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当面催更

第909章 当面催更

榕树下的模式注定了它们只能成为小而美的网站,但这并不影响它未来可能在国内网络文学领域产生的影响力。特别是在网络文学蛮荒发展的阶段,榕树下几乎是一家独大。

第二次融资过后,国文社已经成为榕树下名副其实的大股东,但林为民并没有直接干预朱威廉的管理。

榕树下如今依旧在高速发展之中,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盈利不是问题,只要增长没有停止,亏损就是可以接受的。

小暑过后,国文集团的总部大厦建设开始动工了。

去年冬,国文集团赶在年前与燕京市政府签订了合同,花费3.6个亿拿下了东三环南、建国门外的这块12.8万平的地皮。

又经过近四个月的时间,地块的拆迁工作在五月份完成。六月份,燕京方面正式向国文集团交地。

早在三月份,国文集团总部大厦建设工程项目就已经立项,前期的一系列手续和招标工作也都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

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关于整个地块的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为此在林为民的一力坚持下,国文集团不惜重金召集了国内外众多知名建筑事务所参与竞标。

最终在十五个设计方案中挑选了来自英国的建筑师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方案。

扎哈·哈迪德是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师,早在八十年代便在香江举办的国际建筑竞赛上一举成名,她的设计一直以“解构主义”为世人所推崇,但也因为这种先锋大胆的设计风格,她的作品一度被业界批评难以建设并且缺少实用性。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扎哈·哈迪德的作品才逐渐被世人所接受。

在现在这个时候,她在国际建筑界虽然有些名声,但还不是那个享誉世界的建筑大师。

她为国文集团设计的总部大厦十分具有特色,整体由三座塔楼组成,最低65米,最高达到了95米,三座大楼外观以圆弧形造型为主,使用灵动的线条勾勒出动态优雅的建筑曲线,形成三座相互交织的山峦,远远望去,仿佛是掩映的群山,非常具有艺术气息,充满了未来感。

三座大楼占地面积超过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高达25万平方米。配合上周边超过3万平方米的公共公园,景观与建筑完全融合为一体,远比一般的写字楼建筑更加生动,也更贴近自然。

三座大楼当中除了其中一座主楼是国文社的未来的办公地点,其余的都将以租售为主,成为国文集团的摇钱树。

除了三座总部大楼,国文集团的总部地块仍有7万平方米未利用。剩余的这些地皮将分做两期,开发公寓、小型办公楼以及配套设施,这些在扎哈·哈迪德的设计方案上已经有充分的体现。

未来整个地块的总建筑面积将超过60万平方米,按照20年后燕京的房价,国文集团的总部大厦价值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为国文集团带来巨大的利益。

一期三座总部大楼投资4个亿,建设周期超过27个月,对于国文集团来说是个不小的压力。

参加完开工仪式,林为民收到了罗杰·斯特劳斯的邮件,《李建国》在米国的译审编校工作已经进行了两个月,将会在这个月下旬登陆米国各大书店。

花了几分钟时间给老头儿回了封邮件,林为民看了看时间,准备去吃个午饭,结果桌上的电话响了起来。

林为民接起电话,听对面说了几句,表情微微诧异。

“有空有空。”

“不过应该我去拜访您才对,怎么能劳您跑一趟?”

“那好,我就恭候您大驾光临。”

挂断了电话,林为民神色怪异,思想了片刻之后,便不再考虑这件事,还是吃饭要紧。

翌日上午,林为民站在国文社大楼门口,似乎是在等人。

一辆黑色汽车驶入国文社院里,年过古稀的老人家拄着拐杖下车。

“启功先生,又见面了。”林为民上前笑着问好。

启功与林为民握了握手“好久不见,为民同志。”

去年九月,全国Z协办公厅、民政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联合举行“同舟共济、重建家园”的义演晚会,林为民和启功都参加了。

林为民将启功请进了办公室,上了茶,寒暄一番过后,没用林为民询问,启功开口说明了来意。

昨天的电话就是启功打来的,老同志在电话里只说了今天要来拜访林为民,没有说具体原由,林为民在电话里也不好追问。

今天老同志来了,目的也清楚了。

启功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邀请林为民加入国家文史研究馆。

国家文史研究馆,光听名字就知道来头肯定不小。最初是第一代领导人亲自倡议设立的,后于1951年正式成立,归当时的政务院、现在的国务院管理,是政府为了团结和安排耆年硕学之士、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而设立的荣誉性文史研究机构。

这个研究馆它具体有多牛呢?

