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狼来了!

苏梦儿拒绝到何府过年,鳌拜不再劝说,也许两人真的只能做搭档。娶苏梦儿进门?他不敢想,那家里不打翻了天才怪。

这是一个美好的新年,明军边关不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八旗军学老实了,没有在威胁边关,进攻宁远或者其他地方。而满桂之前还数次带兵主动出击骚扰,和八旗军打了几仗,都取得了胜利。

金国正好相反,他们一整年没能从大明掠夺到物资了,只好从结盟的“兄弟”朝鲜那边敲诈勒索。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没粮食的女真人几乎又退化到了渔猎民族状态。

冬天河水结冰,捕鱼困难,森林里的动物也少了,加上小冰河气候对耕地的影响,金国内部已经危机重重。向去年那样再去攻打朝鲜是不行了。他们当然可以灭掉朝鲜,但那对金国没什么好处。朝鲜还是有些实力的,只不过是被强悍的八旗兵吓住了。如果真要灭了他们,朝鲜人也会拼死抵抗,就算不敌,也能令八旗军损失不少战士。

八旗军的主要工作是镇压起义。境内女真老百姓活不下去,汉人奴隶的境遇更惨,他们没有武器,拿着锄头也纷纷造反。反正饿死是死,起义也是死,还不如拼了,杀一个是好,杀两个就赚了。

皇太极上任一年多,被搞的焦头烂额,别看是大冬天,这位天聪汗天天满头大汗。百姓吃不上饭的情况下,什么以德服人,以农为本的安民手段都派不上用场了。他本想试试大明那套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来休养生息,却又因此和众多贝勒、大臣为首的奴隶主们意见产生了分歧。为了缓和矛盾,他在多尔衮的建议下提出了开科举,用汗臣的决策,想要用汉人来管理汉人,可惜同样效果不佳。

就在这个时候,大明商人又在张家口和金国开始了交易,虽然只有一家商人,价格也比以前贵了许多,但对金国来说已经是救命稻草,他们毫不犹豫的购买了很多粮食过冬。忻州吕家,收购粮食一倒手就赚了数倍的利润。而他们最重要的收入还不是靠卖粮食,因为双方开战,建州的人参在中原卖的几乎比黄金都贵了,人参的保质期有限,金国卖不出去也只会烂掉,所以吕家还低价收购了大量人参,到中原一出手,又是巨额的利润。

女真人想象不到的是,他们到现在这个地步,都是拜远在京城的鳌拜所赐。鳌拜本人没有到过边关,只提出了几条建议,就够他们喝一壶了。

先是打击晋商,再垄断交易,看准冬天金国没粮的机会,使其财富源源不断的流入大明,谋取暴利的同时造就了贸易顺差,完美的利用了天时。

坚壁清野,明军没有屯一粒粮食在关外,让他们无粮可抢,让关外四百里变成了废地,尽灭地利。

有了以上两条,金国内部人也不和。长此以往,女真人呢根本支持不了多久。

wωω.тTk ān.Сo

“人穷志短”这个词在任何地方,任何年代都适用。皇太极现在就完全没有了夺天下的志向,能守住老本就谢天谢地了。

皇太极也不敢带兵再攻大明。孙承宗到边关第一件事就是普查户口,没有户籍的一律控制了起来。金国很多奸细都被控制起来了,想从内部分化已经行不通。关外只留了宁远一座城。想强攻下宁远肯定会死很多人,对解决金国现状是没有任何益处的。而且守宁远的将领已经换成了蒙古人满桂。金国大人物都认识了满桂,这个人和袁崇焕完全不同。

袁崇焕从不理什么战机,更不管战术,金国无论做什么,他也会待在城里绝不出来。

满桂呢?他敢出城和八旗军拼命,而且不落下风。不久前,八旗军刚出兵征讨蒙古,满桂立即带着人就攻沈阳了,双方小规模打了几仗,不分胜负。山海关一增兵,皇太极只能无奈的命人回师。他们一回来,明军也会撤退。本来只有毛文龙一方骚扰,现在成了两边一起干,那难受劲可想而知。满桂勇猛,无惧八旗军,老将孙承宗也属稳健型,时而提醒满桂,见好就收,不要中诱敌深入之计,两人一文一武,配合颇为默契。

明朝士兵们也开始发现,八旗军并不是那么强大,他们根本就伤不起。

几乎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经济处在劣势的金国现在倒像是成了鳌拜的后援团,等到他们真金白银大量流入大明,没钱买粮的时候,就只剩拼命和投降两条路了。

鳌拜接到山西传回的消息后,把自己的亲信齐布叫到了屋里,道:“你每天看孙家两兄弟造连环弩,现在是不是也能做的出来了?”

齐布道:“很多人已经学会了,苏小姐也说过,只要有图纸,盐帮的工匠,一定做得出来,公子可是准备进行大量生产?”

鳌拜拿出一封信来,说道:“生产吧,用铁箭成本太高,大量购买镔铁,也会引起朝廷的怀疑。你带上几个人,拿着连环弩的样品和图纸,去趟山西忻州。这封信带给梁彬,我要在明年看到一支武装连环弩的队伍。”

齐布道:“公子请放心,我今晚就出发。”

鳌拜安排妥当后,去看了看孩子,等两个小子睡着了,又和夫人们一起回屋聊天。

海蓝珠问道:“山西那边,你安排完了?”

“完了,都是小事情。”

姚芊羽叹道:“这可是要造反啊,你还说是小事?我们都在京城,万一被人知道了,就是诛九族的死罪。你留下了孙家那两个兄弟,就这么信任他们吗?”

