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公司存在目的就是利润

接着,杨兴向大家灌输实业立国的道理,灌输商业救国的理由。

杨兴向重庆顺庆丝绸商人灌输品质概念,向大家分析,江浙输往国外的丝绸价格竟然比我们高出20%,这是什么原因呢?

杨兴解释道,如果我是消费者,我也愿意购置江浙的丝绸,因为其质量很好,摸到手上非常细腻,色泽也很匀称,但我们川东北的丝绸,只是徒具丝绸之名。

此外,日本的丝绸质量更好,价格比我们川东丝绸更高了。

因此,建议以嘉陵丝绸厂为契机,政府扶持建立几个大的丝绸厂,如此以推动川东北丝绸业得发展。

我建议大家,采用新式缫丝方法,以生产出优质生丝,我们这次与洋人签订的生丝购销协议,也将完全按照最高质量标准收购。

在新建立的丝绸厂中,不能像搞洋务运动那样,华而不实,而是要以质量为根本,利润为王,在不违背法律道德的前提下,尽全力赢取利润。

在即将兴建的嘉陵丝绸厂等新型工厂中,将保证品质。

建立一个专门的品质部门,负责管理制程的品质,成品品质,对生产过程中人员、机器、物料、作业方法进行管控。

在每年,在顺庆、重庆举办丝绸评比活动,评比那家公司,那个作坊做出的丝绸最漂亮。

虽然前世杨兴是做质量的,但是现在实在事务太过繁忙,只是穿针引线,剩下的,让那个时代的人去专研吧。

听到杨兴别开生面的演讲,这个咨议局掌声不断,大家都非常兴奋,想不到这个年轻的宣慰使尽然有如此大的抱负,而这个抱负,给自己带来的,毫无疑问是更多财富。

看到这里,杨兴命人扯下台下幕布,大家看到是一个放大版川东北地图,大家看着这一新式地图,竟然发出巨大的惊讶声。

有的人追问道:宣慰使大人,这是什么东西?

杨兴笑道:老先生,这是地图,也就是将我们所居住地理环境,画在这个图上。

众人大惊,原来是这样一个东西,接着,整个会场发出阵阵的探讨声。

有的竟然指着地图的一个角落,对旁边人说道,就是那个地方,老夫就住在那个地方。

杨兴向大家宣传修筑一条渝顺公路的重要性。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公路与铁路都属于新鲜玩意,现代公路出现历史可比铁路晚多了。

1902年中国开始有了两辆汽车,只供统治者玩赏之用。

较早的公路如湖南省长沙至湘潭的公路长50公里,1912年通车;

川督尹昌衡在担任川边经略使的时候,曾经倡议修建成都到西康的军路,在其去职的时候,公路曾经修建到新津,全长大概有50多里。

广西省内的邕武路(即今的南宁至武鸣)长42公里,1919年通车;

孙中山曾经在其建国方略中提出“道路是文明之母和财富之脉”,并有百万英里碎石公路的设想

但是总体上来说,在这个时代,大家对公路认识还比较朦胧。

不过听到杨兴解释,大家虽然不理解,但还是只有表示赞同。

这主要缘由为过去人民为善,主要标志就是修路搭桥,对于修建渝顺公路,大家还是比较赞成的。

一听到要修公路,众人纷纷表示决心。

但其间也有人提出异议,保路运动惨痛教训,让大家至今记犹新,虽然听完杨兴这段话后,相信杨兴不会如清朝官吏那般贪污枉法,但异议还是蛮多。

但是杨兴可不管大家是否提出异议,在爱乡的就支持修建公路的思想鼓噪下,重庆咨议局通过建设渝顺公路,发展地方实业的决意。

当即决意成立渝顺路指挥部,亲任渝顺公路总办,以原来川东宣慰使,在熊部叛变后被杨兴扣留的黄金鳌为渝顺公路总指挥,参与成都到新津军路修建的任潮为副总指挥,负责修建渝顺公路。

杨兴承诺,第3混成旅已经为筑路大军准备了上万把铁锹,准备了上千斤烈性炸药,现在就希望各位士绅出钱出粮了。

按照有钱的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有地方乡绅捐出钱粮,由普通佃农、贫农提供劳力,以建设渝顺公路。

当然,对出钱出粮较多的,将在各路段竖碑纪念。

对不出钱不出粮不出力的地方豪绅,可以按照有钱出钱,无钱出力的原则,将让其参与筑路。

如此,在托谭谦禄、卢作孚的带动下,共筹集30万两银圆,5万担粮食,以支筑路。

如此,了却了杨兴心中一桩大事,要知道,其时四川境内,可没有一条公路。杨兴要做的,凭借闯劲,修建渝顺公路。

任命杨芳毓为兵工厂总办,以在原重庆铜元局的基础上,大量生产火药、子弹、炮弹。

中国乃火药的发明国,民间有很多火药制造工匠,好像在历史上,ccp都曾经在敌后建立了多家兵工厂。

再加上重庆有一个铜元局,乃前清时所建。

原来在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向清廷报告,要求在兴办川汉铁路的时候,用当铺、盐局公款银100万两,会同机器总局,在重庆建立铜元局。

1905年,清廷准四川总督锡良建立铜元局的要求,由四川藩台沈秉坤主持建厂,购得苏家坝靠河田土200亩作为厂地;向上海洋行购得购得英国制造和德国制造各一套设备,自始开始压铸铜元,与生产少量银圆。

听到重庆竟然有一家上百万白银的现代机器制造厂,杨兴大喜,要知道这可是白银哦,1百万两白银,相当于1百5十万大洋,就是放在现代,至少相当于10个亿的大厂哦,谁说旧中国一穷二白?

