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作家访谈

几年前,林为民在美国籍籍无名,没资格跟出版社讲条件,那时候是兰登书屋挑哪本书就是哪本书。

可现在不一样了林为民在米国的名声越来越响,虽然达不到人尽皆知的地步,但至少在米国主流文学界和戏剧界,以及众多读者和观众那里还是很有知名度的。

以他现在的知名度,可以适当的讲讲条件,将自己的一些看起来不太符合米国市场和读者口味的书出版到这里来。

卖座不卖座不重要,只要能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就行。林为民亮明自己的态度,罗杰·斯特劳斯也不再犹豫,反正林为民要求的也不过分,三选一,出一本书就行。

而且印数也不做硬性要求,只要不太离谱,林为民都能够接受,罗杰·斯特劳斯答应了林为民的要求。

两人聊了两个多小时,事情谈的差不多了,罗杰·斯特劳斯请林为民吃了个晚饭,算是庆祝林为民和FSG出版社的初次合作。

今天的见面只是合作的开始,这段时间FSG出版社会针对林为民的几部作品进行了解,最终确定出版作品,然后就是作品翻译,申请版号、装帧设计、排版付印等一系列程序,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时间弄不完,要是赶上翻译拉胯时间可能还要拖长。

晚上回到家中,林为民接到了乔森的电话。

“林,你来米国怎么不告诉我一声?”电话刚通,乔森的抱怨声就冲进了林为民的耳朵。

这几年乔森每次跟他打电话几乎都会提到签售会的事,数年时间下来,林为民的作品已经积聚了一批数量庞大的忠实读者。

作品热卖到如今这个份上,却还没有在米国办过签售会的作家,林为民在兰登书屋的历史上还是第一个。

“要不是我看到了《纽约客》上的采访,差点就让你给跑了!乔森的埋怨中带着几分庆幸。

“乔森,我这次是来度蜜月的。”

“你可是答应过我的!”乔森幽怨的说道。林为民自知理亏,在乔森的哀求之下,最终答应了明天去兰登书屋总部详谈。

翌日,林为民在乔森的邀请下来到了兰登书屋位于纽约的总部。兰登书屋大楼,又被称为帝国公园公寓,位于百老汇大道之上,既是兰登书屋的总部,同时又是一处高档住宅楼。

公寓和兰登书屋都有独立的入口,公寓的入口在56街上,而兰登书屋的入口位于百老汇大道上,林为民来到大楼门口便看到了乔森。

乔森热络的拉着林为民上电梯,兰登书屋的办公地点在27层,他带着林为民参观一番,又跟兰登书屋的几位高层见了一面,然后便到会议室里聊起了林为民这段时间的活动安排。

林为民来纽约一个多月没联系乔森,他还是从《纽约客》的报道上知道了林为民来纽约的事,心中对林为民自然有埋怨。

不过埋怨归埋怨,乔森从昨天晚上跟林为民联系上之后就没闲着,好不容易把林为民给盼到纽约来了,采访、演讲、签售会必须得给他拉满,以弥补林为民这几年在宣传工作上的懈怠。

林为民瞧着乔森给他拉出来的行程单,要是按照这个强度来,他至少一个月都闲不下来。

“太多了!太多了!”林为民抢过乔森手中的笔,在行程单上划来划去,乔森接过一看,直接给打了个骨折。

乔森急道:“林,太少了,你从在米国出版作品以来一次活动都没有参加过,就这么几次活动哪里够呢?

林为民摆摆手,“又不是要为拿奖壮声势,没必要搞那么多活动。再说我来米国是度蜜月的,可不是工作来的。”

乔森见林为民态度强硬,心中不免遗憾,“好吧,那就先这样。等下次你来米国的时候,可要多给我一点时间,一定提前要告诉我!”

见乔森一脸深闺怨妇的表情,林为民无奈的点了点头。

然后他又想起了跟罗杰·斯特劳斯的合作,于情于理都得跟乔森说一下。

林为民将要和FSG出版社合作的消息告诉乔森,他顿时大惊失色。

“林,你是对和我们出版社的合作有什么不满意吗?”

