

林为民的名字在全国范围内的文学爱好者当中叫的响亮,但在更多的只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普通老百姓当中,仍显得知名度不足。

事实也是如此,为了《红楼梦》电视剧,央视大手一挥就是五百万,在这个年代的中国电视界,这是个破纪录的数字。

林为民点点头,将自己今天开会后遇到冷解放的遭遇说了一遍。

“行行行,我承认了,我就是混进去的,谁让我有一个好老师呢!”

林为民正色道:“这小说没啥问题吧?我可答应人家要发了!”

这次的男女主演,任豪选择了李志舆和斯琴高娃。

覃朝阳意外的看向林为民,“那少说也得有百万字了吧?”

姚淑芝挥着手上的报纸,道:“快别聊你们那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了,看看我们的林主编又闷声干了什么大事吧!”

跟《红楼梦》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覃朝阳的眼神在稿纸上打了个转,“嗯~,要是保持这种水准的话,可以尝试发表。”

“诶,为民!”姚淑芝叫了林为民一声。

他又翻了翻稿子,问道:“计划写多长啊?”

百万字的长篇小说,不是一般的作家能够驾驭的。

文学爱好者是多,但普通老百姓更多。

即便是跟央视投资的其他电视剧比,也不算出众。

去一趟北戴河,至少又是几天功夫,有那个时间还不如休息几天。

“你们这就叫狗眼看人低!”林为民恶狠狠的骂道。

人家打电话来邀请林为民也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打算把林为民的那部《有话好好说》拿到座谈会上,作为“城市文学”的典型代表进行讨论,以此来探讨“城市文学”的概念、范围和特征等问题。

“为民,这是你?”贺启智指着最后一行的名字说道。

“所以,现在人已经安排到了招待所?”

很多人看到林为民的名字,第一反应仍是陌生的,只有在询问到身边的文学爱好者们时,才会知道这位原来是一位作家。

“行了,先让他安心在楼上写着吧。”

“嗯。”

未来几年这个数字会因为拍摄后的种种意料之外的情况攀升到680万元,使《红楼梦》成为这个年代最贵的电视剧。

实在是没有花钱的地方啊!

在广播大院见到了剧组的几位幕后主创,交流很顺利。

“伱敢说你不是这么想的?”老覃同志丝毫不顾及同事的面子。

报纸上的文章标题赫然写着:“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顾问委员会成立”。

而这些活动,林为民无一例外的都拒绝了。

林为民微微自得,“要不然我能把人带回来嘛!”

《红楼梦》因为拍摄电视剧要成立专家顾问团,请的还都是国内文化领域鼎鼎有名的专家们,大家对此乐见其成。

等再细了解一下,原来还还这么年轻,更意外了。

等看到姚淑芝手上报纸的内容,众人的脸上写满了讶异。

林老师仰天长叹!

众人并不生气,反而继续挖苦道:“什么眼也得看你低啊,也不看看你前面排的都是谁!”

办公室内的闲谈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但《燕京日报》今天报道的这一则新闻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

翌日一早,林为民刚进办公室。

“时不我待啊!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你就说这稿子质量怎么样吧?”

他的气质儒雅,很适合扮演文人和知识分子形象。

最令林为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巴山夜雨》中所扮演的秋石一角,不少近景、大特写的镜头细腻地演绎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给他演出的角色富裕了深沉内敛的特质,很见功力。

抛开受穿越前小眼睛版余则成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李志舆跟《潜伏》小说中余则成的形象还是较为符合的,唯一的缺点是年纪大。

不过男演员的好处就在于,年龄对于在荧幕上的形象展示影响并不大。

又是日万的一天,求订阅!

(本章完)

第443章 以诚相待,以心交心第666章 幸福的烦恼第634章 邱主编这人真不错第180章 反响热烈第373章 人和人不一样第528章 朴实无华的爱好第64章 再聚会第677章 爸,对不起了第287章 大反转第360章 离了戏,屁都不是第470章 停出优越感第43章 凤凰自行车第670章 这可是另外的价钱!第125章 不要命的陆遥第218章 《悬崖》开播第340章 得加钱第122章 高屋建瓴的批驳第198章 大洋对岸传来的好消息第154章 ICU也得讲究方式方法第396章 真他么装逼第360章 离了戏,屁都不是第623章 稳赚不赔的生意第790章 干脆叫国民文学奖好了第296章 有钱花不出去第67章 稿费大盗第420章 我他么功德无量第591章 文坛之耻第65章 既要又要陈小二第167章 余兆淮:守得云开见月明第210章 春晚顾问第291章 牛逼大发了第47章 平平无奇的小胖子第682章 霸王硬上林老师第391章 给年轻人一个机会第45章 《埃勒里·奎因推理杂志》第926章 那么骄傲第605章 明星梦,破灭了!第17章 平白污了人家清白第841章 林社长有格局第215章 正面挑衅公序|良俗第316章 直木奖第440章 你的担子很重啊第487章 普渡众生林老贼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吗?第316章 直木奖第203章 林老师手把手教你学写作第59章 陈小二第468章 《无论如何,人生是美丽的》第210章 春晚顾问第890章 到时候烧给我第617章 燕京三李第171章 年纪轻轻就瞎了第168章 老友重聚第721章 小说就够我赚的了第534章 连同生命交给你们了第639章 卷毛小秃子第894章 偶像第165章 要不,我给讲讲戏?第292章 伤人先伤己第922章 种下梧桐树第882章 好事连连的文华第889章 远景目标第232章 这辈子不演程蝶衣第549章 自由撰稿人第282章 香江来人第57章 问就是菜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749章 过分了啊,林老师!第347章 这钱可怎么花啊!第836章 以后常来啊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颗珍珠第256章 这个名字好第721章 小说就够我赚的了第786章 年轻人,气盛第140章 你这效率不行啊第435章 瞒不住了第43章 凤凰自行车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640章 让林看到我的诚意第541章 《狩猎贰》第107章 叙旧情第326章 外出做媒,请假一周第589章 《九州英雄志》第118章 高!实在是高!第883章 全在酒里了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第302章 有你是大家的福气第852章 最高肯定第160章 怼明白了?第367章 蝉联第812章 一炮双响普利策第873章 网络文学第一枪第649章 我要找小白龙第54章 群魔乱舞第863章 勉为其难帮你看看第639章 卷毛小秃子第333章 真·北斗星第555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吗第280章 出风头的后果第364章 离了我林为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