它的前几任馆长分别是符定一、章士钊、杨东莼、叶圣陶、萧干,而第六任馆长正是今天来拜访林为民的启功。

说起副馆长和馆员,知名的就更多了。

齐白石、张恨水、陈寅恪、朱家溍、王世襄……

林为民的老熟人之一王蒙,当过尚书级别的干部,在文学界地位也不低,到了里面也只能算个小辈儿。

通俗点理解的话,入选了国家文史研究馆相当于成为文史版的两院院士,而且所有国家文史研究馆馆员均是由历任首相亲自聘任。

简而言之,国家文史研究馆成立四十余年,在馆人员无一不是德、才、望兼备的耆年硕学之士。

耆年硕学嘛,你首先得满足两个要求,一是年纪要足够大,二是学问要足够深。

学问有多深,这个没有量化标准,但年纪这个有官方统计,馆里馆员平均年龄79岁。

林为民自然是知道国家文史研究馆的名头的,只是他没想到启功今天来是为了这件事。

“我这年龄进去岁数是不是小了点?”林为民问道。

启功笑呵呵的说道:“没事没事。今年馆里纳新,要的就是年轻人。不光有你,还有霍达。” 霍达就是写《穆斯林的葬礼》的作家,和林为民同样都获过雁冰文学奖。

林为民闻言心里一阵无语,如果他没记错的话,霍达都退休了,你管这叫年轻人?

林为民觉得以自己的年龄,进了馆里怎么着也能把文史馆的平均年龄拉低个一两岁。

这么一想,他顿感自己肩上任务艰巨。

“先生,我平时工作比较忙……”林为民又说道。

“伱以为我们这些老头子就有时间了?你放心吧,文史馆是荣养文人的地方,等闲没有俗务。偶尔有俗务,机关的小年轻就代劳了。要是真有大事,你这个岁数……”

启功瞥了林为民一眼,“也不大派得上用场。”

感受到一股深深的年龄歧视,林为民心中暗自腹诽,你们怕是不知道我林某人是靠着什么起家的。

“说的直白点,就是来挂个名。馆里的那点津贴你肯定是看不上的,不过勉强算是个荣誉。这次馆里纳新,你可是朱相亲自点名的。”

原来如此,林为民还纳闷儿文史馆怎么想起自己来了。

他倒不是对自己的实力不自信,主要是他硬件条件差的有点多,他今年才刚满四十啊,还是虚岁。

“既然如此,我就不推辞了。”林为民说道。

启功满意的笑着说道:“好。有你这位享誉中外的大作家加入,文史馆的力量又壮大了。”

林为民玩笑道:“我对文史馆最大的贡献难道不该是拉低了平均年龄吗?”

启功闻言哈哈大笑,“不错,不错!”

半个月之后林为民被请到了中南的海紫光的阁。今天,国家文史研究馆的聘书颁发仪式将在这里举行。

上午9点,有一位重量级领导宣读国务院的聘任通知,在热烈的掌声中,朱相向新聘任的国家文史研究馆颁发聘书,今天与林为民一同受聘的还有3位文史馆馆员和5位国务院参事。

这一届文史馆聘任仪式创下了一个记录,那就是新任馆员的年龄。

四位新任馆员平均年龄仅有66岁,其中更是有林为民这位年仅39周岁年轻馆员,成为国家文史研究馆自创立以来年纪最小的馆员。

聘书颁发仪式过后,朱相主持了在小礼堂召开的座谈会。

两个小时的座谈会一晃而过,用餐路上,朱相与众多馆员、参事走在一起。

一群最低也是花甲之年的白头翁中,一头黑发、面相年轻的林为民分外扎眼。

朱相玩笑道:“文史馆来了个年轻人呦!”

王蒙今天也在,朱相的这句话化用的是他的成名作《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在场众人闻言哈哈笑了起来。

吃饭的时候朱相让林为民坐在他的旁边,这份特殊待遇让众人羡慕不已。

朱相笑眯眯的问道:“今天感觉怎么样?”