“呃······不满意倒也谈不上,主要是斯特劳斯先生他愿意出版我那几部没在米国出版的作品。”乔森瞬间理解林为民答应和FSG出版社合作的原因,这确实是很难令人拒绝的条件。

想到这里,他心中又不由得感到懊悔。当初兰登书屋就应该和林为民签署一份排他性的独家合作协议,现在可好,FSG出版社突然出现,虽然现在只是出版几本兰登书屋挑剩下的作品,可合作这种东西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把林为民给拉到他们那边去,到那个时候,兰登书屋的损失就大了!

乔森懊悔的同时,心中又忍不住对当初在跟林为民签署协议时做决策的高层破口大骂。

当初兰登书屋要大规模出版林为民的作品时,是有机会拿到林为民所有作品,包括后续作品的独家出版权的。

凡事有利有弊,如果签订这样的协议,付出的代价就是要出版林为民已经创作出的所有作品。

但经过兰登书屋的审议,觉得林为民有几部作品缺乏对于米国民众的吸引力,出了基本等于亏本,当下便对合同进行了修改。

放在几年前,其实这种想法并无什么不妥。林为民只是一个在米国名不见经传的中国作家,作品除了兰登书屋这个途径之外几乎不可能进入米国市场,兰登书屋处于双方合作的绝对优势方,自然无须担心。

可谁也没有想到,双方合作的风向竟然会在短短几年时间之内便攻守互易。

此前林为民获得了龚古尔文学奖的时候,乔森曾经考虑过要不要跟林为民重新洽商签署一份独家出版协议,可这个提议再次被高层否决掉。

提议被否决的原因也很简单,要想半路签署这种独家出版协议势必要给林为民一笔费用,以林为民作品如今在米国的受欢迎程度,这笔费用不会是个小数目,公司怕林为民会狮子大张口。

与其这样,还不如等正在履行的出版合同到期,重新签订的时候顺势变更一下合同内容,再给林为民一点甜头,这样顺其自然说不定付出的代价要小的多。

乔森心中苦笑,公司的想法并不能说是错,但有个前提是没有别的出版社追逐林为民,大公司僵化、自傲的弊端在兰登书屋和林为民的合作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面对现在的情况,乔森除了苦笑,也没什么好办法。现在最好的做法就是立刻给林为民一笔钱,然后立刻跟他签署一份独家出版协议。

可乔森知道他这个想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当初没签的协议现在却要签,要付出的代价只会比当初更大。

这也代表了当初高层的决策是错误的,乔森在职场这么多年,明白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恐怕自己会第一个成为替罪羊。

所以,他明智的选择了沉默。乔森更关心的是林为民那几部作品的续约,按照现在的趋势,林为民至少有两三本是能够一直畅销下去的,只要能握紧这几部的合约,他的工作成绩就不会被抹煞。

面对乔森的问题,林为民轻松道:“同等条件下,你们出版社当然是优先现象。“

听到林为民的话,乔森心中稍感安定,之前的合同也是这么签的,但从林为民嘴里听到这样的话,还是让他感到安心。

兰登书屋方面筹备各种活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林为民等了几天,没等到兰登书屋的活动安排,反而接到了罗杰·斯特劳斯的电话。

罗杰·斯特劳斯在电话的中的语气有些兴奋,“林,我这次要送你一份见面大礼!能让罗杰·斯特劳斯激动的消息,也勾起了林为民心中的好奇。

“我给你安排了《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

“《巴黎评论》,我看过他们的刊物。”林为民道。

罗杰·斯特劳斯说完这个消息,见林为民的语气平常忍不住提醒道:“林,你必须重视这次访谈你不明白《巴黎评论》这个长篇访谈在米国文学界的分量!”《巴黎评论》名字里带着巴黎两个字,但实际上却是一本米国度文学季刊,诞生于1953年,刊登的作品主要是和诗歌为主,刊物主要分艺术、文化、访谈和文学几个版块,其中“作家访谈”这个版块是最受读者们欢迎的,也是《巴黎评论》屹立于米国文坛的最大特色。

自1953年创刊号的.福斯特访谈,《巴黎评论》每一期都会邀请到一位当代作家进行长篇访谈,至今三十多年时间,一百四十余篇长篇访谈,囊括了二十世纪中后期这几十年来世界文坛几乎所有最重要的作家。

其中中国人熟悉的作家有不少,比如海明威、米兰·昆德拉、马尔克斯、村上春树、斯蒂芬·金······几十年历史的“作家访谈”几乎和《巴黎评论》这份刊物划上了等号。

看书喇给林为民科普了一番《巴黎评论》和作家访谈的分量,罗杰·斯特劳斯总结道:林,这次的访谈代表了米国主流文学界对你文学地位的认可!”

