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多谢观众包容

逼格不逼格的,当然是玩笑话。

林为民不参与编剧工作,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瓜田李下。

他曾经给文华和文诚定下过规矩,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主创团队的贡献居功至伟,收益合格了就少不了分红。

林为民现在是国文社社长,给《英雄》当编剧,以后真赚钱了给不给他分?

这种瓜田李下的事,还是不要沾为好。

再说就算是分个一两千万,对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都是数字而已。

佟钟贵和谟言都是写纯文学题材出身,林为民提供框架由他们重写《英雄》的剧本,正好可以去一去原版《英雄》剧本里那股矫揉造作的味儿。

林为民认可原版《英雄》的质量,但不代表这部电影没缺点。相反,它的缺点还不少,只是优点也有不少而已。

既然是拍文华自己的《英雄》,当然要规避掉后世那部的缺点,要不然再复制一部同样的作品,意义何在呢?

加强故事内核的驱动力,去掉矫揉造作的人物设定,精炼人物台词,只要用心做实剧本,在没有资方的干扰下,其实想要出个好剧本并不难。

资金到位,剧本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创作当中,进展顺利,《英雄》的制作开了好头。

没用多长时间,关于这部电影的消息便传遍了国内的电影界,乃至文化界。

国文社要投资8000万人民币拍摄一部国产大片!

听到这个消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开玩笑。

8000万人民币是什么概念?

去年全国电影市场总的票房收入还没到十个亿,一部电影的投资堪比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一年总票房的十分之一。

这得多少票房才能收回本?

有心人算了一下,至少要2.1亿票房。

这回就不是十分之一了,而是五分之一。

要想在国内收回投资,至少要取得一年总票房的五分之一才有可能。

可这可能吗?

在中国电影史上,票房过亿的电影屈指可数,更别提票房破两亿的了。

有且仅有一部《霸王别姬》,在前几年摸到了两亿票房的门槛。

但《霸王别姬》是什么样的群众基础?

林为民原著,光是小说就卖了一千多万册,人艺改编的话剧已经成为一代经典。

导演是程凯歌,中国新生代导演的双子星之一,主演是章国荣、巩俐、韩壮壮这些大腕。

又连续获得戛纳、金球、奥斯卡等多个大奖,在世界影史都有一席之地。

而且《霸王别姬》上映的时候,中国电影市场才刚开始要走下坡路,票价还放开了,观影人数虽降,但降的有限,如此才成就了《霸王别姬》那两个亿的票房。

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充满了不可思议,觉得国文社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这两年他们搞的那个全版权运营计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也不至于飘成这样啊。

拍这样一部大片,可能要把他们几年赚的钱都折腾进去。

电影界和文化界对于国文社这个看起来冒然的举动充满了不理解和不信任,随之而来的流言也很多,但这并不妨碍《英雄》的筹备。

章艺谋在忙碌着《有话好好说》后期的闲暇之余,还在筹备《英雄》,忙的不亦乐乎。

时间一晃已经七月中旬,这段时间,今年在戛纳电影节大杀四方的《美丽人生》已经陆续在西欧的几个国家上映。

电影首先在意大利上映,上映首周便取得了115万米刀的亮眼成绩。

欧洲经济发达,但小国寡民,单一的电影市场都不算特别大,对于意大利这种国家来说,首周115万米刀的成绩,已经非常出色了,但更可怕的是之后的票房。

《美丽人生》在上映第二周创下了158万米刀的票房,这并不令人惊奇,一般电影上映前两周都是票房上涨。

但在电影上映第三周,它竟然创下了202万米刀的票房,成功实现了票房逆跌,这在电影市场上是极为少见的。

因为《美丽人生》不同于那些一开始小规模放映,然后逐渐扩大放映规模的电影,它从一开始走的就是大规模放映的路子。

在如此情况下居然还能在第三周实现票房逆跌,实属罕见。

在票房取得胜利的同时,这部电影在意大利国内的口碑也极高,可谓票房、口碑双丰收。

罗伯托·贝尼尼也因为电影的热映,在意大利国内的人气急剧飙升,他原本就是意大利的知名喜剧明星,《美丽人生》上映后,更有向国宝级喜剧明星的方向进化的趋势。

紧随着意大利,《美丽人生》又陆续登陆了法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几个西欧国家,表现同样出色,陆续上映一个半月时间,累计票房超过了1800万米刀。

眼下《美丽人生》登陆的国家还未达到欧洲国家的半数,而且之前也是陆续上映,按照这个趋势,这部电影在欧洲至少可以斩获超过6000万米刀的票房,比之当年的《霸王别姬》也不遑多让。