“好啊,进了文史馆,祖坟冒青烟了。”

朱相品味着他的话,问道:“你这话可不像好话。”

“您不能这么误会我,我这话可是发自肺腑的。”

今年春晚上,赵本山的《昨天、今天、明天》刚刚上演,白云一句“发自肺腑的?我十分想见赵忠祥!”火遍全国,“发自肺腑”这四个字已经被玩坏了。

“难怪东北出了个小品王,你们的方言确实自带特色。”

林为民开起了玩笑,“领导您可真会开玩笑,我来燕京都快二十年了,也妹有口音啊!”

周围人听着两人的对话忍俊不禁,朱相也笑了起来。

“行了,你就别耍宝了,我又不是跟你兴师问罪。”

林为民脸上露出几分狡黠的笑容。

正在这时,朱相问道:“不过你那小说下部动笔了没有?”

林为民一脸为难道:“工作忙啊!还没动笔,不过也快了。”

“快了是多久?”朱相追问道。

“明年吧!”林为民艰难的说道。

当面催更完朱相满意的点点头,“还是要抓紧时间啊,不要辜负了读者们的喜爱。”

“是是是。”林为民一个劲点头。

周围的老同志们看着这个场景,心中艳羡不已。

领导人当面催稿,这个待遇放眼国内文坛也是绝无仅有了。

(本章完)

第599章 烈火烹油第42章 礼下于人第877章 情怀这玩意第916章 没人比他更优秀第343章 半步大佬第509章 他乡故知第472章 大作家的含金量第409章 场场爆满第560章 近朱者赤,近民者冥第809章 凯子拿头赢啊?第652章 两岸的反响第769章 数星星第857章 头脑风暴第97章 于华来京第85章 参观第334章 别切远景第804章 名留青史啊第837章 草根崛起第118章 高!实在是高!第334章 别切远景第698章 不要搞个人崇拜嘛第683章 又停(fang)职(jia)了啊第645章 您的事就是我的事第750章 出道即巅峰第668章 它凭什么啊?第345章 不干人事的郑毅第621章 出版界的‘万里长城’第555章 你看我像不好意思的人吗第405章 有股子人味儿第257章 吵吵闹闹的《红楼梦》座谈会第539章 你不拿,我怎么拿?第544章 影响了一代人推书《学长尚在,学姐请自重》第883章 全在酒里了第634章 邱主编这人真不错第11章 大怨种第108章 女儿国国王第734章 对上了,全对上了第452章 早下手第220章 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是硬道理第326章 外出做媒,请假一周第80章 我看见了第711章 青春布老虎第673章 水至清,则无鱼第303章 全心全意为作家服务第10章 读书人的事怎么能说卖呢第927章 《李建国》下部来了第775章 规格之高,前所未有第372章 《嘉靖与海瑞》第716章 可不敢胡说第845章 《明天别再来敲门》第279章 保护性休假第79章 有情有义林为民第921章 风云际会第363章 他么的还是个雅贼第682章 霸王硬上林老师第258章 你小子,不是个好东西第100章 跟着林老师混第138章 爹妈祭天,法力无边第362章 十年不遇的贝勒府第667章 多少有点不理智了第56章 八仙过海第133章 老舅咋看出来的呢第755章 干掉国文社!第810章 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第506章 要上教材了第178章 为国创汇第410章 自我ICU第396章 真他么装逼第5章 大作家啊第262章 无法拒绝的小黑屋第361章 你比他长的帅第609章 仁义无双林老师第68章 同学们第780章 骂声与销量齐飞第21章 上《当代》还是《钟山》第460章 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楷模第449章 大赢家第35章 你小子,有福了第604章 都是自己做的孽第693章 老迈,是我害了你啊!第477章 奥斯卡第911章 中国影视第一股第69章 《悬崖》发行单行本第888章 这1000万,花的真值!第394章 我们不一样第312章 狂的资本第570章 领导对我的误会太深了第280章 出风头的后果第350章 自己做下的孽第875章 《舒克和贝塔:虎虎生威》第753章 无论如何都要守住第256章 这个名字好第347章 这钱可怎么花啊!第83章 送暖气片第546章 无愧于‘人民’二字第649章 我要找小白龙第650章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第55章 探病第911章 中国影视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