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袁世凯图书馆

这不要怪张学良、吴佩孚等人太重视这个,只怪中国人太重视这个了好看的小说。网 就拿袁世凯来说吧,在其就任直隶总督,母亲过世,由于母亲是一个小妾出生,其兄长坚持不允许其母亲灵柩从中门出去,而袁世凯为了其母灵柩从中门出去,甚至跪下向其兄长哭诉,要求其兄长高抬贵手而未果。

这也不要怪袁世凯兄长,他认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袁世凯官做得再大,但还是要屈服自己家规之下。并且,若是自己放袁世凯母亲从正门出去,别人谈起,还以为自己母亲为小妾似地。

而袁世凯,虽然是直隶总督,权倾朝野,但是对其兄长这种行为无力,只有跪下,只有哭诉,求其兄长高抬贵手。

一个妻妾名义尚且如此,何况国家是否承认自己父亲、恩人的历史地位,那不争论才怪,若是不争论,可怕也会感觉自己脸上无光。

所以,在张学良表态后,吴佩孚代表曹家虽然没有这么有底气,因为自己一向为官清廉,再加上曹锟在倒台后,其家财已经被清洗,但是一想,为了曹锟的地位,曹家即使砸锅卖铁,也会拿出钱来建设图书馆啊。当即一咬牙,也表示同意,认为国家只要给一个国家图书馆名号,在金钱方面,吴佩孚代表曹家一力承担。

但是,唐绍仪等人认为,由于曹锟贿选,段祺瑞投降日本,而张作霖武力驱逐段祺瑞后就任大元帅,国家怎么能够给其名号呢

想到曹锟、张作霖名声毕竟有点不彰,吴佩孚、张学良见状,退而求其次,认为曹锟、段祺瑞、张作霖就任国家元首总是事实,国家需允许其建立图书馆,不论国家图书馆,还是省立图书馆,反正要按照院长的规制建立国家图书馆,以研究其一身。

看到大家争论不休,杨兴示意大家安静,拍板道:吴子玉,张汉卿,对曹老将军,张大元帅,由于其一身太复杂了,还是留给后人说吧,就像我们一样,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

你们看这样可以不,对冯国璋、徐世昌、曹锟、段祺瑞、张作霖等人,我们可以承认其担任国家总统,执政,或者大元帅的事情,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建立图书馆,但是有别于其他的,我们在图书馆规模上采用变通方法全文字小说。

你们看这样可以不,不是新华宫已经空置下来,我们就将新华宫改为北洋领袖图书馆,在北洋领袖图书馆下面,分建冯国璋分馆、徐世昌分馆、曹锟分馆、段祺瑞分馆、张作霖分馆。

当然,我们在其分馆前面的牌匾上面,或者分馆前面的大理石上面,可以题上他们最高官职,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可以题上总统官衔,段祺瑞则为执政,张作霖既为大元帅。

当然,是非功过由后人说,各家子弟可以将他们所有书信全部存放在图书馆里面,这样也可以留给后人平说吧。

这样也可以警告后来者,国家神器,我们还是要通过合法方式获得。对我这个态度,不知道少川兄有无意见,不知道吴子玉,张汉卿,你们看如何张学良一听,看来只能如此。

张作霖本来最高官衔就是自任安国君大元帅,死后若能与北洋诸君一起享受总统的待遇,也颇为不错。

而吴佩孚一想,这样也算为曹锟争得一席之地,虽然其曾贵为总统,但那是贿选而来,现在看到张学良已经允诺了,若是自己再坚持,那就有点不合时宜,当即也只好点头代表曹家同意。

分歧的双方一听,都感到比较满意,如此形成法律政府官员退休优待条例、国家元首退休优待条例,在即将召开的国会通过执行。

这天,在河南项城,袁世凯过去的家园,由于袁世凯倒台,袁家早已经衰败,由于家境衰落,袁家祖屋早已经卖给其他人家了。

随着国家元首退休优待条例公布,袁世凯虽然是窃国大盗,但是毫无争议的是国民政府第一位全国大总统,为辛亥革命胜利,推翻满清统治还是有贡献的全文字小说。

政府将袁家宅子购回后,对其全面翻修,作为袁世凯总统图书馆进行维修,以用来存放袁世凯生前往来信札,袁世凯主要经历,以及相关环境文献。为了表现国民政府宽容的一面,家财已经耗光,流落在平津的袁世凯长子袁克定等落魄子嗣,政府将其延聘为袁世凯大院长国家图书馆研究员,每月从图书馆中资助30个大洋,一则救济其生活,再则整理袁世凯有关讯息。

作为北洋军阀的实际创立者,在民国建立前有中国的华盛顿、拿破仑之称,后来抵不住当皇帝的诱惑,悍然废除民国,自己去当洪宪皇帝,从而成为窃国大盗的标志人物,为了安抚北洋老人,作为国民政府院长杨兴,不顾众人阻拦,亲自赶到项城,为袁世凯国家图书馆建立揭幕。而与此同时,国民日报等代表官方意见媒体,对袁世凯一身也进行了客观评价。

对袁世凯创办新军,推动新学,修建铁路、发展经济、建立中国现代警察制度,在辛亥革命中推翻满清统治做了比较正面的评价。但是对袁世凯在戊戌变法变化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在全国形势明显不稳定的状况下,悍然称帝,让四万万同胞丧失国格人格,从而彻底让全国再次陷入战争边缘,让全国进入十年军阀混战进行客观评价。