在进入重庆之前,杨兴就让伍非百收重庆铜元局的信息。

但是这天听报告,重庆铜元局利润非常薄,杨兴大惊,连连追问,怎么造钱的工厂,抢钱就来不急,怎么利润如此薄呢?真是抱着金娃娃喊穷啊。

当天下午,带着杨芳毓、乔毅夫、伍非百等人来到苏家坝,远远看见两排长达100米的中式平房相互对峙。

走近一看,顿失大惊失色,竟然看到上百人的队伍列队在前,看到杨兴下马的时候,竟然高呼“欢迎欢迎,热烈欢迎,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杨兴不由得眉头紧皱,一个穿着西装,带着金丝眼镜,身材略胖的中年男子跑过来,自我介绍道:宣慰使大人,卑职沈天魁,乃铜元局总办。

点点头,下马,指着那遍厂房道:这个厂房还不错,是平式砖房,还比较长。

一听杨兴如此说,沈天魁献媚道:大人,当时为了竞争,伯父分别从德国、英国购买两套设备,以检验两套设备之优劣。

哦了一句,笑道:沈总办,原来你是沈藩司的侄子。

沈天魁一听,连连点头道:是的,大人。伯父一直对我说,自己最骄傲的就是在任上建立了重庆铜元局啊。

走到前面,对沈天魁说道:大家平时干什么,就干什么吧。负责行政的、生产的、技术的留下来吧,其他的先散了吧。

沈天魁惊讶道:大人,难道你不对大家讲讲什么的?

眉头紧皱道:等下吧,负责生产的,技术的陪我下吧,我参观完了后自然而然会与大家见面的。不是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吗?

走进厂房,看见里面全部是三合土水泥路,但是明显是刚刚打扫过,越往里走,什么废铜废铁随处可见,杨兴不由得连连皱眉。

在车间里面,让人惊讶的是,竟然发现有采有柴油发电机5台,铸造压床设备印花设备上百台。

更让人惊讶的是有的设备还非常先进,就像那压床,在前世杨兴就曾经在广东工厂看到过。

但是毫无疑问管理非常混乱,里面缺少合理的规划,物品摆放凌乱。

更让人惊讶的是,由于铜元铸造利润非常微薄,再加上民国初年乱象,整个重庆铜元局还实行一班制,也就是每个员工上班15个小时。

如此之下,工伤事故频发,效益非常低下。

更为重要的,整个管理团队异常庞大,真个铜元局有3千多号人,其中管理人员竟然高达500多个,下面工头众多。

看来并不仅仅是前世国有企业害死人,在清末的时候,国有企业也是如此啊。

看来过去开办企业,主要是将企业当做一个政府衙门来办理,而不是企业来办理,办理企业,是需要利润为王的。

杨兴连连听着,看来这个重庆铜元局需要严格整顿了。

当天下午,杨兴召集所有管理人员、班组长开会,毫无疑问,最先是宣扬雄心勃勃的工业发展计划。

接着就是与这些管理人员探讨管理基础知识,现场5s管理等知识,基本质量管理知识等。

由于前世东方一直在工厂里面负责品质,在外面作为qms咨询师与审核员,因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方式,通过对话方式,强化这些人的现场管理、质量意识。

随后,杨兴宣称,德国工厂主要设备将会分离出来,建立重庆兵工厂,先期生产火药,然后是子弹,炮弹。(历史上,在1930年,由于铜元利润微薄,刘湘打仗急需军火,就派其参谋长杨芳毓主持,将铜元局压、印花等设备改装为枪弹生产设备,并于1930年改名为二十一军子弹厂。

