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坎城电影节

第378章 坎城电影节

翌日傍晚,谟言找到了人艺。

林为民晚上在这边盯着《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的排练,他过来正好跟李光复说一下房子的事。

谟言手握六千块钱的巨款,这些钱在燕京买房子不成问题。难的是如何能够买到一处称心如意的房子,这就需要李光复帮忙了。

“有林老师在,谟老师您的事就是我的事。”李光复拍着胸脯保证。

“我姓管。”谟言提醒了一句。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管老师。”

“没事,房子的事就麻烦您了。”

李光复笑道摆摆手,“嗐!这都是捎带手的事,林老师那三十多处房子都是我给他找的,不差您这份。回头有消息了,我第一时间联系您。”

谟言听着李光复的话心中震惊,三十多处房子?

他一来是震惊于房子的数量之多,二来是震惊于林老师在买房子上花了这么多的钱。

说句实话,他拿了稿费要买四合院,就是受了林为民的影响。

林为民那座什刹海边的小院儿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每每去林为民的小院做客时,谟言都有一种想坐拥这样一座小院终老的冲动。

这回拿到这样一笔不菲的稿费,他自然迫不及待的想实现这个冲动。

他当然也知道自己以后可能不会留在燕京,可没关系,燕京的房子总归是比老家的值钱,到时候就算是卖了也不亏啊!

他之前就知道林为民让人帮忙买房子,只是没想到会买这么多,这得花了多少钱啊?

谟言的感叹只有一瞬,他很清楚,对于林老师来说,别说是三十多处房子,就算是三百处也买得起。

想到这里,谟言心中一动。

他跟林老师接触了好几年,林老师这人在创作上的才华和天赋他佩服的五体投地,眼界和见识同样让他心折不已。

林老师这么大手笔的买房子,背后必有深意,等我有钱了也得买了囤着。反正房子放在那也是钱,燕京可是首都,房子不愁卖。

谈完了房子的事,谟言留在人艺排练场欣赏了正在粗排当中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只几分钟便被这部话剧强大的魅力所吸引,看的忘乎所以,连时间都忘了。

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公交车都没了。

“刚才看你看的入神,就没叫你,等会我送你回军艺吧!”林为民笑着说道。

谟言感激的说了一声,“谢谢林老师。”

回军艺的路上,谟言谈起刚才看的话剧,哪怕是粗排的效果,仍让他感到无比震撼。

“我才知道原来话剧还可以这样写。林老师,您这剧本写的真是太牛了!”

“剧本是穆森的功劳!”林为民说了一句。

谟言又想到了那个在排练场见到的带着厚瓶底眼镜的小伙子。

谟言已经习惯了林为民的谦虚,他知道,这都是林老师在提携那个叫穆森的小伙子。

没有林老师的小说,穆森怎么可能写得出这么优秀的剧本?

小说和话剧他都看了,剧本的内容几乎百分之百是小说的内容,只是形式进行了极大的创新,把所有的内容解构、打乱,再重新编排。

穆森的想法当然很可贵,但没有林老师的基础,那一切不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而已。

人生路上能有林老师这样的贵人相助,是那小伙子多大的福分啊!——

到了三月中旬,《女医传》的拍摄已经进入了尾声。

这段时间以来,林为民只是偶尔出现在剧组里,但因为年前那一次的大发神威,他的剧组的绝对权威早已竖立起来,再无人敢找不痛快。

陶慧敏的戏份其实在三月初的时候就已经结束,不过他的借调手续是央视给办的,时间上根本无须担心,这段时间一直跟林为民享受着二人世界,偶尔去《女医传》剧组和大家聊聊天。

