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当代》编辑部

第41章 《当代》编辑部

朝内大街166号,国民文学出版社后院红砖楼。

篮球场上偶尔会传来打篮球的呼喊声,林为民踩着楼梯上到二楼。

编辑部办公室门的墙边贴着一张从杂志上撕下的封面,看着很朴素,却透露着无比的自信。

林为民敲响编辑部的门,等待了两秒便推门走了进去。

“荣编!”

“呦,为民来了?”

荣世辉见到林为民立刻热情的起身,给他倒了杯茶水。

上次林为民来是下班的时候,办公室算上荣世辉就俩人。

这次赶在中午的时间,办公室的人很齐。

荣世辉拉着他给大家介绍道:“各位,这位就是《尤拉之死》的作者林为民。”

“同一个故事,两种风格!”他说了一句。

林为民转过头,“是,写完了,这不就拿过来给你看看嘛,帮忙提点意见。”

他又给林为民介绍道:“这是祝昌盛、贺启智、柳荫还有小姚。”

寒暄过后,荣世辉拉着林为民回到他的办公桌旁,路过坐在祝昌盛办公桌旁胖乎乎的中年男子时,林为民觉得有些眼熟,刚才大家都介绍了,独独这位没有介绍过。

荣世辉颔首说道:“为民这篇小说,不管是我们编辑部的同志,还是读者的反馈,总体都是非常好的,老谢多夸几句也是正常的。”

但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从创刊以来还没发过专辑呢,这么大个杂志,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好了好了,别贫了,知道你厉害。”

你看我们班同学的这些作品,有长篇、有中篇、有短篇,我们人多作品多,您怎么挑作品都够。专辑的题目我都给您想好了,就叫《讲个故事》。

他这么一说,办公室里的几个编辑一窝蜂的涌了上来,荣世辉办公桌上的一堆稿件顿时变成了香饽饽,不到两分钟便被瓜分一空。

林为民一口气说完自己的想法,目光灼灼的盯着荣世辉。

她的话让在场众人都笑了,谢明清是《人民文学》小说北组的副组长,跟《当代》一个院儿的,关系都很熟,他在《读书》上发表的书评大家都看过了。

林为民道:“是,不能搞的太雷同嘛,所以风格变化比较大。”

“这次来是稿子写完了?”荣世辉问他。

荣世辉笑起来,“你们这个点子啊,不光是我,连我们编辑部的人听了都觉得特别有意思,都想着一睹为快呢!”

“可一本杂志,全是一个题材,甚至是一个内核,太过单调了。”

“荣编,其实我这次来还有点事。”

然后他扬声道:“来来来,各位,为民把他们那个集体写作的稿子都带来了,大家都来看看。”

“什么事?”

“就是之前张老师跟你聊过的集体写作,我们班里有几个同学也写好了,方便的话也麻烦伱给看一下。”林为民顺势将书稿掏了出来,这也是他今天来的目的之一。

荣世辉看了看手中的稿子,又看了看林为民,“你小子还真敢想!”

荣世辉敏锐的察觉出这小子的狡猾,他反问道:“你觉得你们凭什么能出专辑?”

“这可都是我挠破了头皮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正经劳动成果,当然理直气壮了。”

“我这可不是过奖。前楼老谢不是还在《读书》上把你猛夸一顿吗?跟他比起来,我这算什么。”

他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叠书稿。

林为民拿起桌上的杂志,这是刚出的《当代》,今年的第二期,他翻开里面的内容。

林为民的《尤拉之死》就登在上期《当代》上,他的稿子在付印前大家还都看过,风格独树一帜,让人过目难忘。

他先是扫了几眼稿子的内容,经验丰富的他看得出来,稿子的水平在线,而且跟之前发表在《钟山》上的《潜伏》完全是两种风格,文字非常冷峻。

用着人了,称呼都变了,你变成了“您”。

荣世辉立刻瞪了他一眼,而后没忍住笑,“亏你能说的这么理直气壮?”

逗了几句嘴,林为民说起了他这次来的最大目的。

“没有没有,都是荣编您调教的好。”

“专辑?”

“荣编,您看看咱们杂志,长篇、中篇、短篇、纪实、讲谈……栏目设的多全啊!

林为民的稿子还在荣世辉手里,他是林为民的责编,稿子自然是要他第一个过目。

林为民指了指他手里的稿子,“我今天来带了不少稿子,之后可能陆续还会有一些写完送过来。我想问问您,看看能不能以这些稿子为基础,出一个专辑?”