将会对重庆铜元局进行大手术,改革后重庆兵工厂管理人员、员工薪酬与工厂效益挂钩。

在三个月内,重庆铜元局生产车间将实现白夜班24小时工作制度。

所有管理人员必须减半。

减少管理层次,现场分车间、班组两个层级。

建立相应职能部门,如财务部、行政部、人事部、业务部、采购部、技术部、品质部、设备部、工模部、仓库等部门…….。

职能部门分两个层级,即部门经理,办事员。

大家想不到杨兴改革力度如此之大,想不到杨兴对工厂内部管理如此之娴熟,虽然有很多基层管理人员非常崇拜,因为若是按照这样,至少不会人浮于事,至少自己不那么无聊了。

特别是听到杨兴要求改革后铜元局每年利润达到100万大洋的时候,沈天魁感到不以为然,要知道,现在重庆铜元局刚刚保本,不盈利,不亏损状态。

当听到杨兴这个要求,工厂很多老人哗然。

不久,杨兴得到消息,一些人团结在铜元局总办沈天魁身边,准备采取拖拉方式,或者是发动不明真相的群众聚众闹事的时候,就被杨兴所侦知。

杨兴参观铜元局没有两天,杨芳毓来报,发现沈天魁贪污亏空15万大洋,被逮捕归案。

如此之下,那帮工厂老人团伙一下被彻底击倒。

当即下令逮捕沈天魁及其亲信13人,对其进行公开审判,沈天魁与2人被判处死刑,其余11人分别被判处缓期到20年徒刑。

正在大家惊慌失措的时候,总办杨芳毓宣布,考虑到大家工作异常辛苦,从沈天魁等处缴获的20万个大洋,将作为奖金,在3年内逐步奖励给工厂人员。

再加上改革后,很多工人每天工作时间缩小,工资不变,这一措施本身就非常得到员工拥护。

如此,杨兴按照现代公司经营模式对重庆铜元局进行改革得以维持下去。

也因为对重庆铜元局、以及随后的重庆兵工厂进行现代工厂管理试点,如此不但保证了工厂效益,而且还保证了产品质量。

自那以后,杨兴隔三差五的来到重庆铜元厂,重庆兵工厂,指导重庆铜元局、重庆兵工厂逐步建立起现代的管理制度。

杨兴也借着重庆铜元厂、重庆兵工厂现代化改革的试点,将这一理念逐步传达到以后所办的各大公司中。

杨兴将让人将欧美一些经营书籍免费发给大家,并且告诉众人,经营企业,是需要以利润为王的,公司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利润,一个企业没有利润,其最后结果就是关门一条道。

在基本工资前提下,每年从工厂利润中划出一定数字,作为年终奖励,以奖励铜元厂工人,如此以鼓励大家劳动创新。

如此这般,重庆铜元厂逐步走向正轨,逐步按照现代企业那样追求起利润来了。

第374章 世界潮流第745章 陷入瓶颈的和谈第138章 邀请黄兴第167章 兵连祸结第25章 改土归流第613章 叛匪德王第108章 坚固工事第483章 关东军的利益第681章 元首优待条例第126章 取消帝制后第671章 背信弃义的苏联第124章 杨森刘湘心结第91章 共同反袁第416章 公仆贪官不两立第247章 民主怪胎-安福系第693章 孤军深入的后果第447章 新农村建设第197章 蒋介石令人心悸的罪状第18章 分兵第457章 川省缘何堕落?第99章 针尖对麦芒第737章 四面出击的斯大林第191章 拼消耗第512章 不识抬举的小日本第408章 皖直大联合第384章 先贤陵寝岂容践踏第228章 帝制祸首追杀法案第265章 爱国将军第542章 要挟与退让第286章 粮站硕鼠第192章 强渡长江第676章 最后的外交努力第477章 大小三角关系第56章 血战浮屠关第573章 国之利器-重炮与民主第352章 曲折的第一代航空人才第687章 布柳赫尔叛变第264章 民主科学实业和谐社会第688章 我的天堂第126章 取消帝制后第274章 被迫后撤第544章 背信弃义的苏俄第62章 川江水师第495章 新疆解放第675章 教训中国猴子第631章 武汉条约第689章 坦克对抗演练第213章 减租大会第468章 全歼白俄鬼子第107章 截断水道第424章 分道扬镳第333章 艰难的总理人选第203章 大兴土木第443章 整编军队第591章 钢铁铁流第213章 减租大会第598章 神秘的朝鲜抗日义勇军第53章 炸开城门第668章 曲折的陈绍宽第211章 议会激辩减租减息第542章 要挟与退让第575章 长江大洪灾第163章 川督空缺第390章 汀泗桥贺胜桥第262章 日谍明石的影响第733章 欧美援助第43章 谁说军人大老粗第198章 啼笑皆非的民国主义第542章 要挟与退让第132章 突遭伏击第313章 背信弃义贪得无厌的苏俄第524章 出兵外蒙古第511章 谈判收回租界第499章 罢黜阎锡山第116章 收买与离间第213章 减租大会第322章 进入南宁第269章 国家主义第547章 田中义一的野心第119章 策划反击第519章 田中义一的阴谋第746章 张学良的桃色事件第627章 坦克突击第688章 大肃反第231章 明目张胆的黑帮第47章 杨森落魄第458章 大打抑或小打?第566章 杂交水稻之父第464章 吓唬人的空军第285章 刺刀对刺刀第616章 岂曰无衣第443章 整编军队第22章 枪杀达战桑东第657章 引进人才第398章 孙文北上第567章 远东运动会第136章 争夺战利品第32章 初见张表方第671章 背信弃义的苏联第663章 天上馅饼-b17轰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