林为民没有等来《女医传》拍摄结束杀青的消息,先等来了《情人》在法国杀青的消息,他接到了杨梦从法国打来的国际电话。

《情人》这部戏因为有沪上和法国的戏份,所以是两地取景,先拍沪上,后拍法国。

当初在写剧本的时候,林为民就考虑到了剧组的制作经费有限,在剧本的表现上,法国的场次很少,还包括了不少空镜。

其实如果真的要节省经费的话,不去法国也能拍。

但许鞍华拍电影很实在,哪怕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她还是去了一趟法国,剧组只去了四五个人,每个人都是身兼数职,奋战一个星期,搞定了最后的拍摄。

杨梦在电话中和林为民说,电影拍摄完成要进行后期制作,沪影厂的徐桑楚厂长本来是打算邀请《情人》把后期制作交给沪影厂的。

可杨梦和许鞍华为了电影的最终成片效果还是选择了回香江。

在内地后制,诚然可以节约一大笔费用,但影响的却是电影的质量。

国内的众多电影制片厂经过几十年僵硬的计划体制,人浮于事、制作粗糙已经成了通病。

杨梦说她打算拿这部《情人》去参加电影节,所以质量绝对不能松懈,要精益求精。

林为民在之前就听她说过这个打算,问道:“电影节的事已经有眉目了吗?”

“之前我联系了李翰祥导演帮忙,拍摄期间我们有幸邀请了坎城电影节的选片导演。法国人对于中国人如何拍一部带有法国风情的电影非常感兴趣,现在《情人》已经报名成功。

鞍华他们已经回香江了,她必须要在一个月时间内将《情人》的后制,然后把拷贝送到法国来,等电影节的选片组初审完成后,才能确定我们是否能够入围主竞赛单元。”

林为民知道杨梦口中的坎城电影节就是欧洲三大之一的“戛纳电影节”。

戛纳电影节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这个世纪三十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届电影节是在1946年9月20日,在法国外交部、教育部、电影联合会支持下,由法国艺术行动协会举办戛纳国际电影节。

从46年到86年,整整四十年时间,在好莱坞在九十年代凭借特效和科幻片横扫世界影坛之前,戛纳电影节的影响力丝毫不逊于米国的奥斯卡。

在1978年吉尔斯·雅各布接手戛纳电影节之前,电影节的选片原则一直都是由各国、地区电影的相关部门挑选年度佳作送审参赛。

到吉尔斯·雅各布接手之后,他大胆做出了改编,将戛纳电影节的选片方式改为了自主选择影片。

但随着选片方式的改变,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

全世界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都可以报名戛纳电影节,筛选合格的电影入围电影节的幕后选片团队却人数稀少。

如此一来,人数稀少的幕后选片团队变得独揽大权,入围这件事就显得格外随性,这也是杨梦会留在法国的原因。

国内的电影最早参加戛纳电影节可以追溯到1960年李翰祥导演执导的《倩女幽魂》,这部电影入围了主竞赛单元,但可惜并未获得大奖。

之后的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得了室内彩色电影摄制技术奖,这只是个技术奖项,但实现了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零的突破。71年,胡金铨导演的《侠女》同样获得这项荣誉。

到了1982年,严顺开主演的《阿Q正传》入选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提名金棕榈大奖,可惜还是没有得奖。

《情人》能够参加戛纳电影节当然是一件好事,哪怕没有获奖,只要占据了媒体的版面,对于电影的宣传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这部电影因为尺度的关系注定与内地市场无缘,杨梦的ZY电影人身份,也不可能获得湾岛市场,痛失两大市场,只能在香江本地和东南亚市场上想办法,自然要把宣传攻势做的更大一点。

林为民感叹道:“时间很紧张啊!”

戛纳电影节每年三月中旬报名,五月份电影节开幕,留给《情人》的时间确实很紧张。

“是啊!所以后期制作更不能交给沪影厂来做。”

效率问题也是杨梦不能把后期制作交给沪影厂做的重要原因之一。

《情人》这部电影有法国元素,饰演简的女演员也是杨梦费了好大的事找的法国ZY演员,参加戛纳电影节,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林为民心中也期盼它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

挂断了电话,林为民朝滕金贤说道:“腾局,真是给您添麻烦了。”

“呵呵,林老师客气了!”