鳌拜笑道:“我会相人,他们不可能出卖我,这个国家,早就已经千疮百孔,每个人其实都对朝廷不满,包括那些大臣。就算是贪官,还看不惯上面有比他更贪的。我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如果不跟我,他们只会一辈子平淡。考个秀才,在乡下当个教书先生,不知何时才能中举人,更别提当官了。就算再傻,他们也不可能出卖我,去过那种生活。”

姚芊羽掰着手指头,还是不太放心,轻道:“难道他们就不能出卖你,为皇上效命吗?”

“如果在阉党垮台前,也许会有不少人抱着这种想法。朱由检只是上任没多久,朝廷就换了多少官员,杀了多少人?为这样的皇上效力,大家心里就不为自己打算一下?万一做错了事,被杀了怎么办?”鳌拜毫不在意道:“我现在根本不上朝,对外也说身体不好,一直待在京城,这些官员们都是知道的,他们会怀疑我心里有其他想法吗?”

凤凰道:“可是,你有的时候表现的太明显了,我看你好像不担心被人看出自己有逆反之心。”

鳌拜道:“我故意的啊。如果不对别人透露点什么,我到哪里去找手下?更别提取得洋人支持了。我是个领导者,冲锋陷阵主要还得靠别人。就算有人去告发我,皇上还未必信呢。之前弹劾我的人太多,他早就免疫了。我一直待在京城,不理政事,也没什么证据说明我想逆反。而我只要稍微透露一些事,就会有人来投靠我,像孙家兄弟这样。”

姚芊羽双手揉了揉脸,坐在了椅子上,苦涩道:“我现在觉得,你有点像三国时的司马太傅……有点可怕,你娶我,不会也在计划之中吧?”

“那么远的事情怎么可能计划得到?”鳌拜拉着她的手,安慰道:“别胡思乱想了,你想想我是怎么对待金国的,我会站在明朝百姓这一边,把大明变成最强的帝国。”

司马太傅,说的是司马懿。曹操没死时,就有很多人怀疑他的野心,因为他有狼顾之相,就是可以像狼一样,身体不动,脑袋直接转向后方。相术中认为有这种奇怪特征的人内心凶险,“非人臣”之相,容易背叛,于是不少人在曹操面前说此人有狼子野心。曹操本人就是一个疑心很重的人,便来了一个当场试验。据《晋书》说,曹操有天“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曹操一见大惊,所以在他活着的时候一直没有重用司马懿,并且提醒儿子曹丕要提防这个人。可惜曹丕没听老爹的话,他称帝后,不但让司马懿内政外战都参与,并且在病危的时候把小皇帝托付给司马懿和曹芳。后来的事实证明司马懿确实心机深重,不但没有保护曹魏的小皇帝,反而乘机夺了天下。

鳌拜安慰着老婆,心里也觉得还真有些相似。当年曹丕对司马懿十分信任,没有将父亲嘱咐的话放在心上,反而处处保护司马懿。现在崇祯对自己同样信任。以前大臣们对他的弹劾,就像是放羊娃没事大喊“狼来了”,不但没效果,还让崇祯把他们当成了骗子,谎话精。

等狼真来的时候,崇祯还有防备吗?

第213章 人之初性本贱第33章 英雄第156章 一念一天堂第146章 宁夏镇的现状第24章 九字真言,虎鹤双形第91章 疯狂的追杀!第166章 大殿杀人,暗中掌控第14章 创新活佛第204章 激化的矛盾第231章 大屠杀第124章 捐献财产,受封太傅!第225章 缺少奇谋的欧洲第53章 准备反了?第223章 双方的野心第13章 皇太极,铁布衫第151章 初到延绥,杀一儆百!第6章 人怕出名猪怕壮第40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109章 他来自少林第142章 女人的贞洁,富人的狂妄第177章 有舍才有得第35章 桃花朵朵开第48章 水浓于血第178章 赚钱的方法第232章 日本覆灭!第40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158章 学习技术,放眼西方第146章 宁夏镇的现状第210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5章 四大贝勒第210章 一切皆有可能!第100章 邂逅在新年第44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第129章 女人心第184章 秦淮八艳海选第86章 狙杀第22章 坦诚对话第191章 皇太极的下场第207章 日荷开战第107章 比武切磋第199章 郎茂山鬼屋事件第137章 把洋妞领回家第32章 宁远挖墙角之战第88章 大棒加胡萝卜第145章 浮华背后第144章 最重要的人第73章 福星小子第15章 四大贝勒第16章 读三国,看人品第149章 让人们看到希望第205章 水师基地第131章 传说是不能当真的第116章 计谋的缺陷第77章 一举多得,尽在掌握第29章 完婚第126章 家有喜事第19章 蒙古行第85章 我看好你哦!第208章 狗和狼的时间!第47章 暗战第180章 朝鲜沦陷第40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148章 战争不需要讲理第32章 宁远挖墙角之战第58章 编故事,造身份第205章 水师基地第149章 让人们看到希望第150章 混乱的陕西三边第106章 贫穷的少林寺第37章 约法三章第38章 弹琴说爱第87章 一炷香的时间第158章 学习技术,放眼西方第180章 朝鲜沦陷第56章 亲爱的,去大明吧第149章 让人们看到希望第182章 你的目的是什么?第104章 发昏的皇太极,暮气的袁崇焕第116章 计谋的缺陷第129章 女人心第96章 又见党争第90章 劫富济贫第103章 再征宁锦第150章 混乱的陕西三边第163章 真假崇祯帝第3章 开国功臣是阿哈?第213章 人之初性本贱第226章 胜利的天平第26章 敖包相会第111章 天启归西,崇祯继位第131章 传说是不能当真的第204章 激化的矛盾第139章 招揽还是安抚?第169章 明朝大变革第115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51章 两封遗诏第223章 双方的野心第215章 藩国大清第218章 船队集结,整装待发