最后,文章认为在当时环境下,袁世凯是一个复杂人物,他有变法图强的宏图愿望,但是在内心中还是一个守旧的人物,心里还是忠君报国,还是帝王权术,如此导致在其统治下,暗杀成风,国家逐步陷入内战边缘,国民生活水平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有较大改变,从而导致张勋复辟等事件接连发生。

这大概是袁世凯袁林自建设以来最为风光的一次,这天,国民政府前任主席林森、现任主席张澜,行政院长杨兴莅临袁林参观。

同时赶往袁林的还有徐世昌、段祺瑞、曹锟等昔日北洋政府领袖,正如杨兴所言,这是阖上民族伤疤的旅程。在袁世凯称帝后,不但南北政府对峙,而且北洋政府接连发生分裂,让中国陷入十余年的内乱,让中国白白丧失十余年的发展良机好看的小说。

在为袁世凯国家图书馆揭幕的仪式上,众人感慨不已。正如袁世凯生前挚友徐世昌所说,国民政府以如此宽厚的礼节对待袁世凯这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人物,并且一心想将自己一网打尽的仇敌,如此实为不易。

现在,自己这个国民政府口中的伪总统,在名号前面也没有伪字了,如此不但显示国民政府的自信,更为重要的,如此可以弥合南北的民心。

段祺瑞早已经没有北洋虎将的风采,站在眼前,催催老朽,就连爬上袁林也需要旁人扶持,站在喇叭前面,声言自己后半生唯一作对的两件事情,就是对德宣战,就是提拔杨兴担任四川督军。

过去以为这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政治人物,哪知道在自己脖子将伸进棺材的时候,变相给自己平了反,而且允许建立段祺瑞图书馆,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到最后,段祺瑞声嘶力竭的呼唤,希望国内再无纷争,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政治解决,任何纷争都可以通过选票解决。

三人中,最让人怜悯的是曹锟,国民革命军进入北京后,先是被关在延庆楼,后来被释放出来,就像一个年老的老头一样,每天端着凳子与别家老头拉家常。

但这还不是曹锟最伤心的事情,虽然国民政府没收了其大部分财产,但无论如何留下了一部分供其养老,但就是这点家产,就被几个儿子闹到法院去了,从而成为一时笑柄。

看见杨兴,曹锟颤抖着双手,半天说出:杨院长,一失足千古恨,我曹三虽然是买布出身,但颇为知人善用,体恤下属,想不到,想不到。

不过,在面对记者的时候,曹锟咬牙切齿的说道:国家神器,不可轻辱。我的遭遇警示世人,不能够贿选,千万不能过贿选啊。正如一些新闻媒体报道那样,看到国民政府领袖与前北洋军阀头目走在一起,大家才赶到和平不易。

第415章 交锋租界第500章 孙殿英盗墓第62章 川江水师第466章 侍从团出动第576章 露社事件第566章 杂交水稻之父第379章 大混战形成第276章 袁祖铭冤魂不散第545章 罢黜张汉卿第113章 截断补给线第707章 苏军内部 矛盾第430章 先行者病逝第499章 罢黜阎锡山第331章 援鄂战争第671章 背信弃义的苏联第391章 君子绝交不出恶声第289章 皖直大战第326章 公开冲突第563章 世界第一-葛洲坝第712章 死的就是胆小鬼第191章 拼消耗第310章 国民银行--央行雏形第408章 皖直大联合第59章 又拉又打第422章 王亚樵与斧头帮第485章 巧舌如簧第599章 日本内阁总辞第452章 整编军队第594章 悲催的多门二郎第427章 国家基石-国民银行第51章 打你是为了帮助你第28章 三庆会第149章 三个半军事家第210章 抓捕第500章 孙殿英盗墓第89章 行贿被责第669章 航母起航仪式第502章 不明刺杀第234章 生财之道第450章 依赖他族,国必不保!第331章 援鄂战争第373章 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第48章 是谁杀了宋教仁第28章 三庆会第636章 备战与改组第351章 广东造船业第499章 罢黜阎锡山第212章 减租减息与三大法案第403章 张作霖南下第356章 反直联盟第43章 谁说军人大老粗第703章 伯力,中国的第602章 威海卫第438章 宁汉之争第213章 减租大会第329章 金蝉脱壳第689章 斗地主,斗这个大地主第346章 发展过程中的无奈第434章 面临困境的福特第594章 悲催的多门二郎第119章 策划反击第655章 农村改革-力行者第307章 吴子玉单刀赴会第584章 捕杀死鱼第155章 吃大户第709章 解散集 体农庄-粮食、收音机第642章 我们的思想中心-新儒家第611章 恶魔伏法第415章 交锋租界第629章 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第75章 巧歼顽匪第719章 一切为了前线第148章 筹建北川铁路第502章 不明刺杀第736章 猛攻乌兰乌德第248章 平民教育之旧学与新学437章 特殊的13军第36章 强国会第574章 步步紧逼的小日本第318章 还是先生产拖拉机吧第266章 少年中国学会第459 建造风洞第685章 中国的命运第155章 吃大户第345章 改组南方政府第371章 卖国贼能受到惩罚?第357章 抓捕陈廉伯第332章 推倒卖国政府第714章 运输线与冬季作战第342章 巧渡西江第677章 抓捕间谍第655章 农村改革-力行者第315章 我也有生活秘书了第358章 孙文还朝第436章 有粮就有兵的西北军第223章 汽车上第498章 卖国的中日友好条约第200章 毁誉参半之地租第260章 中国心第756章 英美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