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袖月

二十七、袖月

二十七、袖月

唐文宗太和年间,有一个姓周的书生,不去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勤学苦读,准备朝廷的科考,反而在洞庭山结庐而居,与蓝天、碧水、流泉、漱石、苍松、鸟鸣为友,悠哉游哉地做起世外高人来。

一般的书生,除了会吟诵子曰诗云,做些酸腐的文章之外,就没有什么旁的本事了。周生却不然,他少年时代便拜了师傅,修习道法,在道术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读书人大都讲究独善其身,周生却有兼济天下之志。他在吴楚一带,经常以自己所学术法帮助当地人看病驱邪,因而,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人们见了周生,都毕恭毕敬,逢年过节的时候,争相请他到家里来做客,平时,也时不时地往他那个小草庐捎些土特产。

这样的日子,宁静而又悠闲。

在洞庭山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周生便打算暂时离开些日子,到洛谷一带云游。既是寻访名山大川,也可与藏身深山的道侣们切磋切磋道术。

去洛谷的途中,经过广陵。到达广陵的时候,天色已晚,周生连日赶路,虽然并不着急,却也有些疲累了。正好前面的苍松翠柏之间,隐约露出一角佛寺的飞檐,书生打定主意,就到寺庙里投宿。寺院里的主持,倒也十分好客。叫小沙弥帮书生把行囊搬到僧房里去,再为他安排斋饭。

饭菜刚端上来,只听得寺院外面又有人叩门,庙门打开以后,进来三、四个旅人,这些人同周生一样,也是前来借宿的。寺主一视同仁,给这几个人安排了住处,又请他们到周生进餐的地方一同吃晚饭。

这一天正是中秋,深蓝色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轮明月挂在半空,又大又圆,晕黄澄莹,亲切地俯瞰着人间。它离人们是那么近,近得仿佛往前走几步,一探身,就能进得月宫中去似的。中秋节,团圆节,此情此景,令远行游子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丝丝缕缕的怀乡之感。

这后来的几个旅人,也都是风雅之士,同周生一见如故。大伙儿就着清茶,吃着斋饭,对月怀思,吟诗作赋,屋子里热闹起来了,那萦绕在心头的离愁别绪,也被冲淡了许多。

说着说着,有一个人忽然提起了开元年间明皇游月宫的传说,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发展到后来,简直是用妇孺皆知这个词来形容,都毫不夸张了。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说起来,这个故事,据说就是中秋节的发端。

玄宗在世时,某一年的八月十五,与宫人在宫中望月祭拜,他是个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天子,见月似银盘,离人间如此之近,仿佛伸手可及一般,就起了登月之念。想起道士叶法善神通广大,马上派人把他请来,道士一听,说这有何难,将手中板笏抛出,化为雪链似的银桥,二人踏着桥上的阶陛,步入月宫。

走了一段路程之后,遥见前方出现一片巍峨的宫殿,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几个古雅的大字。门前有一棵枝叶扶疏的桂树,树底下,一只可爱的小白兔,拿着杵子,正在费力地捣药。宫门敞开着,正在此时,有动人的仙乐响起,仙女们在乐曲的伴奏之下,着白衣,压绿鬓,舒广袖,翩翩起舞。

法善指道:“这些仙女,名为‘素娥’,身上所穿白衣,叫做‘霓裳羽衣’,所奏之曲,名曰《紫云曲》。”那乐声清丽奇绝,听在耳里,说不出的婉转动人。玄宗素晓音律,将乐声默记于心,回到宫中,命乐人将自己暗记下来的曲子整理出来,命名为《霓裳羽衣曲》,让杨贵妃照此曲演练舞蹈,后来,又将其藏于乐府,为唐家稀有之音。

月宫之所以被称为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众人想起这个传说,不由都露出神往之情,有一个人将杯中茶水一口饮尽,慨叹道:

“我辈皆是尘世中的凡夫俗子,又没有叶师之能,这辈子都别想象明皇一般,履步月宫了!”

言语之间,大有惋惜之意。

周生笑道:“周某曾经跟随师傅学习道法,微有小成,要说凌空蹈虚,步入月宫,倒也并非难事!”一听周生这话,众人都抬起头来,目光炯炯地望着他,“除此以外,我还能将月亮藏于怀中,袖月而归,各位信吗?”

一听这话,有的人面露怀疑,有的喜上眉梢,怀疑的是因为他们认为周生所言虚妄,欣喜的则是觉得有生之年,能亲眼见此奇技,也算不白来这世上一遭了。

众人的反应,似乎都在周生的预料之中。他点点头,道:

“看来今日我若不为大家当场演示,便有兄台怪周某妄言了!来来来,大家都搭把手!”

众人依照周生的指示,收拾桌子上的杯盘碗盏,将屋子空出来,又找来些碎布,将四面墙上所有缝隙都塞上,不让它留下一丝一毫的空隙。收拾停当之后,周生让寺院里的僧人找来几百双筷子,叫他的书童用绳子把筷子绑起来,渐渐的,一张由筷子编成的软梯,初具雏形。等这张梯子最后完工的时候,周生对众人说:

“现在,我就要登上此梯,将碧空中的皓月摘下,请各位暂且退避,稍后,听见我的呼声,各位即可来观!”

众人将信将疑地退出去,房门吱呀一声在他们身后关上了,关得紧紧的,没有一丝缝隙,想偷窥都偷窥不了。

几个旅人闲步中庭,一边说着闲话,一边等周生叫他们。天空中开始还月朗星稀,过了一会儿,只觉天昏地暗,除了勉强可见点点星光以外,周围的景物仿佛都陷入了黑漆漆的墨水里,连对面都看不见人。众人以为是云彩遮挡了月亮的光辉,抬头仰望,连一丝云彩也没有。正疑惑中,忽听得周生喊道:

“我回来了!”