前几天,《美丽人生》刚刚获得了第10届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和最佳男演员奖。

这些消息都是罗伯托·贝尼尼在宣传电影和参加电影节和评奖之余抽空打电话告知林为民的,除了票房和得奖的消息,中影最近也在引进《美丽人生》,正在进行紧锣密鼓的配音工作,预计8月份就会在国内上映。

又过了些天,林为民接到了刘锦云电话邀请。

刘锦云是人艺副院长,在于是之退休之后接了他的班。

最近人艺正在排演话剧《冰糖葫芦》,这是人艺今年精心筹备的大剧,为此还特地请了不少已经退休离开舞台的老演员们,让他们同台飚戏。

这个周末,这出话剧就将在首都机场进行首演,刘锦云邀请林为民来观看演出。

周日下午,林为民带着妻女开车来到首都剧场。

进了剧场,他的座位就在前排中间位置,挨着刘锦云这个院长。

见他到来,刘锦云非常高兴,和他低声聊了几句。

林为民在人艺的地位是非常特殊的,他不是人艺的正式职工,也没有编制,可谈到人艺的历史,尤其是八十年代这段时间,林为民是个绕不开的名字。

他不仅是人艺院长万先生的关门弟子,也是八十年代人艺所诞生的那一批经典话剧的编剧,与人艺关系匪浅。

《冰糖葫芦》的编剧是梁蓑整,导演是陈顺,林为民并不熟,倒是一众演员里有很多熟面孔。

《茶馆》里饰演常四爷的郑榕,同样在《茶馆里》演过康六的牛星丽,他的爱人、后世凭借《我们俩》在东京电影节获得影后的金雅琴……

除了这些人,林为民竟然还在舞台上看到了于是之。 “老于怎么也来了?”

林为民轻声问身边的刘锦云。

刘锦云说道:“这次很多院里的老同志都参加了,于老师也不能落了,他身体不好,但演个过场角色没问题。我们当时是这么跟他说的,他一口就答应了。”

听完了刘锦云的解释,林为民点了点头。

演了一辈子戏,于是之对于舞台的热爱,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现在的他,老年痴呆症的症状已经很明显了,而且失语情况也时有发生。

林为民在观看着台上的表演时,内心都忍不住替于是之捏了一把汗。

于是之的戏份并不多,跟演过《雷雨》《虎符》等剧,也是人艺扛把子之一的朱琳扮演一对夫妻。

台上,两人正搭着词表演着,于是之的台词突然卡住了。

林为民在台下看出于是之的表情带着几分急切。

他忘词了!

“钥匙,你是不是找不着钥匙了?”

和他演对手戏的朱琳经验丰富,一下子便看出了于是之的窘况,立刻接下了台词。

于是之立马点头,“当然!”

这两句话看起来都是剧本上没有的,但两人的临场应变反应迅速,配合的十分完美。

演出临近尾声舞台上音乐响起,听着前奏,林为民感觉非常耳熟。

“都说冰糖葫芦儿酸

酸里面它裹着甜

都说冰糖葫芦儿甜

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

恍惚了好几秒,他才终于反应过来,这不《冰糖葫芦》吗?

想着《冰糖葫芦》这出话剧的名字,他恍然笑了起来,问刘锦云:“老刘,你们可以啊,现在搞话剧都得给配乐了!”

刘锦云闻言有些得意,“《冰糖葫芦》是院里今年的大戏,我们这不也是为了找点宣传点嘛!”

他说着又给林为民解释了起来。

《冰糖葫芦》这首歌是去年年初发行的,演唱者是冯晓泉,他也是这首歌的作曲,而这首歌的作词人正是燕京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的张和平。

人艺想给《冰糖葫芦》这部话剧找点噱头,便想到了《冰糖葫芦》这首歌,又通过张和平拿到了这首歌的授权,这才用到了舞台上。

“话剧也能有自己的专属主题曲,这在国内的话剧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吧?”林为民笑问道。

刘锦云点了点头,脸上露出几分骄傲之色。

话剧正式结束,演员谢幕。

首都剧场内爆发出热烈且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是观众对于人艺的格外偏爱。

舞台上,演员们的年龄普遍都在六十岁以上,这些都是人艺的功勋演员,在舞台上演了一辈子戏,听了一辈子的掌声,可今天晚上的掌声对于他们却充满了特殊的意味。

其中好几个人已经告别舞台多年,若不是《冰糖葫芦》这部话剧,他们也不会有重返舞台的机会。

掌声如雷,台上的演员们鞠躬致谢。

几分钟后,谢幕结束。

刘锦云陪着林为民来到后台,跟演员们打招呼。见到林为民,大家分外热情。

不过比林为民更受欢迎的,是被陶慧敏抱在怀中的小豆包。

可惜这小丫头不是个安分的主儿,到了后来,身子就扭来扭去,非要从陶慧敏的怀里下来。

后台多好玩啊,演员们穿着演出服,脸上画着各样的妆容,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别跑!你给我站住!”