罗杰·斯特劳斯的小心谨慎并不过分,《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看似是一次平常的采访,但却含有极特殊的意义。

后世华语娱乐圈有一种造星方式叫抬咖,湾岛人玩的最娴熟。

他们要捧一个毫无名气和作品的新人,会选择投资一部大制作,然后找来一堆名气响亮的明星给新人当配角。

作品上映,观众们一看,这么多的明星大腕都是配角,潜移默化的就会把新人主角当成大明星。

如此一来,只需要几年时间、几部作品,就可以把一个毫无名气的新人捧成当红明星。

《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格调自然不会那么低,他们也不会主动去做这种事,但如果林为民能登上《巴黎评论》,所能收到的效果确实与“抬咖”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525章 一书成名第636章 万先生的礼物第229章 老子只是想装个杯而已第702章 老干部行动队第910章 新现实主义杰作第337章 你把握不住第305章 写的,真他么的好第540章 春风得意马蹄疾第769章 数星星第663章 《花季雨季》第115章 八十年代的追星少女第872章 小心思第786章 年轻人,气盛第480章 好莱坞的香饽饽第156章 《人生》火了第928章 诺贝尔文学奖第111章 师不必贤于弟子第906章 文化人夸人不能俗气第380章 同行骂街第537章 炙手可热的“年货”第100章 跟着林老师混第431章 爱会消失的第560章 近朱者赤,近民者冥第755章 干掉国文社!第471章 女婿上门第307章 少是少了点第215章 正面挑衅公序|良俗第37章 涮羊肉第32章 新颖的写作方式第778章 儿子犯错,老子买单第137章 海燕呐第620章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105章 《触不可及》公演第834章 读者的认可第640章 让林看到我的诚意第220章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是硬道理第552章 这人可以交心第428章 我送你们个点子第755章 干掉国文社!第563章 我的业障我的兵第404章 诗不错,约个小说稿第193章 我这是……遭报应了?第323章 历史题材的改革文学第479章 这孙贼,死要钱!第370章 溢出文学的边界第684章 人生导师第512章 原汁原味的处理方式第255章 我还是年轻了第513章 《教父3》不错第587章 亲自动手第342章 送人的东西第411章 山雨欲来第248章 吉祥物第620章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第139章 保媒拉纤林为民第692章 开幕式上最靓的崽第295章 散财童子乔森第163章 1982年要来了第920章 疯狂套现第83章 送暖气片第660章 未出先火(万字更新求月票)第508章 高朋满座第398章 下不为例第364章 离了我林为民——不行第758章 我写小说,全靠编第5章 大作家啊第738章 书市的收获第742章 特殊的日子第758章 我写小说,全靠编第134章 郑国回来了第912章 鸣锣开市赚大钱第6章 不贩猴票白来了第333章 真·北斗星第340章 得加钱第727章 有个好爹了不起啊?第368章 提携年轻人第621章 出版界的‘万里长城’第84章 小说演播第822章 故宫也就那样第598章 是不是不太好?第169章 人民的文学第190章 一棵开花的树第525章 一书成名第743章 生活本身更加重要第13章 这就暴露了第25章 借调式写作第541章 《狩猎贰》第845章 《明天别再来敲门》第84章 小说演播第866章 爷爷为我打月饼第835章 父亲的故事第887章 人心齐,泰山移第509章 他乡故知第764章 全版权运营计划第357章 好好赞美它第435章 瞒不住了第25章 借调式写作第213章 首届雁冰文学奖得主第121章 四十年如一日的文青第893章 你丫瞧不起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