众人心头一喜,争先恐后地推开房门。只见周生笑吟吟地望着他们,黑暗之中,只有他那洁白的牙齿在闪闪发光:

“月亮现在就在我怀中,众位请看!”

说罢,他抬起袖子,小心翼翼地掀起衣襟,众人探头过去,果不其然,周生的怀中露出寸许金黄色的月亮来,那一抔的清辉,恍若可以轻易用手掬起,刚才还黑漆漆的屋子,马上盛满了一室的光华,大家只觉得仿佛浸身于冰冷的雪水当中,寒意从四肢百骸侵入骨髓,不由得都激灵灵打了个冷战。

周生道:“呵呵!各位方才还不相信,现在如何?”

奇寒刻骨,有几个人眉目上面都挂了霜,脸色发灰,呼吸之间,口鼻周围可见浓重的白雾,身子不由自主地哆嗦着。

众人颤抖着,上牙不停地叩着下牙,发出得得的响声,道:“我们……我们……信了,果然是……神乎其技啊!”

几个方才还对周生表示怀疑的人纷纷向他致歉,并且请求他把月华收回去。

“这又有何难?”周生道。

他叫众人到外面等一会儿,关门闭户,自己一人留在屋内。

刚出门的时候,天色仍很昏晦,过了有一顿饭的功夫,中天大亮,月亮又复了位。大伙儿知道,周生又踩着绳梯,把月亮送回去了。

辛弃疾有词云: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以前读过一首小诗,其中有这样的一句:

中秋的月啊,像一枚铜板,在游子的手中攥了千年!

当时觉得这个意象很特别,却原来,我们现在所知体积是地球四十九分之一的月亮,在古人心中,真的如镜如盘,可以从天穹中摘取,揣入怀中,乘风凌虚,带回家里。

中秋夜,思念夜,当周生将那一枚圆月袖入怀中的时候,普天之下,有多少望月怀远的人,目光陷入了无边无际的空茫啊!

所以,它还是挂在空中比较好!

现在,我们既然已经知道了月亮的体积和重量都大得出奇,断然不是一个人能够揣入怀中的。那么,周生在中秋之夜,袖月而归,怕也是他同仆人合作,弄的一个障眼法。

古代的术士,烧丹炼汞,驱符念咒,无所不为,为了夸大道术的神异性,吸引更多的信徒,象吞刀吐火,大变活人这样的戏法也得涉猎一些。美国著名的魔术家,大卫·科波菲尔在事先有准备的情况之下,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令一架重达7吨的喷气式飞机消失,1983年,当着众多现场观众及5000万电视观众,纽约的标志——自由女神像,也在他的魔杖下突然无影无踪。

有经验的魔术师,能够做出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

中秋月圆的时候,周生让仆人拿筷子绑了一架梯子,其目的,便是令在场的人先入为主,形成一个预期——他会踩着这架梯子,到九天揽月。何况,有唐玄宗踏笏板登月的故事在前,在众人的心目中,这样的事情,只要由道术高超的人来执行,也未必不能实现。

周生将大伙儿都赶到门外,并且将屋子堵得严严实实,就是不想让大家看到,他在干什么。而在周生揽月的过程中,门外,天色忽然变暗,则有可能是当时正在发生一场月全食。月食同日食不一样,每年都可以发生,而且,出现的频率极高。

周生是一个知识分子,同时,又对道术有着极高的修为,想必,对天文历算不会陌生。

他算好了,当日会出现月食,同时又在屋子里进行了一番布置,等月食发生,便将众人请到屋内。至于衣服下的月亮,有可能是一盏球形的灯,也有可能,是一颗硕大无比的夜明珠。

而他的障眼法之所以能够成功,正是心理和天象双重配合的结果。

出《宣室志》

三十三魈之惑五十四孤坟梦魇二十六异骨二十四古墓奇谭八神厨八神厨二十八血嫁衣三十四眉间蛇三十六魍魉人间二十九飞船十六古井迷踪十三终身误五十九凶宅之二二十四古墓奇谭二十七袖月二十二家有仙妻三十三魈之惑四十五午夜惊魂前言三千年女尸三千年女尸一变脸六眼睛二十鬼葬五十六心头血五十五生死盟五十鬼国三千年女尸三十六魍魉人间五十六心头血二十四古墓奇谭四十四夜归前言三十九透视镜二十七袖月十八一只手一变脸十七井鱼十四石中金七暗夜幽浮二十二家有仙妻六眼睛四十九凶宅之一一变脸六十一天外飞车三十二见鬼三十四眉间蛇六眼睛七暗夜幽浮二十鬼葬二十七袖月三十一缩地四十一嘉兴绳技二十七袖月二十三魅三十三魈之惑二十四古墓奇谭四十一嘉兴绳技十六古井迷踪五十二生死之间五十二生死之间四十二回魂夜三十六魍魉人间四十三林间好汉三十四眉间蛇十一千里传音三十五怨偶六十一天外飞车十一千里传音三十九透视镜三十三魈之惑四十四夜归二十四古墓奇谭四十八鬼旋风前言六十因果二十鬼葬四十七亡灵之花二盗墓迷城三十二见鬼五十四孤坟梦魇二十九飞船二十六异骨二十九飞船十三终身误十七井鱼五十八缘份十四石中金五十鬼国五十二生死之间四十三林间好汉六十一天外飞车四十二回魂夜三十四眉间蛇三十八蛊变十七井鱼一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