我们文研所停办二十三年后再度恢复办学,第五期学员以同一个内核集体创作。这个噱头,您觉得怎么样?”

荣世辉摇头笑起来,“你小子,这可有炫技的成分啊!”

荣世辉心里琢磨着林为民的话,尽管不想承认,但他还得得说,这小子的说法确实很诱人。

林为民一听这话,有门儿啊。

“越说你越喘!”

荣世辉接过书稿,瞥见他包里还有一叠稿纸,“这些是……”

“荣编,这您就想岔了,咱们这个专辑奇就奇在这个事上。您也应该清楚,哪个看杂志的文学爱好者心里没有点文学梦想啊?可大多数人却都因为缺少写作训练,连如何下笔都不知道。

“柳编您过奖了。”

林为民赶忙澄清,“可别这么说,顶多就是骗稿费。”

年轻人没人权啊,所以说林为民从来不会自谦叫什么小林,太吃亏。

办公室里算上林为民总共七个人,五个编辑,四个都有名字,到最后一个小年轻那里,直接忽略,连名字都没有。

年近三十的柳荫气质出众,她笑着调侃道:“真是没想到,《尤拉之死》竟然是这么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写的。”

“这不是请教您吗?”

我们这个专辑,正是给大家一次练笔的机会。

同一个题材、同一个内核,几十位拥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翻来覆去的给大家演示小说应该怎么写。

这难道不就是一次最好的写作训练吗?往大了说,这样的做法完全可以激发出那些拥有潜在创作能力的新人,只要他们愿意动笔,愿意尝试,未来未尝就不会走上写作道路,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

您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本章完)

第745章 格格不入第745章 格格不入第441章 我真是嘴贱第421章 你小子,坏透了第782章 一大发明第463章 餐厅里的颁奖第236章 “带徒进组”第251章 托孤寄命的朋友第410章 自我ICU第104章 怪你过分优秀第866章 爷爷为我打月饼第595章 为他人作嫁衣裳第759章 新《画王》第869章 让更多人看到第394章 我们不一样第892章 被看好的小伙子第569章 金庸作品集第315章 那一年奥运第130章 大院子弟第259章 要不,我给你起一个?第640章 让林看到我的诚意第665章 林老师带你发财第439章 香江出版第554章 都是为了生活第930章 致信不断第747章 舔狗和他的女神第228章 心都黑了第66章 专辑上市第606章 两件大事第420章 我他么功德无量第568章 谁他娘的教你这么写小说的?第489章 软饭硬吃第482章 吃饭砸锅第871章 死者为大第565章 组稿是人情世故第300章 这条路,不好走啊第423章 没吃过那么贵的瓜第90章 写活了第632章 广撒网,多敛鱼第428章 我送你们个点子第99章 咸鸭蛋第306章 这个基金会,不简单啊第413章 我长这样,怪我吗?第270章 学习为民好榜样第142章 这个后门,我走定了!第264章 不能空着手走第277章 林老师这人,最记仇第89章 闭关创作第725章 广播连续剧第532章 别人口中的林为民第773章 会越来越好的第369章 用心良苦第157章 要不还是别写了第369章 用心良苦第710章 第二号狗腿子第409章 场场爆满第149章 秋天的怀念第364章 离了我林为民——不行第679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360章 离了戏,屁都不是第487章 普渡众生林老贼第526章 不正常的销量第227章 1983年的春晚第23章 排队排出来的生意第401章 来,先把衣服脱了第891章 冲向纳斯达克第261章 善解人意林老师第701章 拆一代第602章 我能不知道吗?第123章 上架感言+加更规则+推书(18日零点第25章 借调式写作第399章 考验干部的时候到了第198章 大洋对岸传来的好消息第553章 咦,咋又死嘞?第50章 师生第594章 你在骂谁?第912章 鸣锣开市赚大钱第285章 铁生,我们不一样第374章 我死不瞑目第736章 再装还能装几年呢?第102章 意外之喜第84章 小说演播第817章 形象工程害死人啊第733章 莫非是真的?第486章 没职称第386章 这他么是二十六岁?第934章 再回首(大结局)第268章 不能让林老师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第136章 还愿第328章 铁生,你变了第886章 正经二手表第149章 秋天的怀念第537章 炙手可热的“年货”第513章 《教父3》不错第701章 拆一代第409章 场场爆满第390章 莫非,不行?第891章 冲向纳斯达克第303章 全心全意为作家服务第425章 烧包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