杨梦人在法国,要通过电话联系到林为民不容易,她的电话是打到电影局的,电影局又辗转找到林为民接听这个电话。

滕金贤是电影局局长,整个单位只有他办公室的这部电话才能接打国际长途。

而杨梦之所以要费这么大的力气非得给林为民打这个电话,就是因为之前拒绝沪影厂的事。

她听许鞍华说过林为民和沪影厂的关系,也知道之前林为民请沪影厂帮忙支援的事,所以才特地打电话来解释一下。

“之前一直听说您的大名,但没见过人,这回总算是见着了!”

滕金贤长了一张富态的脸,体型也是这个年代少有的胖子,一笑起来和善中又带着几分滑稽,让人心生亲切。

林为民和他寒暄了一会,便主动提出告辞。

没想到滕金贤却拉住了他,“林老师慢走,我正好有件事想跟您请教一下!”

林为民立马道:“请教不敢当。您有什么事?”

(本章完)

第766章 活宝宝第854章 卖疯了第526章 不正常的销量第860章 小伙子还是年轻啊第24章 天生是吃这碗饭的第847章 比于华还恶劣第613章 文化人了不起啊?第327章 我是石铁生第798章 票房大卖第590章 半年变化比十年大第752章 老领导的人脉第875章 《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第737章 中国电影,任重道远啊!第144章 爽约第751章 年度收视冠军第127章 人间烟火气六一儿童节书单第792章 米国反馈第567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第623章 稳赚不赔的生意第135章 福将第427章 价值第844章 老人家,你玩不起啊第683章 又停(fang)职(jia)了啊第460章 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240章 《追凶》第708章 白菜价第556章 一次有益的尝试第231章 就你要演程蝶衣啊?第204章 有点良心,但不多第494章 为难的老覃第304章 新编辑的第一堂课第90章 写活了第279章 保护性休假第836章 以后常来啊第641章 隐私就是用来卖的第651章 饥饿营销(白银盟加更一)第330章 还得是你啊第200章 笔会第217章 砍节目第603章 中国当代讽刺小说之巅峰第213章 首届雁冰文学奖得主第638章 皇冠上的一颗珍珠第383章 丢不起这个人第833章 东海文学巨奖第173章 背叛G命第851章 变天了第738章 书市的收获第433章 女主角人选第786章 年轻人,气盛第18章 看电影也叫学习第764章 全版权运营计划第375章 电话刺客第311章 马克西姆第291章 牛逼大发了第43章 凤凰自行车第690章 《许三观卖血记》第708章 白菜价第634章 邱主编这人真不错第618章 林叔叔第687章 《南海十三郎》第279章 保护性休假第213章 首届雁冰文学奖得主第774章 畅销书排行榜第628章 你有眼无珠啊第46章 考察第520章 作家访谈第854章 卖疯了第901章 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第720章 《时代周刊》米国版第279章 保护性休假第248章 吉祥物第609章 仁义无双林老师第157章 要不还是别写了第671章 沪上国际电影节第161章 还是八十年代好啊第152章 解释不清了第745章 格格不入第644章 泥菩萨也有火气第292章 伤人先伤己第165章 要不,我给讲讲戏?第903章 推上神坛(白银盟加更四)第367章 蝉联第40章 北戴河第642章 拿米刀砸人是吧?第277章 林老师这人,最记仇第115章 八十年代的追星少女第752章 老领导的人脉第225章 带领《当代》走向更高的那个人第739章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第155章 故宫旁的二进院第562章 这嘴,有点毒啊!第561章 体检查出啥毛病了?第386章 这他么是二十六岁?第690章 《许三观卖血记》第339章 及时雨第538章 你丫才是俗人第508章 高朋满座第201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63章 编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