离了陶慧敏的怀抱,小豆包如狡兔出笼,起个外号叫“撒手没”也丝毫不为过。

小短腿儿噔噔噔的跑起来,几步就混在了人群中。

陶慧敏焦急的追在她的身后,母女俩一个逃、一个追,小豆包还以为母亲在跟她玩捉迷藏,陶慧敏越追,她逃的越厉害边跑还不忘发出一阵稚嫩又透着几分顽皮的笑声。

“慧敏,别追了。后台都是自家人,不碍事。”

坐在后台正卸妆的金雅琴对陶慧敏说了一句,她这才喘着气停了下来,“这个疯丫头!”

小豆包穿梭在人艺的演员堆里,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的叫个没完,哄得后台的演员们乐不可支,大家对于这个古灵精怪和娇俏可爱的小家伙喜欢的不得了。

在小豆包混在人艺演员中间充分施展自己魅力的时候,林为民正在与于是之聊天。

今天是于是之阔别舞台四年之后第一次登台,他在舞台上出现了失误,多亏了朱琳反应敏捷。

对于向来在舞台上追求完美的于是之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

这会儿他神志清醒,身边还有家人陪伴,只是情绪有些低落。

“多谢观众包容。”

他念着这样一句话然后在家人的陪伴下离开了首都剧场。

离开前,于是之已经和刘锦云打了个招呼,《冰糖葫芦》接下来的场次,就让别人取代他吧,他不想自己在舞台上给观众们最后留下的记忆是残缺的。

这个夜晚,一个演员以一副苍老的病躯谢幕了!

第19章 新作第738章 书市的收获第37章 涮羊肉第109章 燕影教室里的对话第472章 大作家的含金量第637章 不靠谱的意大利佬第466章 为民不欲,勿施于人第810章 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第485章 我写第109章 燕影教室里的对话第228章 心都黑了第427章 价值第123章 上架感言+加更规则+推书(18日零点第756章 持萌行凶第214章 林老师扬眉吐气了第551章 拦腰砍一刀第245章 咋没看明白呢?第824章 乖孙第666章 幸福的烦恼第262章 无法拒绝的小黑屋第698章 不要搞个人崇拜嘛第167章 余兆淮:守得云开见月明第305章 写的,真他么的好第729章 以讹传讹的封杀第684章 人生导师第543章 触动人心的作品第320章 又一个来路不正的作者第463章 餐厅里的颁奖第609章 仁义无双林老师第15章 黄安仪的心思第488章 您门下还缺走狗吗?第439章 香江出版第329章 双主编第453章 天生就能得奖第489章 软饭硬吃第927章 《李建国》下部来了第884章 回旋镖第632章 广撒网,多敛鱼第216章 不要辜负组织上对你的信任第868章 终究变成了牛夫人第512章 原汁原味的处理方式第95章 林为民的取向第305章 写的,真他么的好第697章 米国人民的老朋友第576章 我不写小说了,人民群众看什么?第483章 绝不会到外国去批判第618章 林叔叔第813章 真正的灵魂人物第449章 大赢家第686章 打倒贾平娃第48章 评文章第117章 护犊子的万先生第862章 挖了一座金矿啊第321章 就俩字,专业第401章 来,先把衣服脱了第873章 网络文学第一枪第522章 推荐到香江去第930章 致信不断第41章 《当代》编辑部第168章 老友重聚第635章 接班人第228章 心都黑了第212章 这次我慢慢写第250章 无人不谈林为民第331章 发光的林老师第266章 《八方》第411章 山雨欲来第762章 您哪能看得上啊第879章 科技改变生活第75章 明日之星第446章 韬奋出版奖第315章 那一年奥运第209章 要进步了?第536章 一语成谶第736章 再装还能装几年呢?第174章 价格有点低啊第867章 互联网创作大赛第181章 角儿的诞生第811章 人未走,茶已凉第865章 我看你像果冻!第859章 吃瓜偷家第47章 平平无奇的小胖子第590章 半年变化比十年大第301章 这稿子发了,我说的第719章 看着看着,还难受了呢?第606章 两件大事第188章 西湖边的偶遇第358章 改编不了的小说第405章 有股子人味儿第723章 先发优势第53章 《小院琐记》第805章 越老越金贵第841章 林社长有格局第244章 万先生的目的第748章 那年十八第749章 过分了啊,林老师!第546章 无愧于‘人民’二字第590章 半年变化比十年大第119章 林老师说话可真好听第391章 给年轻人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